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7219047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2012-7-3 14:41:15来源:活力2010年第20期梁爽 摘 要:农民工这个词汇,在社会上曾经引起过很多的争议,不管其称谓如何,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个群体为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做出了一定的社会牺牲和家庭牺牲,在这诸多问题当中,首当其冲的莫过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入手探讨其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相关专业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社会工作,援助 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致使农民工

2、数量猛增。随之而来的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首先,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其次,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再次,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有助于建立教育公正。 二、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1.学费昂贵,家长负担不起。与打工子弟学校和农村学校相比,城市公立中学的收费相对较高,这给农民工子女的就学设置了障碍。大量的农民工子女

3、被拒之公办学校门外,只有选择处于城乡接合部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设施简陋,师资无保证,但不需要任何证明,收费低廉,只要交钱就能上,因此,也被社会上称为“打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就学阻力不断的原因可具体归纳为由城乡经济差距引起的收费过高。其实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核心就是子女能适时入校读书,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和责任。但城市里高昂的学习费用令家长们难以承受。 2.工作任务艰难,生活环境恶劣。农民工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在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较低的层次,大多数人从事建筑业、市政工程、维修等脏、累、苦、毒害工种。父母的工作及家庭的生活环境比较艰难,更何谈学习环境。 3.由诸多原因造成孩子心理负担沉重。在

4、上学难、环境又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导致多数农民工子女心理负担极为沉重,极易产生自卑感,他们不愿甚至不敢与那些所谓的“城里孩子”接触。他们会由于家庭出身、自身环境及经济条件等存在的差异,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并总是自觉地在心里把自己划为城市中地位较低的群体,并有这样的群体认同感,在这一群体中自我封闭,从而形成“封闭”心理。除此之外,还会由于个人情况导致的求学受阻,被激发出城市同龄人并不具备的自尊、自强,但又自卑的矛盾心理。总之,这些心理严重阻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援助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如何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给予其人文关怀与尊重,

5、并求得最终解决问题呢?下文将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1.家庭社会工作援助。在教育问题上,家庭担负着最关键的角色扮演职责,农民工父母双方要承担起正确引导及帮助孩子适应城市生活、学习的任务,增强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要因为家庭条件差而使亲情缺失。第一,流动子女家长应利用城市生活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适应城市生活,与此同时发挥榜样作用,向孩子施加积极影响。第二,应正确处理工作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还要正确对待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使孩子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环境。第三,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动向与情绪变化,帮助其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其顺利渡过“难关”

6、。 2.学校社会工作援助。学校是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及教师的观念、引导都会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第一,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城里孩子和农民工子女,从课内及课外将平等、公平的思想渗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使城里孩子不藐视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也不产生自卑心理。第二,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给同学们多创造一些机会互相接触,互相了解。感受互相帮助的温暖,坚信彼此平等的信念。如组织联欢会,文娱表演,学习互助小组,送温暖小组,角色互换小组等。第三,学校及老师应针对农民工流动子女设置合适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敢于表达内心的困惑,愿意倾吐心声。还可以设置心理

7、咨询中心,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有效的服务。 3.社区工作援助。城市居民子女排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偏见导致的歧视。社区在这一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第一,在社区内增加关于农民工正面形象的报道,形象地体现农民工群体的勤劳、朴实、忠厚、坚韧品行以及对城市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有意引导城市居民正确对待、认同和接纳农民工,以纠正城市居民及其子女对农民工子女的认知偏见。第二,在社区举办各种活动,包括座谈会、节日演出等多种形式。利用这些活动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加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之间的交流,让孩子们有个愉快轻松的居住环境,这对流动子女的教育无疑是很好的帮助,从而也能够顺利帮助其适应城市生活,并成为城市中的一分子。第三,社区可以开办一些技艺培训班和邻里相助活动,既能够增进邻里之间的和谐,也能够帮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生存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上进心与虚心学习的好品质。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R.长征出版社。 2马宏,马国栋,彭秀淼,兰建华。民族教育研究: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R. 3周拥平。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M.中国青年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