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经验材料终稿.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221935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经验材料终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绿色食品经验材料终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绿色食品经验材料终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绿色食品经验材料终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绿色食品经验材料终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食品经验材料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经验材料终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桦南县农业局2011年4月20日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隶属佳木斯地区,幅员4,415平方公里,辖6镇4乡,192个行政村,总人口45.9万人,素有“五山半水四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三江平原一片钟灵毓秀的黑土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和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地抓住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发展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全

2、县已创建大豆、玉米、白瓜、水稻四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80万亩,全部通过验收。“三品” 认证标识108个,其中:有机食品标志7个、绿色食品标志14个、无公害食品标志87个。2010年绿色食品实现产值6.5亿元,农业增收1.1亿元,基地农户户均增收2,916元,实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强力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依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把绿色食品产业提档升级作为工作的重点,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步伐,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农民合作

3、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我们主要创新产业化发展模式,即把以前长期应用的“龙头专业村”的松散型经营模式和“龙头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发展模式转变成“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型产业化发展新模式。通过龙头带动、基地牵动、合作社拉动,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订单”生产,推进了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白瓜、水稻、大豆、玉米、肉鸡等五大优势产业,发展绿色食品龙头企业9家,对接农民合作社36家,参加基地生产的农户5.6万,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由于 新模式的创建,使农民在绿色食品产业经营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县创建绿色食品龙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 我县黑龙江孙斌

4、鸿源农业开发集团组建了富民水稻专业合作社;宏安油脂有限公司组建了新生大豆专业合作社;金宇米业有限公司联合了“和丰黄大豆”专业合作社、黑土绿科大豆专业合作社。还有的合作社因为组织生产发展成绿色食品龙头,如桦南县白瓜专业合作社、大八浪乡棚室瓜菜合作社,这些组化程织度较高的农民合作组织有效推进我县绿色食品的产业化经营进程,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稳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二、依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绿色食品基地创建整体水平。我县在创建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期间,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加入到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中来,积极推行了“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

5、基地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农业部基地验收“八大体系”的要求,严把基地建设各个环节,坚持标准,努力提升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水平。一是通过提高合作社农民素质,实现基地建设标准化。不定期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开展电视科技讲座、举办科技培训班、印发科普书刊、现场检查、学习典型等形式,对基地农户开展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几年来,共培训农民21.3万人次,提高了基地农户的科技素质,达到每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为基地生产实现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二是通过规范种植技术规程,实现基地建设标准化。我们按照基地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修订了桦南县A级绿色食品种植操作技术规程,利用合作社这一组织载体,规范了基地整

6、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并建立健全了基地农户田间档案,进一步规范基地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基地生产标准化水平。三是通过合作社实施“专供专控”措施,实现基地建设标准化。合作社对基地农业投入品实行 “专供专控”,在县内建立了8个专供点,专门供应基地投入品。几年来,我们依靠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地提升我县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水准。三、依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绿色食品生产全程质量追溯。龙头企业依靠合作社组织农户实现基地合同签订、产中管理、产后订单兑现,对绿色食品生产全程监督。已经成为我县发展绿色食品的一个典型经验,我们抓住省级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县建设契机,把省名牌孙

7、斌大米纳入追溯对象,对基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田间管理、收储加工、市场流通等信息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录入网上数据库。采取“刮码溯源”的方式来保护消费者权益。即把产品信息制成密封条码,标注在产品包装上,消费者可以通过“刮码”,登陆到企业网站,可在网上查询产品生产到市场流通的所有信息,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这项措施既提高了产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又完善了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四、依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利益联接机制。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农民利益,体现其市场主体地位。一是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确立了合理的权利义务及收益分配关系,提高订单合

8、同的履约率。二是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合作社设立风险基金,以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降低基地农户的市场风险,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我县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和强化与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从起初的“龙头+农户”、“龙头+基地+农户”的简单联结,逐渐转变为“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较为紧密的形式。三是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直补等多种联结方式,与农户建立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保障了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双赢。一是为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最大限度解决农民的生产中出现的难题,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例如黑

9、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的富民稻米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免费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免费技术咨询。二是建立联合保险机制,增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对基地农户因风、水、雹、病等不可抗拒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转嫁到保险公司,保证了农户的利益。例如大八浪瓜菜合作社进行农业阳光保险,降低了农户生产风险,保障了农户利益。三是建立“二次分配”机制,增强合作社的吸引力,年终二次结算时,根据基地农户交售绿色原料的数量、质量进行利润分红。例如桦南县白瓜合作社实行“二次分配”机制,2010年末60%的利润进行再分配,仅此一项农户就增收1,000元之多。实践证明,我们在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

10、联结机制,既有利于企业增效,有保障了农民增收。五、依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绿色食品产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架起了农户与市场沟通的桥梁。我们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成功对接作为切入点,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了降低交易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加快技术推广、发展规模经济和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和政府与农民沟通的“联络员”。同时积极推行“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通过合作社实现社会化服务功能。一是靠科技服务,吸引农户。如我县富民稻米合作社通过采取“六免”的方式服务基地农户,吸引农户参与订单生产。(六免即:免费办培训

11、班、免费印发科技资料、免费咨询、免费田间指导、免费诊治病虫草害、免费协调种籽、农机具)。二是靠“反哺”政策,扶持农户。合作社实施了“五统一”、“两代两保”、“借种还粮”等措施,提高农户绿色原料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两代两保:即合作社代企业同基地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在基地农户中开展原料保值代储、保值销售业务)。几年来企业为基地农户“反哺”折合资金5,370多万元,既有力地促进了基地农户的生产发展,又使农民经济收益得到保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六、依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化发展进程。我们积极鼓励绿色食品企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县已发展

12、规模以上绿色食品龙头企业9家,按照“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运营,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由于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规模效益的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县万亩以上绿色食品连片种植基地达到8个,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达到36个。其中,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拉动全县绿色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桦南县白瓜合作社拉动绿色白瓜籽种植面积达50万亩、桦南县宏安油脂有限公司拉动绿色大豆种植面积达50万亩、黑龙江新曙光牧业集团拉动绿色玉米种植面积达50万亩。2010年龙头企业收购价格均高于市场,新曙光、宏安油脂、金宇米业的绿色大豆、玉米以比市场高50元/吨的价格与农户签定收购合同,玉米优质优价增效1,320万元、大豆优质优价增效450万元,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金宇米业水稻比市场价高200 元/吨,为农民增收3,200万元,桦南白瓜合作社签订保护价订单,价格比市场高1,000元/吨,为农民增收1,500万。由于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了订单农业,促进了我县绿色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将乘本次会议东风,虚心学习和借鉴兄弟市县的先进经验,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科学谋划,务实求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把我县建设成绿色食品强县做出新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