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7225833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七-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实验目的1掌握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2通过对不同浓度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和吸附量关系的理解。二、实验原理 1、在一定温度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为定值,当加入溶质形成溶液时,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性质和加入量的多少。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溶质的浓度比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这种表面浓度与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做溶液的表面吸附。在指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质的吸附量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循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 (c/RT

2、)*(d/dc) 式中,为溶液在表层的吸附量;为表面张力;c为吸附达到平衡时溶液在介质中的浓度。根据朗格谬尔(Langmuir)公式: =Kc/(1Kc) 为饱和吸附量,即表面被吸附物铺满一层分子时的 c/ =(1Kc)/(K) = c/1/K 以c/对c作图,则图中该直线斜率为1/。由所得的代入Am=1/L可求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L为阿伏伽德罗常数)。2、本实验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其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 图1、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表面张力的装置示意图1、 恒温套管;2、毛细管(r在0.150.2mm);3、U型压力计(内装水);4、分液漏斗;5、吸滤瓶;6、连接橡皮管。将待测表

3、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缓抽气,毛细管内的液面上受到一个比A瓶中液面上大的压力,当此压力差附加压力(P=P大气P系统)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脱出,此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为: P=2/R 式中,P为附加压力;为表面张力;R为气泡的曲率半径。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形,这时的曲率半径R和毛细管的半径r相等,曲率半径最小值,

4、根据上式这时附加压力达最大值。气泡进一步长大,R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直到气泡逸出。根据上式,R=r时的最大附加压力为:P最大= 2/r 实际测量时,使毛细管端刚与液面接触,则可忽略气泡鼓起所需克服的静压力,这样就可以直接用上式进行计算。当将其它参数合并为常数K时,则上式变为: =KP最大 式中仪器常数K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三、仪器药品1、仪器:最大泡压法表面张力仪1套,洗耳球1个,移液管(50ml和10ml)各一支,烧杯(500mL)。2、药品:正丁醇(分析纯),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仪器的准备与检漏将表面张力仪容器和毛细管先用洗液洗净,再顺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漂洗,烘干后按图5

5、-9接好,检查是否漏气。2、仪器常数的测定调节液面与毛细管相切,并调节分液漏斗,使气泡由毛细管尖端成单泡逸出,且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形成气泡510个(数显微压差测量仪为510s),当气泡刚脱离管端的一瞬间,压力计中液位差达到最大值,当显示的最大值比较稳定时,记下数据,重复调节2次并记下相应的数值。再由手册查出实验温度时水的表面张力,求得仪器常数K。3、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变化的测定在上述体系中,按浓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测定预先配好的正丁醇溶液的P最大值,每次置换溶液前都先用溶液润洗2次,再按2方法测定。五、注意事项1.仪器系统不能漏气。2.所用毛细管必须干净、干燥,应保持垂直,其管口刚好与液面相切。

6、3.读取压力计的压差时,应取单个逸出时的最大压力差。六、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实验数据的记录恒温槽温度室温大气压水2525.4100.57KPa71.1810-3N.m-1c mol.dm-3P平均P最大,1P最大,2P最大,310-3 N/m10-6 mol*m-2c/107 m-1水747.777577377671.18000.0274574474674568.541.3521.4790.04714.771471571565.782.5011.5990.0666566566566561.183.4501.7390.08631.763163263258.124.1931.9080.10605

7、.760560660655.694.7372.1110.12584.358458558453.765.0752.3640.1656356356356351.805.1483.1080.20522.352352252248.054.4124.5330.24493.349349349445.382.8668.3742、计算K值 = KpK=水/P最大=71.1810-3/608.33=1.1710-4m根据K值得到一组值,以(N/m)-c (mol.m-3)作图如下: 根据上图,可以得到-c的关系式为=0.3187c2-0.1831c+0.07154 由此得到d/dc=0.6374c-0.1831

8、,其中c的单位为mol.m-3 根据 = (c/RT)*(d/dc) 便可求出不同浓度下的 和c/ ,结果见上表3、绘制-c等温线通过公式 = (c/RT)/(d/dc)就得一组。以10-6mol.m-2- c /( mol.dm-3)作图如下:4、计算Am由c/-c等温线图可知其斜率1/ =26.693104,所以=3.746310-6molm-2所以Am=1/(L)=1/(3.746310-6 6.0221023)=4.43310-19m2;误差计算:(4.43310-19-3.210-19)/3.210-19=38.53%七、结果与讨论1、这次的实验操作的步骤很简单,就是实验量比较大,数

9、据比较容易产生误差。从得到的c/-c等温线来看,得到的数据不是很理想,拟合出的直线不够精确。可能的原因有:液面没有跟毛细管底部完全相切;没有等到气泡稳定了再读数。2、本实验是通过测最大气泡来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过程中巧妙地用求导的方法间接地来求出-c的切线。所用的毛细管必须干净,干燥,应保持垂直,其管口刚好与液面相切;读取压力计的压差时,应取气泡单个溢出时的最大压力差。3、 使用的张力管及毛细管的洗涤要彻底。如果毛细管洗涤不干净,不仅影响表面张力值,而且会使气泡不能有规律地单个连续逸出。毛细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是因为溶液的静压力会增加对气泡壁的压强,为了减少静压力

10、的影响,应尽可能减少毛细管的插入和深度,使插入深度与液面刚好相切。 4、 如果液面是弯曲,其表面的作用力不是水平的,将有一个合力,当液面为凸时,合力指向液体内部,当液面为凹时,合力指向液体外部,这就是附加压力的来源。由于附加压力而引起的液面与管外液面有高度差的现象称为毛细管现象。5、 毛细管清洁处理应特别的予以重视,热风吹干及电炉烘烤的办法应当避免,荡洗是好办法,但应尽量彻底。毛细管内部可借助洗耳球,但必须细心,不应使液体进入洗耳球内。6、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除气泡的最大压力法外,常用的还有毛细管上升法、滴重法等。7、 0 正吸附,0 负吸附,=0 无吸附作用八、思考题 1.毛细管尖端为何必须调

11、节得恰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答:如果将毛细管末端插入到溶液内部,毛细管内会有一段水柱,产生压力P,则测定管中的压力Pr会变小,pmax会变大,测量结果偏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取最大压力差?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活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答: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形,这时曲率半径R和毛细管半径r相等,曲率半径达最小值,根据拉普拉斯(Laplace)公式,此时能承受的压力差为最大:pmax = p0 - pr = 2/。气泡进一步长大,R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直到气泡逸出。最大压力差可通过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得到。如气泡逸出速度速度太快,气泡的形成与逸出速度快而不稳定;致使压力计的读数不稳定,不易观察出其最高点而起到较大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