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226105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检验步骤和方法1形态观察(1)革兰染色:沙门菌属细菌为革兰阴性细长杆菌。志贺菌属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散在分布。(2)观察鞭毛染色标本片:镜下可见沙门菌属细菌具有周鞭毛。志贺菌属细菌无鞭毛。2菌落观察(1)沙门菌属:将本菌接种在SS、MAC平板上经35孵育1824h。由于本菌不分解乳糖并产碱,故在SS和MAC平板上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凸起的小菌落,产生H2S的菌落可在SS平板上形成中心带黑褐色的小菌落。(2)志贺菌属:将本菌接种在SS和MAC平板上经35孵育1824h。由于志贺菌不分解乳糖,宋内志贺菌某些菌株可迟缓发酵乳糖,故其在SS平板和MAC平板上形成无色透明的、中

2、等大小的菌落。除宋内志贺菌菌落外均为光滑型菌落。3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方法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氧化酶试验均为阴性。初步试验鉴定:挑取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在KIA、MIU和硝酸盐培养基上,经35孵育1824h,同时做触酶试验。其结果见表24。表2-4 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基本生化反应KIAMIU氧化酶触酶硝酸盐还原斜面底层产气H2S动力吲哚脲酶志贺菌KA-/+-+/-+伤寒沙门菌KA-+/-+-+乙型副伤寒菌KA+-+最终鉴定:须做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4血清学试验(1)志贺菌属的分型鉴定:凡生化反应符合志贺菌属者均需做血清学鉴定。取1环志贺菌四种多价血清于载玻

3、片一端,再取少许待测菌与之混合,同时在玻片另一端取待测菌与生理盐水混合对照。结果:对照呈均匀混浊,待检菌与志贺菌四种多价血清混合后,数分钟内出现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集物即为阳性。继之用A、B、C、D群最常见的单价血清凝集定种。结果判断、解释和报告:分离培养未见可疑菌落或经鉴定不符合志贺菌属鉴定依据者可报告“未分离到志贺菌属细菌”。经分离鉴定后符合鉴定依据者,可报告“分离出志贺菌”,若进一步做多种生化反应及因子血清分型后,可报告:“分离出志贺菌型”。(2)沙门菌属的分型鉴定:如果生化反应及形态学检查疑为沙门菌,可选用沙门菌的多价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首先选用AF组多价“O”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

4、在试验时应以生理盐水作对照。血清凝集试验在510min内不出现凝集者可确定为阴性。但若生化反应比较典型,应考虑选用Vi凝集试验。若凝集,则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洗下,制成浓厚的悬液,加热100、30min,再与AF组多价“O”诊断血清做凝集试验。若与AF组多价“O”血清发生凝集,应再与沙门菌单价因子血清分别做玻片凝集试验,以确定该菌株属于哪一组。一般先选用本地区检出率最高菌型的相应血清做玻片凝集反应。若已确定哪一沙门菌种后,再分别先用H因子血清检查第I相抗原,然后检查第相抗原,最后确定该菌种属于哪一型沙门菌。结果判断、解释和报告:分离培养未发现可疑菌落或经鉴定不符合沙门菌属细菌鉴定依据者,可报告“

5、未分离出沙门菌”。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玻片凝集试验结果阳性,可初步报告为:“分离到沙门菌”,或“群沙门菌”。5肥达试验(1)原理: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H抗原(PA、PB)与肠热症患者血清做定量试管凝集试验,以出现“2+”凝集的最高血清稀释度为效价,测定相应抗体含量,用以辅助诊断肠热症。(2)试验方法:为单管稀释法。准备4排小试管,每排7支并标记,另取中号试管1支,加生理盐水38ml及被检血清O2ml,混匀,即为1:20稀释,总量为4ml。然后取出2ml按每管0.5m1分别放人各排小试管中的第1支试管中。再于上述中号试管内加生理盐水2ml混匀,此种血清即为1:40

6、稀释,吸取此稀释度血清2ml,按每管0.5m1分别加到各排小试管中的第2支试管中。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到各排小试管第6支试管为止,第7支小试管只加入0.5ml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然后按表2-5操作。表2-5血清学试验(肥达试验)方法试验管(每管0.5ml稀释血清)对照管1:201:401:801:1601:3201:640生理盐水O抗原0.50.50.50.50.50.50.5H抗原0.50.50.50.50.50.50.5PA抗原0.50.50.50.50.50.50.5PB抗原0.50.50.50.50.50.50.5血清最终稀释1:401:801:1601:3201:6401:1280-振荡

7、片刻,置于45水浴箱中2h或37水浴箱4h,取出置室温或放冰箱中过夜,次日观察并记录结果。(3)结果判断解释和报告:先观察对照管,正确结果应无凝集反应,再分别与对照管比较观察各试管凝集情况。根据液体透明度和凝集块多少,以4+、3+、2+、+、-符号记录。4+:上清液完全澄清,细菌凝集块全部沉于管底。3+:上清液澄清度达75,大部分细菌凝集成块沉于管底。2+:上清液澄清度达50,约50细菌凝集成块沉于管底。+:上清液体混浊,管底仅有少部分细菌凝集成块,上清液澄清度仅有25 。-:液体均匀昆浊,无凝集块。以呈现2+凝集现象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该血清的凝集效价。一般认为,伤寒沙门菌O抗体凝集价在1:80以上,H抗体在1:160以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凝集价在1:8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注意事项1加入诊断菌液时,由对照管开始往前,每管各加O5ml。2. 结果观察时不要振荡试管,先观察,必要时再轻摇试管使凝块从管底升起,最后按液体的清浊,凝块的大小进行记录,对照管(不凝集)与试验管同时对着光线往暗处看液体透明度和凝集块。3.“H”凝集呈絮状,以疏松之大团铺于管底,轻摇试管即能荡起,而且极易散开。4“O”凝集呈颗粒状,以坚实凝片沉于管底,轻摇试管不易荡起,且不易散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