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7233745 上传时间:2020-1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校训是学校为了发挥 社会 功能和完成价值使命而制定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上,它主要起导向和激励功能。校训的导向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功能、培养目标导向功能和行为准则导向功能。各高校在践行校训的过程中,要领悟校训内涵的精髓,充分发挥校训应有的导向功能,使大学校训真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关键词:大学校训;大学校训功能;办学理念大学校训是一所高校独特办学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最能反映一所高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然而,我国许多高校虽然有着悠久的办学 历史 ,但是这些学校有的追求真理的色彩不浓,有的 时代 感不强,有的 政治 色彩太浓,有的没有人文精神,有的缺乏

2、深刻的文化内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学校在践行校训过程中没有充分挖掘校训自身的导向功能,没有完成校训的价值使命。1.从校训的内涵看导向功能要使大学真正发挥其导向功能和完成其价值使命,就要首先解决“大学为什么”的 问题 。大学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校长也曾说过:“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 研究 学术,二是造就人才。”19世纪英国学者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将大学定位为一个提供博雅 教育 、培养绅士的地方。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大学有四种基本任务:一是专业知识课程教学和研究,二是教育与

3、培养人才,三是体现生命的精神交往,四是产生和交流学术。另外,从大学的价值使命角度来看,大学就是知识库、人才库、思想库、高新技术辐射源。明确了大学的任务之后,在制定和诠释校训的时候,就必须让大学自身的任务与校训紧密结合起来。一则好的校训,往往能集中反映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办学特色、优秀传统,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人们说校训如同一所学校的“魂”,一则优秀的校训能激励一代学人乃至数代学人成长为民族的栋梁。延安抗大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就造就了一代革命的热血青年,从陕北的窑洞奔向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战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坚。因此,我们应该秉承这一优良传统,让高校的校训

4、都能独树一帜,起着应有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但是,由于有关校训内涵论述的 文献 著作甚少,而且论述的深度不够,造成人们对校训的理解很不透彻,学校对校训的认识也不全面,这就使得校训本身所具有的导向和激励功能难以充分发挥。那么,校训是什么?从字面直接理解,一般认为,“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学校有指导意义的训词”。辞海的解释则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得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中学百科全书学校管理卷解释为:“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师生的言行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显然,这几种概念都没能很好地抓住校训的内涵实质,而是只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也有人试图对大学校训的内涵做出新的界定,认为:“

5、大学校训是大学对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特有精神的一种表征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大学理念凝炼后的符号表示,具有稳定性、继承性、融合性和个性化特征。”该观点虽然是从大学的角度来 分析 校训的,而且把校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对大学校训内涵的抽象概括程度仍不高。基于对校训的特质剖析,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个载体,校训的 内容 体现着学校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使命。既然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个载体,那么我们理解校训、把握校训的内涵,就应该从理解办学理念开始。布鲁贝克认为:“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 哲学 ,一种哲学主要是以

6、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参照这一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办学理念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办学理念;二是以政治论为哲学基础的办学理念。前者认为,大学应当以追求客观知识为唯一目标,强调“为学术而学术”;后者认为,大学应当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用自身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学以致用,以用治学。在我国,纯粹的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办学理念或纯粹的以政治论为哲学基础的办学理念是不存在的,所表现的办学理念是两者相互交融的结果。不管是哪种办学理念,其表现的共同特征是办学理念导向着各自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出各自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使命。因此,每一所学校制定校训时必须依据自己的

7、办学理念。要进一步把握校训的内涵,还要对我国大学校训进行现实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的校训都具有以下共同的要素:第一,校训具有独特性和简短性等特点;第二,校训具有导向和激励等功能;第三,校训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第四,在实践上,校训就是一则行动指南。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校训下这样一个定义:校训是一所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而制定的鞭策和规范全体师生行为的简短言词。2.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析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大学在长期的 发展 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并为大家所认同、追求、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传统和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它是大学文化的精华。”要塑造高校独特的大学精神,可以

8、在大学校训上做文章,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所谓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就是指大学校训能为高校师生的行动确定方向,将整个高校的生活由复杂的、多面的、漫无目标的行为有效地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教育目标上来,使之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有序前进。“校训是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核,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也反映着时代、地域文化积蕴和精神;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牢记心头,时刻遵守厉行的。”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应该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功能、培养目标导向功能、行为准则导向功能等。从我国 目前 大学校训所表述的内容来看,有的校训这三种导向功能兼而有之,有的大学校训则侧重其中的一种或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