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说课ppt;.ppt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7237118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说课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说课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说课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说课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说课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说课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说课ppt;.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菱形,定义与性质教学设计,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菱形,对本节课我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 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又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3、基于对教材和班级学情的分析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好的: 本节课的课题是:探索菱形的重要性质; 目标是:让学生能在动手

2、实践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菱形的性质; 重点是: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教学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2、从教材编写角度看 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菱形的性质及判定,这样的安排使抽象的定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能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4、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菱形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熟记菱形的有关性质和识别条件,并能灵活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识别条件的过程,在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过程中,进

3、一步增进主动探究的意识,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菱形的图形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法分析,1、教学设计思想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继课要学的正方形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这节课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让观察、猜测、验证,获得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首先由生活中的图片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发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设计几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形成共识。讲解例题时根据学生特点帮助他们分析题意,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解题。,2、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

4、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合作、交流的气氛下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更好的理解菱形的性质,解决教学难点。,三、学法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四

5、、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性质后创设教学情景。如:出示我国古代文物越王勾践剑的图片,指出菱形花纹,再展示生活中的菱形图案的应用图片。由此引出课题,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使其产生学习菱形的兴趣。之后,我安排了由平行四边形到菱形的动态演示,得出菱形的定义。随后又展示了一组生活中的有关菱形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欣赏到菱形的图形美。,设计意图: 从生活实际出发,首先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

6、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二)菱形性质的探索 菱形性质的探索分成两方面,一是菱形的特殊性(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性质);二是菱形的对称性。对于这个地方,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同学间互相交流,分小组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组织组与组的评比,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菱形的性质。,设计理念: 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为了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接受知识到探索知识

7、,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这样的活动教学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抓住。,(三)题目训练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我安排了坡度适中,题型多样的系列题组。 1.请你当裁判 与定义、性质等相关的一些判断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着重讲清判断的理由,此题直接运用 菱形的定义与性质,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议

8、一议 性质的简单运用。 设计意图:稍微加深,进一步巩固菱形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3.练一练 菱形与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并由此总结菱形的面积公式。即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包含了例题。要求学生不但可以顺利完成简单的基础填空练习,而且能有条理的写出例题的解题过程。教师及时查漏补缺,规范解题格式。此题完成后,学生已顺利达到教学目标。,4.学以致用 设计花坛,修建小路,求路长与花坛面积。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问题。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历经困难探索结果而轻松用于实际的快乐感觉。,(四)小结、布置作业 菱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由学生进行小结。布置书上课后习题,体会本节课你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写好数学日记,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这种作业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