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赏析(5篇).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7243340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蒹葭赏析(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蒹葭赏析(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蒹葭赏析(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蒹葭赏析(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蒹葭赏析(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蒹葭赏析(5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蒹葭赏析(5篇) 蒹葭赏析 第1篇: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梦想,是自我魂牵梦绕的意中人,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对于真正的求索者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到达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梦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为了自我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

2、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能够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梦想的超越。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我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到达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我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乔纳森想到达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梦想冲刺。蒹葭赏析 第2篇:这首蒹葭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构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很多人对它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前四句蒹葭苍苍,

3、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寥寥十六字就勾画出了深秋时间一个形单影孤的女子独站在江中小洲的画面,但这首诗是否就是真如此刻人们所想是一首感情诗呢?蒹葭可是从前蒹葭被认为是一首政治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巩固他的国家(作者不详毛诗序、郑玄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也许这两种解释是正确的,可是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存留下,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那里的伊人,能够是贤才、友人、情人,能够是功业、梦想、前途,甚至能够是福地、圣境、仙界;那里的

4、河水,能够是高山、深堑,能够是宗法、礼教,也能够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蒹葭能够说是此类典范。全诗共分三章,用的是一意三叠的章法,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这首诗每节的头一句都是经秋景作为发端,给人以凄清之感,在水一方写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写出了伊人难求,伊人宛在,觅之无踪,在主人公长时间的反复追寻中,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出了主人公执著的感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爱之人欢会倾诉的怅惘情怀。作者在描述秋景的时候,语言凝炼,精妙,从苍苍到萋萋到采采,写出

5、了蒹葭的色彩由暗到亮、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景物描述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霜晨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情绪,因而它才到达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令人神思遐想,叹赏不己。这首诗的意境是优美的,细品诗文,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痴情恋者,踯躅水畔,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人,而伊人似在水一方,但一水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恋者心醉神迷,内心痛苦,难以名状,而伊人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隐时现,此情此景又使这位恋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全诗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恋者追寻伊人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苇秋霜、秋水的悲凉之境交融,此时萧索之景正是恋者凄楚心绪的流露。第五,伊人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被蒹葭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了。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得这首情诗极富张力,其蕴藏量宏深,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象、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