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统编版法不可违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一、学习重点(一)违法无小事1 .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 .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例如欠债不还、侵犯他人名誉权等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像扰乱社会治安、违反交通规则等都属于此类。刑事违法行为:
2、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 .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情节较轻)等。2 .常见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等)和财产权(如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比如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消费者权益、不履行合同约定等情况。3遵章
3、守法的要求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二、学习难点(一)准确辨别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由于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在表现形式、危害程度以及法律后果上有相似之处,学生较难准确区分。例如,对于一些轻微的伤害行为,难以判断是民事侵权还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政违法行为,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各类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和不同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二)理解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的对应关系不同类型的违
4、法行为对应不同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多样,学生理解和记忆存在困难。比如,民事责任中的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行政责任中的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刑事责任中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等,学生需要清晰掌握每种法律责任所适用的违法行为情境。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属于违法行为的是()A.小明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B.李某在图书馆大声喧哗C.张某在自己家的果园里采摘水果D.王某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2 .某公司因擅自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被法院判决赔偿对方经济损失。该公司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不道德行为3 .中学生陈某经常在课间
5、与同学追逐打闹,一天在追逐过程中不小心将同学李某推倒在地,导致李某手臂骨折。陈某的行为()A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B.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C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D.只是意外,不承担任何责任4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A.欠债不还B,抢劫他人财物C.扰乱公共场所秩序D.醉酒驾车致人重伤5.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B,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C.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D.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学生王某,不思学习,迷恋网吧,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竟发展到持刀
6、抢劫,致人重伤,最终受到刑罚处罚。材料二: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1)王某和李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2)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张某在某超市购物时,因对超市的服务态度不满,与超市工作人员发生争吵,随后张某将超市的商品扔在地上,并损坏了部分商品。超市报警后,公安机关对张某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依法对张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D张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他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这一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四、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在图
7、书馆大声喧哗违反了公共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是道德行为,C是在自己合法范围内的行为,D是帮助他人的道德行为。2 .A解析:擅自使用他人专利技术,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3C解析:陈某在课间追逐打闹推倒同学致其骨折,侵犯了同学的生命健康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4 .C解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B和D属于刑事违法行为。5 .C解析: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C正确。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A错误;只有刑事违法行为才受刑罚处罚,B错误;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D错、口i天O(二)材料分析题1. (1)王某持刀抢劫致人重伤,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李某用弹弓打破路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2)启示:我们要认识到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2. (1)张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他应承担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2)启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能因一时冲动而做出违法的行为。要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诉求,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增强守法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