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职业卫生标准及其应用.ppt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80058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职业卫生标准及其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常用职业卫生标准及其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常用职业卫生标准及其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常用职业卫生标准及其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常用职业卫生标准及其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GBZ1、GBZ2.1、GBZ2.2等职等职业卫生标准及应用业卫生标准及应用讲师:张忠彬讲师:张忠彬2012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内内 容容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二、GBZ1及其应用三、GBZ2.1及其应用四、GBZ2.2及其应用五、GBZ158及其应用六、GB/T11651及其应用七、GBZ188及其应用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一)标准定义和分类(二)职业卫生标准定义与分类(三)职业卫生标准的地位和作用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一)标准定义和分类(一)标准定义和分

2、类1、标准定义、标准定义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第1部分部分:标准化和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批准,共同使用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标准技术基本术语标准技术基本术语(GB/T 3935.1-83)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化原理委员会()的标准化原理委员

3、会(STACO)定义: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2、标准分类、标准分类按级别或者使用范围按级别或者使用范围 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按照标准化对象按照标准化对象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等。管理标准

4、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工作标准,对工作或生产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等所制定的标准。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二)职业卫生标准定义和分类(二)职业卫生标准定义和分类1、职业卫生标准定义、职业卫生标准定义以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的卫生要求对劳动条件的卫生要求及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等做出的技术规定及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等做出的技术规定,是实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技术规范,是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2、职业卫生标准分类、职业卫生标准分类(1)按照标准类别)按照标准类别,主

5、要包括国家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行业标准(GB、GBZ、AQ、WS、DL等)。(2)按照标准内容)按照标准内容:基础标准、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个体防护用品卫生标准、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标准等。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二)职业卫生标准的地位和作用(二)职业卫生标准的地位和作用职业卫生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实施职业卫生法规要求的重要依据,评估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效果的重要技术基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定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有关规定: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

6、家职业卫生标准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第十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第二十七条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第六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

7、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依据职责划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一)(一)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衍变衍变1956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标准101-56)19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2002)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2010)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二)(二)GBZ1-2010框架框架规定了工业企业的选址与总体布局、工作场所、辅助用室以及应急救援的基本卫生学要求。防尘与防毒防尘与防毒防暑与防寒防暑与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噪声与振

8、动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采光与照明采光与照明微小气候微小气候一般规定一般规定车间卫生用室车间卫生用室生活用室生活用室妇女卫生室妇女卫生室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要求应急救援要求附录:规范性目录附录:规范性目录工工业业企企业业设设计计卫卫生生标标准准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1、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具体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定义(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振动

9、高低温作业、电离与非电离辐射等)自然疫源地主导风向主导风向 最小风频最小风频卫生防护距离 2、GBZ1-2010总则总则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职业病防治原则、方针,前期预防要求的描述。N N N N风玫瑰图风玫瑰图风玫瑰图风玫瑰图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W W W WSWSWSWSW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1)选址要求)选址要求总要求:总要求:依据我国现行法规、标准及拟建项目生产过

10、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避开自然疫源地避开自然疫源地 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排排排排放放放放污污污污染染染染物物物物企企企企业业业业布布布布置置置置在在在在当当当当地地地地夏夏夏夏季季季季最最最最小小小小频频频频率率率率风风风风向向向向的的的的被被被被保保保保护护护护区区区区域域域域的的的的上上上上风风风风侧侧侧侧,符合防护距离要求符合防护距离要求符合防护距离要求符合防护距离要求同一工业区内,避免交叉污染与联合作用同一工业区内,避免交叉污染与联合作用同一工业区内,避免交叉

11、污染与联合作用同一工业区内,避免交叉污染与联合作用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2)总体布局要求)总体布局要求1)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u功能分区明确功能分区明确,分区间绿化带、道路隔离与防护满足要求。,分区间绿化带、道路隔离与防护满足要求。u分期建设的要分期建设的要一次性整体规划一次性整体规划,避免破坏整体分区设置。,避免破坏整体分区设置。u生产区选择在易扩散污染物地段,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生产区选择在易扩散污染物地段,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u非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

12、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非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u按照无危害、危害类型及其浓强度分开布置车间,不同车间绿化带防护。按照无危害、危害类型及其浓强度分开布置车间,不同车间绿化带防护。u高温车间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大于高温车间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大于45,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u其他:警示标识设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应急通道。其他:警示标识设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应急通道。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2)总体布局要求

13、总体布局要求2)竖向布置)竖向布置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

14、声和,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减振措施。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3)厂房设计)厂房设计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

15、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不宜高于 1.2m。高温、热加工、有

16、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厂房侧窗上方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厂房侧窗上方宜设置遮阳、遮雨的固定板(棚),避免阳光直射,方便雨天通风。宜设置遮阳、遮雨的固定板(棚),避免阳光直射,方便雨天通风。产生噪声、振动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应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产生噪声、振动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应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空调厂房及洁净厂房的设计按空调厂房及洁净厂房的设计按

17、 GB 50073 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执行。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执行。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4、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1)防尘防毒)防尘防毒总体要求总体要求:工艺材料选择:工艺材料选择防尘毒工程控制防尘毒工程控制个体防护;个体防护;原辅材料的选择要求;原辅材料的选择要求;工艺技术的要求:产生粉尘环节的湿式作业,严重与一般工艺技术的要求:产生粉尘环节的湿式作业,严重与一般危害工艺环节的分别设置,防止交叉污染;危害工艺环节的分别设置,防止交叉污染;工程控制技术的要求:机械化与自动化(避免接触)、密工程控制技术的要求:机械化

18、与自动化(避免接触)、密闭化(防止逸散)、通风除尘与排毒(排出有害因素);闭化(防止逸散)、通风除尘与排毒(排出有害因素);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4、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1)防尘防毒)防尘防毒通风除尘排毒系统的设计要求(卫生工程部分);通风除尘排毒系统的设计要求(卫生工程部分);防止尘毒积聚、存留的措施:冲洗设施、墙体墙面易于防止尘毒积聚、存留的措施:冲洗设施、墙体墙面易于清扫;清扫;应急救援相关要求:泄险沟(堰)、事故通风、自动监应急救援相关要求:泄险沟(堰)、事故通风、自动监测与报警、泄漏报警、急救用品与冲淋设

19、施等。测与报警、泄漏报警、急救用品与冲淋设施等。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4、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2)防暑)防暑总体要求:工艺材料选择总体要求:工艺材料选择厂房与工艺设置厂房与工艺设置工程控制工程控制劳动组织管理与劳动组织管理与个体防护;个体防护;厂房布置与设计: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设计厂房朝向,进风厂房布置与设计: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设计厂房朝向,进风口高度要求;口高度要求;工程控制:机械化与自动化、隔热(水幕、隔热屏等)、工程控制:机械化与自动化、隔热(水幕、隔热屏等)、局部送风等;局部送风等;其他:设置休息室,减少持续作

20、业时间,加强轮换休息。其他:设置休息室,减少持续作业时间,加强轮换休息。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4、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3)防寒)防寒取暖室设置要求取暖室设置要求: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的月的月数数3个月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个月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采暖温度要求:采暖温度要求:与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相对应的与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相对应的采暖温度采暖温度要求要求(1218 ););辅助用室冬季室温要求:办公室、休息室、浴室、厕所辅助用室冬季室温要求:办公室、休息室、浴室、厕所等;等;热风采暖气

21、流流速要求;热风采暖气流流速要求;排湿、防潮等的要求。排湿、防潮等的要求。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4、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4)防噪声、防振动)防噪声、防振动总体要求:采用新工艺技术等,工程控制与个体防护等。总体要求:采用新工艺技术等,工程控制与个体防护等。选用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工艺许可情况下,噪声设备选用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工艺许可情况下,噪声设备宜宜集中布置集中布置;车间布置要求: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声车间与车间布置要求: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分开布置;低噪声车间分开布置;工程控制:隔

22、声、吸声、消声和减振等措施;工程控制:隔声、吸声、消声和减振等措施;非噪声车间噪声强度要求,全身振动限值要求,辅助用非噪声车间噪声强度要求,全身振动限值要求,辅助用室振动强度限值要求。室振动强度限值要求。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4、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5)防电离与非电离辐射)防电离与非电离辐射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的选择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的选择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保持一定的距离(幼儿园等保持一定的距离(4kV/m)。)。在选择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

23、设备时,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在选择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时,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新建电力设施时,应在不影响健康、社会效益以及技术经济经济社会效益;新建电力设施时,应在不影响健康、社会效益以及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极低频电磁场辐射的接触水平。可行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极低频电磁场辐射的接触水平。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非电离辐射防护规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非电离辐射防护规划,采取有效的屏蔽、接地、吸收等工程技术措施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距划,采取有效的屏蔽、接地、吸收等

24、工程技术措施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距离操作,如预期不能屏蔽的应设计反射性隔离或吸收性隔离措施,使劳动者离操作,如预期不能屏蔽的应设计反射性隔离或吸收性隔离措施,使劳动者非电离辐射作业的接触水平符合非电离辐射作业的接触水平符合GBZ2.2的要求。的要求。设计劳动定员时应考虑电磁辐射环境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健设计劳动定员时应考虑电磁辐射环境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康影响。电离辐射防护应按电离辐射防护应按GB 18871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4、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

25、本卫生要求(6)采光和照明)采光和照明工作场所采光设计按工作场所采光设计按GB/T 50033执行。执行。工作场所照明设计按工作场所照明设计按GB 50034执行。执行。避免自然环境、工艺生产线眩光、阴影的要求。避免自然环境、工艺生产线眩光、阴影的要求。特殊工作场所、环境灯具或光源选择的要求(潮湿、高温、特殊工作场所、环境灯具或光源选择的要求(潮湿、高温、易爆等)。易爆等)。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4、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7)微小气候)微小气候人均新风量要求人均新风量要求:封闭式车间微小气候要求:温度、湿度和风速。封

26、闭式车间微小气候要求:温度、湿度和风速。场所场所人均占用容积人均占用容积人均新风量人均新风量非空调非空调工作场所工作场所20m320m3/h20m330m3/h空调工作场所空调工作场所/30m3/h洁净室洁净室/40m3/h封闭式车间封闭式车间/30m3/h50m3/h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5、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1)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包括车间卫生用室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浴室、更/存衣

27、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活室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厕所)、妇女卫生室妇女卫生室,并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并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便于使用。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便于使用。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进行设计。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进行设计。存衣室设计计

28、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计算。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计算。工业园区内企业共用辅助用室的,应统筹考虑园区内各企业的特点。工业园区内企业共用辅助用室的,应统筹考虑园区内各企业的特点。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5、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2)车间卫生用室)车间卫生用室:根据:根据车间卫生特征等级车间卫生特征等级来设置浴室、更衣来设置浴室、更衣室、盥洗设施等。室、盥洗设施等。车间卫生特征分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卫生特征卫生特征1级级2级级3级级4级级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剧毒

29、剧毒 物质(如有机磷农药、物质(如有机磷农药、三硝基三硝基 甲苯、四乙基铅等)甲苯、四乙基铅等)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 的的物质,或高毒物质(如物质,或高毒物质(如 丙丙烯腈、吡啶、苯酚等)烯腈、吡啶、苯酚等)其他毒物其他毒物不接触有害不接触有害物质或粉物质或粉 尘,尘,不污染或轻不污染或轻度污度污 染身体染身体(如仪表、(如仪表、金金 属冷加工、属冷加工、机械加工机械加工 等)等)粉尘粉尘严重污染全身或对皮肤严重污染全身或对皮肤 有有刺激的粉尘(如碳黑、刺激的粉尘(如碳黑、玻玻璃棉等)璃棉等)一般粉尘一般粉尘(棉尘)(棉尘)其他其他处理传染性材料、动物原处理传染性材料、动物

30、原料(如皮毛等)料(如皮毛等)高温作业、井下作业高温作业、井下作业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强度强度 III级级或或 IV 级级注:注:虽易经皮肤吸收,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如苯等)可按虽易经皮肤吸收,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如苯等)可按3级确定。级确定。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求5、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3)生活用室)生活用室 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人数等。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人数等。(4)妇女卫生用室)妇女卫生用室 根据女工人数。根据女工人数。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三)GBZ1-2010具体要求具体要

31、求6、应急救援要求、应急救援要求(1)机构与人员要求)机构与人员要求 生产或使用有毒物质的、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的劳生产或使用有毒物质的、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的劳动定员设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动定员设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2)救援站要求)救援站要求 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毒气体防护站。(3)应急处理设施)应急处理设施 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

32、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车间,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急救设施应包括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不断水 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 置;急救处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4)其他)其他:预案要求等。:预案要求等。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四)(四)GBZ1-2010的应用的应用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u

33、 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选址、总体布局、厂房设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选址、总体布局、厂房设置、生产工艺布局、工作场所卫生、辅助用室设置及应急救置、生产工艺布局、工作场所卫生、辅助用室设置及应急救援措施等进行符合性的评价;主要采用检查表法。援措施等进行符合性的评价;主要采用检查表法。u对于改、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建设项目,拟建项目对于改、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建设项目,拟建项目依托原有建筑、设备设施等进行建设的,同时可通过检测检依托原有建筑、设备设施等进行建设的,同时可通过检测检验的方式,对类比工程工作场所卫生的通风、空调、采光和验的方式,对类比工程工作场所卫生的通风、

34、空调、采光和照明等进行评价,以预测拟建项目的相应内容能否满足要求,照明等进行评价,以预测拟建项目的相应内容能否满足要求,通过检查表法对类比现场调查的依托建设单位的平面布局、通过检查表法对类比现场调查的依托建设单位的平面布局、厂房设置、辅助用室设置等情况进行评价。厂房设置、辅助用室设置等情况进行评价。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四)(四)GBZ1-2010的应用的应用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u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厂房设置、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厂房设置、生产工艺布局、工作场所卫生、辅助用室设置及应急救援措

35、生产工艺布局、工作场所卫生、辅助用室设置及应急救援措施等进行符合性的评价;主要采用检查表法。施等进行符合性的评价;主要采用检查表法。u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卫生中有关防尘防毒等工程控制技术措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卫生中有关防尘防毒等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暖通、空调、采光和照明等通过检测检验来评价其合理施、暖通、空调、采光和照明等通过检测检验来评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性和有效性。二、二、GBZ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五)(五)GBZ1-2010应用示例应用示例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有关总体布局的相关规定,编制检查表,对建设项目总体布局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情况如表2-1所示。表表 总体布局评

36、价总体布局评价序号序号检检 查查 内内 容容选用依据选用依据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GBZ1-20105.2.1.1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布局合理,工程用地布局合理。符合要求2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的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单位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

37、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GBZ1-20105.2.1.3办公用房设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辅助用室在生产区内,满足要求。符合要求3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GBZ1-20105.2.1.4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东北风,生产区应当位于非生产区的东北侧。目前生产区位于非生产区的西北侧,不完全满足要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生产区的布局。三、三、

38、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一)(一)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衍变衍变1956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标准101-56)19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200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GBZ2.1(化学有害因素)GBZ2.2(物理因素)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二)(二)GBZ2.1-2007概况概况规定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存在或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化学

39、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管理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规定了339种化学毒物、种化学毒物、47种粉尘和种粉尘和2种生物性因素种生物性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类型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3类。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术语和定义(三)术语和定义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3、最高容

40、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4、超限倍数、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三)术语和定义(三)术语和定义 5、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1)总粉尘)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2)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

41、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各种粉尘的关系各种粉尘的关系可吸入粉尘(可吸入粉尘(总尘总尘)鼻咽粉尘胸部区粉尘气管、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支气管粉尘肺泡沉积粉尘被排出的粉尘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 1、PC-TWA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u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主体性限值。u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定期危害评价、系

42、统接触评估及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需要对工作环境影响重新进行评价时,尤应进行CTWA的检测、评价。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 1、PC-TWA (2)采样与计算)采样与计算u个体检测是测定个体检测是测定CTWA的理想方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的理想方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况。u定点检测也是测定定点检测也是测定CTWA的一种方法,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工作的一种方法,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工作地点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持续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度乘积之和除地点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

43、持续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度乘积之和除以以8,得出,得出8小时工作日的小时工作日的CTWA。定点检测除了反映个体接触水平,也。定点检测除了反映个体接触水平,也适用于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卫生状况。适用于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卫生状况。u定点检测可按下式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定点检测可按下式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CTWA(CaTa+CbTb+CnTn)/8式中,CTWA为8小时工作日接触有害化学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8为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h),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者,仍以8小时计。Ca,CbCn为Ta,TbTn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Ta,TbTn为Ca,CbCn浓度下的相应接触持续时间个

44、体采样个体采样 定点采样定点采样定点采样定点采样(Area sampling)指将空气收集器放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个体采样个体采样(Personal sampling)指将空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 2、PC-STEL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uPC-STEL是与PC-TWA

45、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u适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后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系统急适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后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u该限值旨在防止劳动者接触过高的波动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旨在防止劳动者接触过高的波动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或有害健康的影响作用或有害健康的影响,即PC-STEL水平的短时间接触不引起:a.刺激作用;b.慢性或不可逆性组织损伤;c.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d.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三、三、GB

46、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 2、PC-STEL (2)监测与浓度要求)监测与浓度要求u对浓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地点,在监测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同时,进行STEL的监测评价。u对制定有PC-STEL的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时,应了应了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在浓度最高的时段按采样规范和在浓度最高的时段按采样规范和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u当CTWA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每个工作日接触次

47、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四)不同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使用 3、MACu主主要要是是针针对对具具有有明明显显刺刺激激、窒窒息息或或中中枢枢神神经经系系统统抑抑制制作作用用,可可导导致致严严重重急急性性损损害害的的化化学学物物质质而而制制定定的的不不应应超超过过的的最最高高容许接触限值,即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能超过的限值任何情况都不能超过的限值。u最最高高容容许许浓浓度度的的检检测测应应在在了了解解生生产产工工艺艺过过程程的的基基础础上上,根根据据不不同同工工种种

48、和和工工作作地地点点采采集集化化学学物物质质最最高高瞬瞬间间浓浓度度的的空空气气样品进行测定。样品进行测定。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五)超限倍数的使用(五)超限倍数的使用u对对未未制制定定PC-STEL的的化化学学物物质质和和粉粉尘尘,采采用用超超限限倍倍数数控控制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u在在符符合合PC-TWA的的前前提提下下,化化学学物物质质的的超超限限倍倍数数(视视PC-TWA的的大大小小)是是PC-TWA的的1.53倍倍;粉粉尘尘的的超超限限倍倍数数是是PC-TWA的的2倍。倍。u超超限限倍倍数数所所对对应应的的浓浓度度是是短短时时间间

49、接接触触浓浓度度,其其采采样样和和检检测测方法同方法同CSTEL。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六)其他标准使用有关的说明(六)其他标准使用有关的说明1、可经皮肤吸收毒物、可经皮肤吸收毒物:对于标以(皮)的化学物质,表示可经完整的皮肤吸收,应积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预防皮肤污染。2、致敏物:、致敏物:对于标以(敏)的化学物质,表示为致敏物,应通过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监护,尽早发现特异易感者,及时调离接触。3、致癌物:、致癌物:对于标致癌性标志的化学物质,应严格采取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减少接触机会,降低接触水平。4、总尘和呼尘同时测定、总尘和呼尘同时测定:对于分别制定了总尘和呼尘PC-TW

50、A的粉尘,应同时测定总尘和呼尘的CTWA。三、三、GBZ2.1及其应用及其应用(六)其他标准使用有关的说明(六)其他标准使用有关的说明5、联合作用、联合作用u当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当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应分别测定各化学物质的浓度,并按各个物质的职业接触理学资料,应分别测定各化学物质的浓度,并按各个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评价。限值进行评价。u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物质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或具有相似的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物质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或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或已知这些物质可产生相加作用时,则应按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安全评价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