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优秀8篇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做踵趾小跑步、踏并步等基本舞步。2、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能克制自己不偷看藏起来的小朋友。活动准备:1一件大斗篷。2、幼儿已经会随旋律演唱“披斗篷的小孩”。3、已学过踵趾小跑步、踏并步基本舞步。活动玩法:一、“猜娃娃”的游戏引出活动。教师用神秘的声音一边范唱歌曲一边把玩具洋娃娃放进椅子上的斗篷里,幼儿捂住眼睛倾听歌曲,唱完后教师请幼儿睁开眼睛猜躲在斗篷里的是哪个娃娃。二、随音乐引导幼儿复习基本舞步(踵趾小跑步、踏并步)。提醒幼儿随歌词一小节完成一次踵趾小跑步三、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玩披斗篷的小孩的音乐游戏歌曲即将唱完时
2、老师要趁孩子不注意迅速用斗篷遮住一名幼儿的身体,待歌曲唱完时其他小朋友猜猜斗篷里的小朋友是谁,猜对后继续玩游戏。教师提醒幼儿积极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不偷看藏起来的小朋友。附:音乐游戏歌词:“有一个小小孩站在树木中,她披着一件奇妙的小斗蓬,站在树木当中,披着小小的斗篷,你猜那是谁站在树林中?”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3、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二、活动准备1、幼儿已会演唱歌曲。2、两声部轮唱图谱。三、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1、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2、幼儿边唱边表演。(二)学习二声部轮唱1、欣赏范唱,初步感受二
3、声部轮唱的形式。2、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相应位置。3、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形式演唱。三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尝试创编歌曲的新唱法,体验其乐趣。2、学会有效的控制自己的音量。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尝试创编歌曲的新唱法,体验其乐趣环境与材料:音乐录音带重点指导:学会有效的控制自己的音量。备课一、学歌词教师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说歌词。二、听歌曲播放歌曲录音,幼儿欣赏。三、游戏点兵点将玩法: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圈,教师在圆内沿圆圈逆时针行走,边走边唱歌曲,
4、同时和着节奏用手逐一轻拍幼儿肩膀,当唱完最后一句,手拍在谁的肩上,谁就学两声小狗叫。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跟唱。四、游戏录音机玩法:幼儿做录音机,教师做开录音机的人。活动反思:?张家爷爷的小花狗这首歌曲歌词比较简单,幼儿学习起来也比较快。活动一开始我在黑板上放了一张张家爷爷的小花狗的图谱,还有五朵小花和两只小花狗的图片。第一个环节我出示了一张小花狗的图片作为导入活动,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涨,一下子都吸引过来,齐声道:这是小花狗。接着我在用讲述故事的形式讲述歌曲内容,幼儿听得比较认真,我再用歌唱的方式将歌曲演唱出来。幼儿对于名字叫小花这个歌词有多少遍不太清楚,以至于我演唱了3、4遍也还没有彻底
5、的弄清楚。我就利用图谱上的小花图片让幼儿弄明白到底要唱多少遍,原来是5遍呀!孩子们感叹道。弄清楚之后,孩子们学起来就特别容易了。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了,用默唱或拍手的方式来演唱歌曲。首先我采用了孩子们的想法,用做小花和拍手的手势来代替歌词内容。先是花不唱,对于孩子来说是简单的,然后是小花不唱,也是比较容易的。在上这两个环节时,由于我的紧张我把这两个顺序倒了一下,自己都没有发现,还是吴园长给我点评的时候提出来的。再是叫小花不唱,最后是字叫小花不唱,这两个演唱是有难度的,孩子们唱的时候最容易把歌词唱出来。活动最后我和孩子们一同把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了一边。整个活动流程还是挺顺的,但是在活
6、动中我一边弹琴一边演唱,不太容易关注到所有的孩子,有时还特别容易弹错,孩子们的兴趣高涨,纪律有点收不住。还有在环节的把握上不是特别的清晰。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篇3小鼓手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二、活动准备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2、大鼓一面。3、已看过幼儿用书:小鼓手。三、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师:刚
7、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教师引导
8、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篇4活动目标:1、能跟随老师简笔画的步骤,较合拍的演唱歌曲。2、唱好附点音符和休止符。3、体验爱妈妈的情感。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活动准备:蜡笔人手一份,白纸。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每个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妈妈,现在就请小朋友来
9、说说自己的妈妈。2、幼儿讨论。(谈妈妈的外貌特征、性格、工作单位等)3、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今天我们一起把妈妈的样子唱着歌画出来好吗?老师先来画一画我的妈妈。(二)学唱歌曲1、教师示范:边根据歌词内容朗诵儿歌边画图。(步骤如下)(1)拿出小蜡笔点两下(唱:小蜡笔,咪里咪)(2)画一个圆的头(唱:画呀画,咪里咪)(3)画妈妈的头发(唱:画出我的好妈妈)(4)画眼睛(唱:咪里,咪里,画出我的好妈妈)(5)画耳朵(唱:好妈妈,咪里咪)(6)画嘴(唱:笑哈哈,咪里咪)(7)画胸前的红花(唱:胸前开朵大红花)(8)画肩膀(咪里,咪里胸前开朵大红花)2、提问帮助理解歌词。师:我拿什么来画妈妈?先画什么再画
10、什么?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胸前怎样?3、引导幼儿跟随老师边朗诵边徒手画妈妈。(二遍)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画一画妈妈。4、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有音乐伴奏)师:每个小朋友的妈妈长得都不一样,特别是头发有明显的不一样,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大班的小朋友画的妈妈。5、幼儿跟着琴声演唱。师:我们也来画一画自己的妈妈。提醒幼儿注意唱好休止符和附点音符。(三遍)(三)分角色交换演唱。1、先请男小朋友画,女小朋友唱。再交换。2、请个别幼儿演唱。(四)复习歌曲:好妈妈活动延伸:1、让幼儿根据自己妈妈的外貌特征画妈妈。2、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附:歌曲画妈妈1=f3550133035501.36?116?6?332小蜡
11、笔,咪里咪,画呀画,咪里咪,画出我的好妈妈好妈妈,咪里咪,笑哈哈,咪里咪,胸前开朵大红花5305301.133136?咪里,咪里,画出我的好妈妈。咪里,咪里,胸前开朵大红花。活动反思:妈妈是幼儿每天生活在一起,最亲近的人,所以在设计画妈妈活动时,我一开始把目标定位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妈妈正、侧面的形象特征。但在活动开展的前一天准备时,我仔细又想了一下,幼儿进入中班后,接触人物画的机会不多,在上学期幼儿对人物正面画掌握还不够理想、且对人物各部位的比例把握也不够理想,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进行了调整:调整一:以画妈妈的正面为主,第一重点落在人物的五官与身体的比例上。鼓励作画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画妈妈的侧
12、面。调整二:根据幼儿现在对人物画时动作都较为呆板的现状,我先请幼儿用语言描述(同时也训练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接着请幼儿边描述边用动作展现妈妈的动态,教师则向其他幼儿对部分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进行重点范画与讲解,最后提出装饰与涂色要求。在本次活动教学后,发现:幼儿对人物的动态如何去捕捉,如何用笔来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物的身体比例也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打算,在进行我和我的朋友绘画教学活动中,加强绘画要求:画出人物的正、侧及背面的形态。我的思考:幼儿的绘画技能的提高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在掌握了一样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绘画难度,相信幼儿更容易接受并掌握。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篇5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小小乌
13、龟上山坡活动目标:1在情景中感受优美、活泼的音乐旋律,知道名称、了解内容2理解词:远足、乐悠悠3愉快的参加音乐游戏活动。活动准备:小背包、乌龟头饰、音乐活动过程:一、音乐游戏动物模仿律动。师:宝宝们,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去动物园玩吧。鼓励幼儿跟着老师做各种动物模仿动作,要求动作夸张。二、出示手偶小乌龟,激发幼儿的兴趣。看,谁来了?(引导幼儿与小乌龟问好)小乌龟要到哪里去呢?我们一起来问一问,教师操作手偶,模仿乌龟说话:小乌龟说秋天天气这么好,它想去远足啦。(解释远足)二、老教师范唱歌曲,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师:小乌龟一边出去远足还一边唱着歌呢,听。1你们听清楚了吗,小乌龟到哪儿去玩了?2上山
14、坡时为什么会发出嘿嘿哟、嘿嘿哟的声音?3远足的时候要带些什么东西?4.你们觉得去远足开心吗,很开心我们用一个词“乐悠悠”,一起说说。三、幼儿学唱歌曲。1、师:我们和小乌龟一起唱着歌去远足吧。2、放音乐,带领幼儿模仿小乌龟的动作幼儿扮演小乌龟角色随着音乐做游戏。五、音游:找朋友小乌龟真高兴,有那么多的好朋友陪他一起去远足,他来玩找朋友游戏啦。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篇6教材分析?金蛇狂舞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由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乐曲是“aba3段体结构,旋律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第1段以明亮上扬的音调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结,节奏锵且连绵起伏:第2段为中国曲式螺丝结顶的结构,上下句对答呼
15、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钱、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该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情欢腾激越,表现出我国传统节日中舞龙要狮时火热欢腾的情景。大班的幼儿音乐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能较准确地感受性质鲜明、结构适中的器乐曲。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傾听、感受、表现乐曲,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感受乐曲中热烈的气氛,在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活动目标1、倾听音乐,结合舞师子、要龙灯等传统文化活动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了解乐曲欢腾激越的特点。2、尝试用自由的即兴动作表演体验b段乐曲的对话应答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3、感受乐曲中热烈、喜庆的氛围,萌发对传统民乐的喜爱之情。活动准备
16、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教师自备节庆时舞龙、要狮的视频,彩绸,乐器,舞龙舞狮小型表演的道具等。2、活动前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同新春。活动建议1、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欢腾激越的特点引导幼儿专心倾听音乐,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展开想象。提问: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2、请幼儿再次欣赏乐曲,初步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幼儿欣赏乐曲时,教师通过表情、手势,鼓励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和旋律变化,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风格。提问:你认为这段音乐分几部分?3、请幼儿分段欣赏乐曲金蛇狂舞,尝试运用儿歌和即兴动作表演体验a段铿锵欢快、b段对话应答和逐步缩
17、短的乐句特点。(1)播放a段音乐,引导幼儿交流并进行表现。提问:想一想,人们可能在干什么?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结:这是一首表现各种喜庆活动的曲子,我们可以用简单的用绸、十字步跳跃等动作进行表现。(2)播放b段音乐,引导幼儿交流并进行表现。提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有什么特点?像在干什么?请小朋友们边听音乐边朗通诗歌闹新春吧。引导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将学过的儿歌闹新春与b段音乐相匹配进一步感受b段对话应答和乐句缩短的特点。鼓励幼儿念儿歌时辅以拍腿、拍肩等动作来感受节奏变化。4、引导幼儿完整地表现乐曲,感受乐曲热烈喜庆的氛围,激发幼儿对传统民乐的喜爱。引导幼儿结伴协商,想象音乐情节,根据已有经
18、验和兴趣选择表现方式合作演,如舞龙要狮表演、乐器演奏、自由舞蹈等,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喜庆的氛围,激发幼儿对传统民乐的喜爱之情。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篇7活动目的:1、让幼儿学习三拍子的不同节奏型,培养节奏感。2、使幼儿能用节奏乐表现对春天的感受。活动准备:1、三角铁、小铃、木鱼、沙球、2、节奏卡: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停乐曲春天,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特点。2、让幼儿听音乐拍节奏,请个别幼儿先拍出几种不同的四三拍节奏型。3、出示三张节奏卡,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一样?(1)三角铁节奏(2)木鱼节奏(3)小铃节奏4、分声部让幼儿徒手练习,分组练习四种乐器的节奏型。5、每组请一位幼儿领奏,全班幼儿持乐
19、器在教师的指挥下合奏数遍。6、师指出不足之处,继续练习。7、放录音,幼儿伴随音乐合奏。8、小结幼儿上课情况。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篇8活动目标: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活动准备: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2.视频、图谱、课件活动过程: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1)他们在表演什么?(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0、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有哪些颜色的脸谱?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你听到老师唱张飞
21、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2.幼儿集体唱。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1.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