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553511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沁阳一小张立苗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复习、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地方?”(多媒体课件出示超市的画面)生:“超市!”、师:“大家喜欢逛超市吗?超市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而且蕴藏了许多数学知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样超市里的商品,看到它们你

2、会联想到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什么知识?”(出示牛奶盒等图片)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师:“好,今天我们就利用超市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来一起整理复习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二、课堂展示,交流体会1 、学生展示:师:“课前老师曾要求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同学们,完成了吗?谁能来给大家展示讲解一下?”学生边展示边叙述。师:“这位同学整理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谁还有补充?”2 、简单回顾,梳理知识:师:“这几位同学整理非常棒,像这几位同学所展示的作品,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叫知识结构图。 看来,知识结构图能从整体上体现本单元所学的知识,非常清晰明了,有利于我

3、们全面掌握学过的知识。”师:“老师也制作了知识结构图,我们来看一下。(展示结构图)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把它填写完整。”三、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回顾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我们不仅要记在脑中,更要会灵活运用。下面我们就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师:“我女儿的生日快到了,星期天我和她爸爸去大润发超市购物时顺便给她选购了生日礼物。你们猜猜,我们买了什么?” 学生猜。(一)课件出示: (生日礼物一)鱼缸图1 、观察:金鱼缸是什么形体?做这样的鱼缸需要哪些材料?(棱用角钢做成,底面用铁板做成,侧面用玻璃做成。)2、讨论:对这个鱼缸及鱼缸的材料设计一些问题。四个同学一组。

4、设计出问题,在组内讨论,记录下来。( 1)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分米的角铁?( 2)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板?(3)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4)这个鱼缸占多少空间?( 5)这个鱼缸可装多少升水?3、不论解决哪个问题,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长、宽、高)学生操作、测量,教师板书: a =b =h =在此基础上学生齐练。解答以后, 要注意单位和验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 依次给出条件,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 找一名学生上台投影答案,并简单讲解过程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二)实物出示: (生日礼物二)一套英语书师“根据这套书我设计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接受我的挑战吗?”课

5、件逐一出示: 1 、这个塑料盒的容积是多少?(盒的厚度忽略不计)2 、这个塑料盒刚好能装下四本书,每本书的体积是多少?3、怎样摆放这套书,它的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怎样摆放它的占地面积最小?是多少?4 、制作无盖塑料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板?5 、用彩纸包装这套书,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6 、用一根丝带打了一个“十”字捆扎这套书,打结处长40 厘米,捆扎这套书至少需要多少长的丝带?7 、( 1)这套书( 4 本)有多种包装方法,商家在设计包装盒时会从哪些角度考虑? ( 2)这 4 本书叠放在一起体积与原来的总体积相比有变化吗?表面积呢?(3)这4 本书怎样叠放最省包装料?为什么?表

6、面积减少了多少?学生逐一解答,指名板演、说思路。(三)课件出示:子图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谁能告诉老师,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什么传统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就要到了,超市早就为大家准备了各种美味的粽子,现在要把它们装入漂亮的礼品盒里,请问这个盒子最多可以装几个?(学生考虑)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这个盒子的容积是多大?生:这个盒子的长宽高是多少?生:这个粽子有多大?师引导: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粽子的体积怎样算?生:知道盒子的长宽高可以求出容积,用排水法求粽子的体积老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给出条件,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找一名学生上台投影答案,并简单讲解过程

7、(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四)课件出示:贴商标纸图师:“我们做题不仅要考虑全面,更得细心。下面呢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 咱们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好吗?” 学生看题后先独立思考,然后有的同学会动手去算, 有的同学会提出质疑: 这道题少了一个条件, 没有给出高的长度,没有办法解决。 (老师对出质疑的学生提出表扬,“你真爱动脑筋,没有着急动手算,而是先认真审题。老师特别喜欢你这种学习态度”) 讨论过后,老师给出高的长度,然后学生独立解答。四、小结收获,自我反思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与容积的相关知识,你什么收获呢?或者你觉得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吗

8、?”学生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温故而领略到很多新知识,看来学习中回头看还是很有必要的。老师有句话想和大家分享: 如果我们只学习具体方法, 就像给车装货加载; 而好的学习习惯就像给车加装发动机。 希望好习惯能为大家插上腾飞的翅膀,领略到学习中更多的乐趣!”教学反思:复习课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和梳理, 对学生已经建构的知识进行巩固、 深化、 扩展。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针对学生的弱点,查漏补缺。要充分发挥复习课的作用,避免将复习课上成重复课,复习课应当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1、积极思考,加强知识的理解复习的重要目的在于知识的综合化,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

9、成知识网络。如:复习长正方体的特征: 8 个顶点、 12 条棱、 6 个面。目的:唤起学生的记忆,并为下面的复习奠定基础。再根据图形中的条件,计算它的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在计算的同时说说计算的依据。 这是通过计算,复习长正方体的求积方法,说依据,反过来帮助学生认清了长正方体的特征就是计算方法的根本。根据长正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为的是让学生理解长正方体间的关系。而学生解答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它们的算式、得数都一样,分别解释算式中3 个 6 的含义。目的让学生明白两个216不是同类量,前者是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后者是体积,用立方厘米作单位,不是同类量不能

10、比较。同时渗透数学常识,将来的学习可以举一反三。在这里, 如果改用表格让学生填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2、总结知识,揭示规律,在基本知识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发现,加强概括,分析等能力。复习课不能仅仅停留于巩固和梳理,更要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条件,搭设一个思维深化的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练习目的解题策略指导排除法,而且巩固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联系,渗透思维的训练, 只要去掉底面积最大的一块, 就是用料最省的、 大体积除以小体积等于时间。拓展练习是综合运用长正方体点、棱、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3、加强练习,从基础入手,分层次。基本练习采取选择、连线等方式把体积与容积、表面积的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柔和在一起,同时渗透表面积的判断方法。学生脑中先呈现出一幅图,这幅图就是学生脑中的“形”;然后连线, 就是将脑中的“形”抽象成了数的运算,最后请学生讲算理,就是将“数”又还原成学生脑中的“形”,这时学生脑中的“形”就更为丰满。几何知识的教学是“形”与“数”最好的结合点。创设好的情景,架构起学生“形”与“数”之间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