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571315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对今》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对今》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对今》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对今》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对今》教学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对今教学设计古对今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本课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

2、,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小组比赛”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评出最佳小组)等活动,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对子歌的韵律美。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能正确认读“圆”等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4.能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正确读写“古”等个生字。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

4、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教学准备: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PP出示有关字词:语文李子 古人 香气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游戏激趣:小朋友们,

5、我们先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左,你对右。2.T出示: 上下大小天地 古今.教师板书:“古”和“今”4.导语: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补充板书课题:“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对子,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就学过对韵歌谁来背一背?一起来背一背吧!全班齐背对韵歌。5.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过渡语:对韵歌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画面。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新的对子歌古对今,看看这首对子歌又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学习了这

6、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1.出示任务:(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2.反馈指导:()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个学生)相机指导。()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二)读准课文学习。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出示任务

7、: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2.反馈指导:(1)分小节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2)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小节。(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出示任务: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2. 反馈指导: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

8、: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预设:翘舌音:暑、晨、朝;后鼻韵母:凉、杨。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自由练习读准课文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认读的字的读音。(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反馈指导:(1)反馈订正画词情

9、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2)P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严、严、严,严寒的严”。齐读,自由读。2.“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口头组词(“圆、晨、凉、杨”在课文中为单音节词,通过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理解该单音节词的词义以及该字字义)。(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反馈指导: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

10、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3.学习读通顺课文。(1)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词语朋友拆散了,也要注意读出对子的节奏。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读出对子的节奏。(2)反馈指导: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节奏: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莺歌对燕舞,

11、鸟语对花香。(3)自由朗读、拍手齐读全文。4.总结: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精神,读得真好听,而且读出了对子的节奏感。(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三、结合生活,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这首对韵歌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画面吧!(一)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1.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1)导语:请小朋友们给每一小节落标上序号,然后再来读一读这首对子歌,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出示任务:读一读课文

12、,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3)反馈指导:采用逐小节交流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不太理解的词语,如:“严寒对酷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分别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和风对细雨”:“和风”就是柔和的风,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风声来感知;“细雨”就是细细的小雨,也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雨声来感知。2图文结合,进一步了解课文。(1)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质疑,了解了一些对子讲到的自然现象,现在,我们通过课文的插图继续了解课文内容。出示任务:(示图画1)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画了哪些景物?()

13、反馈指导。预设:图画画的是黄昏太阳落下时候的景象;画了夕阳和云彩。追问:你能找到与这幅图画对应的小节吗?你根据哪句话找到的?(预设:第2小节;句子:朝霞对夕阳。)(3)小结后拍手齐读第2小节。(4)出示任务:(示图画2)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怎么样?表现的是哪个小节的内容?(5)反馈指导。预设:图上的景物:桃树开花,树儿绿了,燕子飞舞,鸟儿歌唱;表现的是第3小节的内容。(6)小结后拍手齐读第3小节。(二)多样朗读,背诵指导。1.导语:这样的对对子,多有意思,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1)出示任务:PT出示(隐去每一行中的几个词语)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来读对子(2)反馈指导:学生

14、自由朗读,同桌合作朗读(一人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一人读后半部分),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女生读后半部分),师生合作朗读2.导语:读着读着,我发现有同学会背了。谁来试一试背诵?(1)出示任务:背一背对子歌(2)反馈指导:背诵时要求背出节奏感,可以采用拍手背诵的方式。对于不太熟练的孩子,请同学来帮助纠正或提醒。()全班背诵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知不觉都能背下来了。你瞧,对子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

15、慢的学生。)。(三)课后词语读记。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请把词语分为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来记认。2.反馈指导:指名读、齐读。3.评价:()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五、写字指导(一)字形教学。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夕;左右结构:细、凉、语;上下结构:古、李、香。(二)指导书写。.指导“细”、“凉”、“语”的书写。()观察并说说“细”、“凉”、“语”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2)范写“细”、“凉”、“

16、语”,分别提示:“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凉”右部“京”注意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语”言字旁的店和横折提的竖对正,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2指导书写“古”、“李”、“香”。(1)观察并说说“古”、“李”、“香”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2)范写“古”、“李”、“香”,分别提示:“古”横宜长,“口”注意上大下小;“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香”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3.指导书写“夕”。()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2)观察并说说“夕”各笔画起止位置。(3)范写“夕”,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提示: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的下面。(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六、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写得非常认真,认识了许多新的字宝宝,还会写个生字,感受到了对对子的节奏以及画面给我们带来的美感。作业设计:朗读和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