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黄昏》教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571571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黄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丽的黄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丽的黄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丽的黄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黄昏》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丽的黄昏教案美丽的黄昏教案教学构思1、引导学生用太阳下山的下行音乐来开展练唱,并变化着结合图形谱来练习声音处理及进行轮唱,同时创设黄昏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2、由前面的练唱引出钟声的音乐,让学生听钟声、唱钟声,直接点到歌曲的主题“美丽的黄昏,美妙的钟声”,让学生深入感受黄昏、钟声的悠闲情景。、通过读歌词、唱歌词,并重点解决二部轮唱这个难点,然后有表现地唱好歌曲美丽的黄昏,能够声部和谐协调,歌声优美抒情、轻盈而有动感。4、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引导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试验。教学理念:1、引发问题来研究探讨,围绕主题来开展教学。2、关注音乐审美的本身,重视音乐实践

2、的愉悦。教材:人音社新课程教材第五册第七课课型:综合课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1、用1、等几个简单的音进行旋律创编,同时结合图形谱进行简易的轮唱练习,并模拟钟声创设情景。、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轮唱及音色处理,表现歌曲幽雅、休闲的意境美。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学目标:1、从简易创编引入,结合声势、图形谱开展轮唱训练,并为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打好基础。2、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和谐的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3、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二部轮唱。2、音准、音色的控制及音乐情绪的表现。教学准备:课件、碰钟、铃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

3、生在音乐声中进教室、轻声坐好。二、引入教学(引发问题、引出主题)1、老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一个太阳,问:这是什么?再看,老师用绿色粉笔在太阳下面画上山,问:你觉得太阳要下山了呢?还是刚刚升起来呢?让学生说,最后定不下来。2、那么,就让音乐来告诉我们,老师慢慢弹奏mi、e、do引导学生得出,太阳慢慢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太阳下山的音乐。三、结合太阳下山的情景,练唱mi、re、do、sol修改:可以直接在山上画出旋律图形谱。、优美抒情地唱m、re、o先一起唱,再二部轮唱,注意音色美、声部齐。声音慢慢减弱。师小结。添加:在轮唱完,问学生:我们两次演唱形式有何

4、不同?讨论完,师总结:大家一起整齐的唱同一旋律,叫齐唱。同一旋律先后唱叫作轮唱。想法:其实轮唱在二年级下册歌曲两只老虎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和了解。在这里,可以提到这个“轮唱”概念,作为复习性质。2、师:再过一会儿,你说太阳将会怎么了?这下我们唱的音乐应该高起来呢?还是要唱更低了呢?你听,太阳慢慢下山了,这个是什么音?师逐个慢弹o、si、la、sol,最后停在sl上。修改:课上我直接弹奏mi、re、do、sl3、唱准低音sol四、结合图形谱,唱唱“美丽的钟声”师:黄昏的景色真美,黄昏的音乐也美,让我们再变化着来唱唱黄昏的音乐。1、你看我来画个图形谱,你能认出唱什么吗?师画:让生认出:3 12|

5、- -一齐唱,注意音色美。二部轮唱,注意整齐。2、我连续画两个,你还能认出来吗?师画:生认出 :1 2 31 - -| ( 1|5 -|)这条旋律前面已经接触和演唱,不必再重新花时间来认唱它。一半唱前面的,一半唱后面的,再合起来唱,唱出情绪。3、现在我要让你来画。生画 5 2 3|1 -|请生略思考,一个同学上来画图形谱,如有不对,适当帮助。、研究探讨:如果把他们连起来,那么这个音乐唱什么呢?师用另外颜色的粉笔慢慢把图形谱连起来: 先让学生一个人自己唱,再让他们四人小组讨论,再听师弹奏。最后得出是钟声。钟声是多么的美妙,黄昏是多么的美丽。五、欣赏黄昏的景色,感受黄昏的意境。让学生边听美丽的黄昏

6、伴奏音乐,边欣赏图片,感受黄昏那醉人的意境。添加:欣赏完,师: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然后,老师再发表感叹。六、学唱歌曲、读歌词师:啊,多美的黄昏景色,还有那音乐、那钟声。简直要让我们陶醉了,谁能陶醉地来说说“啊,那黄昏,美丽的黄昏。”生说,适当帮助引导,并有节奏地、陶醉地说。再来一句:“听,那钟声,美妙的钟声”连起来感叹地说,师先示范来一遍(第一句低,第二句高)让生来一遍,生先来师隔一句后来(有高低起伏)。2、 添加:现在,我最想放歌一曲,表达内心的激动。请欣赏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歌曲美丽的黄昏。思考: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3、 放歌曲录音,听完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从歌曲的内容、情绪等方面分析作品。

7、.4、师生合作:老师唱歌曲和旋律,生用拍手伴奏。、唱歌谱两遍,要求:第一遍唱准;(添加)然后,讨论:一、二两乐句旋律有什么特点?第二遍要求唱出高低起伏。6、唱歌词:添加:唱三遍,要求:第一遍填准歌词;第二遍有变化地唱;第三遍跟伴奏陶醉地唱。唱完,问学生: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然后再听录音机学生演唱,思考:他们的演唱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引出“轮唱”。该怎么唱,再听录音找答案。师生实践两次,弄清两声部怎样同时结束。然后,分组实践。1)一起跟琴唱,要唱出优美、轻盈的情绪。2)师范唱两遍,让生比较选择。3)再一起有表情地唱歌词 。4)引导学生重点唱好轮唱。观察书上(一)和(二)有什么不同?问:两声部

8、一前一后唱同一旋律叫什么?请学生说说。 用各种手段学唱轮唱(师生轮唱分两组轮唱听录音机小朋友唱),针对性地再唱。5)现场录音,针对唱的情况进一步对歌曲进行演唱处理。七、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摸一摸,猜一猜:碰钟。、玩声音游戏;声音远你就坐着;声音近你就站起;声音回旋耳边你就举手。3、指名用碰铃X- -节奏为同学演唱伴奏。4、出现铃鼓,进行打击乐合作:先出现碰铃,当轮唱时加入铃鼓节奏X X 。八、结束下课。添加:课后试着轮唱好宝宝睡着了,想想:这样的歌用轮唱合适么?课后反思:其实,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这份教案是上次我参加“浙江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时海宁实验小学赵东明老师上课的教案,我觉得

9、瞒不错,就想在班里试一试。通过实践,我产生了许多问题和想法,一并记录下来。第一次试教,我没对教案做任何修改就上阵了。课后,我和李婉婉总感觉在歌曲的聆听上做得不够。于是第二次她试教,加强了歌曲的聆听,果然在反复聆听中学生学歌变得容易了。而且,在学生欣赏完黄昏的图片后,让他们发表感想,老师再引出歌词,衔接更自然了。但是,那堂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老师让学生反复聆听,就了解演唱形式“轮唱”是否太单一化了,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地分析作品,了解它的情绪、节拍、内容,这样对歌曲的演唱会有帮助。而且我觉得:唱好轮唱的首要前提是能准确唱好歌,而因为歌曲采用了轮唱,对于学生清晰的听清歌曲产生了些许障碍。基于这

10、两点考虑,我在第二次上课时,添加了一些内容。如,第一遍请学生完整感受歌曲,思考: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分析作品。课上,他们的分析挺到位:分别从歌曲的情绪、内容入手来分析。虽然,他们没有人说到“轮唱”,但这并没有多大关系。第二遍欣赏时,我直接范唱歌曲和旋律,目的是让他们能清楚的听清,而同时要求学生为我击拍,让他们感受三拍子的特点。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歌曲和旋律如火纯青,水到渠成。而且,在每一遍演唱时,我都有不同的要求。避免了以往“歌曲一遍遍演唱但要求没有拔高”的现象。在学生唱好基础上,我询问他们: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有的说“合唱”,更有人说“轮唱”,终于有人说“齐唱”,我表扬了他。但事后,我想:应该概括总结一下“什么是齐唱”,加深学生印象。接着,再次让学生听录音,思索“演唱形式与我们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让他们在歌曲中找答案,该怎么唱?有一女生基本说清了。为了使他们更清楚地了解,我与四个乐感较好的孩子合作进行轮唱,成功了,我挺高兴。但,这里我疏忽了一点:应该跟学生再次合作,让他们细听老师演唱的歌词与书上有了什么变化。进而再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两声部同时结束。如果强调的话,可能学生在实践中就不会出错。另外,最后一个环节为歌曲伴奏没来得及完成,也是一个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