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8588710 上传时间:2020-1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分数除法,比,圆,确定起跑线,百分数,扇形统计图,节约用水,数学广角数与形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教学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

2、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

3、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8、认识简单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措施: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

4、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8、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体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

5、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备课时数63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1课时);分数乘分数(1课时);小数乘分数(1课时)32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混合运算(3课时)33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3课时)34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整理与复习(3课时);35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3课时)36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1课时);简单的分数除法(2课时)37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混合运算(3课时)38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3课时)39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整理与复习(3课时)310第四单元 、比比的意义(1课时);比的应用(3课时)311第五单元、圆: 圆的认识(3课时)312第五单元、圆: 圆的周长(3课时)313第五单元、圆: 圆的面积(3课时)314第五单元、圆:扇形(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确定起跑线(1课时)315-16第六单元、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417第六单元、百分数: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课时)318第六单元、百分数:整理和复习(3课时)319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2课时);节约用水(1课时) 320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2课时)221总复习(3课时)322期末考试 期末结束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