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练习】《抗击八国联军》(历史人教版八上).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05785 上传时间:2020-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优练习】《抗击八国联军》(历史人教版八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优练习】《抗击八国联军》(历史人教版八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优练习】《抗击八国联军》(历史人教版八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优练习】《抗击八国联军》(历史人教版八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练习】《抗击八国联军》(历史人教版八上).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抗击八国联军培优练习1. 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 是()A.南京条 B.北京条 C. 关条 D.辛丑条 2. 使中国完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 是()A.南京条 B.北京条 C. 关条 D.辛丑条 3. 中国近代史, 是一部不断抗争挽救民族危亡的 史。其中以 民 主体 的运 有()太平天国运 虎 烟左宗棠收复新疆 和 运 A.B.C.D.4. 材料一:割香港 英国; 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 . 厦 . 福州 . 宁波 . 上海五 通商口岸;英商 出口 物 的税款,中国 同英国商定。材料二割 半 . 台湾 . 澎湖列 日本, 日本 白 二 两;增辟重 等 通商

2、口岸;允 日本在通商口岸开 工厂。材料三 款 4.5 两清政府保 禁人民参加反帝活 ;拆 大沽炮台划定北京 交民巷 使 界,允 各国 兵保 ,不准中国人居住。( 1)三 材料分 是哪三个条 的内容?各与什么 争有关? 中国社会分 生了怎 的影响?( 2) 与材料一相关的 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 明, 条 中哪一内容最能体 英国 争的根本目的?( 3)依据上述材料一、二,并 合所学知 ,分析列 在 侵略方式上 生的 化。( 4)根据材料三中政治方面的内容来分析 条 是近代中国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 。5. 下列材料:材料一“沈阳日 行 ,可作 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 大。一切 日交涉,

3、听候中央 理。”蒋介石致 学良密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 1937 年 7 月 8 日蒋介石电宋哲元材料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标志意义?(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说明当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

4、的变化?(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面对日军的步步侵略,国民党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请举出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答案和解析1. 【答案】 D【解析】本题关键词是“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等国签订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

5、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社会。D 符合题意。故选D 项。注意抓住关键词2. 【答案】 D【解析】 A、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马关条约的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3. 【答案】 D【解析】 虎门销烟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领导阶级是封建阶级不是农民阶级。所以答案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 【答案】( 1)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出自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使中

6、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材料三出自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条款: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变化: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侵略势力延伸到内地。(4)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称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根据材料答题是历史常考题,答题过程中要仔细读材料,答案往往隐藏在材料中,切忌脱离材料答题。考查事件的内容及意义。5、【答案】 ( 1)九一八事变。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2)占领了东北,进而企图占领华北乃至整个中国。( 意思相近即可 )(3)由不抵抗转变为坚决抵抗。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意思相近即可)(4)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所考知识点是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材料一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及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材料二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说明日本已由局部侵华发展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蒋介石也由不抵抗转变为坚决抵抗,通过上述分析, 即可解决第(1)(2)(3)题。第 (4) 题实际考查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