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古诗词.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07958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岁寒三友古诗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岁寒三友古诗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岁寒三友古诗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岁寒三友古诗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岁寒三友古诗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岁寒三友古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岁寒三友古诗词.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段不解之缘。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至黄州, 唯有寄情诗歌, 以解烦忧,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取名为“雪堂”。苏东坡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十分切合苏东坡当时的心境他笑道: “风泉两部乐, 松竹三益友。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松树常青篇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 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南轩松【唐】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2、。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松【晋太康】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松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树冠比作什么?请给叠词划下划线。在空白处多写几个。1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松【唐】成彦雄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咏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第三、四句用凌云暗示作者怎样的志向?借物喻人在这首诗歌里充分体现。聪明的你从何得知?请用“”划下松树的外在特点,用“”划出松树的内在精神。2翠竹虚心篇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

3、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古往今来, “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竹石xi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克服:困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拥有逆境求存的精神, 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用自己的话说说竹子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于潜僧绿筠轩【宋】苏东坡这 两 句 脍 炙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口,你能读懂作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者的骨气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3定风波【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

4、胜马 , 谁怕 ?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梅香傲骨篇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将梅花的姿容、 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墨梅【宋】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 满乾坤。蜡梅【宋】杨万里天向梅梢别出厅,国香未许世人知。jin殷勤滴蜡缄封却,请问“清气”象征什么?内在精神是什么?暗香浮动,无意告人,体现什么精神?偷被霜风折一枝。4堂开示颂【唐】黄

5、檗禅师ji ng尘劳迥脱事非常,天气越冷,梅花越香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晚归遇雨【宋】杨万里略略烟痕草许低 ,初初雨影伞先知。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寓意了什么精神?最后两句与以下哪两句意思相近?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请问用“凌寒”“雪”营造的环境,用意何在?衬托出梅花的什么精神?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雪梅【南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 ,5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比梅花优胜在哪些方面?梅花有梅无雪不精神 ,比雪优胜在哪些方面?从而映衬出梅有雪无诗俗了人 ,花的什么精神?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卜算子 ?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nin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综合测试 :哪一句体现作者即使粉身碎骨、坚持气节的精神?落梅【宋】陆游雪虐风饕愈凛然 ,作者认为什么花气节花中气节最高坚。最高? A 荷花; B 菊花; C过时自合飘零去 ,梅花; D 杏花。耻向东君更乞怜。借物喻理:就是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这种写法, 表面上看, 好像是状物为主的 , 其实 , 状物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种道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