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8618208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群落演替教学设计(共4篇) 第1篇:群落演替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过程与方法先前的知识是从现时性角度横向剖析群落的结构,而在本节学生要学会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以“动态发展观”思考群落的演替本质。充分理解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_,让学生明白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二、

2、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三、课时安排:计划一课时完成。四、教学设计 复_提问: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什么?种间关系包括? 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的是?(点评)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主要从现实性、静态的角度共同学_研究了群落的结构,而事实上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群落和它的组成单位一样也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而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群落中物种组成的改变(主要是优势种),从而使这一自然区域中的群落变成了令外一个群落,即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_的群落的演替。一.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特征:(1)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主要标志是群落

3、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2)在演替过程有规律有顺序。过渡:那是不是所有的演替都相同呢?下面我们看一下演替的类型。二.类型: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分,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初生演替定义: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发生区域:沙丘、火山岩和冰川泥等。 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学生活动:分析教材中图4-14,让学生归纳演替过程。讲解:地衣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无法在裸岩环境获得水分;真菌为异养型生物,需要有机物才能生活,它们都不能单独在裸岩环境中生存,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则为藻类提供水分,形成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地衣

4、对环境污染敏感,可以作为重要的指示生物) 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地衣使裸岩中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使苔藓有了生存空间,并借助自身的高度,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逐渐扩展并进一步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微生物群落越来越丰富。土层的增厚使土壤的保水能力大增,为草本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并在与苔藓和地衣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植被的繁茂吸引小动物进入,土壤中有机物越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以后有发展成灌木和森林,生活其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种类进一步增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含种间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演替成为相对稳定的阶段,这就是初生演替过程的一个典型例子。 裸岩地衣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植

5、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可酌情添加水生演替类型:“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过渡:那什么是次生演替呢?2.次生演替定义: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发生区域: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弃耕的农田等。 实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一年生杂草阶段多年生杂草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水分充沛才可实现)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等人为因素:这是主要因素。如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等 过渡: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1)植物的入侵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

6、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其先决条件是植物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即入侵。 (2)环境不断变化。(3)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 (4)新物种或亚种的不断发生。 (5)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巨大)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学生活动:分析教材中图4-1619,让学生理解人类破坏后的不良后果。简介: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概括: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实例: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引导学生概括出“改变了自然演替的方向”的结论) 封

7、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引导学生概括出“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的结论)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意义:土壤被林草覆盖,湖泊面积明显扩大,可以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改善生态环境。五.生物入侵与群落演替举例:部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紫茎泽兰 2.空心莲子草 3.豚草 4.凤眼莲 5.美国白蛾 6.非洲大蜗牛 7.福寿螺 8.牛蛙 危害: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改变群落组成及演替方向。一.选择题1、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以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

8、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的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2、生物群落结构的概念是指A.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B.草原上因地形起伏等因素影响的水平结构 C.森林中种群明显分层的垂直结构 D.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3、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A.有的有分层,有的没有分层 B.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森林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池塘中的植物没有分层现象,动物有分层现象4、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5、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

9、向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光照强度 B.土壤类型 C.生物种群的特征 D.温度高低6、森林里,松鼠、猫头鹰等多在上层活动,大山雀、柳莺等在灌木丛活动,而野兔、野猪则在地面生活,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的垂直结构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群落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生物生态位分化的结果 C.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与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都有关 D.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有分层现象8、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B.一片竹林中竹子的高矮不同C.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

10、、草本层、苔藓植物D.森林中树木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9、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10、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B.如果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同,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 C.不同种的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都是相同的 D.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11、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

11、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12、下列关于原生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生演替只能在陆地上发生B.原生演替一定是发生在从没有过生物生长的裸地上C.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D.在遭受病虫害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C.遭受严寒侵袭后的草原寸草不生,不久又长出了新的植物 D.原始森林遭受到火灾破坏后,又长出新的植物14、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

12、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B.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出森林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16、(多选)植物群落的特点有A.有一定的分层结构 B.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C.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 D.最底层是草本植物17、(多选)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B.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

13、制C.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进程的方向发生演替 D.人类活动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18、(多选)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有A.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 B.物种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 C.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加 D.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增加 二.非选择题19、下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图中横轴表示该群落的_结构,表明由于 受_、_、_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段的_种类往往有所差别。图中_地区单位面积内物种最丰富。该生 物群落中植物由高到低依次为_、_、_等层次,这种群落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 _结构。群落的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 中_称为物

14、种丰富度。20、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某岛火山爆发,碎屑及岩浆铺天盖地厚达60m,生物全部被消灭,成了一片裸地。一年之后,地面上稀稀疏疏地长出了草,人们还在其中找到了一只蜘蛛。到了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于这块新的土地上了。1919年动物种类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在此期间植物也逐渐繁茂起来,已经成为一片小的树林了。上述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哪一类型的演替?说出你判断的理由。21、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由于开垦后玉米产量较低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

15、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弃耕农田恢复到贝加尔针茅草原属于哪种群落演替? 这种演替一定能恢复到原始群落吗?如果人类长期垦荒种田,草原群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B4、D5、C6、D7、B8、C9、C10、C11、C12、C13、A14、A15、C16、ABC17、CD18、ABCD二.非选择题19、水平 地形 阳光 水分(湿度) 植物热带雨林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垂直物种组成 物种数目的多少

16、 20、原生演替。因为火山爆发,生物全部被消灭,成了一片裸地。根据定义: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有过生物生长却被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21、科尔沁草原部分区域被开垦种田,其周围尚有原始植被生存。当弃耕后弃耕农田又会逐渐恢复到自然群落,属于次生演替。 不一定。次生演替能否恢复到原始群落,要看周围原始物种存在与否、远近程度及其环境条件改变与否。一般不能恢复。人类垦荒会导致草原植物群落的种类成分和结构具有简单化趋向。严重时可导致荒漠化,不可恢复性的破坏。第2篇: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课件 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探究式教学。真正的学生探究

17、活动是由问题引导的,学生学_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生命科学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_。建构主义学_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使学_更为有效。在建构性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的作用如下:(1)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

18、题,进行“问题解决”。(2)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3)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二、教学背景分析、学_内容与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是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本课内容较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许多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比较高。2、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图解、和模型制作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_

19、,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3、教学媒体的选择:教材、图解、多媒体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后再一起讨论以及进行实地观察,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通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现在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进展情况。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要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能力目标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

20、的观点来分析事物。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_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五、教学课时安排:本节内容一课时完成六、教学思路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

21、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

22、呢?在学_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实地观察时,提示学生根据踩踏情况,将杂草进行分类: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要作较长期的观察,将观察的情

23、况列表记录,必要时将观察到的情况绘图,或用拍摄照片方式进行记录。观察时要注意:杂草的种类;茎秆高度和长势;生长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周围树木生长等其他的情况;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观察其根的形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由此

24、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调查:(1)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2)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

25、人教版义务教材中已有所介绍,故在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_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1)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2)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

26、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3)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82年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发现传入我国,到XX年,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十多个省八十多个县(市)发现松材线虫危害,每年致死松树600多万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七、学_效果评价设计本节课多次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来探究问题,因此,学_效果评价以学_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标准如下:优:组内成员人人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讨论与模型制作,互相学_与纠错,共同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_任务。良:组内

27、成员大部分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_任务。差:组内成员没有合作意识,没有讨论、交流与互评等活动。课件第3篇:群落的演替群 落 的 演 替 教 学 反 思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阐述群落演替。知识点有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教材先举出两个例子,分别是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通过分析两种演替的不同,总结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这部分教学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能学会的自己学,然后在解释概念,重点突出群落的动态发展,落实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然后是学生通过看书直接获取到裸岩上的演替的各个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题中的问题,提问。注意强调随着群落的发展,物种的

28、种类不断增加。我还补充了些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等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对各个阶段的认识。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教学,多引导学生举例,看看生活中有哪些人类活动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改变的例子。在这里,我认为我自己讲的还是太多了,主要是我介绍,应该给机会学生发表。第4篇:“群落的演替”一节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人民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从群落水平揭示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_起了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掌握群落演替的具体过程;关注我国实行退

29、耕还林、还湖、退牧还草的环保政策及措施;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来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2.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准确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群落演替过程的实例分析,认同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通过多角度展示和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关注我国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政策,并探讨人类在这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体现sts的思想。3.教学过程课前教师制作好ppt课件。

30、3.1问题探讨:引入新课,播放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视频(或图片)资料,组织学生观察阅读课文“问题探讨”的内容,讨论:各种生物是在何种情况下出现并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火山爆发前的群落结构形式吗?师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出群落演替的概念。设计意图:创设学_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案例,使学生先对群落的变化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有些群落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转的。3.2演替的类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8-80图4-1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以及p78的思考与讨论题。3.2.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

31、田上的演替的大致过程。3.2.2.设问: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何不同?通过讨论,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在不同答案中归纳出讨论题的最佳答案。3.2.3.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2.4.引导思考、组织讨论: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出现并定居的生物为什么是地衣,而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为什么没有动物出现?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怎样的物质基

32、础?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设计意图:通过在学生理解演替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层层深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演替的复杂性、长期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_积极性。3.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步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等都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同时,外部条件如气候、地貌、土壤也是引起群落演替的重要条件。展示课前学生拍摄的照片:校园内被践踏的草坪,学校旁边的污水沟周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口附近的植被。引导学生归纳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33、。组织学生讨论:3.3.1.你了解有哪些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呢?3.3.2.你能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这种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吗?3.3.3.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引导学生归纳:人类的许多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这些活动可以对生物与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调节或利用,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生物关系形式。人类可以盲目地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从而破坏环境与生物的和谐关系;也可以通过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来改善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

34、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4退耕还草、还湖、还林及退牧还草3.4.1.小结引入:有哪些原因导致群落演替,并由人为因素的破坏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归纳、回答: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外来物种入侵)等。3.4.2.结合课本p82侧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讨论、回答: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大大缩小,从而使有效的蓄洪容积减少,降低雨季湖泊的蓄洪减灾能力,使大量的洪水无处蓄积,导致洪灾频繁发生。3.4.3.组织了解退耕现状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汇报的注意事项同上。关注退耕现状,认同人类要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才能促使环境的可持

35、续发展。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图片资料的识别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3.5小结3.5.1.结合课本p78本节聚焦,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小结:什么是演替?演替有哪些类型?哪些因素导致群落发生演替?人类活动与外来物种入侵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什么区别?如何降低这两种因素对群落的负面影响?3.5.2课文的两个拓展题可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调查或搜集有关资料,撰写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小论文。收集学生所在地区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4.教学反思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获取新的知识,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学_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各种素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对新知识开展自主学_和合作探究学_,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学_奠定坚实基础。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