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18761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1 概述改革开放20 多年来,设计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而且自身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巨大的产业。今天,设计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复一日地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广告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走在大街小巷你会看到各种各样举着设计的旗帜,宣传自己的产品。“设计 ”一词应用范围之广,让人应接不暇。社会的越发展,设计的涵义越复杂。设计越来越模糊了。2 设计现状2.1 大的社会环境由于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期,我们周围充满了浮躁的味道。设计免不了也陷入其中。浮躁不是一种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奋

2、起直追的国家的常态。我们正在追赶世界,世界张开双臂迎接我们。身在其中,想做到不浮躁真的很难。设计在我国还处在幼稚阶段,如何面对这么强大的社会背景值得深思。2.1.1整体设计意识的薄弱拿工业设计而言,现代工业设计已经是现代意识与现代心理的物化,是理性与感性的构成,是科技、艺术、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创造活动。这时,设计意识也就有个人意识上升为社会意识,只有在社会意识表现出对设计的渴求,设计活动才会被认可与重视。而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与否,也与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对设计的需求的有无来决定。我国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不缺乏优秀的设计师,从考工记、天工开物、髹饰物、长物志到天数口头传承的工匠口诀,从我国的陶器

3、、铜器的制炼到四大发明,集中融会了我国古代设计师对造物、设计及其精神内难的认识和思考,这时我国古代设计师个人意识的有力显现。即使到了现代,这种设计师的个人意识依然不断涌现而且不断扩展,可谓人才辈出,但这些个人意识在没有被社会认可和重视的情况下,不可能左右社会意识,更不可能成为社会意识。设计发展的差距就毫无疑问地成为必然。今天,世界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数字化信息时代。理智上我们知道新时代已经来临,但心理上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看看周围,设计常常被社会 “作为肤浅的比附,即使没有被丢弃,至少也是被冷落的和轻视的 ”(张道一, 1994 )更谈不上深刻的体现或揭示社会的心

4、理。但是,我们相信,当设计师的个体设计意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使设计成为生活的必需,社会的渴求,汇聚成一定的社会意识从而替代整个社会意识。也只有当社会意识对设计情有独钟,形成设计意识的时候,我国的设计才有真正的出路,才会后来居上。2.1.2认识的缺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民大众混淆了设计和艺术两个概念。很多人认为做设计就是艺术设计人就是艺术人。他们总带有一种蔑视的眼光,口语称其为 “看不起学设计的人 ”。认为做设计的就知道画画,就是恶搞,就是与众不同。足见设计并没有这么乐观的称为已经大众化。这种 “蔑视 ”来源已久,特别是自先秦以来,奉行形而上之道,以形而下之器为不齿。造物属于

5、形而下的范畴,由此,它从思想观念上和社会实践上都被纳入了世俗末流之中,这种思想影响于历代。正是我国这种传统的“重道轻器 ”思想的沿袭, 在实践上强烈的社会需求促使工艺及产品大量介入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左右社会和人们心态的物质力量;而在人们观念上却又鄙视这种工肆之人的艺术劳动,不仅大批艺人、工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造物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也没有在整体意义上得到相应的承认和重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甚至 “坐而论道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种 “君子不为 ”,不知影响了多少人。足见中国的传统文化1对国民的影响有多大?从这一点就可看出中国文化传统的“伟大 ”之处

6、。2.2 教育状况2.2.1师资问题拿工业设计来说,其师资力量极其薄弱,原创工业设计的教师大多由美术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改行而来,在教学的立足点上没有转过方向,将学生过多地引导到纯艺术、纯外观造型的轨道上,影响了对工业设计的正确认知和顺利发展。当然可以稍微乐观的说,这几年情况有些好转,新的师资大力涌现,专业化程度提高。但是面临着另外的问题,他们大部分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实际的设计经验, 仍然照搬书本知识进行下一代的灌输, 缺乏形象性和说服性; 其次,偏于注重学生 “技”的训练,特别加强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手绘的训练,最起码的设计史论很少涉及,一问三不知;第

7、三,在大的社会熏陶下,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国外的设计,整天在比较北欧、日本和美国等的设计,生搬硬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知道从我们自身中找设计、找创意。2.2.2理论教育问题谈到理论教育, 不是说要生搬硬套理论, 不是要整天大讲特讲, 而是要使学生建立理论的头脑, 更好的指导实践。 在这里要谈到 “技”与“道”的关系问题。 “技”,相当于 “术”也属于 “器”,是马克思主义的 “具体实践 ”,或“物质性的劳动 ”。“道”,法也,即规律。 韩非子 .解道:“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也指出 “道”是万物万理的规律所在。这里的 “道”,小而言之是理论方法,大而言之,是掌握 “技”之后获

8、得的大智慧。从设计角度讲,设计上的“道 ”,就是在对设计理念的深刻理解后所进行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设计上的“技 ”在这里指的是技术和技巧。一是表达的技术。二是造型处理的技巧。就我国国内的工业设计发展而言,确实比西方落后,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工业设计将永远落后。我们还处于学习、提高有待加强研究的阶段,这对工业设计在理论上的充实尤为必要。那么重担就落在了教育的身上,通过理论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定基 ? !懊挥猩詈竦幕 ?【雒挥行畚暗拇笙茫 ? 挥猩杓蒲 闹? 短逑稻雒挥兄泄 ?执 ? 杓乒庹帐澜绲哪且惶臁薄 ?

9、r因此,在我国工业设计的教育中加入工业设计理论的支持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了,对我国工业设计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学会思考,不加强对工业设计理论的研究而妄自菲薄,只将工业设计当作某种类似先进技术手段之类的东西加以引进、效仿。却将本已具有的盛器经验连同当前的实际状况一并遗忘,其结果必然是走向穷途末路。3 如何应对出现的问题3.1 设计内部3.1.1端正设计的认识正确认识设计与艺术,是处理做好设计的首要前提。笔者认为设计是沟通,是传达,而艺术是表现,是创作。这并不是说设计里没有表现的成份,更不是说艺术是不在乎沟通的。但是两者放在这两项上的重视是有较大差别的。设计是不能凭

10、感觉做的,要考虑各种因素,要寻找最隹的表达方法,要把自己的感觉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有效视觉语言。设计就好比写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设计与写作都是在表达,在沟通。好的设计可以讲一个故事,好的写作可以让人看到一幅画不出来的画。3.1.2强化设计师素养2 在 造性 和构思的同 是在 建某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在体会某种道德 、价 ,建立消 者与 品之 沟通的 梁。好的 体 着一个 良好的 素养。首先,做 最重要的是先学 人。面 浮躁的社会,浮躁的 境,作 ,首先要做的学会在浮躁中 找灵感,大的方面作 人 任的 ,小的方面作 得起自己的 。使 朝着所 的 色 ,可持 ,健康 ,人性化 等的方向 展。其次

11、, 在掌握“技 ”的基 上,要 化“道 ”的修养。理 指 践的 行, 践促 理 的 展。古代不是有“道由技 ,技达于道”、“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 功夫到 自造微入妙, 神知化矣 ”,建立一个好 身学 之制。我 主 要 大知 面,并非主 人人都做 “万金油 ”。自己 的精通深度等于大 的根,根深才可能叶茂,自己的能力与事 才可能高大。我 只有从 广的知 面上可以得到在 里 得的启示,才有可能使我 超越自己范 而有所 新。最后,要抱着 容的 度 待幼稚的、年 的 。 年 的 以鼓励,以信心,以激情。因 也是代代相 。笔者 常 BBS ,相当一部分人在 待他人的批 和看待他人的 作品 是抱着“一

12、棍子打死 ”的心 ,而少了些 容与豁达,少了些理性与从容。 种眼高手低,无知无畏大概也是我 常 的浮躁吧。“ 新 ” 个 近年来提的最响亮。 新是一个国家技 步及 展的灵魂。那么 新更是重中之重。再拿工 品来 , 新是 品 的灵魂, 品离开了 新也就无所 。 新 的 品在 售 程中也是取得 争 的重要条件之一。笔者 新也要有方法有技巧。( 1) 新方法由于近 段,我 的 不是一会半会地能赶上外国 ,所以模仿是必要的,但模仿不等于抄 ,模仿能 启 思 ,提供方法,少走弯路。日本在二 前后,也是 “抄才 ”,抄尽了欧美的 品, 在也在科技和 上超 了欧美。所以笔者 ,抄要有抄的目的,那就是“先抄后

13、超 ”,先抄后超是必 之路。但只知抄不知超那就没什么前途了。我 在学 国外工 的同 ,要不断地 合我国的民族文化和 情况 行理性的思考,才能使我国的工 理 真正能指 我国的工 践,才能 我国工 真者的“后来居上 ” 造条件。( 2)技 运用新技 的运用也是 的 新。 品 新 的物 基 就是 代科学技 。比如逆向工程技 品的 新就有着巨大的 献。所以 就要求 要具有 新技 的敏感性, 刻关注新技 的 展 。3.2 外部3.2.1 境首先是 普及。前些年中央提出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那么把 “ 要从娃娃抓起 ”很好的 下去,相信 不会再出 一 三不知的局面。大力普及 教育,加 人 的 美 念,

14、 立起 美 准,那么人 品不会再置之不理。其次, 立 念和全民意 ,国家自上而下,建立一个机制, 立 意 和 念。第三,做社会需求 。适于需求的 ,适我 想要的 。 可达到的目 并不一定是“最佳 ”或“最好 ”或“最正确 ”的 ,而只能达到在一定条件下“ 意 ”的 。 里最重要的是“ 意 ”并不是一个基于科学上的 准,而是一个“人 ”的 准。 NextPage33.2.2设计文化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除政治、经济、军事之外的一种观念形态、精神生活的产物,它需要物的载体来体现。最近国内学者联合倡议进行阻止外国文化的渗透:圣诞本是西方各国的节日,近几年来中

15、国过圣诞的人越来越疯狂,近乎超过元旦。笔者认为圣诞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有物的载体进行传递,比如圣诞老人、圣诞树、长筒袜、圣诞歌、圣诞贺卡和圣诞舞会等等,他们可以表达人们的喜悦,祝福之情,而元旦呢?没有什么可以代表元旦的东西。或可以这么说没有公众都接受的物品来传达喜悦、祝福之情。从设计的角度,这些物品就是设计的造物品。这样一来我们设计师们是否可以从这里找出什么灵感呢?信息时代,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有失控的感觉,人们渴望能够通过知识和文明重新规范人类社会的秩序,道德和伦理。对工业化和现在主义的信仰已经证明技术并不能造就一个更好的社会,文化的延续才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于中国设

16、计来说,现在越来越提倡设计中国化,本土化,中国元素化,理论一套一套,似有无病呻吟之态,有些“设计家 ”为了职称,为了名誉,出书、演讲、报告等等,拿出来实质的设计,对国民大众有益的设计来才算真的。理论付诸实践是最好的证明。中国文化是一个传统。无须刻意的去强加给设计,如果是一个真正对中国博大文化了解的设计家,他不会整天打着设计中国化的旗帜在炫耀。作为设计家,最重要的就是有一种文化的内涵,才能在设计中无形的体现出来,此时太容易让人想到“人具有内涵,具有涵养”的意义了。优秀的永恒的设计,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机能,而且必须有效地反映人类的信念、知识、精神和对特定文化的渴求等欲望。通过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等同确认

17、,汲取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以形成具有历史持续性和地域特征的设计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设计文化负载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信息,虽然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映人类不同群体(民族、地域)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包括传统文化和地域特点、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正是这种历史持续性和地域差异性,才使设计文化体现出绚丽丰富的色彩和耐人寻味的魅力。这种历史持续性和现代共通性即矛盾又统一地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设计文化的大趋势。3.2.3设计机遇有需求有消费才有设计与创新的动力和方向。首先从消费方面。中国消费文化的新发展,引起了消费的改变。从传统的消费文化转向现代型消费文化。现代消费观念认为,与经济发展水

18、平相适应的消费,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而且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从温饱型消费转向小康型消费。年轻一代中,开始以“能挣会花 ”的新兴消费观念冲击“省吃俭用 ”的传统消费观念。从生活型消费转向社会型消费。消费文化的转变,给设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市?r其次,资源环境方面。全球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恶化已经引起全球人们的注意,那么人们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已经树立起来,设计品求当然要顺应大的社会趋势。近些年来提出的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健康设计等等。那么符合社会大环境的设计是最受欢迎的设计。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设计始终会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会不断引导社会生活方式的进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