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活动方案共7篇.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8636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共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共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共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共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共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语故事活动方案(共7篇) 第1篇:成语故事活动方案成语故事积累活动方案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教学生去积累好词,前提很好,但是运用起来往往达不到一个很好的成效。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成语的意思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所以才会在作文当中一直出现使用不当的问题。因此我们想通过这个活动的举办,让学生不仅仅是去积累成语,更是让孩子去理解成语,以便在作文中的合理利用,提高使用的正确率。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成语故事的理解,提高成语运用的正确率。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_惯。3、通过这个成语故事积累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更懂得使用。二、活动构想1、制定可行的成

2、语故事积累计划。2、组织比赛,检查学生的积累程度。三、活动对象感兴趣的所有学生四、具体措施(一)成语故事积累计划一个月的成语故事积累。一个月中,每天坚持让学生朗读一个成语故事,以语音的方式发到微信读书群中,由所负责的老师每天记录,一个月里不间断。(二)比赛1、笔试2、用抽中的成语造句3、完整讲述这个成语故事五、比赛结果通过以上三轮比赛决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授予奖状和奖品。一、笔试试卷(总分100分)出卷人:余月秀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30分)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B )A、掩耳盗铃 B、守株待兔

3、C、滥竽充数 D、叶公好龙2、下列哪个成语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C ) A、掩耳盗铃 B、狐假虎威 C、滥竽充数 D、妙笔生花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B )A、请君入瓮 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杏林春满 4、“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称颂三国时期的医生( C )A、文与可 B、南郭先生 C、董奉 D、张僧繇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C )A、打草惊蛇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

4、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A )A、画龙点睛 B、百步穿杨 C、胸有成竹D、笔下生花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D)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A ) A、叶公好龙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 9、“江郎才尽”讲的是南北朝时( B )的故事。A、江巨孝B、江淹C、孟子D、方仲永10、如果你能(B ),学_效果一定会更好。A、一毛不拔B、举一反三C、万众一心D、三心二意11、“七步之才”说的是(C )的故事。A、曹操B、

5、曹丕C、曹植D、曹爽12、“目无全牛”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A)庖丁的故事。 A、厨师B、画家C、医生D、老师13、“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C ) A、聪明才智B、漂亮牙齿C、漂亮言辞D、文章格式14、只要方法得当,就有可能收到(B)的效果。A、举一反三B、事半功倍C、亡羊补牢 D、事倍功半 15、“运筹帷幄”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C )。A、项羽B、子路C、张良D、诸葛亮二、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10分)16、滥竽充数(B )17、胸有成竹( E)18、画龙点睛(C )19、妙笔生花(A ) 20、请君入瓮( D )A 李白 B南郭先生 C张僧繇 D周兴 E

6、文与可三、请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颜色,组成四字成语。(30分)(黄)袍加身灯(红)酒( 绿)(白)纸(黑)字万古长(青) (紫)气东来(青黄)不接面(红)耳(赤)(黑白)分明 姹(紫)嫣(红)(银)装素裹(绿)树成阴漆(黑)一团 (青)红皂(白)(绿)草如茵四、在下面()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30分)( 唇 )枪(舌 )剑袖(手) 旁观孤 (掌) 难 鸣屈(指)可 数(胸) 有 成 竹(口)蜜(腹)剑鼠(腹)鸡(肠)( 腰 )缠 万 贯得(心 )应( 手 )( 肺腑 )之 言牵(肠)挂(肚)促(膝)谈(心)(胆)大(心)细(背) 水 一 战一( 臂 )之 力二、成语造句料事如

7、神眉飞色舞足智多谋神采奕奕融会贯通博大精深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呆若木鸡举一反三垂头丧气才华横溢勃然大怒出类拔萃喜出望外 集思广益 悠然自得喜笑颜开走马观花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欣喜若狂无动于衷三、成语故事囊萤映雪负薪挂角悬梁刺股凿壁借光 以荻画地鹿乳奉亲立木为信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卧冰求鲤一诺千金囫囵吞枣黄香温席 不耻下问 精忠报国第2篇:成语故事教学方案活动za老马识途指鹿为马 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_成语故事老马识途指鹿为马对牛弹琴鹤立鸡群 孩子复_讲述老马识途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学_新成语故事对牛弹琴鹤立鸡群,运用成语说句子。画对

8、牛弹琴 孩子复_讲述上节课的成语故事,画对牛弹琴故事配画。兔死狐悲飞蛾扑火 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_成语故事兔死狐悲飞蛾扑火杯弓蛇影金蝉脱壳 孩子复_讲述兔死狐悲飞蛾扑火的成语故事,孩子来讲杯弓蛇影金蝉脱壳的成语故事。 .画杯弓蛇影 孩子自己画杯弓蛇影的故事配画蛛丝马迹鼠目寸光 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_成语故事蛛丝马迹鼠目寸光一鼓作气韦孩子复_讲述蛛丝马迹鼠目寸光的成 编三绝 语故事,孩子来讲一鼓作气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举一反三七步成诗 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_成语故事举一反三七步成诗 孩子演七步成诗杯弓蛇影 把孩子编排为两组,两组人员分表选代表来表演七步成诗和杯

9、弓蛇影一夜十起 五谷不分 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_成语故事五谷不分一夜十起毛遂自荐孟母三迁 孩子复_复述五谷不分一夜十起的成语故事,孩子来讲毛遂自荐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画毛遂自荐 孩子自己画毛遂自荐的故事配画精忠报国高山流水 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_成语故事精忠报国高山流水孩子自己讲准备的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 孩子自己准备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纸上谈兵负荆请罪 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_成语故事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复_汇总报告 汇总报告本学期学过的所有成语故事,对孩子一学期表现进行表彰汇总报告。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

10、读四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养成训练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成语的理解。三则故事分别通过语言、动作、对事物的客观描述来叙述故事,学_这些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_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_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请看大屏幕。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_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11、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_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二、精讲课文。、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进度、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

12、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 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 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 (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 (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四、拓展作业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昨

13、天,下了一夜大雨。、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五、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课外阅读个成语故事。 教学板书:我的矛锐利得很,无论什么盾都戳得穿。夸口我的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穿。自相矛盾戳穿盾: 对 错用矛戳盾戳不穿盾:错 对道理: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的第二篇、水滴石穿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本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梦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

14、理解三个重点词句的意义。、品读中领悟水滴石穿的启示,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复述课文。教学进度:课时课件准备:水滴石穿的课件、朗读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中国幅员辽阔,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在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唐诗宋词、名言警句,以及那脍炙人口的历史成语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出示插图,这块在屋檐下风吹日晒的石头上的光滑圆润的小洞是怎样形成的呢?、能用一个成语归纳这幅图的内容?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初读课文、动画播放水滴石穿。思考:“水滴石穿”是谁对谁说的话?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张县令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为了

15、这枚铜钱,这个小吏被县令处斩。为什么县令要下令处斩这个小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再者,这个小吏还没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还说,一枚铜钱有什么大不了的!)、齐读课文“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石头也会被滴穿的。”三、渗透、学完这个成语故事后,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故事的意思吗?齐读课文第二节“成语危害。”、现在常用在什么积极的地方?学生讨论后,继续齐读课文第二节“现在,取得成功。”、由这个成语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样的人具有水滴石穿的精神?谁能简要地介绍他的事例?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点击“课件:指名朗读:爱迪生、齐白石、贝多芬听了这三个伟人的的事迹后,你又有什

16、么新的感受?四、沙场点兵、回到现实的学_生活当中,深情讲述:“水滴是渺小的,不能和坚硬的石阶相比。可是日复一日往石阶上滴,进度一长,石阶上竟出现了一个个小孔。这就是不起眼的小水滴创造的奇迹!是因为小水滴相信自己的力量,具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由此,我想要我们求学成才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自信与恒心就是成才的重要条件。可是,我们有些同学,总认为自己天生条件不好,是“没用的人”,“不如人家聪明”,那么从小小的水滴身上,这些同学应该得到启发,完全没有必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看到光明的希望。水滴还可以穿石,何况我们小学生呢?在学_中不仅需要有信心,也需要有恒心,因为知识是日积月累,一点一

17、滴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信心,也就会失去奋斗的勇气,如果没有恒心,梦想就会变成空气。同学们,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攀登科学高峰,必须持之以恒!”出示课件。、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历史成语故事?共同交流。五、复述故事、分成小组,在小组中互讲故事。要求:听清讲得好的地方,并注意不足之处。选派代表到全班同学的面前进行即兴演讲。、指名演讲。、小结。六、汇总报告讨论。学_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主要人物有哪些 联系这句话理解“滥竽充数”。 指导朗读。) 出示:“每当演奏时.样子”。 师范读,生想象。 生表演,理解南郭先生的装模做样,并指导朗读。(二)了解“滥竽充数”的不同结果。师:在齐宣王和齐涽王

18、时期,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一样吗.出示.(齐宣王)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可是(齐涽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比较一下,从哪里可以看出两位君王的爱好截然不同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三、指导预_及写字。、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指导书写_字册。四、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第3篇:讲成语故事比赛活动方案兰村三小讲成语故事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特举行讲故事比赛。旨在以活动促阅读,以阅读促活动,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_课内阅读

19、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体验读书的乐趣。二、比赛地点:学校远程室三、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各班在班级初赛的基础上推荐三名学生参加比赛,各班班主任担任指导老师,并于9月22日将比赛名单与节目上报给沈琼琼老师。四、比赛时间:(1)比赛时间:9月25日第三节班队课五、比赛要求:1.故事题材不限,要求参赛的故事必须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关于小动物的童话故事,故事内容应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充分体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2、讲故事过程中可适当插入音乐、表演等内容。3、参赛选手必须在35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超时者需扣除相应分数。六、评分标准:比赛采用10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

20、最低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取平均分。(朱嘉莉、胡晓潇老师负责统计分数)1、故事内容(计45分):紧扣主题、生动活泼、不成人化(20分),语言流畅自然,有感召力(20分)讲故事时间不超过5分钟(5分)。2、语言能力(计40分):普通话标准,语调准确,表达流畅(20分);脱稿讲故事(10分);表情自然丰富,肢体语言使用恰当(10分)。3、综合印象(计15分):上下场致意、答谢(5分)服装得体,自然大方(5),观众反映好(5)。七、奖项设置评出“故事大王”一、二、三等奖各2名,八、评委:张彩云、安美、张元元、宋培鑫、杜晓飞九、备注:1、摄影负责人:李峰2、主持人:肖新源3、音响:李峰4、场地布置、计

21、时:朱美凤5、届时请各班学生按时、有序地入场,在指定位置入座,认真观看比赛,请班主任协助维持场内纪律。兰村三小.9.15兰村三小讲成语故事比赛结果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公开公正的评判,比赛结果如下: 一等奖:肖鑫源二等奖:由可心三等奖:肖月涛5.1 6.22姜悦3安琪5.2陈珂本4.1第4篇:成语故事综合活动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意义,因而适合儿童阅读。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 解故事所包含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学生在读中悟,读中积累,激发学生学_成语的兴趣,提高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1、通过读成语故事,明

22、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2、学会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3、通过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浓厚兴趣。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成语的意思。2、凭借故事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掌握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在这寒风袭人的早晨,六年级二班同学却个个精神抖擞,希望课堂上的你们专心致志听讲,不会的问题不耻下问,学_课文字斟句酌,这样学过的内容才能融会贯通,学_成绩才能节节攀升。我说话中运用了很多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四字成语,如果说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成语就是这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珍珠。

23、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成语故事。(板书)2、学生说成语同学们,我们头脑里已记下不少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_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 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 数。导入既复_学过的成语,又激发学生学_成语的兴趣,使求知的欲望愈发强烈,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二、整体感知程门立雪1、提出课内预_要求。(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4、借助字典解决。(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2、学生自学故事,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4、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此环节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合作能力和概括能力。三、精读课文,边读边思。1、指名读成语故事程门立雪2、讨论思考题:“程”指谁“程门立雪”又是什么意思划出有关句子。(2)根据学生交流归纳。(3)生自读体会,重点朗读杨时的说的话。(4)讨论:你觉得杨时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师:程老师爱学生,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4、齐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题的意思。师总结:杨时爱学_,尊敬老师,是位好学生;程老师心疼学生,是位值

25、得尊敬的好老师。尊师爱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我们都要发扬光大。在引导学生分析交流的过程中,把学_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去想、去说、去读、去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在讨论的同时学生明白杨时尊敬老师,诚心且恭敬地受教。进而使学生热爱学_,尊敬老师。四、总结读成语故事的方法1、初读,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解决。2、想想这个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3、知道成语的意思,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板书:读想悟)学会阅读,终身受益,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此环节教师真正做了一个课堂的引导者,教会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五、自学翻云覆雨、风声鹤唳1、自由读二则成语故

26、事2、小组讨论。3、反馈纠正:说说成语的意思,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师归纳:翻云覆雨:不讲信用,耍手腕,反复无常。风声鹤唳:不为钱财、地位而动心。4、用两个成语各说一句话。把程门立雪当作一个窗口,让学生透过这一窗口,走进“成语故事”的大世界,去阅读,去感悟,教学目标至此也就水到渠成。六、课后延伸1、今天。我们学_三则成语故事,你最喜欢哪一则?为什么?2、课外读挥汗成雨总结:在我国语言的宝库中,成语是一朵鲜艳的奇葩。有好多成语中包含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了解这些成语故事,既能增长知识,又能积累语言。下一次咱们来召开一次成语故事会,你们可要好好做好准备哦!课后的延伸既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又

27、起到提升学生认识的作用。板书:成语故事成语方法程门立雪读翻云覆雨想风声鹤唳悟第5篇:成语故事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五)活动内容:成语事故会。活动目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活动准备:学生从课外书中读 演 讲 成语故事,并把要讲的成语故事名写在白纸上,制作抢答卡,荣誉证书。活动过程:一、激发导入1.把“成语故事会”五个大字写在黑板上并装饰2.教师导入:同学们在过去的学_中阅读了不少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成语故事会,请全体同学做评委本场比赛的优胜者。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抓住机会。二、学生讲成语故事1.学生自愿上台讲故事,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28、表演故事。要求:学讲故事之前不说出成语故事名讲完故事请同学猜成语。讲故事同学出示写好成语的纸条核对,如正确,就贴到黑板上去。教师点拨:(1)故事中的哪句话与成语意思的关系密切;(2)你对故事中的人有何评价;(3)听后你有何感受。2.师生共同评出讲故事的优胜者23名,并颁发证书。三、游戏中教学生积累成语的方法。1.看图猜成语出示成语故事漫画图,学生抢答(如:一箭双雕 杯弓蛇影等)2.告诉学生做卡片摘抄记忆成语。抢答游戏,获胜者就会得到一张卡片3.学生进行抢答。师: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是什么成语。四、活动小结五、作业:小组合作出一份成语小报。第6篇:成语故事活动试题一、笔试试卷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29、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30分)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B )A、掩耳盗铃 B、守株待兔 C、滥竽充数 D、叶公好龙2、下列哪个成语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C ) A、掩耳盗铃 B、狐假虎威 C、滥竽充数 D、妙笔生花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B )A、请君入瓮 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杏林春满 4、“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称颂三国时期的医生( C )A、文与可 B、南郭先生 C、董奉 D、张僧繇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

30、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C )A、打草惊蛇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A )A、画龙点睛 B、百步穿杨 C、胸有成竹D、笔下生花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D)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A ) A、叶公好龙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 9、“江郎才尽”讲的是南北朝时( B )的故事。A、江巨孝B、江淹C、

31、孟子D、方仲永10、如果你能(B ),学_效果一定会更好。A、一毛不拔B、举一反三C、万众一心D、三心二意11、“七步之才”说的是(C )的故事。A、曹操B、曹丕C、曹植D、曹爽12、“目无全牛”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A)庖丁的故事。 A、厨师B、画家C、医生D、老师13、“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C ) A、聪明才智B、漂亮牙齿C、漂亮言辞D、文章格式14、只要方法得当,就有可能收到(B)的效果。A、举一反三B、事半功倍C、亡羊补牢 D、事倍功半 15、“运筹帷幄”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C )。A、项羽B、子路C、张良D、诸葛亮二、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10分

32、16、滥竽充数(B )17、胸有成竹( E)18、画龙点睛(C )19、妙笔生花(A ) 20、请君入瓮( D )A 李白 B南郭先生 C张僧繇 D周兴 E文与可三、请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颜色,组成四字成语。(30分)(黄)袍加身灯(红)酒( 绿)(白)纸(黑)字万古长(青) (紫)气东来(青黄)不接面(红)耳(赤)(黑白)分明 姹(紫)嫣(红)(银)装素裹(绿)树成阴漆(黑)一团 (青)红皂(白)(绿)草如茵四、在下面()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30分)( 唇 )枪(舌 )剑袖(手) 旁观孤 (掌) 难 鸣屈(指)可 数(胸) 有 成 竹(口)蜜(腹)剑鼠(腹)鸡(肠)(

33、腰 )缠 万 贯得(心 )应( 手 )( 肺腑 )之 言牵(肠)挂(肚)促(膝)谈(心)(胆)大(心)细(背) 水 一 战一( 臂 )之 力二、成语造句料事如神眉飞色舞足智多谋神采奕奕融会贯通博大精深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呆若木鸡举一反三垂头丧气才华横溢勃然大怒出类拔萃喜出望外 集思广益 悠然自得喜笑颜开走马观花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欣喜若狂无动于衷三、成语故事囊萤映雪负薪挂角悬梁刺股凿壁借光 以荻画地鹿乳奉亲立木为信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卧冰求鲤一诺千金囫囵吞枣黄香温席 不耻下问 精忠报国第7篇:寓言故事成语、神话故事成语、历史故事成语总结寓言故事

34、成语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

35、领也丢掉。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_尚。 守株

36、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

37、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

38、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神话故事成语夸父逐日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精卫填海叶公好龙 井底之蛙 天衣无缝 涸辙之鱼 女娲补天等以外的成语成语故事亲子故事活动方案我故事活动方案读书讲故事活动方案故事会活动方案(共3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课外知识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