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8638622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3)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2、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2)工艺规程的设

3、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2确定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8确定切削用量。9确定工时定额。10技术经济分析。11填写工艺文件。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2安排加工顺序。3确定夹紧方法。4安排热处理。5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去毛刺、倒角等)。6-7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选重要表面做粗

4、基准。2选不加工面做粗基准。3粗基准一个方向只用一次。4选定位夹紧可靠的平面做粗基准。(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2基准统一。3自为基准。4互为基准。(3)由于粗基面的定位基准很低,所以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否则定位误差太大。6-8 a)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和一端面;2以内孔和已加工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和另一端面。b)以不加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小孔、端面。C)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大端面;2以内孔和大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小孔。d)1以两孔为粗基准加工上下两端面;2以一端面为精基准加工两孔。6-9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要划分为那几个阶段

5、为什么?(1)机械加工过程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2)划分原因:1合理的划分加工阶段可以合理的使用机床。2对保证加工质量有利。3妥善安排热处理。4及时发现缺陷。6-10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适用于什么场合?(1)工序集中:特点:1生产率高2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3缩短了工艺路线4缩短了加工周期5位置精度高6维修费时,生产准备量大。适用场合:多工位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等单件小批生产。精品.(2)工序分散:特点:1机床装备调整容易2对工人技术要求低3生产准备工作量小4容易变换产品5设备数量多,工人数量多,生

6、产面积大。适用场合:大批大量生产。6-11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1)加工余量:每次走刀在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厚度。(2)工序余量: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3)总余量:有毛坯变成成品的过程中,在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6-12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的影响?(1)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1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Rya2上工序的表面破坏层Da3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4需要单独考虑的误差Pa5本工序安装误差Eb。(2)考虑Eb的原因:工件的装夹不一定完全准确,而且Pa与Eb可能会因方向性而影响加工余量。6-13 a)增环:A

7、1 A2 A4 A5 A7 A8 减环:A3 A6 A9 A10b)增环:A1 B1 B2 B3 减环:A2 A3 B4c)增环:C1 D1 D2 减环:C2 D3.6-14试分析比较用极值法结算尺寸链与用概率法结算尺寸链的本质区别?用极值法结算尺寸链是用零件可能出现的最大尺寸作为计算尺寸,保证所有的零件都符合要求。用概率法是根据概率原理,即小概率时间不可能发生,适当扩大尺寸公差,而保证大部分零件都能满足要求。6-18什么是生产成本工艺成本?什么是可变费用、不变费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合理选择工艺方案?(1)生产成本:制造一个两件或一台产品所必须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工艺成

8、本:与工艺过程直接有关的费用。(2)可变费用:包括材料费,操作费用,工人的工资,机床电费,通用机床的折旧费,和维修费,通用夹具和刀具费等与年产量有关并与之成正比的费用;不变费用:当年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基本保持不变的费用。(3)工艺方案选择:1当分析评比两种基本投资相近或都是采用现有设备条件下,只有少数工序不同的工艺方案时,安S=V+C/N来评比。2评比时同时考虑投资的回收期限,回收期限愈短则经济效果就越好。6-19呈批生产条件下单件时间定额有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意义?单件时间定额包括:1基本时间T基本直接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和表面质量所耗费的时间。2辅助时间T辅助各个工序为了保证完成基本工艺工作所需要做的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3工作地点服务时间T服务指工人在工作班时间内照管工作地点及保持工作状态所消耗的时间。4休息和自然需要时间T休息用于照管工人休息和生理上的需要所耗费的时间。T定额=T单件+T辅助+T服务+T休息+T准终/N6-20什么是完全互换装配法什么是统计互换装配法?试分析其异同,各适用于什么场合?(1)完全互换装配法:用控制零件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统计互换装配法:零件公差值平方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2)前者适用于任何生产类型,后者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