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41090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9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 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 B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B 球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小球所受浮力FAFBB两种液体的密度甲2 乙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1 F乙2【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 A 小球在甲中悬浮,B 小球在乙中漂浮,所受浮力等于各自自身重力,即FAGA , FBGBA、 B 两球完全相同,所以重力相等。则A、 B 两球所受浮力相同,即FA FB ,故 A 错误;B根据 F浮水 gV排

2、可得, A 小球在甲中悬浮,则A 所受浮力为FA甲 gV排甲 gVAB 小球在乙中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则B 所受浮力为FB乙 gV排1乙 gVB2由题意可知, A、 B 两球体积相等且所受浮力相等,即FAFBVAVB联立可得甲、乙液体密度的关系为1,故 B 错误;甲2 乙 由于两容器内液面相平,根据 p液gh 可得,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Cp甲甲 ghp乙乙gh由上可知甲、乙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甲乙所以 p甲p乙 ,故 C 错误;D由于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的,根据pF可得,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SF甲p甲 S甲 ghSF乙p乙 S乙 ghS由上可知甲、乙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1甲乙

3、2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1 F乙 ,故 D 正确。2故选 D。2 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 牛的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 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 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 A 受到的浮力等于 10 牛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 牛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 牛【答案】 D【解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根据F 浮= F1 F2,所以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应小于物块的重力 10N,故 A 错误;B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等于浮力的大小,也小于10N,故 B 错误;C

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等于浮力),故C 错误;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N减去浮力,小于 10N,故 D 正确。3 如图,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的浸没在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若甲瓶恰好悬浮,则()A乙瓶可能悬浮B两瓶受到的浮力相等C甲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D乙瓶内气体密度较大【答案】 D【解析】【详解】AB已知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则两个空塑料瓶的重力相等;甲瓶恰好悬浮,则甲瓶受到的浮力等于瓶的重力;由图可知:乙瓶的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则乙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甲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甲瓶受到的浮力,

5、则乙瓶受到的浮力小于瓶的重力;所以,乙瓶会下沉,故AB 不符合题意;CD由于两个空塑料瓶是相同的,瓶内空气质量相同,乙瓶橡皮膜凹进得更多,体积变小,故乙瓶内空气的密度变大;乙瓶内空气的压强也变大,故意。故选 D。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4 如图是工人将重 160 N 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 m,用时 3s,工人的拉力为50 N,工人质量为50kg(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设此时工人放绳的速度为v1, 滑轮组的效率1 ;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2,已知1 243(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g 取 10 N/kg) 设

6、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 浮,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F2.则()112D F浮 =120 NA v =1 m/sB =62.5%。C F =525 N【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物体下降速度为h3mv=1m/st3s因为有 4 段绳子,所以工人放绳的速度为v14v物41m/s4m/s故 A 不符合题意;B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 3 m,因为有 4段绳子,所以绳子运动距离s 4h43m12m放绳子的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60N3m480J放绳子的做的总功W总Fs50N12m600J滑轮组的效率W有用100%480J100%80%1W总600J故 B 不符合题意;CD物体未浸

7、入水中时,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受到重物对它的拉力、本身的重力、绳子的拉力,由 F1 (G动G ) 可得,动滑轮重力nG动 4FG450N160N 40N已知 12: =4: 3,则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31380%60%44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不计绳重及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 有用F拉物 hF拉物60%2F拉物 h G动hF拉物 40NW 总解得 F 拉物 =60N;物体的重力为160N,根据公式可得F浮 =GF拉物 =160N-60N=100N故 D 不符合题意;完全入水后,动滑轮受到重物对它向下的拉力

8、、本身向下的重力、 4 段绳子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4F绳 F拉物 G动则人对绳子的拉力F绳1 ( F拉物G动 )1 (60N 40N) 25N44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绳子对人的拉力也为25N;人的重力为G人m人 g50kg10N/kg500N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则人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G人F绳500N+25N=525N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525N,故 C 符合题意。故选 C。5 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烧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烧杯中

9、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则()A甲烧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B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C向甲烧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D向乙烧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物体在甲中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在乙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因此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故A 正确;B物体在甲中下沉甲物在乙中漂浮乙物则乙甲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由 p=gh可知,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故 B 错误;C若向甲杯中缓慢加盐,则甲的密度增大,当甲的密度等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悬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当甲的密度 .大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漂浮,此时浮力

10、等于其重力,因此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不是一直增大,故 C 错误;D在乙杯中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盐水的密度不断减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多,当盐水密度等于物体密度时,物体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仍等于物体重力。当盐水密度小于物体密度时,物体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物体沉入水底后,盐水密度继续减小,物体排开盐水的重力继续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也继续减小。故物体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故选 A。D 错误。6 如图 ,底面积为 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体积为-3 3的木块 A 漂浮210 m在水面上 ,有 2/5 的体积露出水面 ,如

11、图甲。现将一底面积为25cm 2、体积为 250cm3 的合金块B 放在木块 A 上方 ,木块 A 恰好有 4/5 的体积浸入水中 ,如图乙。再将B 从 A 上取下来 ,直接放入容器中 ,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 A 受到的重力为8NB丙图中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对于乙图减小了150Pa33C合金块B 的密度为3.2 10kg/mD丙图中 ,物块 B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600Pa【答案】 B【解析】【详解】A2 103cm3的木块 A 漂浮在水面上,有2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体积为5为:V排32 103 cm 31.2103 cm31.2 10 3 m35由阿基米原理

12、 F浮A水 gV排 ,根据漂浮的特点:G AF浮 A 故物体的重力:GA水 gV排1.0 103 kg/m310N/kg1.2 10 3 m 12N故 A 项错误;BC在图乙中,由漂浮的特点:GBGAF 浮A -得:GBF浮 A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 A水 gV排 A1.0 10 3 kg/m 310N/kg ( 43) 2 10 3m 34N55故 GB 4N ,合金块 B 的密度为:BGB10N/kg4N10 6 m 31.6103 kg/m 3gVB250乙图中, AB 都处于漂浮状态,而丙中,A 仍漂浮, B 沉于容器底部,乙图中:F浮 BGB丙中 B 受到的浮力:F浮 B水 gVB G

13、B故两图相比, B 受到的浮力减小了:FB GB水 gVB 4N1.0103 kg/m3 10N/kg 250 10 6 m31.5N 由阿基米德原理,即排开水的重力减小了1.5N,因为柱形容器,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小了 1.5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对于乙图减小:pF1.5N150PaS10010 4 m 2故 B 项正确, C 项错误;D以 B 为研究对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及容器底部对其的支持为平衡力,故有:GBF浮 BF水 gVB F由得:FGB水 gVB 1.5N由力的相互性,物块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5N,物块 B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BF1.5N600PaSB2510 4

14、m 2故 D 项错误。7 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溢水杯装满水后进行实验,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测力计变化量总相等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331.5 10kg/m【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物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应该是装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A 错误;B根据称重法可知:左边的弹簧秤示数F G- F 浮则弹簧秤变化量F F 浮右边的弹

15、簧秤示数F G 桶 G 排则弹簧秤变化量F G 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 浮 =G 排所以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秤变化量总相等,故B 正确;C左侧实验中,在物块完全浸没水中前,随着物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溢出去的水增多,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故C 错误;D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物体的重力G 2N物体的质量G2.00Nm0.2kgg10N/kg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浮力F 浮 G- F 2N-1N=1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 =液 gV排 可得,物体的体积F浮1N10 4 m3V V排 =水 g1 103

16、kg/m310N/kg物体的密度m0.2kg2 103 kg/m 3V10 4 m3故 D 错误。故选 B。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 甲 S 乙 ),分别盛有两种液体A 和 B,液面高度相同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浸没在液体中( )当细线剪断,待物体BC 静止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C A压强变化量分别为 P 甲和 P 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 甲 可能大于 P 乙B P 甲 可能小于 P 乙C P 甲 可能等于 P 乙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浸没在液体

17、中后,与没有放物体C 时相比,甲液面上升高度为,乙液面上升高度为;当细线没有被剪断时,因为CA B,所以C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由公式,与没有放物体 C 时相比,甲液面上升高度为,乙液面上升高度为;当细线没有被剪断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深度变化量分别为h 甲 =-=, h 乙=-=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 P 甲 =和 P 乙 =由于 CAB,同时 S甲 S 乙 ,所以 P 甲 与 P 乙无法比较故 ,故答案选 D。9 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

18、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11033,kg/ m水g=10N/kg )()33B 9N, 0.8333333A9N, 0.75 10kg/m 10kg/mC 8N, 0.75 10kg/mD 8N, 0.8 10kg/m【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设物体的体积为V,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F浮GF拉即1G5N 水 g V3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F浮GF拉即水 g1V G 3N 2联立解得水 gV12N即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12N则物体的体积为V12N12N1.2 10 3 m3水 g1.0 103 kg m310

19、N kg将代入得G9N因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于水面。故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9N物体的密度为物mG9N10 3 m 30.75 103kg m3VgV10 N kg 1.2故选 A。10 如图所示,将重为5N 的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体积为400cm3B小球的密度为1. 25g/cm 3C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5ND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可达到1N【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知,

20、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GF示5N2N3N由 F浮液 gV排 得,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F浮3N3 104m33V排300cm水 g 1 103 kg / m3 10N / kg小球的体积V2 300cm3600cm3故 A 错误;B由 G mg 得,小球的质量是G5N0.5kg 500gm10N/kgg小球的密度m500g0.83/cm30.83 103 kg/m 3V600cm3故 B 错误;C由于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后,小球最终漂浮,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等于 5N,故 C 正确;D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当小球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液 gV排1 103 kg/m

21、3 10N/kg6 10 4 m36N由于此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所以物体将上浮,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为0N,故 D 错误。故选 C。11 重为5 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 牛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酒 水 ,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A一定小于4 牛B可能等于5 牛C一定等于4 牛D可能大于5 牛【答案】B【解析】【详解】假设烧杯的水是满的,溢出重为4 牛的水,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4 牛;假设烧杯的水不是满的,溢出重为4 牛的水,那么可知小球排开水的重力大于4牛,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4 牛;假设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那么小球会漂浮

22、,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 5 牛,由上述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这种情况有这个可能;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酒 水,假设烧杯的酒精是满的,并且小球的密度小于酒精的,那么小球会漂浮,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等于小球受到的浮力,而这个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5 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可能等于5 牛;假设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大于5牛,那么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应该大于5 牛,但是小球自身的重力只是5 牛而已,小球在酒精中漂浮、悬浮、沉底,受到的浮力都是小于或等于5 牛,浮力不可能大于5 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不可能大于5 牛;故选 B 。12 如图所示 ,装有石块的小船浮在水面上时 ,所受

23、浮力为 F1 ,当把石块卸入水中后 ,小船所浮力为 F2 ,池底对石块的支持力为 N,这时 ( )A石块所受的浮力为F1F2NB池底所受压力减小了NC石块所受的重力大于F1F2NF2D船所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水 g【答案】 A【解析】【详解】AC装有石块的小船浮在水面上时,所受浮力为F1 ,由漂浮条件可知:F1G船G石当把石块卸入水中后,小船所浮力为F2 ,则:F2G船所以:G石F1F2故 C 项不符合题意;石块静止在池底时受力平衡,所以:F浮NG石石块所受的浮力:F浮G石NF1F2N故 A 项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由图水池粗细均匀,所以池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池中物体的总重力,石块投入水中前面,水、

24、小船、石块的总重力不变,所以池底受到的压力不变,故B 项不符合题意;D由 A 知,石块放入水中后船受到的浮力减小:F浮船F1 F2 G石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减小的排开水体积:F1F2V排水 g石块沉入中静止时:G石F浮N则:F1F2F浮N所以:NF2F1F浮 F1F2故 D 项不符合题意;13 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 A、 B 两点处液体压强 pA BF甲 、 F 乙 和压强 p 甲 、p p ,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乙的关系是()A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BF 甲 F 乙 , p 甲 p 乙C F 甲 F 乙 , p

25、甲 p 乙D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察液体压强和压力的比较。突破点是要明确液体压强公式中h 的意义,从而得到液体密度大小关系。另外在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时,要分成上下两部分来考虑,上部分压强相等,下部分h 相等,从而得出结论。【详解】液体压强公式 pgh 中, h 表示待测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因此hAhB ,而 pA =pB ,所以mmAmB ,两容器AB 。由于两容器容积相等,根据公式,两液体的质量V底所受的液体压力等于液体重力,所以FAFB ; A 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B 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而两容器中上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

26、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ApB 。故选 A1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盐水密度为甲 ,乙杯中盐水密度为乙,则 甲乙B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浮和 F浮,则 F 浮 F浮C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 和 F 乙 ,则 F 甲 F 乙D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 p 乙 ,则 p 甲=p 乙【答案】 D【解析】【分析】(1)同一只鸡蛋无论漂浮或悬浮

27、,其浮力都等于排开盐水的重,也等于自身的重力;在浮力相同时,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是越小的;(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可知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关系;(3)粗细均匀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和漂浮(或悬浮)物体的重力之和,根据Fp 判断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S【详解】AB因为鸡蛋在甲中悬浮、乙中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F浮液 gV排 可知,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 排 大,则 甲小于 乙,故 AB 错误;C因甲、乙两个烧杯完全相同,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

28、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Gmg 可知,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 错误;D烧杯粗细均匀,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所以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因两烧杯底面积S 相同,根据pF 可知,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S压强相同,故D 正确。故选 D。15 如图所示, a、 b、 c 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 a 与 b 质量相等, b 与 c 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 a 球漂浮、 b 球悬浮、 c 球沉底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VbVc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abc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答案】 D【解析】【

29、分析】【详解】A由题图可知,a 漂浮, b 悬浮,则V排aVa , V排 b Vb因为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所以FaGa , FbGb因为 a 与 b 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aFb ;因为 F浮gV排 ,所以V排aV排b所以VaVb由题干可知VbVc所以VaVbVc故 A 错误;B因为 b 悬浮, c 沉入底部,所以FbGb , FcGc因为 b 与 c 体积相同,所以根据F浮gV排 可知 FbFc ,所以 GbGc ;则GaGbGc故 B 错误;C因为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

30、物体上浮或漂浮,所以根据 a 漂浮、 b 悬浮、 c 沉入底部可知abc故 C 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故 D 正确。故选 D。16 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和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已知这四个小球的密度关系是铜铁铝水木头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铝球、木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B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铜F木头F铁F铝C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是:G铝 G铁 G木头 G铜D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铝m铁m铜m木头【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铜球漂浮、铁球悬浮,二者一定是空心的;铝球下沉、木块漂浮,可能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 A

31、错误;B由 F浮液 gV排 ,而且 V排铜V排木V排铁V排铝 得,受到的浮力F铜F木F铁F铝故 B 错误;C由题意可知铜球、木球漂浮,铁球悬浮,铝球沉底,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F铜G铜、 F木G木、F铁G铁、F铝G铝所以G铜G木G铁G铝故 C 正确;D由 G=mg 可知,m铜m木m铁m铝故 D 错误。故选 C。17 相同的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当物体静止后两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 甲 F 乙B液体密度 甲乙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D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 m 甲m 乙【答案】 A【解析】【详解】AB 因为

32、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所以甲 物,物体在乙液体中悬浮,所以乙 =物 ,所以甲 乙,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且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m=V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G=mg 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又因为容器的重力相等、物体重力相等,且在水平面上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所以F 甲 F 乙,故 A 正确, B 错误;甲 ,所以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p,故 C 错误;C因为 p= gh, h 相同, 乙甲乙D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在乙液体中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 甲=F 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 甲排 =G 乙排 ,根据 G=mg 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 甲=m 乙,故 D 错误。18 先把一个重为0.5N 的木块放人装有水的烧杯中,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