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41285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8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 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B 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B B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 C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D C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车厢绕着点C转动 ,所以 点 C为支点 ;当物体 放在车厢的后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省力,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故答案为 C.2 生活中,小华发现有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很难徒手拧开,但用如图乙所示的钥匙,安装并旋转钥匙就能正常出水(如图丙所示)下列有关这把钥匙

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臂B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C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动力臂D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小动力【答案】 D【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安装并旋转钥匙,阻力臂不变,阻力不变,动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 1 =F2L 2 可知,动力变小,故选D 。3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木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一端伸出桌面的外面,伸到桌面外面的部分长度是木尺长的1,在木尺末端的B 点加一个作用力F,当力F=3N 时,木尺的另一端4A 开始向上翘起,那么木尺受到的重力为()A3NB 9NC 1ND 2N【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设直尺长为l ,如图所示:从图示可以看出:

3、杠杆的支点为O,动力F=3N动力臂1OB=l4阻力为直尺的重力G,阻力臂111CO=l -l= l244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得FOB=GOC113Nl= Gl44G=3N故选 A。4 悬挂重物 G 的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倾斜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A点,最小的力为FA,若力施加在B点或C点,最小的力分别为FB、FCAB=BO=OC、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忽略O 点的位置变化)A FA GB FB = GC FC FC【答案】 C【解析】【详解】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最小;若力施加在A 点,当 OA 为动力臂时,动力最小为 Fa;若力施加在B 点,当 OB 为力臂时

4、动力最小,为bF ;若力施加在 C点,当 OC为力臂时,最小的力为Fc,从支点作阻力的力臂为Gl,如图所示:A Fa 的力臂B Fb 的力臂C Fc 的力臂D Fb 的力臂AOG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BOG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CO G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BO=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a G, A 错误。Fb G, B 错误。Fc G, C 正确。Fb=Fc, D 错误。5 要使图中的杠杆平衡,分别用FA、 FB、 FC 的拉力,这三个力的关系应是A FA FB FCB FA FB FCC FAFC FBD FA=FB=FC【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分别从

5、支点向三条作用线做垂线,作出三个力的力臂,如图;从图可知,三个方向施力, F B 的力臂 L OB 最长,其次是 L OC 、 L OA ,而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F2 L2 可知,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所以三个方向施力大小:F A F C F B 故选 C6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力F 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现保持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 a 转动到 b 的过程中,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一直不变【答案】 CD先变小后变大【解析】【分析】【详解】将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动到b 位置过程

6、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 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 F 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故选 C。7 如图所示,杠杆可绕 O 点转动,力 F 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在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 A 拉到位置 B 的过程中,力 F(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杠杆的五要素中,有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然后再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详解】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到位置 B,动力臂不变,阻力G 的力臂变大,而阻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 1F2 l2 分析得出动力变大。故选

7、 A。8 如图所示装置,杆的两端A、B 离支点 O 的距离之比 OA : OB1: 2 , A 端接一重为 GA的物体, B 端连一滑轮,滑轮上挂有另一重为GB 的物体。现杠杆保持平衡,若不计滑轮重力,则 GA 与 GB 之比应是()A1 4B 12C 1 1D 2 1【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A OAF OB即F GA OA OB因OA : OB1: 2所以F 1 GA2由图和动滑轮的特点可知1F GB2故GA1:1GB故选 C。9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B

8、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答案】 A【解析】【详解】设杠杆的一个小格是1cm,一个钩码的重是1N ;A 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4-2) N 3cm=3N ( 4-2) cm,杠杆仍然平衡,故A 符合题意;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由(4+1) N 3cm( 3+1)N 4cm 得,杠杆的右端下沉,故B 不符合题意;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由(得,杠杆的左端下沉,故 C 不符合题意;4-1) N 3cm( 3-1)

9、N 4cm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由 4N( 3+1 ) cm 3N ( 4+1 ) cm 得,杠杆的左端下沉,故 D 不符合题意。10 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为 O,已知 OA 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M 为重 5000N 的配重,杠杆AB 的支点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A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B建筑材料P 重为 600NC建筑材料P 上升的速度为3m/sD物体 M 对地而的压力为4400N【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当工人用3

10、00N 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绳子对工人会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其大小也为 300N,此时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G、竖直向上的拉力 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F 支 ,由力的平衡条件知道F+F 支 =G即F 支 =G-F=700N-300N=400N由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 压=F 支 =400N故 A 正确;B由图知道,绳子的有效段数是n=2,且滑轮组摩擦均不计,由 F1G动G物知道,2建筑材料 P 的重力G=2F-G动 =2 300N-100N=500N故 B 错误;C因为物重由 2 段绳子承担,所以,建筑材料P 上升的速度v1 v绳

11、 = 11m/s=0.5m/s22故 C 错误;D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定滑轮受向下的重力、 3 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知道FA =3F+G 定 =3 300N+100N=1000N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A=FA =1000N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FA OA=FB OB又因为 OA: OB=1: 2,所以FB = FA OA 1000NOA500NOB2O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 的拉力等于物体M 对杠杆的拉力,即FB =FB =500N物体 M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

12、力,则物体M 受到的支持力为F=G-F =5000N-500N=4500NM 支持M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FM 压 =FM 支持 =4500N故 D 错误。故选 A。11 如图所示,直杆OA 的下端挂一重物G 且可绕 O 点转动。现用一个始终与直杆垂直的力 F 将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不计杆的重力,则拉力F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变小B一直不变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由于力F 始终与杠杆垂直,则力F 所对应的力臂始终不变,大小为力F 的作用点到 O 点的距离,设为 l1 ,在逐渐提升的过程中,重力大小

13、不变,方向竖直向下,则对应力臂逐渐变大,设为 l2,由于缓慢转动,视为受力平衡,则由杠杆平衡公式可得Fl =Gl21由于等式右端重力G 不变, l 2 逐渐变大,则乘积逐渐变大,等式左端l1 不变,则可得F 逐渐变大,故选 C。12 如图,用橇棒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小于阻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B手在A 点竖直向下施力时,撬棒是个省力杠杆C手在A 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力的大小都相等D手分别在【答案】 BA、B 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在B 点比在A 点费力【解析】【分析】【详解】A因用撬棒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

14、。所以动力对撬棒的转动效果等于于阻力对撬棒的转动效,A 选项错误;B手在 A 点竖直向下施力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小于阻力,撬棒是个省力杠杆, B 选项正确;C手在 A 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动力的力臂大小随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而阻力和阻力臂大小不变,所以动力的大小不相等,C 选项错误;D手分别在A、 B 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在A 点的动力臂小于在B 点的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手在 A 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大于在 B 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加的力,即在 A 点比在 B 点费力, D 选项错误。故选 B。13 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 可绕 O 点在竖直平

15、面内转动,AB3BO ,配重的重力为120 牛,重力为500 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 牛,在 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 牛。已知F1 : F22 : 3 ,杠杆 AB 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 牛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 牛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 牛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 牛C健身者在 B 点施加400 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 牛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

16、,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 牛【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FGFN由图知动滑轮上有2 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杠杆A 点受到的拉力FA2FG动2 (GFN) G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A OAFB OB即2 ( GFN) G动OAFBOB因为AB3BO所以AO2 BO则2 ( G FN) G动 2 FB 1即FB4 ( GFN)2G动当压力为 85N 时F14()2G动120N -85N当压力为 60N 时F24()2G动120N - 60N因为F1 : F22 : 3所以F14()2G动2120N -85NF24()2G

17、动3120N - 60N解得G动30NA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 时, B 点向下的拉力为FB4 ( GFN)2G动4 (120N - 50N)230N = 340N故 A 错误;B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N 时, B 点向下的拉力为FB4 ( GFN)2G动4 (120N - 90N)230N = 180N故 B 错误;C健身者在B 点施加 400N 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根据FB4 ( GFN) 2G动可得400N4 (120NFN) 230N解得FN35N故 C 正确;D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根据FB4 ( GFN) 2G动可得FB4 (120N - 0N ) 230N =

18、 540N 500N因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体重500N,因此配重不可能匀速拉起,故D 错误。故选 C。14 如图所示甲乙两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甲图上有两个体积不同的铁球,乙图上有两个体积相向的铝球和铁球,如果把他们都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将发生的变化是A仍保持平衡B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C都失去平衡D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答案】 B【解析】【详解】甲杠杆:浸入水中之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铁1L1G铁 2 L2即铁 gV1L1铁 gV2L2所以V1L1V2 L2浸入水中后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铁 gV1水 gV1L1铁水 gV1L1浸入水中后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铁 gV2水 gV2L2铁水

19、 gV2L2所以浸入水中后,左右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故杠杆仍然平衡。乙杠杆:浸入水中之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铝 L1G铁 L2即铝 gVL1铁 gVL2 浸入水中后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铝 gV水 gVL1铝 gVL1水 gVL1 浸入水中后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铁 gV水 gVL2铁 gVL2水 gVL2 由于 L1L2 ,结合可知,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故杠杆失去平衡、右端下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杠杠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力臂大小关系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15 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 长为1m ,水平放置在O、 O两个

20、支点上已知AO、OB 长度均为0.25m。若把B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40N;则木棒的重力为()A160NB 120NC 80ND 4ON【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设木棒 AB 的重心在臂C点,抬起B 端时的支点为O,由于AO0.25m ,则抬B 端的力的力OB AB- AO 1m-0.25m 0.75m木棒 AB 的重心距离支点的距离,即重力的力臂OC O C1 ABAO 11m0.25m 0.25m22木棒平衡,则有FOB GOC木棒的重力G F OB 40N 0.75m =120NOC0.25m故 B 正确。故选 B。16 如图所示,轻质均匀杠杆分别挂有重物

21、GABAB) ,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当两和 G(G G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杠杆A仍能保持平衡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D不能确定哪端下沉【答案】 C【解析】【详解】杠杆原来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 GA 和 GB,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 lA 和 lB,如图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A AB Bl=G l ;已知 GA BA B,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设增加的物重为G,此时左边力G所以 l l和力臂的乘积:(GA+G)?l A=GAlA+GlA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GB+G)?l B=GBlB+GlB由于 lAlB,所以 GlAGlB;所

22、以:GAlA+GlAGBl B+GlB即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杠杆不能平衡,向右端下沉。故选C。17 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 的方向,使其从,此过程中()A位置力臂最长B位置力臂最长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答案】 D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解析】【分析】【详解】AB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线段,由图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在位置时力臂最大,故AB不符合题意;CD从 时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图可知阻力等于钩码重力不变,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阻力臂也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给杠杆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符合题意。故选 D

23、。18 如图甲,轻质杠杆AOB可以绕支点O转动,AB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 3 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OB=5:2;乙的重力为50N,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3000Pa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3 的水 (甲并未与水面接触 ),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33B甲的密度为2 10kg/mC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D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

24、4N【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乙的边长L 乙 = 3 V乙 = 3 1000cm3 =10cm=0.1m ,乙的底面积S乙 = L 乙 2=( 0.1m ) 2=0.01m 2,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F 乙 =p 乙 S 乙 =3000Pa0.01m2=30N,故 A 错误;B地面对乙的支持力和乙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地面对乙的支持力F 乙支持 = F 乙 =30N,B 端受到的拉力FB=G 乙 -F 乙支持 =50N-30N=20N,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 甲 OA=FBOB,G 甲 = OB FB= 220N =8N,OA5甲的密度m甲G甲8N33甲=-6m3 =0.8

25、 10kg/mV甲gV甲10N/kg1000 10故 B 错误;C因为甲 水,甲落入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F 浮甲 = G 甲 =8N,排开水的体积F浮甲8N-43V 排甲 =8 10m,水 g1 103 kg/m3 10N/kg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面上升的高度V排810-4 m3h=S容=10-4 m 2 =0.04m,20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33p=gh=1 10kg/m 10N/kg 0.04m=400Pa,故 C 正确;D原来容器中水的深度V水6000cm3h= S容 =200cm 2 =30cm=0.3m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的深度h1= h+ h=0.3m+0

26、.04m=0.34m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3p1= gh1=1 10kg/m 10N/kg 0.34m=3400Pa,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42F= p1S 容 =3400Pa20010m =68N,故 D 错误19 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 F1 F2,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 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 倍C F1 F2,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D F1F2,因为乙方法的动力臂长【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示可知,无论用哪种方法来抬,动力臂总是阻力臂的二倍,所用

27、的力总等于阻力的二分之一,由于阻力就是重力,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动力的大小也是不变的,故应选B。20 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 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A1 1B1 2C 43D 2 1【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 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 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 G甲l1 G乙 l 2 即m甲 g3m乙 g2所以m甲2m乙,又因为 V 甲/ V 乙 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3m甲2V甲4甲1乙m乙33V乙2故 C 正确。故选 C。二、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21 如图所示

28、,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 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b,c,d 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B在d 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c 点的重力势能C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从a 到b 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机械能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从b 到 c 或d 的过程,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所以不同的过程重力势能的变化不同,故A 错误;B c、 d 两点在同一高度,所以小球在这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故B 错误;C小球从b 点到c 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

29、力势能增大,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正确;D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从错误。故选 C。a 点到b 点,小球的机械能不变,故D22 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 点,到 C点滑出下落至D 点, A 和 B、C 和 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 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D 点与 A 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 A 点到 C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 点到 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 点的动能,但可能大于C 点的动能D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 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 点的动能【答案】C【解析】【详解】A D 点与 A 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少,因为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 A 错误;B A 和 C、C 和 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 h,则 A 点到 C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 点到 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故B 错误;C斜面粗糙,则 AB 段有可能匀速,但因摩擦力的存在B 的速度一定大于 C 的速度,所以,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A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C 点的动能,故 C 正确;D木块从 B 到 C,因为有摩擦,则 C 处的动能小于B 处的动能,从 C 到 D,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