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41901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0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根长为L 的扁担挑水,他在扁担的左端挂上质量为m1 的水桶,在右端挂上质量为m2 的水桶,右手扶着扁担右侧。已知m1 m2 ,不计扁担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右手不使力,小明的肩应靠近扁担左端B若要右手不使力,小明的肩应靠近扁担右端C小明的肩位于扁担中点时,右手需要给扁担施加向上的力D扁担与肩的接触面积越小,肩受到的压强越小【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B扁担在左端挂了m1 的水桶,右端挂了m2 的水桶,左端的重力大于右端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F2 L2 可知,若要扁担平衡右手不使力,人的肩膀应靠近扁担左

2、端,故 A 正确, B 错误;C小明的肩位于扁担中点时,左端的重力大于右端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 L2 可知,左端下沉,为了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右手需要给扁担施加向下的力,故 C 错误;FD根据压强的公式p可知,压力一定时,扁担与肩的接触面积越小,肩受到的压强S越大,故D 错误。故选 A。2 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4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 F12BO=2AO,图乙中动滑轮重为50N,重物上升速度、 F 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为 0.02m/s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方式F1 由150N 逐渐变大B乙方式

3、F2 的功率为3WC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D乙方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8.9%【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知道,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F1 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L1OB2L2OA1所以,动力F1 的大小始终不变,故A 错误;BC由于在甲图中, OB=2OA,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 2 倍,由于不计摩擦及杠杆自重,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11 G1400N 200N22由图乙知道,承担物重是绳子的段数是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11G G动500N+50N150N,22即乙中不是省力一半;所以,绳子的自由

4、端的速度是:v 绳 =0.02m/s 3=0.06m/s,故乙方式F2 的功率是:P=F2 v 绳 =150N0.06m/s=9W,故 BC错误;D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W有用100%=Gh400N88.9%W总100%=100%Gh G轮 h400N 50N故 D 正确3 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 上悬挂着一重物G,O 为支点,在A 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C沿杆OA 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D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因为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是哪种杠

5、杆,故A 错误;B沿垂直杠杆向上的方向用力,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最省力,故B 错误;C沿OA 方向动力臂是零,杠杆无法平衡,故C 错误。D因为杠杆的动力臂无法确定,所以它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故D 正确。故选D。4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状态保持静止,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 ,下列措2施中可行的是A去掉三个钩码B把钩码向左移动2 小格C把钩码向右移动2 小格D把弹簧秤测力计向左移动2 小格【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 12 2得,LF L4G 4LF2 8L,解得F2 2G,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即 F2 G。A去掉三个钩码,根据

6、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 得,G4L F28L,1所以 F 2G,不符合题意;2B把钩码向左移动2 小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 得,4G2L F28L,所以 F 2 G,故 B 符合题意;C把钩码向右移动2 小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 得,4G6L F28L,所以 F 2 3G,故 C 不符合题意;D把弹簧秤测力计向左移动2 小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 得,4G4L F26L,8所以 F 2G,故 D 不符合题意。3故选 B。5 如图所示,将重150N 的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乙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所

7、受重力为30N, AO : OB1:3 ,甲物体的底面积为 0.2m 2, g 取 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对杠杆的拉力为 10NB杠杆对甲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为60NC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50PaD水平地面对甲物体的支持力为60N【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对物体甲受力分析,甲受到重力、地面给甲的支持力、杠杆施加的拉力的作用,其中杠杆施加的拉力与甲对杠杆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地面给甲的支持力和甲给地面的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A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A 端受到物体的拉力与OA 的乘积等于乙给B 端的拉力与OB 的乘积相等,则有FAG乙OB30N3OA90N

8、1即甲对杠杆的拉力为 90N,杠杆施加的拉力与甲对杠杆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B 项错误;CD甲给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给甲的支持力为F压F支G甲 FA 150N 90N 60N则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F压60N300PaS甲0.2m2故 C 项错误, D 项正确。故选 D。6 如图所示为等刻度轻质杠杆,A 处挂 4 牛的物体,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B 处施加的力()A可能为 0.5 牛B一定为2 牛C一定为 3 牛D可能是 4 牛【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设杠杆每小格的长度为L,若在 B 点用垂直 OB 竖直向下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所用的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9、Fl1 1F2 l2 可得Fmin 4LG 2L则有G 2L4N2Fmin42N4L若在 B 点斜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Fl1 1 F2l 2 可知F1F2l 2l1则此时杠杆左边的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动力臂减小,故动力将增大,故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 点施加的力F2N故选 D。7 如图所示,为提升重物,现选用轻质杠杆,不考虑杠杆支点O 点处的摩擦,每次利用杠杆把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重物悬挂在A 点,动力作用在C 点时,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当重物悬挂在C 点,动力作用在B 点时一定比作用在A 点时要省力C无论重物挂在A 点还是 B 点时,利

10、用该机械所做的有用功都相等D如果动力作用在C 点且方向始终保持与杆保持垂直,则提升重物过程动力大小不变【答案】 C【解析】【分析】灵活运用杠杆平衡公式分析即可;【详解】AB 不论重物悬挂在 A 点或 C 点,也不论动力作用在 C 点还是 B 点,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需要根据杠杆平衡公式,不仅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还与力的方向有关,因此无法在只知道力的作用点的情况下判断是否省力,故AB 错误;C无论重物挂在A 点还是 B 点时,由于物体质量相同,上升高度相同,则根据可知,该机械所做的有用功都相等,故C 正确;WGhD动力作用在C 点且方向始终保持与杆保持垂直时,可得动力臂大小始终不发生变化,但由

11、于物体上升,重物的阻力臂会逐渐减小,则由杠杆平衡公式可知动力会减小,故D 错误。8 悬挂重物 G 的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倾斜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A点,最小的力为FA,若力施加在BCB 点或 C 点,最小的力分别为 F、 F 、且 AB=BO=O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忽略O 点的位置变化)AA F GBB F = GCC F F【答案】 C【解析】【详解】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最小;若力施加在A 点,当 OA 为动力臂时,动力最小为 Fa;若力施加在B 点,当 OB 为力臂时动力最小,为b;若力施加在 CF点,当 OC为力臂时,最小的力为Fc,从支点作阻力的

12、力臂为Gl,如图所示:A F 的力臂 AO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 G, A 错误。alaB F的力臂 BO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 G, B 错误。blbC Fc 的力臂 CO 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c G, C 正确。lD Fb 的力臂 BO=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b=Fc, D 错误。9 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体积为 1cm 3 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 Q 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

13、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 点B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 点的左侧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 点的右侧D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合金块没有浸入液体时,液体的密度应为零,所以秤的零刻度应该在Q 处;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若秤砣由Q 向右移动,它的力臂变长,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应增大,但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不可能竖直向下,所以零点的右边应该是没有刻度的,其刻度都在Q 点的左侧。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错误,符合题意;D秤砣的质量不变,由 Q 向左移动时,它的力臂变短,则左边合金

14、块拉秤杆的力减小,说明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增大,而合金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说明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刻度应逐渐变大,即秤杆上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10 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对岸一个人从桥的左端匀速走到桥的右端,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人从吊桥左端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人在吊桥上行走过程中,吊桥右端所受地面支持力F 与人行走时间t 的关系图像是( )ABCD【答案】 B【解析】【详解】吊桥相当于一个杠杆,以吊桥的左端为支点,人从吊桥左端出发,匀速走到桥的右端,杠杆受到人的压力(阻力)等于人的重力,动力臂为OA=L,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

15、阻力)F=G,阻力臂为OB =vt,因为杠杆平衡,所以满足FOA=FOB=Gvt,即:FL=Gvt,FGvtL由此可知,当t=0 时, F=0当 t 增大时, F 变大, F 与人行走时间t 是正比例关系,故图象B 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11 如图所示,两个等高的托盘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 24N, A、 B 是木条两端, O、C 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0, AC=OC A 端放在托盘秤甲上, B 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 现移动托盘秤甲,让C 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此时托盘秤乙的示数是()A8NB 12NC 16ND 18N【答案】 C【解析】【分析

16、】在做双支点的题目时,求左边的力应以右边支点为支点,求右边的力应以左边支点为支点;本题 A 端放在托盘秤甲上,以B 点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先表示出木条重心D 到 B的距离,当C 点放在托盘秤甲上C 为支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托盘秤乙的示数【详解】设木条重心在D 点,当 A 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 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时,以B 端为支点,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托盘秤对木条A 端的支持力为6N,如图所示: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A AB G BD ,即: 6N AB24N BD ,所以:AB 4BD , BD1C 为支点,此时托盘秤乙对AB ,当 C 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时,仍以

17、4木条 B 处的支持力为FB,因为AO BO,ACOC, CO ODBD,BC3BD, CD 2BD,由杠杆平衡所以条件有: FB BCG CD ,即: FB 3BD 24N2BD ,所以: FB=16N,则托盘秤乙的示数为16N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正确找到力臂,难点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木条重心的位置12 如图所示, AOB 为一杠杆, O 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A 处用细绳悬挂重为 G 的物体,当AO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 F1;当BO 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2,则A

18、 F1F2C F1=F2D无法比较【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1)当 AO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如左图所示最省力,F1lOB=GlOAGlOAF1= lOB=G;( 2)当 OB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如右图所示最省力,F2lOB=GlOCGl OCGlOCF2=lOBlOBl OC lOBF2 GF1 F2;故选 B13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MON 及支架是一个固连在一起的整体,且能绕O 点转动,MO : NO 3: 2 ,图中正方体D 通过细线与 N 点相连且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 为 8-102m2。当物体 A 的质量为 8kg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

19、 为4000Pa;当把物体 A 换成质量为 30kg 的物体 B,支点移至 O ,使 MO : NO4:3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2;此时用物体C 替换物体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0,(杠杆、支架和托盘的重力不计, g 取 I0N/kg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 C 的重力为 300NB物体 D 的质量为 32kgC p2 为 500PaD物体 C 对托盘的压力为40N【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当放物体 A 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1p1S 4000Pa 810 2 m 2320N此时杠杆受到

20、的拉力F2GDF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mA g OMGDF1ON解得mA g OMF1 ON8kg10N/kg3 ON320N ON2440NGDONON则物体 D 的质量mDGD440N44kgg10N/kg故 B 错误;放物体 C 时, D 对地面的压强为0,此时支持点在O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C O MGD O N则GCGD O N440N O NO M330N4O N3故 A 错误;物体 C 对托盘的压力等于 C 的重力为 330N,故 D 错误;当放上物体 B 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mB g O MGDF2O N则4GD O N mB g O M440N O N 30kg

21、10N/kgO NF2340NO NO N则物体 D 对地面的压强F240N500Pap28 10 2 m 2S故 C 正确。故选 C。14 如图,轻质杠杆上各小格间距相等,O 为杠杆中点,甲、乙是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甲为正方体,乙重15N,将甲、乙用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5N 的细线分别挂于杠杆上 M 、 Q 两刻线处时,两细线被拉直且都沿竖直方向,M 、Q 正好在甲、乙重心正上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当甲不动,把乙移挂至R 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3750P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甲挂在B将甲挂于C将甲挂在3750PaM 下,乙挂在 Q 下,此时甲对

22、地面的压力为 45N N 正下方,乙挂于 S,放手后甲被拉离地面N 的下方,乙挂于R,再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1/3,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仍为D将甲挂在M 正下方,乙挂于Q 再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1/5,并将这1/5 上挂在乙的下方,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答案】 C【解析】【分析】(1)利用杠杆平衡条件 Fl1 1F2l2 求出甲上方的绳上的拉力,再分析甲的受力情况,根据压强 pF列出甲在两种情况下的压强,联立解答甲的重力;SF(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再一次平衡,并利用平衡时的对应物理量根据p计算S【详解】A设甲的重力为G,甲的底面积为S,杠杆上1 小格为 l,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23、:F甲6lG乙2l15N2l ,解得 F甲5N ,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FG5Np4000Pa;SS同理可得:F甲6lG乙3l15N3l ,解得 F甲7.5N,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FG7.5N3750Pa;SS两式联立解得:G 45N ,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为45N-5N=40N,故 A 错误;B如果将甲挂于N 正下方,乙挂于 S,设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为F1 ,此时,GF14l G乙7l ,45NF14l15N7l解得 F118.75N ,则甲对地面仍有压力,故B 错误;C将甲挂于 N 正下方,乙挂于 R,再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1/3,设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为F2 ,此时,GF24l11G乙3l ,34

24、5NF24l1115N3l ,3解得 F2 37.5N ,由 A 中条件可知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3750Pa,故 C 正确;D将甲挂在 M 正下方,乙挂于Q 再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1/5,并将这 1/5 上挂在乙的下方,设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为F3 ,且假设甲的重心仍在M 正下方,此时,4 G F36lG乙1 G2l ,55445NF36l15N145N 2l ,55解得 F3 28N ,由 A 中条件可求出甲的底面积为S45N5N0.01m2 ,4000Pa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3F328N2800Pa,S0.01m2而由于甲沿竖直方向切去1/5 后,重心一定会发生水平移动,则其力臂不可能等于6l

25、,所以,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也不可能等于2800Pa,故 D 错误【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固体压强计算,同时运用到方程组的思想进行解答,要求学生们一方面熟悉杠杆平衡分析,另一方面计算能力一定要扎实15 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 长为1m ,水平放置在O、 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 长度均为0.25m。若把B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40N;则木棒的重力为()A160NB 120NC 80ND 4ON【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设木棒AB 的重心在C点,抬起B 端时的支点为O,由于AO0.25m ,则抬B 端的力的力臂OB AB- AO 1m-0.25m 0.

26、75m木棒 AB 的重心距离支点的距离,即重力的力臂OC O C1 ABAO 11m0.25m 0.25m22木棒平衡,则有FOB GOC木棒的重力FOB40N0.75mG=120NOC0.25m故 B 正确。故选 B。16 如图所示,有一个轻质硬杆,两端分别为AD点,一重物悬挂于B点,力F作用在,D 点使硬杆平衡,为了使力F 最小,支点O 应选择在()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答案】 A【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支点O 不会在 B 点,否则有力F 的存在,轻质硬杆不能平衡;支点O 也不会在 D 点,否则无论力F 大小如何,轻质硬杆也不能平衡;假设支点O 在 C 点,那么根据

27、杠杆的平衡原理可知Gl BCFl CD ,变换可得FGl BC ;lCD假设支点 O 在 A 位置时,那么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可知Gl ABFl AD ,变换可得F Gl AB ,lAD从图中可以看到,动力F 的力臂 l AD 最长,那么力F 最小;故选A。17 如图所示,直径为 50cm 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一根密度分布均匀,长度为 60cm 的光滑杆 ABC搁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度不计,平衡时杆受到的重力与杆在 B 点受到的弹力大小之比为()A5 : 3B 6 : 5C 3 :2D 4 :3【答案】 A【解析】【详解】以 AC棒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O

28、ABOBABAD设杆在 B 点受到的弹力为N,根据力矩平衡可得:NLABGLAD则:N25cos2G30cos解得:G 5 N 3故 A 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18 如图所示,长1m 的粗细均匀的光滑金属杆可绕O 点转动,杆上套一滑环,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并保持金属杆处于水平状态。则测力计示数F 与滑环离开 O 点的距离s 之间的关系图像为()ABCD【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金属杆处于水平状态,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OA1 lOA Fs k2金属杆的重力和金属杠的长度大小不变,即k

29、是定值,那么可得到1Fks从上式可知随着距离s 的变大,测力计示数F 在变小,两者是成反比的,两者的关系图像是 B 图像。故选 B。19 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 的方向,使其从,此过程中()A位置力臂最长B位置力臂最长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线段,由图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在位置时力臂最大,故不符合题意;CD从 时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图可知阻力等于钩码重力不变,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阻力臂也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给杠杆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故 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AB20 小明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将手中的()5 个钩码挂成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A由图可以得到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B小明在F1 和 F2 的下方各再挂一个钩码杠杆仍能平衡C小明取下F1 下的一个钩码并将F2 的钩码取下杠杆仍能平衡D小明取下F2 下的钩码并将F3 的钩码向右移至20cm 处杠杆仍能平衡【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假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F1=2G, F2=G, F3=2G各力力臂为L1 =20, L2=10, L3=15F1L1=2G 20=40GF2L2=G 10=10GF3L3=2G 15=3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