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42180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 甲、乙两个物体材料相同,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分两次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动它们,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如图1 所示,第二次如图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 中甲所受摩擦力大于图2 中甲所受摩擦力 F1 大于 F2 F1 小于 F2图1 中乙所受地面摩擦力大于图2 中乙所受摩擦力A只有是正确的B只有是正确的C只有是正确的D只有是正确的【答案】 B【解析】【详解】 由题意可知,两个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同时,两物体以不同方式放置时,其对地面的总压力不变,所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整体所受摩擦力不变,由于“整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

2、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则两次的推力F12,等于 F 错误; 由题知,两次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图 中甲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F ,而图 中推力 F 等于甲、乙所受的摩擦力之和,所以图 中甲所受摩擦力较大,12正确; 图 1 中,把甲、乙看作一个整体,其受到向右的推力F1 和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乙所受地面摩擦力等于F1,图 2中,推力2中乙F 等于甲、乙所受的摩擦力之和,所以图1所受地面摩擦力大于图2 中乙所受摩擦力, 正确,故选 B。2 一个上、下底面材料相同的圆台形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按图(a)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a,按图 (b)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b,

3、则()A FaFbB FaFbC Fa Fb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分析】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详解】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倒置后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所以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又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水平力与摩擦力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故两图中的水平力大小应相等。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拉力大小的比较,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要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3 一

4、辆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B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C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D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对地面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详解】A卡车静止,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关系,故A 正确;B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 错误;C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错误;D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

5、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错误。故选 A。4 如图l 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 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0 开始,小兵每隔2s 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B 8 l0s 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C t=l0s 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D若16s 时撤去 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C【解析】【分析】由图丙确定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及图2 ,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详解】由图 3 知, 12 到 18s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

6、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2 知,此时 f=F=4N。A由图 2 知, 0 4s 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2N,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止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故 A 错误;B由图 3 知, 8 10s 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摩擦力仍等于 4N,故 B 错误;C由图 3 知,从 10 到 12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s10mv5m/st2s而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做加速运动,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大于10s 时的速度,故C 正确;D若 16s 时撤去 F,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故D 错误。故选 C。5 关于

7、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 D【解析】【详解】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故A 错误;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可以不互相接触,故B 错误;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 错误;D只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 正确。6 如图 所示,用F=6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物块A 时,物块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6N,向左B 4N,向右C 6N,向右D 4N,向左【答案】

8、 B【解析】【详解】以 B 为研究对象, B 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 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 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B 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选B 。7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 B 的示数分别为()A5N, 0NB 0N, 5NC 5N, 5ND 5N, 10N【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因为物重 G=5N,所以 A 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 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 5N. 同理, B 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 5N.故选 C.8 如图甲所示,

9、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0 2 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2 4 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24 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 4 6 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0 2 秒时,F=1N,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则推力F 与摩擦力形成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 错误;BC 2 4 秒时,推力 F=3N,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与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故摩擦力不是 3N ,BC错

10、误;D 4 6 秒时,推力F=2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正确。故选 D。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答案】 D【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对有水的水杯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3)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两

11、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详解】A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在向上运动,故A 错误;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则受力平衡,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上,水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此外水平方向上,手对杯子有压力,故B 错误;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如果选择与太阳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它就是静止的,故C 错误;D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D 正确。故选 D。10 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

12、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B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C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D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B探测器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加速运动时,合力的方向也沿直线与速度方向相同,而受到月球的引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反冲力方向与运动直线成一角度斜向上,那么,喷气方向与运动直线成一角度斜向下,故A、B 错误;CD探测器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合力为零,已知受到的月球的引力竖直向下,则受到的气体的反冲力竖直向上,因此

13、,探测器竖直向下喷气,故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故选C。11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 G 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 与 F3 是一对平衡力B G 与 F3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F1 与 F2 是一对平衡力D F1 与 F2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重为 G 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由图可知F 1是弹簧对小球的拉力,2F 是小球对弹簧的拉力, F3 是铁架台的水平横杆对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重力G 与 F1 是一对平衡力, F2 和

14、F3 是一对平衡力, F 1 与 F2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G 与 F3 是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 ABC错误, D 正确。故选 D。12 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向右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 1s 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B 1s 2s 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C如果 3s 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 3s 后人突然用6N 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物体立刻向左加速运动【答案】 B【解析】【详解】A0 1s 内木箱没有动,木箱处于静止状态,静止也属于平衡状态,选项

15、A 说法错误;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运动,此时推力等于摩擦力,即摩擦力大小为4N,所以2s3s 内,木箱处于匀速直线1s 2s 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4N,选项 B 说法正确;C如果 3s 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摩擦力,将不再受平衡力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木箱将不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 说法错误;D如果 3s 后人突然用6N 的力往回拉箱子,由于惯性,物体先做向右的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做向左加速运动,选项D 说法错误。故选 B。13 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A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B重力、

16、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答案】 D【解析】【详解】由于小红匀速向上运动,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假设在斜向上的方向受到摩擦力作用,那么受力不平衡,不会匀速运动;同理,假设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或者水平向左的摩擦力,都不会匀速运动,这与题意不符合,所以小红受到的力只有重力和支持力。故选 D。14 如图吊灯静止挂在天花板下,下列哪一对力是平衡力()A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线的拉力B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C灯对线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答案】 BD线对天花板拉力和灯对线拉力【解析】【分析】【详解】A线对灯的拉

17、力和灯对线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 A 不符合题意;B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 符合题意;C灯对线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C 不符合题意;D线对天花板拉力和灯对线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5 如图所示,木板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A 放在 B 的上面, A 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大小为5N 的水平力 F 向左拉动B,使 B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18、此时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 T 的大小为 5 NB木块 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C木块 A 对木板 B 的摩擦力大小等于10ND若增大拉力,木板B 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BC由题可知,木块A 静止,其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又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物体B 受到A 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由于木板B 做匀速直线运动,木板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所以B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0,则B 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二力平衡,木块A 对木板B 的摩擦力是向右的,且大小等于5N。木块 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大

19、小为 5N ,拉力 T 的大小为 5N,故 A 项正确, BC项错误;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上述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故摩擦力不变,故D 项错误。故选 B16 如图所示,骑车出行,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B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因素分析。【详解】A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

20、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 A 错误;B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BC根据二力平衡同体、等大、反向、共线知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D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路面受到的压力是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而不是人对地面产生的,所以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 C。17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会产生摩擦力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D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摩擦力的

21、作用,同时自身也受到摩擦力【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物体表面要粗糙,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摩擦力,故A 错误;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 B 错误;C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并有相对运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故C 错误;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摩擦力作用时,它自身也会受摩擦力的作用,故D 正确。故选 D。18 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

22、A、 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 的水平推力 F1 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 推B 所受的摩擦力为f 1,若将 A、 B 物块按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f1 =0N,F2=20NBf1 =10N,F2=20NC f1=20N,F2 =40ND f1 =10N,F2=40N【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在甲图中,物体A、 B 在2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 B 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体B 在物体A 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 不受摩擦力,

23、即摩擦力为0,即f1=0N物体 A 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也为20N;在乙图中,若将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也为 20N即F2=20N故 A 正确, BCD错误。故选 A。19 2019 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11 连胜的战绩荣获世界冠军。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关于该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击球时手对排球的力与排球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击球后排球的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将保

24、持静止状态D排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平衡力作用【答案】 B【解析】【详解】A击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和排球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B击球时,手对排球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让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正确;B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速度不为零,所以此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其不会处于静止状态,而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 错误;D排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故选 B。20 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也施加力的作用,选项 A 说法错误;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选项 B 说法错误;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C 说法错误;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故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