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43401 上传时间:2020-1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齐齐哈尔甘南兴隆中心校生物教师:纪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下面,我将从 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方面说说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第两节学生已经了解了血液和血管的相关知识, 这就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血液循环作好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十分重要。1 课时的内容。前面同时本节课也为学生学习(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心脏在人体的位置,理解心脏的活动

2、规律,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能力目标:。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能够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通过对心脏各腔室壁瓣膜的观察, 推测出其各自的功能, 学生更好地理解心脏作为 “泵”的作用, 那么如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创设情境,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及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同时,设计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层层设疑,逐一突破,完成本节学习目

3、标。三、学法指导-参与教学活动:(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作笔记-课前课后预习复习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自我学习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运用。四、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讲故事 ,(让大家出主意) :有一家人在山上住,他们如果还想喝山下的自来水,要怎么办呢?(许多学生想到了接水管 ,然后我引导他们有了水管水能否自己能由下往上输送,这样很快, 就有学生说要加个 泵或抽水机 .)-提问 :其实我们人体中也有一个类似于泵一样的结构,能将血液运输出去,那是什么结构呢?(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说出心脏,引出课题。)

4、(二)探究新知:1、感受心跳、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跳,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人体心脏外形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心脏的形状,位置,大小。充分感知后,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心脏的位置。2、主动探究、学习新知:通过播放心脏跳动的图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探究部分。(三)引导探究:通过播放心脏跳动的图片,展示展现心脏的搏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探究部分。 探究第一步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心脏结构模型,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心脏结构特点来推测各自的功能。 探究第二步同时提出以下问题,(1)心脏壁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出有什么功能

5、?(2)从心脏壁的薄厚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3)心脏的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哪些特殊结构?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 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实验, 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分组讨论 :教师深入到小组内,结合实验探究的问题, 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并对实验设计加以指导和更正。 表达交流:各组学生充分的表达和交流,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并对 5 个问题中的难点问题加以适当解释说明。七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 总结归纳:A;对教学重点的总结:和学生一起, 提炼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

6、点,先有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以评优方式选出优秀组,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对学生的总结内容加以评价和修正。然后教师明确指出:( 1)心脏由心肌组成,围成四个腔,能产生有规律的收缩。( 2)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能产生较大的动力将血液泵至全身。( 3)房室瓣和动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B、对探究结果的延伸出示心脏工作的示意图,讲述心脏的工作原理。 正是心脏自主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才得以发挥泵的能力,不断地将血液泵至全身。那么,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进行循环流动的呢?下节课再来一起探讨。 课堂练习 课题补充- 最后给学生一个课题补充, 让他们明白心率与脉搏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运动对心脏的影响。- 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探究式教学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所涉及的概念和名词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所以本节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采取了探究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也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旁只是引导点拨, 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时间控制在整个教学中还需注意时间上的控制和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收与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