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44195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匀速下降了 40cm 的过程中,拉动物体滑轮轴上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 50N,物体 B 重 30N,动滑轮重10N,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忽略绳重及)B 在A物体A 移动了20cmB绳子拉力对物体A 做的功是8JC物体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0ND若对物体A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使物体B 可以匀速上升,则力F 的大小为40N【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拉力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2 倍,物体B下降了40cm,则A 移动的距离为S2h240cm80cm

2、=0.8m故 A 错误;B物体 B 重 30N,动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及滑轮轴上的摩擦,则拉动A 的力的大小为F 1(GBG动 )1(30N 10N) 20N22绳子拉力对物体A 做的功为WF S20N 0.8m 16J故 B 错误;C物体 A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fF 20N故 C 错误;D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拉动物体A,则 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物体B 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物体B 匀速上升,物体A 也匀速移动,这时物体 A 受到平衡力,则拉力为FfF 20N20

3、N=40N故 D 正确。故选 D。2 踢足球是我国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一次精彩的传球攻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运动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是不变的B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 D【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据此判断其是否发生改变;(2)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详解】A在运动过程中,足球的高

4、度发生了变化,所以重力势能是变化的,故A 错误;B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误;C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但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 C 错误;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 D。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答

5、案】 D【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对有水的水杯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3)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详解】A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在向上运动,故A 错误;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则受力平衡,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上,水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此外水平方向上,手对杯子有压力,故B 错误;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如果选择与太阳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它就

6、是静止的,故C 错误;D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D 正确。故选 D。4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 、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如果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物体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做加速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BD中对传送带的压力是物体施加的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BD 不合题意。C物体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且两个力平衡;水平

7、方向上向右做加速运动,所以受到传送带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 符合题意;5 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弹性绳在两种情况下承受的拉力相同,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弹性绳和将弹性绳一端固定,两个人同时用力拉弹性

8、绳,效果一样,因为两个人拉时,某一个人拉相当于固定在柱子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拉弹性绳的力和弹性绳拉人的力相当,所以两种情况下,拉力相等,所以乙图中每个人的拉力是甲图中每个人拉力的1/2,所以 B 选项正确6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 D【解析】【详解】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故A 错误;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可以不互相接触,故B 错误;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 错误;D只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故D 正确。7 如图 所示,用 F=6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物块A 时,物块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A6N,向左B 4N,向右C 6N,向右D 4N,向左【答案】 B【解析】【详解】以 B 为研究对象, B 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 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 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B 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选B 。8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 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 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

10、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小球从A 运动到 O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小球从O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B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答案】 A【解析】【分析】(1)小球从 A 运动到 O 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2)小球从 O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3)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不会保

11、持静止;(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详解】A小球从A 运动到 O 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A 正确;B小球从O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B 错误;C小球运动到B 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C 错误;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D 错误。故选 A。9 对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鞋底上都要刻上深深的花纹是

12、为了节约材料B跳远运动员奋力助跑是为了增大自己的惯性C“头球”改变足球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双杠运动员上杠前手涂抹镁粉是为了减小手和杠间的摩擦【答案】 C【解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等;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详解】A鞋底上都要刻上深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A 错误;B跳远运动员奋力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而不是增大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B 错误;C“头球”改变了足球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13、态,C 正确;D双杠运动员上杠前手涂抹镁粉是为了增大手和杠间的摩擦,故选 C。【点睛】D 错误。关键是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10 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14、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错误;AB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B 正确;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同都向下,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错误;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故选 B。【点睛】D 错误。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相等、方向都相反,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11 中央电视

15、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 (如图 )。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球转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网袋静止时,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网袋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所受到的拉力大于它的重力【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故A 错误;B金属球作圆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 错误;C网袋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6、,故C 错误;D网袋由静止向上运动,合力向上,所以拉力大于重力,故D 正确。故选 D。12 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图像如图( b)所示则A甲的拉力大B甲的机械能小C乙的动能小D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详解】A在图 a 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

17、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 不符合题意;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 s 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t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B 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 D 不符合题意13 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 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 个力的作用B在 t1 到 t2

18、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 t2 到 t3 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答案】 B【解析】【详解】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没有受到绳子拉力,A 错误;B在 t1 到 t2 时间段,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和小强自身受到的重力平衡,小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电梯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正确;C在t2 到 t3 时间段,小强所受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所受合力不为零,C 错误;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小强所受的支持力一开始是大于重力的,后来小于重力,所受合力不是一直都为零,D 错误。14 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

19、用力向右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 1s 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B 1s 2s 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C如果 3s 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 3s 后人突然用6N 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物体立刻向左加速运动【答案】 B【解析】【详解】A0 1s 内木箱没有动,木箱处于静止状态,静止也属于平衡状态,选项A 说法错误;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2s3s 内,木箱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推力等于摩擦力,即摩擦力大小为4N,所以1s 2s 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

20、小为 4N,选项B 说法正确;C如果 3s 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摩擦力,将不再受平衡力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木箱将不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 说法错误;D如果 3s 后人突然用6N 的力往回拉箱子,由于惯性,物体先做向右的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做向左加速运动,选项D 说法错误。故选 B。15 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 甲 和 G 乙 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G 甲 与 N1 是一对平衡力B G 乙 与 N2 大小相等C N2 与 N3 是一对相

21、互作用力D N3 大小等于N1 与 N2 大小之和【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甲物体受到重力 G 甲 和它对乙物体的压力为 N1,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甲和乙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该选项错误;B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 等于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和,即N2=G 甲 +G 乙故该选项错误;C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乙和水平桌面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该选项正确;D N3 与 N2 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N3=N2=G 甲 +G 乙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

22、等于甲的重力即N1=G 甲,故 N3 大小不等于N1 与 N2 大小之和,故该选项错误。故选 C。16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 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小球运动到O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B小球运动到A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C小球从B 运动到 O 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D小球从O 运动到 A 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O 点是小球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位置,此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则小球从B 点运动到 O 点时,

23、速度不为0,小球由于惯性仍然向上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B O 点是小球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位置,此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小球到达A 点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受合力向下,所以不会保持静止状态,故B 不符合题意;C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 点(弹簧原长的位置在O 点的上方),说明此时小球受到向上的弹力和向下的重力大小相等;小球从B 运动到 O 的过程中(不含O 点)弹簧的形变量大于在 O 点的形变量,所以此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则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其速度不断增大,故 C 符合题意;D在从 O 点运动到A 点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O 点恢复到原长过程,弹力逐渐减小方向仍向上,但合力向下,此

24、时弹力小于重力,故减速,从原长到速度为0 时,弹力逐渐增大,方向向下,故合力向下,继续减速,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17 如图所示,小明拉着小车匀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拉着小车匀速行走时,小明对小车没有做功B小车的重力与地面给小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小明对小车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地面给小明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的【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小车在小明的拉力作用下,运动了一段距离,因此小明对小车做功了,故A 错误;B读图可知,小车受到小明的斜向上的拉力,小车的重力与地面给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 正确;C读图可

25、知,小明对小车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属于平衡力,故 C 错误;D小明的脚对地面有一个向后的摩擦力,同时地面对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故故选 B。D 错误。18 如图 1 所示,水平路面由三段粗糙程度不同的区域组成。物块(体积忽略不计)在2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区域的最左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刚进入区域时撤去拉力,物F=块最终停在区域的最右端。图2 为物块运动的v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区域路面的粗糙程度大B物块在区域路面上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 NC拉力在区域中做的功比区域的小D区域的长度大于区城的长度【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B由图

26、知,物块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02s 内做加速运动,此时的拉力要大于摩擦力;在2s3s 内做匀速运动,则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此时摩擦力等于 20N;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不变,由于拉力大小一直不变,所以区域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区域路面的粗糙程度小,而且物块在区域 路面上所受的摩擦力小于2 N,故AB 错误;C由图可知,物体在02s 内图象与 2s 3s 内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同,则这两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由于拉力相同,距离也相同,则根据WFs 可知,拉力在区域中做的功和区域中所做的功是相同的,故

27、C 错误;D由图可知,物体在2s 3s 内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要小于物体在3s 6s 内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区域的长度大于区域的长度,故D 正确。故选D。19 如图所示,骑车出行,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B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因素分析。【详解】A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

28、等,故 A 错误;B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BC根据二力平衡同体、等大、反向、共线知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D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路面受到的压力是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而不是人对地面产生的,所以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 C。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受惯性力的作用在空中继续前进B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要让自行车更快的停下来,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D拉力越大,弹

29、簧被拉得越长,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不是力,故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在空中继续前进,故A 错误;B汽车在平直道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是平衡状态,受力平衡,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支持力和重力,两对平衡力的作用,故B 正确;C用力捏闸,使行驶中的自行车更快停下来,这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故C 错误;D用力拉弹簧,力度越大,弹簧就被拉得越长,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但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 错误。故选 B。【点睛】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