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48302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9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备战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备战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备战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备战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 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 长为 1m,水平放置在O、 O两个支点上已知AO、 OB 长度均为 0.25m。若把 B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40N;则木棒的重力为()A160NB 120NC 80ND 4ON【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设木棒 AB 的重心在C点,抬起B 端时的支点为O,由于 AO0.25m ,则抬 B 端的力的力臂OB AB- AO 1m-0.25m 0.75m木棒 AB 的重心距离支点的距离,即重力的力臂OC O C1 ABAO 11m0.25m 0.25m22木棒平衡,则有FOB GOC木棒的重力FOB40N0.

2、75mG=120NOC0.25m故 B 正确。故选 B。2 如图所示,将重150N 的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乙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所受重力为30N, AO : OB1:3 ,甲物体的底面积为 0.2m 2, g 取 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对杠杆的拉力为 10NB杠杆对甲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为60NC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50PaD水平地面对甲物体的支持力为60N【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对物体甲受力分析,甲受到重力、地面给甲的支持力、杠杆施加的拉力的作用,其中杠杆施加的拉力与甲对杠杆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地面给甲

3、的支持力和甲给地面的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A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A 端受到物体的拉力与OA 的乘积等于乙给B 端的拉力与OB 的乘积相等,则有FAG乙OB30N390NOA1即甲对杠杆的拉力为 90N,杠杆施加的拉力与甲对杠杆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B 项错误;CD甲给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给甲的支持力为F压F支G甲 FA 150N 90N 60N则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F压60N300Pap甲0.2m2S甲故 C 项错误, D 项正确。故选 D。3 悬挂重物 G 的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倾斜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A点,最小的力为FA,若力施加在BCB 点或 C 点,最小的力分

4、别为 F、 F 、且 AB=BO=O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忽略O 点的位置变化)A FA GB FB = GC FC FC【答案】 C【解析】【详解】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最小;若力施加在A 点,当 OA 为动力臂时,动力最小为Fa;若力施加在B 点,当 OB 为力臂时动力最小,为Fb;若力施加在 C点,当 OC为力臂时,最小的力为Fc,从支点作阻力的力臂为Gl,如图所示:A Fa 的力臂 AOG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a G, A 错误。B Fb 的力臂 BOG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b G, B 错误。C Fc 的力臂 CO G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5、,Fc G, C 正确。D Fb 的力臂 BO=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b=Fc, D 错误。4 有一平衡的不等臂杠杆,下面哪种情况下杠杆仍能平衡:()A使动力、阻力的大小减少相同的数值B使动力、阻力的大小增加相同的数值C使动力臂、阻力臂增加相同的长度D使动力、阻力的大小增加相同的倍数【答案】 D【解析】【详解】不等臂杠杆平衡时,满足F1l 1=F2l2,l 1l 2F 1 F 2,。A 使动力、阻力的大小减少相同的数值F 时,由 Fl 1 Fl 2 可知,(F 1- F)l1 (F 2- F)l2 ,故 A 不符合;B使动力、阻力的大小增加相同的数值F 时,由 Fl 1 Fl 2 可

6、知,(F 1+F)l1 (F 2+F)l2 ,故 B 不符合;C使动力臂、阻力臂增加相同的长度L 时,由 F 1L F2L 可知,F1(L+l1) F 2(L+l2),故 C 不符合;D使动力、阻力的大小增加相同的倍数时,由F 1l 1=F2l 2 可知,nF1 l 1=nF2 l 2,故 D 正确。故选 D 。5 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挂钩码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杆上 A、 B、 C、 D 的位置如图所示,当 A 点挂 4 个钩码时,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A B 点挂 5 个钩码B C 点挂 4 个钩码C D 点挂 1 个钩码D D 点挂 2

7、个钩码【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设每个钩码重力为F,每个小格长度为L,则 O 点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4F3L=12FL杠杆的平衡条件是A若 B 点挂 5 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5F2L=10FL 12FL杠杆不能平衡,故A 错误;B若 C点挂 4 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4F4L=16FL 12FL杠杆不能平衡,故B 错误;C若 D 点挂 1 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F6L=6FL 12FL杠杆不能平衡,故C 错误;D若 D 点挂 2 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F6L=12FL=12FL杠杆能平衡,故D 正确。故选 D6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

8、衡状态。下列操作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B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增加一个钩码C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D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钩码【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横梁上一个格的长度为L,原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有2G3L3G2LA两边各向外移一格,左边2G4L8GL右边3G3L9GL由于8GL9GL杠杆右端下沉,故A 不符合题意;B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增加一个钩码,因左边2G4L右边4G2L因2G4L4G2L故 B 符合题意;C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3G3L9GL右边4G

9、2L8GL因为9GL8GL杠杆左端下沉,故C 不符合题意;D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G3L3GL右边2G2L4GL由于3GL4GL杠杆右端下沉,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7 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 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A1 1B1 2C 43D 2 1【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 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 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 G甲l1 G乙 l 2 即m甲 g3m乙 g2m甲2所以,又因为 V 甲/ V 乙 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m乙3

10、m甲2V甲4甲1乙m乙33V乙2故 C 正确。故选 C。8 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A处用细绳悬在杠杆右端挂重为 G 的物体,当 AO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 ;当 BO 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 ,则12A F1F2C F1=F2D无法比较【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1)当 AO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如左图所示最省力,F1lOB=GlOAGlOAF1= lOB=G;( 2)当 OB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如右图所示最省力,F2lOB=GlOCGl OCGlOCF2=lOBlOBl OC

11、 lOBF2 GF1 F2;故选 B9 如图所示,在一个轻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杆保持平衡,然后向右缓慢转动F 至水平方向,这一过程中()A F 先变小后变大BF 逐渐变大C动力臂逐渐变小【答案】 AD动力臂逐渐变大【解析】【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详解】杠杆在图中所示位置平衡,阻力(重物对杠杆的拉力)及阻力臂大小不变;动力F 由图中所示位置转动至水平方向的过程中,当动力F 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动力F 的力臂最长,因此动力F 的力臂先增大后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可知,动力 先变小后变大。故选A。【点睛】中等题 .失分的原因是:不知道动力F

12、方向变化的过程中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不变;不会画动力F 在不同位置时的动力臂;不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通过动力臂的变化分析出动力的变化;不知道当动力 F 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大,动力 F 最小。10 能使杠杆 OA 水平平衡的最小力的方向为()A ABB ACC ADD AE【答案】 A【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由此分析解答【详解】由图知, O为支点,动力作用在A 点,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应向上,所以最小力方向为AB故选 A【点睛】在通常情况下,要使所

13、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就是最长力臂11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是O,AO=BO。若在 A 端和 B 端分别悬挂重力相等的两个重物,则杠杆()A保持平衡BA 端下沉C B 端下沉【答案】 BD以上均可能【解析】【分析】【详解】轻质杠杆 AOB 的重力可不计,杠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动力和阻力大小均等于物体的重力,两个重物的重力相等,则F1 =F2;动力臂为OA,阻力臂为 OC,满足OCOBOA所以可知F1OAF2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A 端下沉。故选 B。12 如图所示, AC 硬棒质量忽略不计,在棒的B 点悬挂一个重物,在棒的C

14、 点施加一个方向沿 OO 的力 F ,棒在力 F 的作用下从水平位置被缓慢提升到图示位置。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力F 的方向沿OO向下BABC是费力杠杆C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悬挂在杠杆上的物体的重力D在提升过程中,力F 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A F1 对杠杆的拉力向下,则为了将杠杆抬起,力F 的方向应沿OO向上,故A 错误;B由于力F 的方向应沿OO向上,则动力臂为S2,阻力臂小于动力臂,则杠杆为省力杠杆,故B 错误;C与杠杆接触的是悬挂在杠杆上的绳子,则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绳子对杠杆的拉力,故C 错误;D在移动过程中,F 1 的力臂逐渐变小,拉力F 力臂不变,则由杠杆平衡公式F 1

15、l1=F 2l 2 可知力F 变小,故D 正确。故选 D 。13 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挂等重的实心铅块和铁块(铅铁 ),杠杆水平平衡,若将铁块和铅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未触底),则()A杠杆左端上翘B杠杆右端上翘C杠杆仍然水平平衡【答案】 AD不确定【解析】【分析】根据铅块和铁块质量相同,并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确定杠杆的类型,即为等臂杠杆;因此当铁块、铅块都浸没水中后,受到浮力较小的一侧,杠杆下沉。【详解】原来杠杆平衡,且铅块和铁块质量相同(重力相同),且杠杆为等臂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两侧的力臂相同,铅块和铁块质量相同,因为铁 ,则由 Vm铅可知V铅 V铁 ,当浸没水中后,由F浮水 gV

16、排 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铅块受到的浮力较小,此时杠杆受到的拉力F拉 G物F浮因重力相同、铅块受到的浮力较小,则可知铅块对杠杆的拉力较大,因两侧的力臂相同,所以铅块一侧拉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则铅块一侧将下降,即右端下降,左端上翘。故选 A 。14 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 的方向,使其从,此过程中()A位置力臂最长B位置力臂最长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答案】 D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解析】【分析】【详解】AB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线段,由图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在位置时力臂最大,故AB不符合题意;CD从 时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图可知阻力等于钩码重力

17、不变,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阻力臂也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给杠杆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符合题意。故选 D。15 如图甲,轻质杠杆AOB 可以绕支点O 转动, A、 B 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 3 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OB=5:2;乙的重力为50N,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3000Pa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3 的水 (甲并未与水面接触 ),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

18、压力为50N33B甲的密度为2 10kg/mC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D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乙的边长L 乙 = 3 V乙 = 3 1000cm3 =10cm=0.1m ,乙的底面积S乙 = L 乙 2=( 0.1m ) 2=0.01m 2,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F 乙 =p 乙 S 乙 =3000Pa0.01m2=30N,故 A 错误;B地面对乙的支持力和乙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地面对乙的支持力F 乙支持 = F 乙 =30N,B 端受到的拉力FB=G 乙 -F 乙支持 =50N-30

19、N=20N,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甲OA=FBOB,G 甲 = OB FB= 220N =8N,OA5甲的密度m甲G甲8N33甲=-6m3 =0.8 10kg/mV甲gV甲 10N/kg1000 10故 B 错误;C因为甲 水,甲落入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F 浮甲 = G 甲 =8N,排开水的体积F浮甲8N-43V 排甲 =1 103 kg/m3=8 10m,水 g10N/kg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面上升的高度V排=810-4 m3h= S20010-4 m 2 =0.04m,容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33p=gh=1 10kg/m 10N/kg 0.04m=400Pa,故 C 正

20、确;D原来容器中水的深度V水6000cm3h= S容 = 200cm 2 =30cm=0.3m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的深度h1= h+ h=0.3m+0.04m=0.34m ,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3p1= gh1=1 10kg/m 10N/kg 0.34m=3400Pa,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42F= p1S 容 =3400Pa20010m =68N,故 D 错误16 如图所示,两个等高的托盘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 24N, A、 B 是木条两端, O、C 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0, AC=OC A 端放在托盘秤甲上,

21、B 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 现移动托盘秤甲,让C 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此时托盘秤乙的示数是()A8NB 12NC 16ND 18N【答案】 C【解析】【分析】在做双支点的题目时,求左边的力应以右边支点为支点,求右边的力应以左边支点为支点;本题 A 端放在托盘秤甲上,以B 点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先表示出木条重心D 到 B的距离,当C 点放在托盘秤甲上C 为支点,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托盘秤乙的示数【详解】设木条重心在D 点,当 A 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 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时,以B 端为支点,托盘秤甲的示数是6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托盘秤对木条A 端的支持力为6N,如图所示:由

22、杠杆平衡条件有:FA AB G BD ,即: 6N AB24N BD ,所以:AB 4BD , BD1C 为支点,此时托盘秤乙对AB ,当 C 点放在托盘秤甲上时,仍以4木条 B 处的支持力为FB,因为AO BO,ACOC, CO ODBD,BC3BD, CD 2BD,由杠杆平衡所以条件有: FB BCG CD ,即: FB 3BD 24N2BD ,所以: FB=16N,则托盘秤乙的示数为16N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正确找到力臂,难点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木条重心的位置17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所用钩码完全相同。下列做法中

23、能使杠杆再次平衡的是A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B左边减少1 个钩码,右边减少2 个钩码C两边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D左边钩码向左移1.5cm,右边钩码向右移1cm【答案】 D【解析】【详解】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左边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为3l ,因为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2G 3l3G l右 ,解得 l右2l ,即右边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为2l ;A若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则3G3l4G2l ,此时杠杆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B若左边减少1 个钩码,右边减少2 个钩码,则G3lG2l ,此时杠杆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C若两边的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l,

24、则2G2l3Gl ,此时杠杆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D若左边钩码向左移1.5cm,右边钩码向右移1cm,则2G(3l1.5)3G(2l1) ,此时杠杆平衡,符合题意。18 如图所示,用不同的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最省力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BCD【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各图的力F 大小分别如下:A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则F1=2G;B图中为斜面,在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 h 为斜边 s 的一半,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总功与有用功相等,则F2s=Gh所以F2h G1 Gs2C图中为动滑轮,动

25、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轮上,则F31 G2D图中为杠杆,O 为支点,动力臂为3l,阻力臂为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43l=Gl即F41 G3由此可得,最省力的为F4。故选 D。19 如图为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 为1 000 N(车架所受重力忽略不计),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 的大小为()A200 NB 300 NC 400 ND 500 N【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由平衡条件可知Gl1Fl 2则FGl1 = 1000N 0.3300Nl 2 m故选 B。20 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M 为重5000N 的配重,杠杆AB 的支点

26、为 O,已知OA 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A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B建筑材料P 重为 600NC建筑材料P 上升的速度为3m/sD物体 M 对地而的压力为4400N【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当工人用300N 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绳子对工人会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其大小也为 300N,此时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G、竖直向上的拉力 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F 支 ,由力的平衡条件知道F+F 支 =G即F 支 =G-F=700N-300N=4

27、00N由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 压=F 支 =400N故 A 正确;B由图知道,绳子的有效段数是n=2,且滑轮组摩擦均不计,由F1 G物G动知道,2建筑材料 P 的重力G=2F-G动 =2 300N-100N=500N故 B 错误;C因为物重由 2 段绳子承担,所以,建筑材料P 上升的速度v111m/s=0.5m/sv绳 =22故 C 错误;D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定滑轮受向下的重力、3 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知道FA =3F+G 定 =3 300N+100N=1000N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

28、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A=FA =1000N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FA OA=FB OB又因为 OA: OB=1: 2,所以FB = FAOA1000NOA500NOB2O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 的拉力等于物体M 对杠杆的拉力,即F =F =500NBB物体 M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 受到的支持力为F=G-F =5000N-500N=4500NM 支持M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FM 压 =FM 支持 =4500N故 D 错误。故选 A。二、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21 如图所示,在伽利

29、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 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b,c,d 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B在 d 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c 点的重力势能到 b 错误; cc由图知道,绳子的有效段数是到点,小球的机械能不变,故CD B 物B 动错误。C建筑材料 D 错误。G=2F-G动 =2 300N-100N=500N故 B 错误;C因为物重由 2 段绳子承担,所以,建筑材料P 上升的速度v111m/s=0.5m/sv绳 =22故 C 错误;D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定滑轮受向下的重力、3 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知道FA

30、=3F+G 定 =3 300N+100N=1000N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A=FA =1000N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FA OA=FB OB又因为 OA: OB=1: 2,所以FB = FAOA1000NOA500NOB2O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 的拉力等于物体M 对杠杆的拉力,即F =F =500NBB物体 M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 受到的支持力为F=G-F =5000N-500N=4500NM 支持M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FM 压 =FM 支持 =4500N故 D 错误。故选 A。二、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21 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 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b,c,d 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B在 d 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c 点的重力势能。 C 错误;他对国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50高,克服国旗的重力做功为CD B 物B 动错误。C建筑材料 D 错误。G=2F-G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