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52041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8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氮及其化合物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已知如图中H 是无色液体,号称生命之源,B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E 是红棕色气体。( 1) C 的化学式是 _。( 2) D 和 E都是大气污染物, D 转化成 E 的化学方程式是 _。(3) E 和 H 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_。【答案】 NH3221 2NO O =2NO【解析】【分析】H 是无色液体,号称生命之源,推断为H2O, B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N2, E 是红棕色气体,经过两步氧化得到判断为NO2,结合流程图分析可知, H 为 H2O, A 为 H2, B 为空气中

2、的 N2, C 为 NH3, D 为 NO, E 为 NO2, E 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C+F=G,是NH3+HNO3=NH4 NO3 ,依据判断的物质回答问题。【详解】H 是无色液体,号称生命之源,推断为H2O, B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N2, E 是红棕色气体,经过两步氧化得到判断为NO2,结合流程图分析可知, H 为 H2O, A 为 H2, B 为空气中的 N2, C 为 NH3, D 为 NO, E 为 NO2, E 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C+F=G,是NH3+HNO3=NH4 NO3 ;(1)C 的化学式为 NH3;(2)D 和 E 都是大气污染物,NO 转化为

3、NO2 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2NO+O2=2NO2;(3)E 和 H 反应为 3NO +H O=2HNO +NO,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可知,一氧化氮为还原223产物,硝酸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2。【点睛】考查物质推断的关系分析判断,解题一般解题思路:审清题意,从题干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找“题眼 ”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 “突破口 ”,大胆猜测,顺藤摸瓜,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2 根

4、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且已知对 A 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 A、 B、 C、 D 的化学式: A_, B_, C_, D_。( 2)写出 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_ ; _ 。【答案】 NH43332+2 +33HCONHBaCOCO+Ba+2OHNH +BaCO +2H2O BaCO3 +2H+ Ba2 + +CO2 +H2 O【解析】【分析】气体 B 遇 HCl 冒白烟,则气体B为 NH3,加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C 遇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则 C 为 BaCO3 , D 为 CO2,据此可推断无色溶液中应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则 A

5、 可能为 NH4 HCO3或( NH4 ) 2CO3,如果是 NH4 HCO3,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9,如果是( NH ) CO,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26.33423子质量为96 =24,根据对 A 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可知, A 为4NH4 HCO3,据此答题。【详解】气体 B 遇 HCl 冒白烟,则气体B为 NH3,加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C 遇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则 C 为 BaCO3 , D 为 CO2,据此可推断无色溶液中应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则 A 可能为 NH4 HCO3或( NH4 ) 2CO

6、3,如果是 NH4 HCO3,则分解产生的气79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如果是( NH4 ) 2CO3,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3子质量为 96 =24,根据对 A 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可知, A 为4NH HCO,据此答题。43(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 为 NH4HCO3,B 为 NH3,C 为 BaCO3 , D为 CO2;故答案为: NH HCO; NH; BaCO; CO;43332(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 +HCO+Ba +2OHNH+BaCO+2H O,反应的离子方程43332+2+式为 BaCO +2HBa +CO+

7、H O;322+-2+-+2+故答案为: NH +HCO+Ba +2OHNH+BaCO+2H O; BaCO +2HBa +CO+H O。433323223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 Na2CO3、 Na2SO4、 CuSO4 、CaCl2、 NaOH 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混合物溶于蒸馏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取少量上述溶液中滴加Ba(NO3)2 溶液至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部分溶解。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肯定没有 _,可能有 _。(2)写出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_。(3)现要对 (1)中可能有的物质进行确认,写出

8、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包括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_ 。【答案】 Na2 324423+2+22取少量待测CO 、Na SO CuSO、 CaCl NaOHBaCO+2H =Ba +CO +H O液与小试管中,加入氯化铵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如试纸变蓝色,则说明含有 NaOH【解析】【分析】取少量固体混合物溶于蒸馏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有CuSO4;取少量上述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为3或)BaCOBaSO ;4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BaCO3 和 BaSO4 ,则一定含有 Na2CO3、 Na

9、2SO4,则一定不含CaCl2,可能含有 NaOH,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取少量固体混合物溶于蒸馏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有CuSO4;取少量上述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为BaCO3或BaSO4;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BaCO34和 BaSO ,则一定含有 Na2 3242CO 、 Na SO ,则一定不含CaCl ,可能含有 NaOH;(1)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Na2CO3、 Na2SO4,肯定没有CuSO4、 CaCl2,可能有NaOH;(2)碳酸钡是可以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实质是:BaCO +

10、2H+2+=Ba +CO +H O;322(3)要确认是否含有 NaOH,可加入氯化铵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如试纸变蓝色,则说明含有 NaOH。4A、 B、 C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 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若 A 是一种活泼金属, C 是淡黄色固体,则 C 的名称为 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_ 。将 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 D 的化学式为 _。现有 D 和 NaHCO3 的固体混合物10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质量为9.

11、38 g,D 的质量分数为_。(3)若C是红棕色气体,A 可能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下图是实验室制取 A 气体的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收集 A 的方法是 _,验证 A 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任写一种)。写出实验室制取A 的化学方程式 _ 。若有5.35g 氯化铵参加反应,则产生的A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试写出C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可得到酸X。如下图:足量X 的浓溶液与Cu 反应,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实验完毕后,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写化学式)【答案】 2SO22催化剂垐 垐 垎3过氧化钠2 2223O223 O

12、噲 垐 垐 2SO2Na O 2CO 2Na CONa CO83.2% 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Ca(OH)24232223 2NHCl CaCl 2NH 2H O2.24 3NO HO 2HNO NO Cu4H2 NO3- Cu2 2NO2 2H2ONO【解析】【分析】【详解】(1) 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为硫单质,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BC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则化学方程式为2SO22催化剂垐 垐 垐 垎3 O噲 垐 垐 垐2SO,故答案催

13、化剂为: 2SO垐 垐 垐 垎2 O2 噲垐 垐 垐 2SO3;(2) C 是淡黄色固体,则C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 O2;将过氧化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即最后将变成Na2CO3;将 Na2CO3 和体混合物加热,则碳酸氢钠发生分解,剩余固体为碳酸钠,设碳酸钠的质量为NaHCO3 的固mg,则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0-m)10610-m ) g,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为g,则842(10-m)106 +m=9.38 , m=8.32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32g

14、 100% =83.2%,故答案84210g为:过氧化钠;2Na2O2 2CO2 2Na2CO3 O2 ;83.2%;( 3) C 是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 A 可能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氨气为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有白烟产生,利用以上两种方法可以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故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

15、钙固体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 CaCl 2NH 2H O,故答案为: Ca(OH) 2NH4ClCaCl 2NH3 2H O;23222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1molNH 4Cl1molNH 3,若有5.35g 氯化铵参加反应,则产生的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NH 3 )=22.4L/moln(NH 3 ) =22.4L/molm(NH 4Cl)5.35g2.24L ,n(NH 4Cl)=22.4L/mol= 22.4L/molM(NH 4Cl)53.5g/mol故答案为: 2.2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其化学方程式为3NO2 H2O 2

16、HNO3 NO;足量浓硝酸与Cu 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 2 NO3-Cu2 2NO2 2H2O;因为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O,故答案为:3NO2 H2O 2HNO3 NO; Cu 4H 2 NO3- Cu22NO2 2H2 O; NO。【点睛】二氧化氮因为能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密度与空气接近,则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5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附图所示(

17、反应条件未标出)(1)若A、 D 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 是D 的2 倍,所含元素的原子D 是A 的 2式是 _。(2)若A、 D、 F 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 D 所含元素同主族,A、F 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若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 F 是气态单质,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 。(4)若B、 C、F 都是气态单质,且B 为黄绿色,和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 相遇有白烟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在反应中若有3mol电子转移,则生成D 的物质的量为_。【答案】C 4HNO3加

18、热高温2+2Cl22222+(浓)CO4NO2H O2C SiOSi 2COCl2Fe=+3+催化剂322+2Fe4NH +5O4NO+6H O 3mol加热【解析】【分析】【详解】(1) 若A 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 是 A 的 2 倍,则 D 处于第二周期、 A 处于第三周期,设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x,则 2+8+x=2( 2+2x) ,解的 x=2,故 A 为 Mg,D 为 C,则 B 为 CO2, C 为 MgO,与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F 为 HNO3, E 为 Mg ( NO3)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热是

19、: C+4HNO3( 浓 )CO2+4NO2+2H2O;( 2) A、 D、 F 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 所含元素同主族,A、 F 所含元素同周期,则 A 为 C, D 为 Si, F 为 O, B 为 SiO2,反应为C 与二氧化硅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高温2C+SiO2Si+2CO;( 3) 若 A 是常见的金属的单质,D、 F 是气态单质,且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D 和 F 单质化合反应生成B 为酸,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变价金属,气体单质F 能与 A反应生成高价态化合物,则推断变价金属A 为 Fe,F 为 Cl2223,D 为 H , B 为 HCl, C 是 FeCl , E

20、为 FeCl ,反应 ( 在水溶液中进行 ) 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 +2Fe3+;( 4) 若 B、C、 F 都是气态单质,且 B 为黄绿色,则B 为 Cl2,反应需要放电条件才能发生,为氮气与氧气反应,和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可以推知C 为 N2, F 为 O2, E 为3D 为 HCl,反应的化NO, A 为 NH ,反应为置换反应, A、 D 相遇有白烟生成,可推知学方程式是: 4NH3+5O催化剂4NO+6H2O,反应为: 2NH3+6Cl2=6HCl+N2,每生成2加热6molHCl 转移 6mol 电子,则若有3mol 电子转移,生成 HCl 的物质的量为 3

21、mol。6X、Y、 Z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英文字母,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X、 Y、 Z、 E、 F 为I.若 Y 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 Y 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在工业上可以用足量氨水吸收,化学方程式为_。(2)Z 的水溶液可以制得某种强酸-3E。实验室用 98%的浓 E( = 1.84g cm)溶液配制l.5mol-1 稀 E 溶液 240 mL。L 制该稀 E 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和 _ ;II.若 Z 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由Z 和 CO2 制备氧气的化

22、学反应方程式为 _。III.若 Z 是红棕色气体。( 1)试写出 Z 与水反应制备另一种强酸 F 的化学方程式 _。( 2) 2.0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 100mL 密度为 1.40g mL-1 质量分数为 63%的浓 F 溶液中,得到 Z 和 N2O4(Z 和 N2O4 均为浓 F 溶液的还原产物 )的混合气体 1792mL(标准状况 ),向反应后-1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得到3.7g 沉淀。则合金中铜与的溶液中加入 1.0mol L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_ mL 。【答案】 2NH3 H2O+SO2 =(NH4 )2SO3 +H2 O 250m

23、L容量瓶2Na2O2+2CO2=2Na2CO3+O2?3NO2 +H2O=2HNO3+NO2:31300【解析】【分析】I若 Y 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Y 为 SO2;II若Z 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则Z 为Na2O2;III若Z 是红棕色气体,则Z 为NO2, X 为N2 或NH3, Y 为NO。【详解】I.( 1)根据分析,Y 为 SO2, SO2 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在工业上可以用足量氨水吸收,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SO2=(NH4)2SO3+H2O,故答案为:2NH3?H2O+SO2=(NH4)2SO3+H2O。(

24、2)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得硫酸,E 是硫酸。实验室用98%浓硫酸 ( =1.84mg?cm-3 )溶液配制1.5mol ?L-1 稀硫酸溶液240mL,依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可知,需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II. 根据分析,Z 为Na2O2,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Na2O2 和CO2 制备O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 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III.( 1) Z 为 NO2 ,X 为 N2 或 NH3 ,Y 为 NO, NO2 与 H2

25、O 反应生成 HNO3 和 N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2) F 为 HNO3,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3.7g 沉淀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镁,所以沉淀中氢氧根离子的质量为3.7g-2g=1.7g ,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1.7gnM17g0.1mol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离mol子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 M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 、 ymol,则:2x2 y0.1x0.02mol64x,计算得出:y,所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4 y 20.03mol0

26、.02: 0.03=2:3 ;标准状况下,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1.792Lamol,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n0.08mol ,设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Vm22.4L / mol的量为( 0.08-a ) mol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a1+(0.08-a) 21=0,计.1算得出:a=0.06mol ,则 N2O4 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 ,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后溶液中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00mL1.4g/mL 63%-0.06mol-0.02mol 2=1.3mol,所以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27、63g/molV1.3mol1.3L 1300mL ,故答案为: 2:3 ; 1300。1.0molL7A、 B、 C、 X 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 A、 B、 C 含有相同元素甲,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参与的反应,水未标出)。( 1)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 A、 X、 B、 C 为 _ (填字母代号)a.NaOH CO Na CO NaHCOb.Na ONa O Na O22332222c.NHO NONO d.Fe ClFeClFeCl322223(2) X 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C 为 _(填化学式)。若 B 中混有少量 C 杂质,除杂的化学方程式为_。(3) C 为

28、红棕色气体,则A 是 _或_(填化学式),若 A 的水溶液显碱性,写出 AB的化学方程式 _ , B 和 C 可相互转化,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 _ 。(4)若 C为淡黄色固体,则B 为 _,写出 C 在潜水艇中作为供氧剂牵涉的两个反应方程式 _ 、 _。(5)除( 1)涉及的转化外,再写出一组符合转换关系的A、 X、 B、 C _ (填化学式)。【答案】 abcNaHCO2NaHCO3Na2CO3+H2O+CO2 NH3 N234NH3+O4NO+4H O3NO +H O=2HNO +NONa O2Na O +2CO =2Na CO +O2222322222322Na2 O2+2H2O=4Na

29、OH+O2S( H2S)、 O2、 SO2、 SO3【解析】【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氧化钠与氧气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或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详解】( 1) 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30、和水,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b.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氧化钠与氧气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c.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d.铁在氯气中燃烧只能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错误;abc 正确,故答案为:abc;(2)若 X 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X 为二氧化碳、A 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 C 为碳酸氢钠;若碳酸钠中混有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3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NaHCO3; 2NaHCO3Na2 CO3+H2O+CO2;( 3)若 C为红棕色气体,则 X 为氧气、 A 为氨气或氮气、 B 为一氧化氮、 C 为二氧化氮,若 A 的水溶液显碱性, A 为氨气,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O24NO+4H2O;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 +H2 O=2HNO3+NO,故答案为: NH3; N2; 4NH3+O24NO+4H2O; 3NO2+H2O=2HNO3+NO;( 4)若 C为

32、淡黄色固体,则 X 为氧气、 A 为钠、 B 为氧化钠、 C 为过氧化钠,在潜水艇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 O2+2CO2=2Na2CO3+O2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 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 2Na2O2 +2CO2 =2Na2CO3+O2; 2Na2 O2+2H2O=4NaOH+O2;( 5)除( 1)涉及的转化外,还可能存在与硫元素有关的物质间的转化,转化关系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在催化AXB二氧化硫、C 为三氧化硫,故答案为:S

33、(H2S)、 O2、 SO2、 SO3。【点睛】解框图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8 已知 X 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X、 Y、 Z 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M 是一种金属单质, D 是一种盐,受热易分解。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试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 Y_、M_ 、 D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 _ , _ 。(3) Z 是合成硝酸的重要原料,请写出其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Cl2242223222【答案】24 4H2FeSO Fe NH Cl Cl SO 2H O=2ClSO SO 2H O=2FeSO42 4H33NH323324NO+6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