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52101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 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 拉动木板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左运动,物体A 静止不动,下列关于木板对A 的摩擦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A木板对A 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板对A 的摩擦力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木板对A 的摩擦力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木板对A 的摩擦力【答案】 B【解析】【详解】A由于物体 A 静止不动,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向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向左, A 错误;BCD 由于物体A 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 A 的摩擦力

2、,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B 正确, C、 D 错误;2 对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鞋底上都要刻上深深的花纹是为了节约材料B跳远运动员奋力助跑是为了增大自己的惯性C“头球”改变足球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双杠运动员上杠前手涂抹镁粉是为了减小手和杠间的摩擦【答案】 C【解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等;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详解】A鞋底上都要刻上深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A 错误;B跳远运动员奋力助跑是为了利用

3、惯性,而不是增大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B 错误;C“头球”改变了足球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正确;D双杠运动员上杠前手涂抹镁粉是为了增大手和杠间的摩擦,D 错误。故选 C。【点睛】关键是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3 每年都有一大批丹顶鹤从北方迁徙到我市滩涂越冬,如图所示,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作用力的方向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运动方向相反【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丹顶鹤正沿直

4、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滑翔,处于平衡状态,则丹顶鹤的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故选A。4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正确; A 不符合题意;B乙

5、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F支G甲G乙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F压G甲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 正确; B 不符合题意;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 错误; C 符合题意;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 D 正确;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5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牛顿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行驶D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没有惯性【答案】 C【解

6、析】【详解】A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A 错误;B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同样有惯性,B 错误;C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能继续向前行驶,C 正确;D 惯性的大小仅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与所处的位置无关,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一样有惯性, D 错误。6 如图 所示,用 F=6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物块A 时,物块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6N,向左B 4N,向右C 6N,向右D 4N,向左【答案】B【解析】【详解

7、】以 B 为研究对象, B 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 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 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B 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选B 。7 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是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而不是摩擦力;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可以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

8、所以其运动状态可以被摩擦力改变;木块最后停止是由于摩擦力与弹力相等。故选 B。8 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所以运动员受到的是平衡力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符合题意;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

9、,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与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故应选 A。9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A、 B、 C 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1、 m2 和 m3,绳子不可伸长 ,且不计绳子的质量、绳与滑轮的摩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A、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物块A 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且有m=m +m231B若 A、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 与桌面之间摩擦为 m3 g;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 m2gC若 A、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则桌面对A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A、B 之间有摩擦力D若拉着 A、 B 一起向左做匀速

10、直线运动,则B 物体有相对 A 向右的趋势, B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答案】 C【解析】【详解】A若 A、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没有摩擦力,A 水平方向受到绳子的拉力和桌子的摩擦力,属于平衡力,则F=f=m3g,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FN=( m1+m2) g,所以( m1+m2)g f,( m1+m2) gm3g , m3m1+m2故 A 错误;B若 A、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A、 B 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AB 之间没有摩擦力,A 水平方向受到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桌子对A 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属于平衡力,则A 与桌面之

11、间摩擦力为f=m3g,故 B 错误;C A、 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 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桌面对A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B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使B 向右加速运动,故C 正确;D若拉着A、 B 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AB 之间没有摩擦力,故D 错误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匀速竖直向上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利的C推讲台推不动时,是因为推力小于地面作用在讲台上的摩擦力D人走路时,受到地面对人向后的滑动摩擦力【答案】B【解析】【详解】A人匀速竖直向上爬杆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杆对这人

12、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大小相等的,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也不变, A 错误;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利的,有这个摩擦力,皮带才能传动,确;B 正C推讲台推不动时,这时讲台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推力等于地面作用在讲台上的摩擦力, C 错误;D人走路时,人的鞋底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D 错误。11 如图,用力F 将小球压至D 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撤去F 后,小球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到达C 位置时小球所受弹力等于重力,B 位置是弹簧自身长度的位置,A位置是小球到达的最高点。整个过程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 B 位置小球受力

13、平衡B在 A 位置小球不受力C从 D 到 B 位置过程中小球先减速后加速D从 D 到 A 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再增大【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 B 位置是弹簧自身长度的位置,此位置弹簧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没有弹力,由于整个过程不计能量损失,没有阻力,此时小球只受重力,不是平衡力,故A 错误;B 在A 位置小球到达最高点,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故B 错误;C 在 D 位置时,弹簧弹性形变最大,弹力最大,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加速上升,到达 C 位置时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合力为零,之后BC段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小球做减速运动,BA 段只受重力,合力向下,小球继

14、续做减速运动,故C 错误;D 由 C分析知, D 点弹力最大,弹力大于重力,合力等于弹力减重力,随后弹力减小,合力减小,当到 C 点时,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合力为零,之后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合力等于重力减弹力,随着弹力的减小,合力逐渐增大,到B 点,弹力消失,只受重力,合力就等于重力,合力达到最大,故从D 到 A 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再增大,故D 正确。故选 D。12 甲、乙两个物体材料相同,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分两次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动它们,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如图1 所示,第二次如图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 中甲所受摩擦力大于图2 中甲所受摩擦力 F1

15、 大于 F2F12小于 F图1 中乙所受地面摩擦力大于图2 中乙所受摩擦力A只有是正确的B只有是正确的C只有是正确的D只有是正确的【答案】 B【解析】【详解】 由题意可知,两个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同时,两物体以不同方式放置时,其对地面的总压力不变,所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整体所受摩擦力不变,由于“整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则两次的推力F1 等于 F2, 错误; 由题知,两次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图 中甲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F ,而图 中推力 F 等于甲、乙所受的摩擦力之和,所以图 中甲所受摩擦力较大, 12正确; 图 1 中,把甲、乙看作一个整体,其受

16、到向右的推力F1 和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乙所受地面摩擦力等于F1,图 2 中,推力21 中乙F 等于甲、乙所受的摩擦力之和,所以图所受地面摩擦力大于图2 中乙所受摩擦力, 正确,故选 B。13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 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O情况,则()A小球运动到O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B小球运动到A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C小球从B 运动到 O 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D小球从O 运动到 A 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O 点

17、是小球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位置,此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则小球从到 O 点时,速度不为 0,小球由于惯性仍然向上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B 点运动B O 点是小球在自然状态下静止时的位置,此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小球到达A 点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受合力向下,所以不会保持静止状态,故B 不符合题意;C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 点(弹簧原长的位置在O 点的上方),说明此时小球受到向上的弹力和向下的重力大小相等;小球从B 运动到O 的过程中(不含O 点)弹簧的形变量大于在 O 点的形变量,所以此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则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其速度不断增大,故 C 符合题意;D在从O 点运动

18、到A 点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O 点恢复到原长过程,弹力逐渐减小方向仍向上,但合力向下,此时弹力小于重力,故减速,从原长到速度为0 时,弹力逐渐增大,方向向下,故合力向下,继续减速,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14 如图所示,当小明用力推墙时,他沿水平冰面减速向后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明受到摩擦力是水平向右,合力为零,运动状态不变C小明减速运动时,则他的惯性和机械能也随之减小D假如小明的重力突然消失,小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19、, A 错误;B小明减速向后退去,那么受到摩擦力是水平向右,但是合力不为零,速度在减小,那么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B 错误;C小明减速运动时,小明自身的质量不变,那么他的惯性是不变的;速度在减小,那么动能是在变小的,在水平冰面上运动,重力势能不变,则可知机械能是变小的;C 错误;D假如小明的重力突然消失,那么小明对冰面的压力消失,摩擦力也消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小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 D。D 正确。15 如图所示,物体 G 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左的拉力 F 去拉物体。第一次F1=10N,物体未被拉动;第二次 F2=15N,物体恰好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三次F3=

20、20N,物体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B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C第三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向左D第三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答案】 B【解析】【分析】掌握产生摩擦力的条件:要产生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如果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不论速度大还是小,摩擦力和拉力都是二力平衡,拉力是多大,摩擦力就是多大;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增大拉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变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了,但摩擦力的大小还是不变的。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为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如果二力大小相等,合

21、力大小就为零。【详解】A当 F1=10N 时,物体未被拉动,在水平方向由二力平衡知拉力等于摩檫力即f F 10N故 A 错误;B 用大小为 15N 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此时属于滑动摩檫力,故f F 15N故 B 正确;C 摩檫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物块相对与地面是向左运动的,所以地面对物块的摩檫力方向向右,故C 错误;D 当拉力是 20N,因为影响滑动摩檫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当把拉力F 增大为 20N 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15N,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摩擦力产生的

22、条件,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根据物体的状态可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16 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 (如图 )。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球转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网袋静止时,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网袋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所受到的拉力大于它的重力【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故A 错误;B金属球作圆周运动,方向不

23、断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 错误;C网袋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 错误;D网袋由静止向上运动,合力向上,所以拉力大于重力,故故选 D。D 正确。17 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至放在小车底板上的木块,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C木块静止不动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当木块向前压缩弹簧时,木块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木块的惯性在减小【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

24、由题意知,原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弹簧也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说明小车在突然减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压缩弹簧,故A 错误;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说明木块向左运动或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这种情况是由于小车突然加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造成木块向左运动或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 B 正确;C.木块静止不动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 错误;D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D 错误。故选 B。18 2019 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11 连胜的战绩荣获

25、世界冠军。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关于该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击球时手对排球的力与排球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击球后排球的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将保持静止状态D排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平衡力作用【答案】 B【解析】【详解】A击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和排球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B击球时,手对排球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让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B正确;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速度不为零,所以此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其不会处于静止状态,而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 错误;D排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处于

26、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故选 B。19 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答案】 B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解析】【分析】【详解】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其速度不为零,方向是沿远地点切线的,所以当此时所有外力消失,卫星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20 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

27、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答案】A【解析】【详解】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A 正确;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重力的作用,不是平衡力,B 错误;C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能说球受到惯性,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C 错误;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这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为零,D 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