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52587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2021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2021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2021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2021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介质甲射向介质乙,两种介质中有一种是空气,另一种是玻璃,MN 是其分界面。则图中的折射角和甲介质的种类分别是A50,空气B50,玻璃C 60,空气D 60,玻璃【答案】【解析】【详解】D由图可知,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水平直线MN 为界面,竖直虚线为EF法线;因为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且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均据法线两侧,因此CO为入射光线,OB 为反射光线,OA 为折射光线,则折射角AOE=90-30 =60入射角 COF=90-40 =50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因此

2、可得甲介质是玻璃,故选D。2 有一个焦距为 f 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 1.5f 处,在此过程中()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BD【解析】【详解】A从 4f 向 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 1.5f 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 2f 时,像距等于 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 处

3、沿主光轴移动到1.5f 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 4f 向 2f 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 继续向 1.5f 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3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 换成凸透镜B 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

4、与图乙相同C凸透镜A 的焦距大于凸透镜B 的焦距D凸透镜B 的焦距大于凸透镜A 的焦距【答案】 A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故 A 正确;B由乙图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不相同,故B 错误;CD由甲图可知,物距u35cm5cm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所以30cm2 fA得f A15cm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 和 2f 之间,即fB30cm2 f B可得15cmfB30cm所以 A 的焦距小于B 的焦距;故C

5、错误, D 正确。故选 AD。4 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答案】 AC【解析】【分析】【详解】A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远视眼镜对烛焰光线的会聚作用消失,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由于烛焰的像不在光屏上,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像距会变小,当像距

6、减小的距离与移走远视眼镜像距变大的距离相等时,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烛焰的像,故A 符合题意;BC由于移走远视眼镜后,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离烛焰的像的距离更大了,像会变得更加模糊了,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就会靠近烛焰像的位置,当光屏正好移到烛焰像的位置,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烛焰的像,故B 不符合题意, C 符合题意;D由于移走远视眼镜后,烛焰的像会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大,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烛焰的像离凸透镜更远了,像距变得更大,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离烛焰的像的距离就更大了,像会变得更加模糊了,故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烛焰的像

7、会更加模糊,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C。5 小明在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 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 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之后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甲换成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乙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在光屏上再次成烛焰清晰的像。则对于这两次成像实验()A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B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大于30cmD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小于30cm【答案】 BD【解析】【分析】【详解】AB凸透镜甲焦距为1

8、0cm,物距为:u=50cm-35cm=15cm,当 fu2f,所以5cmv 2ff20cm 2f解得10cm f 4f即35cm + 20cm 4f解得f13.75 cm综上所述10cm f 13.5cm故 AB 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40cm 刻度处,物距等于50cm- 40cm= 10cm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C 错误;D将蜡烛移动到25cm 刻度处,物距减小,像距将变大,像也变大,所以应向右移动光屏,故 D 正确。故选 D。9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中,桌上已给出的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

9、笔、刻度尺、打火机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A、 B);白纸一张。A 蜡烛是“物”。实验中,确定A 蜡烛的像的位置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 和蜡烛 B 的边缘画圆,并测出相应的物距u 和像距 v。第一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 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蜡烛B 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应只点燃A 蜡烛B应在“ M ”侧观察蜡烛A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C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第一次实验测量的像距 v1 3.50cm【答案】 ABD【解析】【详解】AB做实验时,只点燃蜡烛A,蜡烛 A 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 的一侧,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

10、代替蜡烛 A 像的蜡烛 B,当 B 好像被点燃时,说明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A 与 A 的像大小相同;故A、B 正确;C实验中,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主要是为了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故C 错误;D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 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根据对称性可知,像距应是B 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由图知: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所以此时对应的像距v=3.50cm,故 D 正确。10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如图所示,当蜡烛距透镜一侧距凸透镜 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11、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cm)时,在另A像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cmC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像一定会变小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4cm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可能得到烛焰的像【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10cm,像距为6cm ,物距大于像距,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 正确;B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10cm 2ff 5cm此时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 6cm2f3cm f 6cm 综合得3cm f 5cm故 B 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像一

12、定会变大,故C 错误;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4cm 时,如果3cm f 4cm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可以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 错误。故选 A。11 如图所示,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2 m 处,从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则()A应后退到距镜2 m 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1 m 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 m 远处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由上图知,在A AC 和AOO 中故故即平面镜的高为人身高的AA COA OACAOO ACAAO OAA ACAOOAOOO1AAAC

13、214因要看见自己在平面镜所成的全身像,平面的高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故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从镜子里也只能看见自己的上半身,不能看见自己的全身像。故选 D。12 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能看到立体效果关于3D 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摄像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 倍的镜头焦距【答案】 D【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是: u2f,成

14、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 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详解】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人眼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

15、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 6 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 7cm,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 错误,符合题意【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另外本题还考查了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此题涉及到的3D 电影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13 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依次得到倒立的放大的像和倒立的缩小的像,测得像距分别为 26 厘米和 16 厘米,则该透镜的焦距f 为()A6 厘米

16、f10 厘米B8厘米 f13 厘米C 13 厘米 f16 厘米D 16 厘米 f2f, fu2f ,即f30cm2f。故AB错误;C当u=60cm时,由f30cm 可知2f2f。当物距大于2f 时, fv2f,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 正确;D当 u=15cm 时,由 30cm2f 可知 15cm f,即像,光屏上将承接不到像。故D 错误。uf,当物距小于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16 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A10cmB20cmC 30cmD 40cm【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17、】由图可知该透镜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以及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的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得到透镜的焦距是10cm 。故B、 C、 D 项不符合题意, A 项符合题意。17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将物体靠近透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物体的像,则一定成虚像B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C如果物体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D将透镜遮挡一部分,则一定不能成完整的像【答案】 B【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

18、知,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说明此时2 f u f , v 2 f ;将物体靠近透镜后,只要物距仍在2 fuf 这个范围,此时只需要把光屏远离凸透镜,还可以成放大的实像;故A 项错误;B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后,此时2 fvf , u2 f ,故此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故B 项正确;C物体靠近透镜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透镜,当u2 f 时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当 2 f u f时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距离,故C 项错误;D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

19、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像会变暗。故D 项错误;18 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 ”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

20、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 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故选 B 。19 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 1m 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刷

21、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D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 错误;B “刷脸 ”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错误;C“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 C 错误;D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1m 处,即物距等于1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解得,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D 正确。故选 D。20 如图所示的两个平面镜相交成55角,一束光线AO 射到其中一个平面镜上,要使经另一镜面一次反射后,最后的光线从OA 路径传播出去,角应为A35B 55C 45D 90【答案】 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PN 垂直,由图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55角,则 POB=90-55 =35,因为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镜面,且平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AO 与平面镜MP 的夹角= POB=35 ,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