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用药引.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57747 上传时间:2020-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常用药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药常用药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药常用药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药常用药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药常用药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常用药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常用药引.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药常用药引引药的临床应用 , 概括起 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即用于引药归经、佐助、佐制、反佐、调与诸药等。(一 )引药归经 :如参苓白术散中用桔梗为引 ,似舟楫载药上达上焦以益肺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用吴茱萸、 生姜为引 ,直走厥阴引诸药散陈寒 ;芪芍桂酒汤中用苦酒为引 ,引药入营分以增强泄营中郁热与散肌腠水湿之功;失笑散中用醋调服为引,引药入肝以解肝经瘀血疼痛。(二 )佐助 :如八正散中用灯心草为引,既可导热下行而通关窍,又能增强通淋除湿的作用;炙甘草汤中用酒煮煎为引 ,增强了疏通经络、 畅利血脉的功效 ;括蒌薤白白酒汤中用白酒为引,助药上行通达气血。(三 )佐制 :如川芎茶调散用清茶

2、调下为引,既可上清头目 , 又能制约风药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 ;凉隔散用白蜜为引 , 既可存胃津、润燥结,又能缓与硝、黄之峻下。(四 )反佐 : 如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用人尿、猪胆汁为引 ,取其性咸寒 ,引阳入阴 , 使温热之药不为寒邪格拒 ,以利发挥回阳救逆之作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为引,借其苦寒性滑引姜附大辛大热药物入阴 ,以制盛寒对辛热药物之格拒,具有 “甚者从之 ”之意。(五 ) 调与诸药 :如麻黄汤、 桂枝汤中用炙甘草为引,以缓与麻、 桂峻烈之性 ; 龙胆泄肝汤中用甘草为引 ,以调与诸药苦寒之性 ;达原引中用甘草为引 ,以缓与厚朴、槟榔、草果之力猛并能解毒 ,又可缓与知母、

3、黄芩之苦寒。此外 ,也有调与中州 ,固护脾胃之意 ,如常用生姜、大枣、甘草为引 ,即有此意。二、引药的临床应用 ( 一)蔬菜类引药1、生姜 : 辛,微温 ; 入胃、脾、肺、肝经 ,其性走而不守。作引药其效有三:宣散表寒 , 降逆止呕 ;化痰涤饮 ,通络利窍 ;调理肝胃 ,畅达气机。 但阴虚及上、 中焦有热者忌用、 引药用量1 3 片。Tz$2、生姜皮 :辛 ,凉 ;入脾、肺经。作引药就是取其以皮走脾之意,引诸药入脾 ,有与脾行水之功效。但阴虚及上、中焦有热者忌用。引药用量,1 3 片。三、煨姜 :辛 , 微温 ;入胃、脾、肺经。作引药就是取其性平与,既无干姜之燥 ,又无生姜之散 ,有与中止呕

4、,固护胃气的作用。但阴虚及上、中焦有热者忌用。引药用量1 3 片。3、葱白 :辛 ,甘 ,温 ;入肺、胃经。作引药能领诸药达表入里,其效有三 :与调阴阳 ,通阳散寒 ,疏散表寒。但表虚多汗者忌用。引药用量,1 2 寸。4、葱尖 :辛 ,甘, 温 ;入肺、胃经。作引药意在以葱尖通关利窍,可开通膀胱关窍。但表虚多汗者忌用。引药用量 ,1 2 寸。5、胡荽 :辛 ,温 ;入脾、胃、肺经。作引药就是取其辛温香窜之性,领诸药外达皮肤 , 有疏风解表 ,发汗透疹的作用。 但疹已透出或非风寒外束而就是热毒壅盛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用。引药用量 ,1 2 棵。 ?,6、香菇 : 甘,平 ;入肝、胃经。作引药能助诸

5、药托痘排毒 ,疏风透疹。但有中寒者不宜用。引药用量 ,1 3 片(二 )谷物类引药1、粳米 :甘 ,平; 入脾、胃经。作引药就是取其甘缓之性,调护胃气 ,以防大凉之剂伤中。引药用量,3 15 克。2 、陈仓米 :甘、淡、平 ;入脾、胃经。作引药其效有二:调中益气 ,涩肠止泻 ;顾护胃气 ,化湿止痢。引药用量 ,3 15 克。3、糯米 :甘 ,温; 入脾、胃、肺、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行营卫,有益气行血、透痘助浆的作用。但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运化者忌用。引药用量,3 5 克。 14 、薏苡仁 :甘 ,淡 ,平 ,微寒 ;如脾、胃、肺经。作引药能助药健脾益气,除湿散满。但大便干燥及妊娠期慎用。引药

6、用量,10 15 克。(三 )虫介类引药?Mhz&中药常用药引1、蜂蜜 :甘,平 ;入心、脾、肺、大肠经。作引药能助诸药解毒调中或润肠通便。但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便溏者忌用。引药用量,10 15克。2、蚕茧 :甘 ,温。作引药能助诸药泻膀胱中相火, 引清气上朝于口 ,有生津止渴之的作用。引药用 2 10 克。3、珍珠 : 甘 ,咸 ,寒 ;入心、肝经。作引药能领诸药入心 ,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的作用。但阴寒证忌用。引药用量 ,0、 5 克 1 克。4、桑虫 : 甘 ,平 ;入肝、脾、肺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散风透疹,托痘发浆 ,活血解毒 ,祛瘀通经。本品有毒易伤脾胃 ,故凡痘毒脾败、皮薄脚散、泄泻

7、不止者忌用。引药用量1 5 条。(四 )果实类引药1、梨 :甘 ,微酸 ;入肺、胃、心、肝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清热润肺,消痰止嗽 ; 又可助诸药清滋肝肺, 退潮热止咳嗽。但虚寒咳嗽、脾胃有寒者忌用。引药用量,3 5 片或汁液半杯。2、胡桃肉 :甘 ,温 ; 入肺、脾、胃经。作引药能佐诸药补命门元阳,通经脉郁滞 ;又可助诸药补肾以运脾阳 ,调中以行滞气。但阴虚火旺及痰火积热者忌用。引药用量,1 3枚。3、大枣 : 甘 ,温 ;入心、脾、胃经。作引药能导诸药入脾胃,与中助运 ; 又可助诸药补益心脾,滋补气血。但心下痞满、中满呕吐者忌用。引药用量,2 5枚。4、龙眼肉 :甘 ,温 ;入心、脾经。作引药

8、能领诸药入心脾, 补益气血 ; 又可领诸药直达心经,养心安神而增寐。但内有痰火及湿痰者忌用。引药用量,3 7枚或 3 6 克。5、鲜青果 :甘 ,涩 ,酸、平 ;入肺、胃、肝、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清肝凉胆,清胃降火 ,又可助诸药解温热之毒 ,疗咽喉肿痛。引药用量 ,2 7 枚6、莲子 :甘、涩、平 ;入心、脾、肝、肾经。作引药就是取莲肉芳香之味,以清养心君 ,除烦安神 ; 又取其稼樯之味入脾。固涩之性涩肠 ,故能止滑泻。但中满痞胀、溺赤、便秘者忌用。引药用量 ,5 20 粒。7 、藕节 : 甘 ,涩 ,平 ;入心、胃、肝经。作引药能助诸药凉血止血,散瘀生新 ;又可助诸药解咽喉之热毒。但脾胃虚寒

9、者慎用。引药用量,27 个。8、荷梗 : 微苦 ,平; 入心、肺、肝、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升清除眩,与营舒筋 ;又可助诸药行气化饮 ,宽胸与中 ,清解暑湿。但大便干燥者忌用。引药用量,0、 7 1 尺。9、荷蒂 :苦 ,甘, 平。作引药能领诸药上达,能清解咽喉肿痛以及与血散瘀、清降心火。引药用量 ,2 3 个。 10 、荷叶 :苦 ,涩 ,平 ;入心、肺、肝、胆经。作引药用其效有三:引药上行 ,消解咽喉肿痛;升阳散风止头痛 ;清解暑热 ,定眩止晕。但体虚阳浮之体忌用。引药用量,半张或一张。11、西瓜翠衣 :甘 ,凉 ;入肺、 胃经。作引药有辅助药清暑除烦、止渴利尿的作用。但中寒多湿,大便滑泄者

10、忌用。引药用量30 50 克。(五 )草木类引药、1、灯心草 :甘 ,淡 ,微寒 ;入心、 脾、膀胱、小肠经。 作引药能导诸药入心、脾、膀胱 , 以清湿热、利关窍 ;又能清上、中二焦之余热。但气虚小便不禁者慎用之。引药用量,3 50 寸。2、芦根 :甘 ,寒 ;入肺、 胃经。 作引药就是取其体中空虚,以起辅助疏散透疹的作用;又取其清凉而上升 ,领诸药直达头顶 ,以散解瘟毒。但脾胃虚寒之呕吐作胀忌用。引药用量,10 15 克 ,或鲜品 3 5 把。3 、醋柴胡 :酸 ,苦 ,平 ,微寒 ;入肝、胆、心包、三焦经。作引药能领诸药入肝胆经,以解半表半里之邪。但真阴亏损、肝阳上亢者忌用。引药用量,1、

11、 53 克。4、益母草 :辛 ,苦 ,微寒 ;入心、肝、肾、心包经 ,作引药能助诸药活血调经,化湿清热 ;又可助诸药消瘀逐滞 ,养血生新。但气血素虚偏寒及阴虚血少者慎用。引药用量,6 10克。5鲜扁豆花 :甘 ,淡 ,平 ;入脾、胃经。作引药能助诸药除中焦之湿滞,理脾胃以止泄。但阴虚及便秘者慎用。引药用量 ,7 10 朵。中药常用药引6 、鲜扁豆叶 :辛 , 甘 ,平 ;入肝、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清暑利湿,行气与中 ;又可助诸药调理中州, 调与肝脾 ,舒筋化滞 , 止呕止泻。但阴虚及便秘者慎用。引药用量,10 15 片。7、竹叶 :甘 ,淡 , 微苦 ,寒 ; 入心、肺、肝、胆、胃经。作引药其

12、效有五:清上焦之热 ,以助清利咽喉 ;清化阳明 ,以助清理胃经湿热; 清病后余热 , 使余邪从小便分消; 清心肝之热 , 以助降五志火热; 清化痰饮之热 ,以助化痰涤饮。但中上二焦无热者慎用。引药用量,5 20 片。8、淡竹叶 :甘 ,淡 ,寒 ;入心、肺、胃经。作引药能清上焦之热,清利咽喉 ,导热下行 ,又可清化暑湿相合之湿热 , 使湿与热不相合。但孕妇慎用。引药用量,3 6克。9、枸橘叶 :辛 ,温 ;入肝 ,胃经。作引药能领诸药达中上二焦,起到利咽导毒及理气与胃的作用。但脾胃虚弱者慎用。引药用量,30 50 寸。10 、桑枝 :苦 ,平 ;入肝、肺、脾、肾经。作引药能领诸药入肝养血,抵关

13、节而舒筋 ;又可助诸药驱风除湿 ,消肿止痛。引药用量,3 10 克。11、竹沥 :甘 ,苦 ,寒 ;入心、胃、肝、肺经。作引药意在取竹沥性滑流利,能领诸药走窍逐痰 ,通利经络 ,益阴除热。但脾胃虚寒而致肠胃滑泄以及寒嗽者忌用。引药用量,3 30 毫升。(六 )金石类引药1 、赤金、金器 :辛 , 苦 ,平 ;入心、肝经。作引药能助诸药镇摄心神, 安宁魂魄 ; 又可助诸药凉肝解热 ,定惊止搐。 但阳虚气陷、 下利清冷者忌用。 引药用量 ,常取整块或一件,入药同煎后取出。2 、纹银 :大寒 ,入心、肝经。作引药能助诸药安神定志,镇惊明目 ,顾护胎元。但阳气虚弱有寒者忌用。引药用量,常取整块或一件入药同煎后取出。3 、元明粉 :辛 ,苦 ,咸 ,寒 ;入胃、大肠经。作引药其效有三:助诸药入肠胃导里滞下行,除胀满 ;助诸药稀释痰涎,清利大肠 ; 助诸药驱经络之痰饮,润肠胃之燥结。 但脾胃虚寒者忌用。引药用量 ,2 6 克。4、朱砂 :甘 ,寒 ;入心、肺、脾、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清心宁神 ,定惊防惊痫 ,逐痰降火。但本品久服 ,可致慢性汞中毒 ,不宜久服。引药用量 ,0、 5 1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