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8685368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吉游戏 还孩子童年的样子每每看到女儿拿着电视遥控、拿着手机、玩着IPAD,就会觉得现在的孩子真可怜,物质条件不比过去差,却失去了童年的那个样子小时候,没有电视,我们也能用沙子做饭,用树叶做菜、用瓦片做碗。办家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戏依然玩得很开学、很快乐。小时候,没有超级粘土,我们也能用泥巴加水做出想要的车、房子、娃娃小时候,没有游乐场,没有攀岩墙,我们却能在大树上爬上爬下,山上、河里无时不见我们“忙碌”的身影,每次回家都是一身泥,免不了一顿挨骂,不过第二天还是要偷偷的去玩。小时候,没有风筝,我们就几个小伙伴一起,你找竹片,我找纸,他做浆糊,虽然做了好几次才能飞起来,但是当风筝飞起来的那一刻

2、,可有成就感了。小时候,没有积木,每到玉米收成的季节,最喜欢的就是给大人们剥玉米粒了,剩下的玉米梗就是搭建高楼大夏的法宝。抓石子、玩小棒、跳房子、跳皮筋、跳竹竿、丢纸牌、还有还有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精品.回想在幼儿园做幼教的那几年,为了迎合家长,我们大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加减法,认识了很多字,还会背诵好多诗词。而户外除了那个能让家长一目了然的大型塑料滑滑梯外,再无其他。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无游戏时代,孩子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一点都不快乐。国家对幼儿教育慢慢的重视起来,去小学化,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老师们就大量做区域角,做教具,设计或采购一些逼真的高结构材料,并且给这些区域或者材料制定玩法。这

3、个时候的老师们特别辛苦,做了很多材料,一个一个的区域角在幼儿园的大小角落,班级角落随处可见。可孩子们依然不开心、不快乐,他们就像工厂里面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每一道工序都在机械性的重复。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假游戏时代。精品.快乐的游戏到底是什么?我们不是孩子,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游戏。可我们也曾经是孩子,那些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游戏而这些快乐的游戏都不是成人安排我们玩的,而是自发的,没有成人规定,也没有成人的约束。这些游戏都不是关在室内就能完成的,大多都是在户外进行游戏。安吉游戏告诉我们,孩子应该在哪儿玩?玩什么?材料的选择:游戏材料根据孩子自身而产生。游戏材料的准备、投放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和观

4、察而产生(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投放什么)。孩子可以掌控的材料:还原真实,来源生活,来自自然,坚实耐用(才能大胆去使用) 底结构材料:底结构-才能高创造,才能易设计。(积木-孩子可以设计高楼大厦,可以设计长城,车等,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简单材料:玩具的设计理念,越简单的材料就是越复杂的材料,不设计就是精品.最好的设计,老师不设计,孩子才能最大限度的去设计自己想要的作品,材料越简单,孩子们才能搭建出复杂多样的作品。一次游戏中,孩子们不断地调整和设计自己作品,孩子们设计各种玩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当这种难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会加大难度,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老师只有一双眼睛,仅凭老师的一双眼睛很难去发现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然而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发展区的知情者。(一个梯子可以有多种玩法,一物多玩,一玩多物,当梯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孩子们会增加高跷,增加梯子,在平衡板上走高跷,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把游戏还给孩子,把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孩子,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玩什么和跟谁玩,可以自由的选择游戏材料,玩法由孩子自己决定。没有了游戏规则的限制,没有玩法的规定,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个时候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内心的自信告诉我们,他们是快乐的,这才是孩子们想要的真游戏,这才是孩子童年该有的样子精品.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