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86659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8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探究题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7 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将钠置于充满CO2 的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反应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该小组经分析得知,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NaOH,原因是。他们对白色固体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Na 2OH2O=2NaOH 钠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 H2(猜想与假设) 白色固体是 Na223O 白色固体是 Na CO白色固体还可能是(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固体全部溶解中,加入适量水振荡。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产生白色沉淀量 CaCl2 溶液,静置。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

2、试液不变色白色固体是。液。(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三个猜想中猜想成立。 钠在 CO2 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反思与交流)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A水B干沙土C二氧化碳【答案】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NaOH;【设计实验】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说明该物质能够溶于水中;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Cl2 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白色物质中含有碳酸钠;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得出结论】 4Na+ 3 CO223B2Na CO + C;【反思与交流】【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

3、定律可以知道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NaOH,原因是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因为 Na 2OH2O=2NaOH 钠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 H2,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钠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实验白色固体可能是三种情形:白色固体是 Na2O 白色固体是 Na2CO3 白色固体 NaOH;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物质含有碳酸钠,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说明说明不含有氢氧化钠,因此白色固体为碳酸钠,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 3CO22Na2CO3+ C;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干沙土,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考

4、点: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资料)氯化镁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1) A 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_。(2) B 中没有明显的现象,该反应真的发生了吗?有同学提出,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填数字序号) 加入 Na2CO3 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加入 CuSO4 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3)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该实验证明碱能与某些

5、盐反应。( 4)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指示剂除外)(作出猜想)经过讨论,大家作出两种合理的猜想: NaCl ; _(实验验证)将猜想 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_ 溶液_猜想 正确老师提醒同学们,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溶液仍要密封保存,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 pH 试纸 2NaOH+MgCl2 Mg ( OH) 2 +2NaClNaCl和 MgCl2 氢氧化钠出现白色沉淀CO2+2NaOH Na2CO3+H2O【解析】【分

6、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内能是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详解】(1) A 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pH 试纸。(2) B 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加入下列物质: 加入Na2CO3 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加入CuSO4 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故选。(3) C 实验证明碱能与某些盐反应,即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 Mg(OH)2+2NaC

7、l。(4)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经过讨论,大家作出两种合理的猜想:NaCl; NaCl和 MgCl2;将猜想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猜想正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要密封保存,化学方程式为CO2 +2NaOH Na 2CO 3 +H 2 O 。【点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他们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有蓝色沉淀和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上层清液

8、为无色。他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1)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 Na2 4SO 溶液显中性结合信息请你写出产生蓝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 Na24244SO ;猜想二: Na SO ; CuSO ;猜想三: _。请分析:猜想二 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_;_猜想一成立(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_(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答案】 2NaOH+CuSO42

9、2424不合理上层清液为无 Cu( OH) +NaSONa SO 和 NaOH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不能【解析】【分析】( 1)【查阅资料】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2)【提出猜想】根据过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分析;根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进行分析;( 3)【实验验证】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进行分析;( 4)【拓展延伸】根据钾、钙、钠能和水反应进行分析。【详解】(1)【查阅资料】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 Cu(OH)2 +Na2SO4;( 2)【提出猜想】分析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成

10、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故猜想三为 Na2SO4 和 NaOH;猜想二不合理;因为上层清液为无色,所以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3) 【实验验证】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可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或硫酸铜溶液等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明显现象的试剂。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猜想一成立;【实验验证】钾、钙、钠能和水反应,因此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4 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

11、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 CaCl2、 NaCl 和 HCl猜想二: CaCl2、 NaCl 和 Na2CO3猜想三: 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是错误的。(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

12、,你【答案】 Ca(OH)2+CO2 CaCO3 +H2O下水或者腐蚀管道加入过量石灰石处理CaCl2、 NaCl二锌粒等产生气泡等污染地【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 +CO 2CaCO 3+H 2 O 。( 2) 做出猜想 猜想一: CaCl2、 NaCl 和 HCl(酸过量)猜想二: CaCl2、 NaCl 和 Na2CO3(猜想不合理,因为题目提示是澄清溶液,则不存在能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氯化钙和碳酸钠)

13、猜想三: CaCl2、 NaCl;(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实验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实验步骤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等;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等实验结论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 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由于是酸性废液,所以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污染地下水或者腐蚀管道,废液的处理方法是加入过量石灰石处理。5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查阅资料) 15 、101KPa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溶剂水酒精溶解度1.00.5 15 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通常情况下,稀

14、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实验设计)在15 、 101KPa 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分析与表达)1 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 ,那么氢氧化钠应_ 保存23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_4 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 _ .( 填答案字母 )A 先慢后快B. 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再变慢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 5 实验乙中, 120mL 酒精 _ ( 填 “能 ”或 “不能 ”) 换成水,原因是

15、_ 6 实验乙结束时,注射器中酒精体积为20mL,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_ mL7 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 .( 写一条 )【答案】 2N aOH+CO2=Na2CO3+H2O密封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U 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B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不能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43酒精具有挥发性【解析】【分析】【详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

16、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2)检验装置气密性可以利用装置内外产生的压强差来验证,所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 U 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 3)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压强的变化幅度大,所以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 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装置内的压强减少速度快

17、,但是碳酸钠在酒精中是微溶的,所以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先快后慢,故选 B,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5)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酒精中的溶解度,所以实验乙中,120mL 酒精不能换成水;(6)二氧化碳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0.5,所以 100mL 的酒精中会溶解50mL 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 7mL 会溶解 7mL 二氧化碳,瓶内剩余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114mL+7mL-100mL-7mL=14mL,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 114mL-50mL-7mL-14mL=43mL;(7

18、)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间隔不同,酒精具有挥发性,所以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6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敞口放置氢氧化钙固体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该瓶药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 (1)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猜想假设 猜想一 :Ca(OH)2猜想二 :_猜想三 :CaCO3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 1g 样品放入盛有50g烧杯底部有较多固体未溶解样品中含有CaCO3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2)取实验 (1)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_2样品中含有 Ca(OH)2

19、3 滴无色酚酞试液得出结论 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反思交流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他认为猜想 _也可能正确 ,原因是 _。(2)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正确,还需做如下实验 :取实验 (1)中未溶解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如有 _,则猜想二正确。拓展提升 要想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除需验证有生成物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_。【答案】 Ca(OH)2和3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一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未溶解固体可能CaCO只含氢氧化钙气泡产生 .有剩余【解析】本题通过氢氧化钙变质探究实验考查了碱的性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等。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20、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猜想假设: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若没有变质,则固体成分是Ca(OH)2,部分变质固体成分是Ca(OH)2 和 CaCO3 的混合物,若完全变质固体成分是CaCO3,所以猜想二是Ca(OH)2 和 CaCO3;实验验证:若样品中含有Ca(OH)2, Ca(OH)2 溶液呈碱性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实验(2)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反思交流: (1)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结论不合理 ,他认为猜想一也可能正确,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未溶解固体可能只含氢氧化钙;(2)若猜想二正确,固体中含的碳酸钙,碳酸钙

21、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用盐酸来检验 。 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正确,还需做如下实验:取实验 (1) 中未溶解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猜想二正确;拓展提升:根据上述探究可知,要想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除需验证有生成物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7 某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HCO3,NaOH, Na2CO3, NaCl中的一种,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是什么溶液?(猜想与假设)甲猜想: NaHCO3溶液乙猜想: NaO

22、H溶液丙猜想: Na2CO3溶液丁猜想: NaCl 溶液(查阅资料)上述四种物质相关信息如下物质NaHCO3NaOHNa2CO3NaCl常温下溶解度 /g9.610921.536常温下稀溶液的913117pH(实验探究1)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实验探究2)另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生气泡。(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1)可知 _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甲同学仔细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表后发现自己的猜想错误,他的理由是_。丙同学分析(实验探究2)并结合以上同学的实验结论,认为原瓶溶液是NaCO3溶液。(实验探究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讨论

23、质疑)乙认为以上同学分析有漏洞,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探究3)在(实验探究1)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仍呈红色,但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3)可证明这瓶试剂为 _溶液,但已经部分变质。(反思与拓展)学习小组反思了这瓶试剂因为_而变质,得出了该溶液正确的保存方法,若要除去该溶液变质部分所采用的方法是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答案】丁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Na2 CO3+2HCl2NaCl+H 2O+CO2 。 氢氧化钠敞口放置Ca( OH)2233+Na COCaCO+

24、2NaOH 。【解析】【详解】( 1)通过【实验探究 1】可知,该溶液呈碱性,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丁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 2)由于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9g,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故甲同学发现自已的猜想错误;( 3)实验探究 2 中有气泡产生,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4)在实验探究 1 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仍呈红色,但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通过实验探究3 可证明这瓶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但已经部分

25、变质;(5)这瓶试剂因为敞口放置而变质,若要除去该溶液变质部分可以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Ca(OH) 2+Na2CO3=CaCO3 +2NaOH8 实验探究和证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体的现象产生疑惑。(资料)(1) .CuCl2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可生成值色体(Cu( OH) 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OH) Cl)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2) Cu( OH) 2在 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

26、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Cu( OH) 2 Cu( OH) Cl 晶体: _。猜想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该同学取31.25g 蓝绿色固体,加热至 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 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已知实验所得数据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 14.35g 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液,滴加_溶液,无现象(2)过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蓝绿色固体中铜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_

27、。(结论)猜想成立(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词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如果欲使 HCl 和 CuCl2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2_(填CuCl ,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序号)A CuOB Cu( OH) 2 C Cu D Cu( NO3) 2(3)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改进(选填序号)A 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 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C 实验应该在 80的水浴中进行【答案】 Cu( OH) 2 和 Cu( OH) Cl 晶体的混合物CuCl2+2NaOH=Cu(OH)2 +2NaCl 稀盐酸

28、384:71 Cu(OH) Cl+HCl= CuClA BAB2+H2O【解析】【分析】 猜想 蓝绿色固体可能是二者的混合物: Cu ( OH)2 和 Cu(OH)Cl 晶体的混合物;猜想 的理由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Cu( OH) 2 在 60 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 分解完全,该同学取31.25g 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 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 不正确。最终得到剩余固体氧化铜24.00g,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氯化银 14.35g (1)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判断固体已洗净即判定是否有硝酸银。(2)过上述实验数据

29、计算蓝绿色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为24.00g 64100% =19.2g,氯化银80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4.35g35.5。100%=3.55g143.5 延伸 (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词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2)如果欲使HCl 和 CuCl2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2CuCl ,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多余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过滤除去;( 3)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详解】 猜想 蓝绿色固体可能是: Cu(OH 2和CuOHCl晶体的混合物;)()猜想 的

30、理由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CuCl2 +2NaOH=Cu(OH)2 +2NaCl。Cu( OH) 2 在 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该同学取 31.25g 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不正确。最终得到剩余固体氧化铜24.00g,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氯化银14.35g( 1)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液,滴加稀盐酸溶液,无现象。(2)过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蓝绿色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为24.00g 64100%=19.2g,氯化银80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14.35g 35

31、.5100% =3.55g,铜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9.2g:143.53.55g=384:71 。 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词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 OH) Cl+HCl= CuCl2+H2O。(2)如果欲使 HCl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Cl2,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多余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过滤除去;铜和硝酸铜都不能除去盐酸。故选 A B。( 3)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故选AB。9 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

32、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写出产生气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猜想假设)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_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_。(实验探究 1)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_(选填 “溶解 ”或小宇猜想错误氯化镁固体“不溶解 ”)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没有气泡冒出小彤猜想错误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

33、遭到了否定。(查阅资料)HCl+AgNO3 HNO3+AgCl , 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氯化氢是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进行分析:(实验探究2)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_气体。如何检验这种气体_(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 OH) yClz?mH2O(其中 2xy z=0, 0 m6)。(反思拓展)(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

34、实验时,为了不让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镁条的用量_。(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_。【答案】 2HCl+Mg=MgCl2+H2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溶解 氯化氢( HCl)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宜少 强【解析】【详解】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 2 +H 2。故填: Mg+2HCl=MgCl2 +H 2 。猜想假设 碳酸镁( MgCO3)中含有碳元素,而所有反应物中并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含有碳元素,故灰白色沉淀不可

35、能为碳酸镁。故填: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氧化镁和镁与稀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镁,在反应过程中,当稀盐酸的量不足时,镁可能会脱落下来形成灰白色沉淀,另外,根据实验探究1中的第步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没有气泡冒出,结论是小彤猜想错误可知,小彤猜想镁可能会脱落下来形成灰白色沉淀。故填:脱落的镁粉细颗粒。实验探究 1操作是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结论是小宇猜想错误,即灰白色沉淀不是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若上层清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镁的饱和溶液,则加入的氯化镁不能再溶解,小宇猜想正确,但结论是小宇猜想错误,故上层清液不是该温度下氯化镁的饱和溶液,故加入的氯化镁溶解。故填

36、:溶解。实验探究 2根据资料HCl+AgNO3 HNO3+AgCl ,AgCl 是一种白色沉淀可知,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HCl 气体,资料中说氯化氢是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检验HCl 气体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故填:氯化氢(HCl);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反思拓展 ( 1)根据题干信息: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故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不让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镁条的用量宜少。故填:宜少。(2)铁片放入稀硫酸中能看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片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片放入稀硫酸酸中无明显现象,铜片不与稀硫酸反应,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填:强。10 为验证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化学小组同学用各自实验台上提供的药品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甲组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此现象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2)乙组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了“怪现象”有气泡产生。同学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乙组同学所用的 NaOH溶液已变质,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_。(提出问题)变质的 N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