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探究题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88516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二轮探究题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二轮探究题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二轮探究题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二轮探究题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化学二轮探究题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二轮探究题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二轮探究题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 氢化钙( CaH2)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CaH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2 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填写化学式)。为进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 NaOH 和 Na2CO3;猜想三: _;猜想四: NaOH、 Na2CO3、 Ca(OH)2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_不需要验证 ,

2、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 。(实验探究)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_是正确的。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_。(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 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 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1)样品中 CaH2 的质量分数为 _。(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

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CaCO3NaOH、 Ca(OH)2四Na2CO3+Ca(OH)2=2NaOH+CaCO3二稀盐酸的量很少,先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了84%10.6g18.3%【解析】【详解】将一定量的 CaH2 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氢化钙先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2+2H2O=Ca(OH)2+2H2,然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CO3。提出猜想:猜想一: NaOH;猜想二:碳酸钠过量,NaOH 和 Na2CO3;猜想三:氢化钙过量,NaOH、Ca(OH)2;猜想四: NaOH、Na2CO

4、3、 Ca(OH)2;猜想四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OH)2=2NaOH+CaCO3。讨论交流: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因为稀盐酸为少量的,所以可能溶液中的存在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三个猜测是否正确。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生成的色沉淀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故猜想二正确。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 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 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5、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解:设氢化钙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z,生成的氢氧化钠为m,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n,CaH2 + 2H 2 O= Ca OH 2 + 2H242744xy0.4g42744=y,解得 x=4.2g , y=7.4g ,杂质 =5g-4.2g=0.8g ,样品中 CaH2 的质量分数为x0.4g4.2g100% =84%。5gNa2 CO3 + Ca OH 2 = 2NaOH+ CaCO31067480100z7.4gmnz=10.6g, m=8g, n=10g,故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6g,

6、反应后放入溶质为氢氧化8g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8.3%。5g-0.8g+50g-0.4g-10g答:( 1)样品中CaH2 的质量分数为84%。(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6g。(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3%。2 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只含有Na2CO3、 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 5g 样品,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试计算:( 1)其产生 _g 二氧化碳。( 2)该纯碱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答案】( 1) 1.

7、76 ;( 2) 84.8%;( 3)10%【解析】(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为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1.76g;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Na2CO3 +2HCl=2NaCl+HO+CO210611744X y 1.76g 106/44=X/1.76g 117/44=y/1.76gX=4.24gy=4.68g( 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4.24g/5g100%=84.8%( 3)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4.68g+(5g-4.24=5.44g溶液的质量为:51.16g+5g-1.76g=54.4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44g/54.4g 100%=

8、10%3 )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 O)为红色固体;Cu2 O+H2SO4 CuSO4+Cu+H2O(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_,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 的含量原理: Cu2O+H2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

9、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 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1)装置 a 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_ ;(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_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_ 打开K2,关闭K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仪器 关闭 K2,打开(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K1,通氢气一段时间_(填 “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d 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探究一:设计实验 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

10、,如果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探究二:( 1)装置 a 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d 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测定的水的质量偏高,会导致计算的Cu2O 的质量偏高,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会偏高(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先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关闭 K2,打开 K1,通氢气一段时间,把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排出,再打开K2,关闭 K1,点燃酒精灯(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 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反应前后装

11、置c 的质量差即为Cu2O 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Cu2O 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产物中Cu2O 的含量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4要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请你参与华雪同学的探究:(查阅资料) 碳酸亚铁(FeCO3)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氧化物和CO2 气体。 FeO 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FeCl2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 不能; FeCl3 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

12、红色, FeCl2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氧化铁。猜想 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 3:。(活动与探究)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如图所示(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省略),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加热玻璃管 X。当 Y 瓶中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氧气至玻璃管冷却。取玻璃管里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盐酸,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a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b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结论与反思)(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FeCO3 在氧气中高温灼

13、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因此,猜想(填 “1或”“2或”“3)”是正确的。(2) FeCO3 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上述实验(填 “a或”“b)”是多余的,因为。(总结与提升)(1)若实验结束时观察到Y 瓶中仍然是澄清的,可能的原因是澄清石灰水的量不足,导致生成的碳酸钙转变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2) CO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3)华雪同学经过反思,觉得该实验设计还存在问题,因为如果在实验b 中观察到,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所以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g 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

14、6g。通过计算即可确定: FeCO3 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答案】【猜想与假设】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结论与反思】( 1)氧化铁1( 2) 4FeCO3+O22Fe2O3+4CO2(3) ba 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b 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总结与提升】( 1) Ca( HCO3)2( 2) CO2+Ca( OH) 2 CaCO3 +H2O( 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氧化铁【解析】【分析】【详解】猜想与假设:由假设,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则猜想3 是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结论与反思:(1)由 FeCl3溶液中滴加2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15、 FeCl 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则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Cl32。FeCl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 不能,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说明溶液中不含FeCl23。氯化铁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故FeCO 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铁。因此,猜想1 是正确的。(2) FeCO3 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3 +O22Fe2O3+4CO2。( 3)上述实验中 b 是多余的,因为 a 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 b 实验无

16、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总结与提升:(1)碳酸氢钙中钙元素显+2 价,碳酸氢根显1 价,其化学式为:Ca( HCO3) 2 。( 2) CO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 OH) 2 CaCO3 +H2O。(3) 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3FeCl 不能,如果在实验 b 中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氯化亚铁溶液,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铁,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g 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g。假设生成的固体为氧化铁,设固体质量

17、净减质量为x假设成立,FeCO3 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氧化铁。5 设计下列实验装置,先用氢氧化钙溶液验证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再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 K2 处于关闭状态)。( 1) B 中导管不能插到瓶底,说明原因。( 2)写出完成上述实验的操作及预期现象。( 3)实验后,观察到 A 中溶液无色且有白色沉淀存在,写出A 中溶质组成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答案】( 1)使 B 瓶中留部分溶液用于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打开K1,B 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 中,

18、 A 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打开 K 2,C 中溶液分别倒吸入 A、B 中, B 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3) NaCl; NaCl、 CaCl2【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分析;(析实验的操作步骤,根据药品间的反应分析现象;2)根据实验目的分【详解】( 1)由于实验先用氢氧化钙溶液验证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再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 B 瓶中留部分溶液用于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B 中导管插到瓶底时,验证“氢氧化钙溶液验证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时会将B瓶

19、中的溶液全部吸入A 装置;( 2)第一步验证“氢氧化钙溶液验证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中的压强减小;打开K1, B 中部分溶液倒吸入 A 中, A 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第二步验证“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打开K 2,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 B 中, B 中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 3)实验后,观察到 A 中发生的反应有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20、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还可能发生碳酸钙、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有白色沉淀存在,说明盐酸已完全反应,则A 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6 某小组在学习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时,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查阅资料) 15 、101KPa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溶剂水酒精溶解度1.00.5 15 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实验设计)在15 、 101KPa 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分析与表达)1 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21、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 ,那么氢氧化钠应_ 保存23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_4 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_ .( 填答案字母)A 先慢后快B. 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再变慢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 5 实验乙中, 120mL 酒精 _ ( 填 “能 ”或 “不能 ”) 换成水,原因是 _ 6 实验乙结束时,注射器中酒精体积为20mL,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_ mL7 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氢氧化

22、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 .( 写一条 )【答案】 2N aOH+CO2=Na2CO3+H2O密封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U 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B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不能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43酒精具有挥发性【解析】【分析】【详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2)检验装置气密性可以利用装置内外产生的

23、压强差来验证,所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 U 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 3)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压强的变化幅度大,所以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 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装置内的压强减少速度快,但是碳酸钠在酒精中是微溶的,所以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先快后慢,故选 B,实验

24、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5)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酒精中的溶解度,所以实验乙中,120mL 酒精不能换成水;(6)二氧化碳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0.5,所以 100mL 的酒精中会溶解50mL 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 7mL 会溶解 7mL 二氧化碳,瓶内剩余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114mL+7mL-100mL-7mL=14mL,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114mL-50mL-7mL-14mL=43mL;(7)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间隔不同,酒精具有挥发性,所以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7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 两个实验(1) B 实

25、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2) A、 B 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纯净的烧杯中(如图 C 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CuSO4;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NaOH;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CuSO4、 H2SO4;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_(讨论)你认为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_的猜想,理由是 _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实验步骤预想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滴

26、入_小光的猜想正确【答案】 2NaOH+H2 4242O24小英小明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溶液呈蓝SO =Na SO +2HNa SO色 酚酞溶液无色溶液变红色【解析】【分析】【详解】(1)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填:2NaOH+H2 42 42SO =Na SO +2H O;( 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钠,故填:Na2SO4;由于烧杯中含有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而氢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铜,故一定不会含有硫酸,所以小英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若滤液是无色的,则小明的猜想不正确,故

27、填:小英,小明,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小光的猜想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可以使用酚酞试液来证明,故填: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酚酞溶液无色溶液变红色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1)实验一:探究硫酸铜溶液的酸碱性,用pH 试纸测得 pH 7,则说明硫酸铜溶液呈性实验二:探究硫酸铜溶液与金属的反应观察到试管A 中有现象时,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反应;而试管B 中无明显现象,则铜、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实验三:探究硫酸铜与碱溶液的反应观察到试管C 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组同学将实

28、验三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得蓝色固体和无色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种可能(实验验证)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拓展迁移)小组同学欲将得到的蓝色固体转化成硫酸铜溶液,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答案】( 1)酸;铁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铜银;2NaOH+CuSO4=Cu(OH)2 +Na2SO4;( 2)两; Na2SO4 和 NaOH;稀硫酸【解析】试题分析:( 1)实验一:用 pH 试纸测得 pH 7,则说明硫酸铜溶液呈酸性;实验二: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

29、铁和铜,铁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因为生成的硫酸亚铁的溶液呈浅绿色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而试管 B 中无明显现象,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铁铜银;实验三: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方程式为:2NaOH+CuSO=Cu(OH) +Na SO 。4224(2)【猜想假设】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滤液中溶质为Na24SO 。如果硫酸铜过量,滤液中溶质为Na2 44;如果氢氧化钠过量,滤液中溶质为2 4和SO和 CuSONa SONaOH又因为无色滤液,所以硫酸铜不可能过量。【实验验证】向其

30、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NaOH,所以滤液中溶质为 Na2SO4 和 NaOH。【拓展迁移】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9 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 2)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

31、方程式为 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 Cu2O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 _。(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_红色固体含有 Cu2O硫酸。(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 固体。当n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

32、论正确。【答案】将尾气点燃CO+CuOCu+CO2Cu 和Cu2O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解析】【详解】(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中的一氧化碳有毒,对环境有污染,需要进行尾气处理;(2)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Cu+CO2;( 3)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可能是铜、氧化亚铜、铜和氧化亚铜;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但是实验结论不合理

33、,原因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4n m9所以当 n 大于 4 m 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9【点睛】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0 实验室有一包固体铜的样品粉末,其中可能混入了锌、铁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这包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 1确定样品成分( 1)提出猜想猜想 1:样品为铜、锌猜想 2:样品为铜、铁猜想 3:样品为铜、 _(填名称)(2)用磁铁靠近该样品,观察到_(填“有”或“无”)固体被吸引,则猜想1 不成立。(3)要

34、继续证明该样品成分,另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应加入的药品为_(填序号)。A硝酸镁溶液B硝酸铝溶液C硝酸锌溶液D硝酸亚铁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最终确定该样品为铜、铁混合物。实验 2样品性质探究:将该样品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经实验测定、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A 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B b 点金属单质有三种,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C图上 bc 段发生的是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D c 点和 d 点金属单质种类相同,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实验 3测定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步骤: 称取 ag 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取一张质量为bg 的滤纸

35、,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待 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取滤渣连同滤纸烘干、称量,质量为cg。回答下列问题:(1)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玻璃棒等。(2)通过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用a、 b、 c 表示)。(3)小明测定的数据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 (填序号)。A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沿B 、 之间,缺少洗涤滤渣的步骤C称量时,将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假定只有步骤 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步骤 中操作不当,所加盐酸量不足【答案】锌、铁有cbD AB 漏斗 100% BCDa【解析】【详解】实验 1:(1)提出猜想:猜想 :1:样品为铜、锌;猜想2:样品为铜、铁;猜

36、想3:样品为铜、锌、铁。用磁铁靠近该样品,观察到有固体被吸引,则猜想1 不成立。( 2)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 铝 锌 铁 (氢) 铜,若混合物中有锌粉,则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后,硫酸亚铁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单质,反应现象为锌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无色。故选 D。实验 2:A、将该铜、铁混合物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 (氢)银,最开始硝酸银和铁反应, 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符合题意;铜 B、 b 点时铁完全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只有金属单质银、铜有两种,符合题意;C、图上 bc 段发生的是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不符合题意;D、 c 点到 d 点之间时,铁铜均被完全置换出来,故 c 点和 d 点金属单质种类相同,为银,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是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不符合题意。故选 AB。实验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