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88603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3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看懂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是学习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从如图微观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D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 2【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反应的类型;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等。【详解】A、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获取的信息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

2、、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获取的信息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获取的信息正确;故符合题意;D、由图中可知,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 3,获取的信息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充分理解“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 与 b 之和一定等于c 与 d 之和B若 A 和

3、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 和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 D 的质量比D若取 xgA 和 xgB 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 2xg 【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际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a 与 b之和不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错误,B、若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C、反应物A 和 B 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D、若取 xgA 和 xgB 反应,由于可能有反应物过量,故生成C 和C 和 D 的质量

4、比,错误,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3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 18g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答案】 C【解析】A、由图可知,丁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它的式量是18,不能带 “ g,”错误;B、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可能是氧化物,错误;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故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6=22:3,故正确;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为4 个,反应后分子个数为2 个,故 D 错误。故选C。4 对化

5、学反应: M+HSO=CaSO+2N 的认识,错误的是()244AB 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相对分子质量: MNC M可能是 CaOD N可能是 HNO3【答案】 C【解析】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A 正确;BM可能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根据酸的性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相对分子质量:M N,故 B 正确; C、 M可能是 CaO,故 C 正确 ; D、 N不可能是 HNO3,只可能是水,故D 错误。5 物质 X的化学式为H2C2O4, 可发生如下反应:aH2 C2 O445g XtbH2 O+cCO2+dY取9g45gXt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

6、,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 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 CO2 的质量为22gB气体Y 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 c=1 1D气体Y 可能为甲烷【答案】 D【解析】A、浓硫酸能吸收反应生成的水,碱石灰既能吸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完全反应分解X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1g 9g=22g,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X 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Y 的质量总和,故生成气体Y 的质量为45g 31g=14g,正确; 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8b: 44c=9g: 22g,可得b: c=1: 1;正确; D、X 中 H、 C 原子个数

7、比为1: 1,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其中氢、碳原子个数比为2:1,则生成 y 分子中 C 原子的个数应大于 H 原子的个数,甲烷中碳原子的个数小于氢原子的个数,错误。故选D。6 偏二甲肼( C2H8N2)与 N2O4 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X 的化学式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D生成 N2 和 H2O的质量比14: 1【答案】 C【解析】【详解】A 、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三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正确;B、由 C2H 8N2+2N 2O4 2X +3N2

8、+4H2O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8 个,氮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碳原子是2 个,反应后应该是2 个,包含在2X 中,反应前氧原子是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 个,其中 4 个包含在2X 中,因此X 的化学式是 CO2,故不正确;C、偏二甲肼中,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24,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8,氮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28,因此氮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D、生成 N 2 和 H2O 的质量比为: 84: 72=7: 6,故不正确。故选C。7 已知:在650时, CuSO4 分解为 CuO 与气体,在 1400 时, CuO 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4CuO2Cu22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

9、称量剩余固体为O+O 现将 16gCuSO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C剩余固体中含 6.4g 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 CO 还原,可产生CO23.3g【答案】 D【解析】【详解】解:假设为650时, CuSO4 分解为 CuO 与气体,设完全分解生成的固体的质量为x,x=8g,现在固体为7.6g,说明氧化铜也部分分解。所以剩余固体一定是混合物;根据铜元素守恒,设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a,则氧化亚铜的质量为7.6g-a,a+( 7.6g-a)=16g 100%=6.4g, a=4g;氧化亚铜的质量为7.6g-4g=3.6g;产生的气体中,

10、硫、氧的质量比为(16g 100%):(16g -4g-3.6g) =3.2:5.2=8: 13;剩余固体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g+3.6g =1.2g;剩余固体用足量CO 还原,由于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固体中的氧元素,所以可产生CO2=1.2g ( )=3.3g。故选 D。8 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和 CO 2 的混合物 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64% ,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 13.2gB 17.6gC 15.4gD 11.0g【答案】 A【解析】【详解】混合物中碳元素

11、质量为:10g164%3.6g ,反应后碳元素完全转化到二氧化碳中,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6g1213.2g ,44故选: 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是解题关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9 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21.2g 将其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33.3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 52.8%B 47.2%C 36%D 64%【答案】 B【解析】【详解】解:设

1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 2HClCaCl2H 2OCO210011121.2gx111 21.2gx100CaO2HClCaCl2H 2O5611121.2g (1 x)11121.2g(1 x)56由题意可得: 111 21.2gx +111 21.2g(1 x) 33.3g;10056x 47.2%。故选 B。10 实验时有一块未知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含杂质 20%,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在样品质量分数为()A

13、20%B 40%C 50%D 80%【答案】 B【解析】【详解】解:设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w,根据固体减少量可以求出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为w 10.3g,设高温煅烧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x,高温CaCO 3 = CaO +CO 210044xw-10.3gx100= ,w 10.3g44x 25(w10.3g),11石灰石中杂质质量为20% w 0.2w;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钙为w 25(w10.3g) 0.2w 23.4g1.47w ,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10.3g+100g 0.2w 105.6g 4.7g 0.2w,CaCO3+2HCl =CaCl2 +H 2O +CO21004423.4g-1

14、.47w4.7g-0.2ww 12.5g;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钙为23.4g 1.47 12.5g 5g;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占样品的质量分数5g为 100%40%。12.5g故选 B。11 取 NaCl、NaOH、 Na2328.6g 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充分CO 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g ,将溶液蒸干,得无水固体33.4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A8.4gB 10.0gC 11.7gD 13.6g【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对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 CO3 +2HCl= 2NaCl+H 2O+CO 210611744x

15、y4.4g106 117 = 44xy 4.4g解得 x=10.6g, y=11.7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质量和为28.6g-10.6g=18g对应的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和为33.4g-11.7g=21.7g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NaOHHClNaClH 2 O固体质量差量4058.558.5-40=18.5z21.7g 18g 3.7g40 18.5 z 3.7g解得 z=8g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8g-8g=10.0g。故选 B。12 在化学反应A+B2 =AB2 中,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 和 5gB2 充分反应,则生成AB2 的质

16、量是()A10gB 13gC 16gD 18g【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 由 A 与 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22充A 与 B 反应的质量比是 1: 1,将 8gA 和 5gB分反应时, A 过量,参加反应的 A 和 B2都是 5g,因此生成 AB2的质量是 10g故选 A13 在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 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 CuO 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5gB 6.7gC 15gD 20g【答案】 C【解析

17、】【详解】解法 1:设 5g 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则二氧化碳质量为5g-m,根据题意得:1632 100%=5g 64%,m=2.8g;m 100%+( 5g-m) 2844设 2.8g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2CO+CuO Cu+CO28442.8gxx = 44 2.8g 28x=4.4g,10g 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后,二氧化碳气体质量=4.4g+( 5g-2.8g) =6.6g,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y,CO2+Ca( OH) 2 CaCO3 +H2O441006.6gyy1006.6g44y=15g。 故选 C。解法二:(巧妙计算)由于碳元

18、素最终全部在碳酸钙中,所以可以用关系式法直接计算碳元素的质量为5g( 1-64%) =1.8g,设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有 C CaCO3121001.8gxx 1001.8g 12x=15g;或者由于碳元素最终全部在碳酸钙中,所以可以用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直接计算。碳元素的质量为5g( 1-64%) =1.8g;由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1.8g1121163 100%=12%,则 1.8g 碳元素对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4012%=15g。故选 C。14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

19、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 +2CO2;则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正确;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正确。故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B15 有 A、 B、 C 三种物质,发生反应2A+B2C,若 16gA 与足量A、 B、 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8: 1: 5B 4:1: 5C 8: 2: 5B 充分反应得到D 4: 2: 520gC,则【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解:由

20、 16gA 与足量的B 反应能生成20gC,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20g 16g 4g,设 A、 B、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 b、 c,则:2AB2C2a b2c16g 4g20g2ab2c16g4g20ga: b: c4: 2: 5。故选 D。16 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且总质量为20.8g ,其中 H2O的质量为10.8g ,则 CO2的质量为A 5.6gB 8.8gC4.4gD 4.8gCO、 CO2和H2O,【答案】C【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 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也为 3: 1, 1

21、0.8gH22中总的碳元素O 中氢元素的质量 =10.8g =1.2g,则 CO 和 CO的质量 =1.2g 3=3.6g,设生成的 CO 的质量是 x, CO2的质量为 y,则x+y=20.8g-10.8g ,x+y=3.6g,解得 x=5.6g, y=4.4g。故选 C。17 已知:过氧化钙 (CaO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现取用28.8g 过氧化钙加热一段时间使其分解 (该温度下, CaO不分解 ),测得所得固体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A1.6gB 3.2gC 6.4gD 12.8g【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过氧化钙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依

22、据固体质量的减少就是氧气的质量,依据钙元素守恒进行计算。【详解】设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x=3.2g故选: B。18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FeCl2 读作氯化亚铁;SO2 读作二氧化硫B 3H 只有微观意义;C60 表示 60 个碳原子C NH4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点燃48 份质量的铁与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D 2Mg+O 2 2MgO ,可读作每份质量的氧化镁【答案】 B【解析】【详解】A、 FeCl2 从右向左读,读作氯化亚铁;SO2 读作二氧化硫,故 A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3H 表示 3 个氢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

23、有微观意义;C 表示 1 个 C 分子,故 B6060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硝酸铵( NH NO )中铵根显 +1 价,氢元素显 +1 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43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 +1)4 +1,则 x 3价。硝酸根显1 价,氧元素显 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 2) 3 1,则 y +5 价,故 C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燃48 份质量的铁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D、 2Mg+O 22MgO ,可读作每份质量的氧化镁,故D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

24、合题意。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19 纳米级 TiO2有广泛的应用 ,制备的一步反应为3232FeTiO +7Cl +6C=2TiClx+2FeCl+6CO。该化学方程式中 ,x 的值为A2B 4C 8D 14【答案】 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氯原子的个数为14 个,反应后氯原子的个数为2x+6 个,则 2x+6=14 ,得 x=4。故选 B 。20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a、b、 c、 d 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

25、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 /g40401032反应后的质量 /g12x100A x 等于 60B b 可能是单质C c 一定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a 与 d 的质量比为7: 8【答案】 D【解析】【详解】A.x40+40+10+3212 10 10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反应后a.d质量减小,是反应物,b 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因此b 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c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参加反应的a 与d 的质量比为:(4012): 32 7: 8,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1 氧化钙和过氧化钙(CaO2

26、6.4g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足量的23)的混合物Na CO 溶液,溶液中的 Ca2+全部转化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10gCaCO3。则原 6.4 g 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已知:2CaO2 +2H 2O=2Ca OH 2 +O2)A1 1B 54C 5 3D 5 2【答案】 C【解析】【详解】氧化钙和过氧化钙中的钙元素完全转化到碳酸钙中,则钙元素质量为:10g 40 4g,氧100元素质量为: 6.4g4g 2.4g,则原 6.4g 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g: 2.4g5: 3,故选 C。22 一包混有杂质的 Na233 23CO ,其杂质可能是Ba(NO )、

27、KCl、 NaHCO,今取 10.6 克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 克 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B样品中一定混有3KClNaHCO ,可能有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 Ba(NO3)2D样品中混有KCl,也有 NaHCO3【答案】 D【解析】【详解】混有杂质的碳酸钠加水后溶液澄清,一定不存在硝酸钡,纯净的碳酸钠10.6 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 4.4 克,纯净的碳酸氢钠10.6 克生成的二氧化碳约是5.55 克,氯化钾的存在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现在取10.6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

28、,说明碳酸钠中的杂质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但是根据计算全部的质量都是碳酸氢钠时生成的质量也多余 4.4 克,所以若是混有氯化钾和碳酸氢钠,故样品中混有氯化钾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故选 D。23 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甲分子中含有 2 个原子B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 18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答案】 B【解析】【分析】点燃根据微观示意图,图可得化学方程式为4NH3222+3O2N +6H O。【详解】A、观察甲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分子中含有4 个原子,其中一个氮原子三个氢原子,选项A不正确

29、;B、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属于单质的是乙和丙,选项B 正确;C、生成物丙和丁反应的质量比为(4 14):( 6 18) =14: 27,选项 C 不正确;D、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特点,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B。24 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 Z 是由 Y 分解生成的B一个 Y 和 W 分子中均有11 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 与生成的Z 的质量比为9: 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答案】 C【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

30、3 和 NO 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 和 H2O 两种分催化剂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NO+4NH322O。5N +6H【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 Y 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 是由 Y 分解生成的,故A 不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 和 W 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和 W 分子中均有 10个电子,故 B 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 X 与生成的 Z 的质量比为(306)( 285) 9: 7,故 C 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 不正确。故选 C。【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25 某混合物由Mg 和 MgO 组成,取该

31、混合物12.8g 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2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4.8gB 4.0gC 3.2gD 2.4g【答案】 D【解析】【详解】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得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镁, 52g 硫酸镁中镁元素质量为: 52g=10.4g,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为:12.8g-10.4g=2.4g,故选 D。26 金属单质 M 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 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 的质量 /S 的质量

32、/ gM 2S 的质量 / g甲6.02.57.5乙7.01.57.5A64B 56C 39D 23【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由题中实验数据可知,甲中硫过量、乙中M 过量, 6.0gM 和 1.5g 硫完全反应,所以根据反应方程式2M+SM 2S2M326g1.5g2M:32=6g :1.5gM=64则 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4,故选 A。27 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 20.5g 的沉淀。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A20%B 40%C 50%D

33、80%【答案】 C【解析】【分析】分别假设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结合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及对应的数据求解,进而求出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详解】设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氧化铁的质量为y,CO +CuO 高温 Cu +CO 2 固体质量减少806416xm1m1= 16x = x8053CO + Fe2 O3高温 2Fe+3CO 2 固体质量减少16011248ym 2m 2 = 48y= 3y16010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CuO

34、 CuSO4 Cu(OH)28098xm3m 3 = 98x = 49x8040Fe2O3 Fe2 (SO4 )3 2Fe(OH)3160214ym4m 4 = 214y = 107y16080结合题干,列出方程:x + 3y =4.0 5 1049x107y+ =20.54080解得 x=8g ,y=8g8g则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00% 50% ,故选 C。8g+8g【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根据方程式、关系式进行大量计算,根据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书写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准确,计算过程完整。28 已知: Ca( HCO3 ) 2 CaCO3+CO2 +H2 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3) 2 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CaCO3 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