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91171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一、课程标准课标要求: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捕捉解读鼠妇(或蚯蚓等) ,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鼠妇(或蚯蚓等)的生活环境。核心素养:通过对“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进行举例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尝试根据课题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三、评价任务1. 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对“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进行探究。2. 任务二: 以小组为单位能够给出至少一种实验设计方案,并能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完成探究。3. 任务三:小组代表(可

2、以是多个)能就实验结论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阐述,并能提炼和概括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四、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 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节课前布置课前调查活动:鼠妇都在哪些地方出于课前结伴前往小区、 公园、没?校园等地 “寻找鼠妇” ,并记录(笔记或拍摄)发现鼠妇时的周围环境。导入提问:哪些同学找到了鼠妇?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回答:花同学们都是在哪些地方找到鼠妇的?盆底下、草丛里等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找到鼠妇。同时展示自己的记录作品。1. 探究:光对提出问题:请大家根据课前调查结果提出着重探究问题:光会影响鼠鼠 妇 分 布 的你的问题或疑问。妇的生活吗?1名校名 推荐 影响( 完 成 任 务作出假设: 针

3、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大家能一)否根据调查结果尝试给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制定计划:制定计划(这一步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围绕假设的问题, 选择材料、应该细分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来)设计实验方案。a. 探究光这个因素,我们需要设计几种环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境,两种环境下的鼠妇是否等量?况下,设计对照实验。设计b. 待鼠妇稳定后,需要统计什么数据?实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实c. 需不需要计算数据的平均值验器材,制订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建议:设计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的实验方案。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5 只)。教师建议:通过制定计划中遇到的问题实验装置改进: 明暗交界处装一比湿土高一明

4、确探究实验的要素:厘米的挡板,使明暗两种环境对比更明显。单一变量:对照试验有且只整个装置由玻璃板覆盖(防止鼠妇爬出),有一个因素不同。再用纸板挡住实施计划: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随时做好实验记录。不断巡视给予指导。认真实验,仔细观察,科学记录。注:前 8 组探究的变量是:光。布置学生实验过程中完成P15 讨论题。第 9 组探究的变量是: 湿度。得出结论第 10 组探究的变量是:温组织学生分析统计结果,得出结论。度。2名校名 推荐 实验间隙完成讨论。分别统计阴暗处和光亮处鼠妇的数量,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数。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 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里。表达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

5、问题注:第 9、10 组说出他们探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究的变量及设计方案,与大请你说说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家分享实验结论。2、如何保证实验结果不同只能是由实验要小组内自主讨论,学生回答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问题: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1、光,温度、水。行吗?2、单一变量4、为什么要计算各组平均值?3、鼠妇数量越多, 验结果越5、西瓜虫与鼠妇的区别,对实验的影响。准确,但也不能太多,统计会比较困难。用 1 只鼠妇存在偶然因素,所以不行。4、减少误差, 提高实验结论可信度。5、西瓜虫(普通球鼠妇) :对光不敏感;鼠妇(粗糙鼠妇):对光敏感。有认同感。2. 对

6、照试验引导学生参考课本 16 页,归纳总结出:什学生阅读课本,提炼总结出么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 :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3. 拓展探究:教师播放不同温度下金鱼的呼吸次数,抛出提出问题:学生认真观察探究课题: 温问题:同学们, 你们能根据视频提出什么问视频中不同温度下金鱼的呼3名校名 推荐 度对金鱼呼题呢?吸情况而讨论分析,并提出吸的影响问题:平板课堂: 探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吗?究课题:非生物 因 素 对 某作出假设:种 动 物 的 影观察后作出假设:温度会影响(根据素材响金鱼的呼吸。包 选 择 至 少针对问题,大家能否根据视频给出假设?一 种 实 验 动物进行探究)如何探究

7、假设的正确性, 通过讨论以下问题各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根据制订实验计划:问题结果制定实验方案。a. 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b. 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实验中, 鼠妇是多只的, 那么对于金鱼的探究中, 应如何设计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c. 为什么要计算实验数据的平均值?教师建议:设置多次重复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由小组自主选择实验动物 -各小组按照制定的实验计划进行探究时,注金鱼、 温度计、 烧杯等材料,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手机实验数据。并进行组内分工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探究,同时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各小组通过进行分析实验现各小组都有了自

8、己的实验数据,你们能从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据中得出什么结论呢?验结论:温度对金鱼的呼吸有影响,金鱼呼吸次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4名校名 推荐 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分析,组小组之间的数据又有哪些不同呢?请大家间对比数据结果,交流探究讨论分析原因。过程和结果。课外探究延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但由于二者的生搜集资料,在家探究。伸长环境不同, 一个是绿色, 一个是黄色 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请你课下探究光对韭菜的影响。五、课堂检测选择题1. 如图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适合探究的问题是()A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B光对鸟类飞行的影响C光对金鱼呼吸的影响D光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2.

9、 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A阴暗低温与阴暗高温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C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D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3. 如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错误的是()放 置 黄 粉黄 粉 虫 的光照温度湿度虫的位置数量纸 盒 左 半30 只明亮15适宜5名校名 推荐 侧纸 盒 右 半30 只阴暗28适宜侧A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要相同B左右两侧都要在阴暗的环境中C左右两侧的湿度要相同D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保持在28左右

10、非选择题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20 只黄粉虫幼虫放入纸盒中央,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 10 次,并得到以下的数据,试分析回答。分钟实验环境12345678910阴暗13121517161718191819明亮7853432121(1)你提出该实验的假设是_。(2)该实验的变量是_。(3)如果有8 个小组分组实验,老师只取了其中3 组的数值进行平均,可以吗? _。为什么? _ 。如果只有一个小组进行实验,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应该 _。( 4)你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 。2. 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

11、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绿色;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黄色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 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 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 1)提出问题: 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作出假设: _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制定计划:将两头同样大小的大蒜分别放在盛有清水的盘中,A 组6名校名 推荐 放在光照的环境中培养,B 组放在 _的环境中培养, 定时浇水, 管理( 4)上述实验方案中, A 组对 B 组起 _作用( 5)该实验证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六、教学评价1. 亮点:通过再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素养解决生活中的问

12、题,将科学与反思探究的思维渗透到生活中。2. 需改进:注意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课堂秩序,把控实验时间。附:实验报告:探究_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班级: _姓名: _小组 _实验目的: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提出问题: _作出假设: _制定计划:1、实验中的变量:_2、实验材料和用具:_3、方法步骤:( 1) _( 2) _7名校名 推荐 实验结果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环境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平均值明亮阴暗8 组第十分钟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环境1min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平均值明亮阴暗实验结论: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