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91821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 遗传和变异 一章中的第三节内容,而这一章又归属于生物课程标准第七个内容标准“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范畴。 学好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本节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深入,是这一章的难点,掌握了这一节可为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打下基础。 这一节主要是通过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总结出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分别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

2、对基因的传递特点。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2、运用图解方式概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有关孟德尔和豌豆杂交实验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游戏导入 :PPT 展示男、女图片各一张,让学1、学生看见自己平常玩的生从中找出最为明显的相对性状。游戏在课堂上出现,都能积1、同步复习:控制性状;极的参与, 并且快速的找出

3、和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答案;1、通过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和分析问题。1名校名 推荐“桥梁”。2、展示教材P32“生殖过程中染色2、积极参与游戏背后所隐体的变化”图片,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含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这个图片逐步引导学生过度至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过程。3、带着日常生活中常有的3、在以上基础上提问:若AA 控制疑问进入“基因的显性和卷舌、 aa 控制不卷舌,后代的性状会是隐性”这一内容的学习。怎样呢?以此情景引出课题。1、学生了解孟德尔之后,过渡:这类问题的解决, 不能靠推测,带着疑问“为什么他就被早在十九世纪类似问题就已给修道士孟称为遗传学奠基人”进入德尔通过实验

4、解决。其最有名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知识点一:孟德尔和他的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简介:2、积极参与分析第一个杂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位遗传学奠基人,交实验现象:纯种高、矮豌也为后面情感教育做准备。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2、孟德尔杂交实验分析: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杂交实验现象:纯讨论之后回答: 相对性状有种高、矮豌豆杂交后代(子一代)都是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高茎;其中,子一通过小组活动表,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纯种高、矮豌豆杂交,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高的性状?子一代基因型分析 (完成填空) 。此代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处需要教师教具引导。为显性性状, “矮”为隐性性状,基因也有显性基因和2、将书

5、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其感觉可以“学以致用”;3、顺理成章的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过渡自然1、训练学生缜密的思维,懂得利用已学的知 识 解 决 相 应 的 问题;2、教师通过教具的演示,让学生形象直观的 理 解 “ 显 性 ” 和“隐性”的含意;另外,第一个实验现象的分析,教师通过教具演示,让首次接受“基因分离和组合过程”的学生觉得更加2名校名 推荐过渡:子一代高豌豆 Dd 中的 d 还会隐性基因之分。形象具体,为第二个遗传下去吗?如何证明?实验现象的分析做准3 、杂种高豌豆 Dd(子一代)自交实验3、根据自然条件下传粉受备;分析:精的规律完成小组活动:模 学生小组活动 : 模拟自然条

6、件下拟杂种高豌豆 Dd(子一代)3、通过小组“模拟杂传粉受精形成子二代可能的基因组成和自交实验结果种高豌豆 Dd(子一代)性状并记录;自 交 实 验 ” 这 一 活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4、分享小组活动记录数据,动,使得得出“子二巡视课堂,以便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并且从中数据中发现规律:代高茎比矮茎多”的小组代表分享本小组活动记录数子二代中高茎豌豆比矮茎结果更加顺理成章,据;豌豆多。也能更好的引发学生引导学生从各小组的记录数据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强发现规律:子二代中高茎豌豆比矮茎豌5、小组讨论:烈欲望;豆多。完成小组活动记录表中小组活动 :的最后一个环节“杂种高4、分析小组活动结思考并讨

7、论“遗传学奠基人”当年豌豆 Dd 自交实验结果分果,锻炼学生分析和分析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子二代中总是析”并且分享讨论结果。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的多,矮的少?展示孟德尔有关豌豆其他相对性6、联系前后两次实验现象5、通过学生对整个实状自交结果,证实推理正确。分析,总结“孟德尔豌豆杂验结果得出的结论的4、与学生一起总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交实验”结果。 (学生积极总结性回答,让其更验”结果;回答)具有成就感,是本教5、借助孟德尔成功经验, 渗透情感教育。学环节的又一个精髓所在,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升华;知识点二:分析卷舌和不卷舌的问题1、积极利用刚学的知识解6、渗透情感教育。1、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来分析课

8、前引答课前“卷舌和不卷舌”入时“卷舌和不卷舌”的问题;的问题;1、利用已学的知识解2、通过教学, 逐步引导至“同时卷舌的决 生 活 中 的 常 见 问3名校名 推荐父母也会生出不卷舌的孩子”。2、逐步思考并明白“卷舌题,让学生感觉到学过度:卷舌与不卷舌并不重要, 但如的父母也会生不卷舌的孩以致用,进一步激发果此处的隐性基因a控制的不是不卷子”;学习的兴趣;舌,而是某种致病的性状(如: 白化病)该怎么办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2、逐步引导, 过渡自内容:禁止近亲结婚!然;本课小结: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基因又可分为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而且只有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学生和老师一

9、起复习,查漏归 纳 本 节 课 所 学 知隐性性状。补缺。识,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系统的认识。【板书设计】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形(第一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相对性状可分为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2. 基因可分为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而且是有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隐性性状。【教学反思】这节课有几个地方处理得比较好:1、这节课导入的时候,利用创设情景,提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哪个同学自身是单眼皮,但是父母却是双眼皮?这个问题一下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新课程强调从小养成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只有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

10、有好习惯,才有可能学好生物学,可以说积极参与在教学中必不可少。2、在本节课中,教师如果像通常情况下,把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现象及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 学生的思维就不会调动,不用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体验去探究理解,只要把老师讲的记住, 就算完成任务,而本节课我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问题。“高豌豆与矮豌豆杂交的后代F1 豌豆表现出怎样的性状?”让学生进一步猜测,然后教师话锋一转“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然后让学生尝试写出遗传4名校名 推荐图解。 ”又引导学生把基因图和性状进行对比,自行总结出结论。学生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营造一个师生交流、思维碰撞,共同创新的平台,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既获得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追求, 即对人的关注, 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同时改变了教师的课程观,实现教学相长。不足之处 :这节课理论性强,比较抽象, 因此教学中无法兼顾所有学生,感觉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很能理解,可能需要放慢讲课的速度,尽量把难点反复强调,讲解清。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