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93237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备战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备战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备战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与推断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1)若 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 B 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 易潮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3)在( 1)、( 2)中, D 的物质类别是 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问题二:工业上冶炼 1732t 含铁 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 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结

2、果保留一位小数。)点燃【答案】3Fe +2O22323分解反应Fe3 O4 Na CO +Ca(OH) = CaCO+2NaOH 酸2577.8t【解析】【详解】问题一(1) 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 ,A 可以和 B 相互转化,则A 可以是铁单质,铁在氧点燃气中燃烧: 3Fe +2O2Fe3O4;(2) B 的俗名是苏打Na2CO3,固体 C 易潮解是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3)由( 1)( 2)问分析, D 为酸,该反应过程中判断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分解反应。问题二解:设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x。

3、高温Fe3 O4 + 4CO4CO2 + 3Fe232168x (1-10%)1732t 97%232x(1-10%)=1681732t97%x 2577.8t答: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2577.8t 。2 走进 “化学村 ”。 “化学村 ”的布局如下:(1)认识 “居民 ”。10 户“居民 ”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有 _ 。“居民 ”CO与 Fe2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盐酸有 5 户相邻的 “居民 ”: Fe2 323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O、 CO、Na CO、 NaOH、 CaCO的是 _。(2)认识 “村中的路 ”。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 ”间才是通路。例如,上

4、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 “Fe2 3家 ”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2O“ CO家 ”到达任一出入口的路 _。高温【答案】 Ca(OH)222 32 322CO、 CO、 Fe OFe O +3CO2Fe+ 3COCO CO Ca( OH)2 Na2CO3H2SO4 出入口【解析】【分析】【详解】( 1)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俗称是熟石灰;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有CO、CO2、 Fe2O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5、。Fe2O3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O不与盐酸反应;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NaOH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CaCO3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 CO2 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CO家 ”到达任意出2入口的路是: CO2 Ca( OH) 2 Na2CO3 H2SO4 出入口。【点睛】3 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 , “”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1)A

6、 物质是 _( 填化学式 ) 。(2)C 与 E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3) 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 , 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 能与 B 反应生成 D的物质有_( 填序号 ) 。2类3类4类5类【答案】 Fe;复分解反应;【解析】五种物质中能两两发生反应且能与三种物质反应的是Ca(OH) ,所以 E 是 Ca(OH) ,所给物22质中,不能与Ca(OH)2 反应的是 Fe,则 A 是 Fe。既能与 Fe 反应又能与 Ca(OH)2 反应的是HCl、 CuSO4,则 D 是 MgCl2, HClMgCl2,故 B 是 HCl, C是 CuSO4。 (1)A物质是 Fe。 (2)C与 E 的

7、反应是: CuSO4 + Ca(OH) 2 = Cu(OH) 2+ CaSO4,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 能与 HCl 反应生成 MgCl2 的物质有单质镁、氧化物氧化镁、碱氢氧化镁、盐碳酸镁,故选。点睛:要顺利解答此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单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相互转化。4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 C 为黑色固体, A 具有磁性, D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若该反应为 A 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 由两种元素

8、组成,质量比为3:1, B 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 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3)若在 20时,将 B 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 发生反应,且 A 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 B 为碱, C 为纯碱,则在乙醇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0时, B、 C 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物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中的溶解度B109g17.3gC21.8g 0.01g【答案】 Fe3O4+2C3Fe+2CO22CH4+3O22CO+4H2O2NaOH+CO2=Na2CO3 +H2O【解析】【分析】【详解】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 C

9、为黑色固体,A 具有磁性, D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A 是四氧化三铁,C 是铁,四氧化三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高温铁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3O4+2C3Fe+2CO2;(2)若该反应为 A 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 A 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 3:1, B 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 C 为气体,所以 A 是甲烷, B 是氧气,所以 C 是一氧化碳,甲烷和不充足的点燃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O+4H2O;(3)若在 20时,将B 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 发生反应,且A 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 B 为碱,

10、C 为纯碱,所以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点睛】A 是二氧化碳, C 是碳酸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2NaOH+CO2=Na2CO3 +H2O。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5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2)向固体 A 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固体 B 中含有的物质是 _。(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

11、(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答案】氢气 (H2)332碳、银 (或 C、 Ag) 碳、铝、铜 (或 C、Cu+2AgNO=2Ag+Cu(NO )A1、Cu) 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 (或 Al(NO ) 、 Cu(NO ) 、 HNO )3 33 23【解析】(1)根据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解答;(2)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解答;(3)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及固体B 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解答;(4)(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解答。(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2)固体A 与硝酸银反应有蓝

12、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 中含有铜,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 =2Ag+Cu(NO3)2; (3)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 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 B 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 C、 Ag); (4)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 A,固体 A 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 B;固体 B 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

13、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故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或 C、 A1、 Cu) ;(5)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无色溶液甲中溶质是盐酸及盐酸与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铝,蓝色溶液乙中的溶质硝酸铜不参与反应。故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 Al(NO3)3、 Cu(NO3)2、 HNO3)。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6 下图所示AG

14、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 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 是最轻的气体,B 和 C 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 F 的化学式 _ ,E 物质的一种用途_ ,C 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 ;(2) C 和 D 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3) 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H2O 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3CO+FeO高温32Fe+3CO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2CaCO3+2HCl=CaCl+H2O+CO2【解析】【分析】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A 可与碳酸钙

15、反应生成B,且 BC 可相互转化。所以 B为二氧化碳; C 为一氧化碳。 G 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且可与F 相互转化,所以F 为水。 F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 E。所以 E 为氢氧化钙。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 F 为水,化学式 H2O; E 为氢氧化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用途; C 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2) D 可与 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 为金属氧化物。所以CD反应高温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3) A 转化为 B 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

16、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H2O+CO2 7A G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 A、B、C 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 是温室气体, G 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 G 的化学式为 _。( 2)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 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4) F 的一种用途是: _。【答案】 NaCl 复分解反应NaOH+HCl NaCl+H2 O 生成玻璃【解析】【分析】AG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B、C 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 是温室气体,所以D 是二氧化碳, G 是重要调味品

17、,所以G 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 反应会生成 F,所以 C是氢氧化钠, F 是碳酸钠, B 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所以B 是盐酸,碳酸钠和 E 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 E 是氯化钙(或氯化钡), A 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氯化钡),所以 A 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详解】( 1) A G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B、 C 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 是温室气体,所以 D 是二氧化碳, G 是重要调味品,所以 G 是氯化钠,故 G 的化学式为 NaCl。( 2)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钡)和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

18、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 O 。(4)二氧化碳和C 反应会生成F,所以 C 是氢氧化钠,纺织、造纸、制玻璃等。【点睛】D 是温室气体,则D 是二氧化碳,G 是重要调味品,则F 是碳酸钠,故 G 是氯化钠。F 的一种用途是:8 已知奥运五环中A、B、 C、 D、 E 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 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1)B 物质是 _ 。(2)A 与 B 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3)写出 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H2 4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淡黄色溶液232SO2NaOH+CO=Na CO +H O【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E 是常见的溶剂,故E 是水,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D 是二氧化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故C 是氢氧化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硫酸,故B 是硫酸,因此A 是氧化铁,据此解答。(1) B 是硫酸(或 H2SO4);( 2) A 是氧化铁, B 是硫酸,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淡黄色溶液;( 3 )C 是氢氧化钠, D 是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Na CO +H O。2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