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与探究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94162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与探究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备战中考化学与探究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备战中考化学与探究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备战中考化学与探究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备战中考化学与探究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与探究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与探究题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 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状态限选试剂: 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 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名称控制速率的方法所选用的最佳试剂灭火器反应原理_和 DCO2 的实验室制法_A 和 C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2)已知: CO2 和 SO2 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2_ (填“ 或”“ 红【解析】本题考查

2、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二氧化硫的性质。利用CO2和2,SO 性质的相似性可将二氧化碳的性质迁移到二氧化硫的性质。(1) 灭火器灭火时,需要灭火器快速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灭火器中选用的最佳试剂是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故选B;实验室制取CO2 时需要得到平稳的气流,以便于收集,选用的最佳试剂是稀盐酸和块状的石灰石,是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状态,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选;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CO +H2O;(2) 实验一 :在相同的条件下,试管内的液面越高,溶解的量越多,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的

3、溶解性: SO2CO2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碳酸,亚硫酸的碳酸都呈酸性,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试管内溶液变成红色;实验二: CO2 和 SO2 化学性质有相似性,根据镁条在CO2 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推测镁条在 SO2 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淡黄色固体。2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溶液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化学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盐的溶液?(猜想与假设)该无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初步分析)( 1)库尔班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是_溶

4、液。( 2)艾力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重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静置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沉淀全部溶解(实验结论)(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实验反思)( 4)玉素甫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5)白燕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

5、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提出 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更 便。她采用_ 量溶液的pH值_7(填、=、), 与以上同学一致。【答案】 化 碳酸 和硝酸 的化学式中 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1碳酸 Na2CO3 +BaCl2=BaCO3 +2NaCl取上述无色溶液少 于 管中,滴加少量的稀 酸没有气泡 生(或有气泡 生), 瓶无色溶液是硫酸 溶液(或碳酸 溶液)溶液中pH 试纸【解析】【分析】【 解】(1) 化 是由 元素和 元素 成的,不含有氧元素,故一定不会是 化 溶液;(2)此 中 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2,而碳酸 的化学式 NaHCO3,硝酸 的化学式 NaNO3,碳酸 和硝酸 的化学式中 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6、1,故不会是碳酸 和硝酸 ;( 3)硫酸 能与 化 反 生成硫酸 沉淀,但是硫酸 沉淀不溶于 酸,滴加 酸不会出 溶解的情况,故不会是硫酸 ;碳酸 与 化 湖反 生成碳酸 沉淀,碳酸 沉淀能溶于 酸且 生气体,故 瓶溶液是碳酸 溶液;反 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BaCl2=BaCO3 +2NaCl;( 4)碳酸 能与 酸反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硫酸 不能与 酸反 ,故可以直接向溶液中加入 酸, 察是否 生气泡,故填: 操作 象取上述无色溶液少 于 管中,滴加少量的稀 酸溶液中没有气泡 生(或有气泡 生), 瓶无色溶液是硫酸 溶液(或碳酸 溶液)(5)用 pH 可以 量溶液的pH ,根据

7、pH 7 碱性。3 小明同学 以下 来探究可燃物燃 的条件和 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 磷的着火点是 240。) 装置 程 象取一 杯,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再分 取少量白磷、 磷放在 杯上的 片上 一会儿白磷 生燃 , 磷不燃 先在容积为350mL 的集气瓶中装进 50mL 滴有红墨水的水,在燃烧匙集气瓶和量筒中的水中放足量白磷,量筒中盛入足量均为红色,量筒内的水液体体积减少约60mL按图连好仪器,用激光手电照射白磷,白磷( 1)实验过程是 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根据实验2 的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8、_(写出计算式和结果)。(4)在整个实验2 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_。集气瓶中预先装入50mL 水,水起的作用是_。CaO + H点燃【答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4P + 5O22P2O5 60/(350-2 O=Ca(OH)250)=1/5 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 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因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泄出瓶外【解析】【详解】(1)实验过程是: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来提供热量,从而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Ca(OH)2点燃(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252P O(3)集气瓶的总容积

9、为 350mL,但由于事先加了50mL 红墨水,即反应前只有300mL 的空气,故根据实验 2 的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350-50)=1 /5( 4)在整个实验 2 的过程中,由于刚开始白磷燃烧放热,使集气瓶内的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待冷却,氧气被消耗,瓶内气体量减少,压强又降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这是压强由于大气压相等,故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集气瓶中预先装入 50mL 水,水起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因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泄出瓶外4 碳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在常温下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铵的成分存在疑问,进行了如下探究。

10、(查阅资料)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气不与碱石灰反应。检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碳铵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_和 _(填离子符号)(2)根据实验现象,碳铵与浓NaOH 溶液加热反应生成了_(填化学式)气体。测定碳铵中C 元素和 N 元素质量比,在此过程中,用到如图所示装置。请回答:( 3)给碳铵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

11、因是_ 。( 4)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实验可以用如上图所示的气球来收集尾气,还可以选用如下图所示的 _(填序号)装置来处理尾气。【答案】 CO 32-HCO 3- (两种离子无先后顺序)NH 3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B【解析】【分析】【详解】(1)加入稀盐酸后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故填 CO32- 和 HCO 3- 。( 2)碳铵与浓 NaOH 溶液加热反应生成了能使石蕊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是氨气,化学式为: NH 3( 3)给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4

12、) A 装置不能充分吸收氨气,B 装置可以防止液体倒吸,C 装置易倒吸,D 中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短,故选B。5 高阳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 )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 CO3+O2, 2Na2O2 +2H2O 4NaOH+O2 。于是她用如图所的装置来制取 CO2 并验证其与 Na2O2 的反应。( 1)装置 B 的作用是 _。(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 E 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 _;反应后装置 C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高阳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2 CO3猜想二 Na2CO3

13、和 Na2O2猜想三 Na2 3CO 和 NaOH你认为还可能是 _(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固体完全溶解,样品中一定没有荡_2 2Na O取少量实验 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有白色沉淀产生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振荡猜想三正确取少量实验 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有白色沉淀产生中,加入 _溶液,振荡(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C 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NaOH,原因可能是 _。【答案】吸收氯化氢气体氧气 Na2 223和 NaOH 不产生气泡氯化镁 二氧化O、Na CO碳通过 B 装置带出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解析】【分析】A 装置为二

14、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 装置为除杂装置,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C 装置为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装置,注意气体进入C 装置之前并没有干燥,因此气体中含有水分,C 装置中还有副反应发生,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D 装置为二氧化碳的吸收装置,最后E 装置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气。因为装置C 有副反应发生,就为 C 装置的固体成分探究提供了线索,利用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探究。最后的反思与交流则是对探究实验正确科学的态度的体现。【详解】(1)装置 B 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 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过氧化

15、钠完全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是Na2CO3猜想二:过氧化钠过量时是Na2 32 2CO和 Na O猜想三: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时是Na23和 NaOHCO过氧化钠过量、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时是Na2 223和 NaOH。O、Na CO【设计实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一定没有过氧化钠; 取少量实验 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钡; 取少量实验 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实验过

16、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固体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样品中一定没有Na2 O2入足量的水,振荡 取少量实验 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有白色沉淀产生BaCl2 溶液,振荡猜想三正确 取少量实验 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氯有白色沉淀产生化镁溶液,振荡 反思与评价 反应后装置 C 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 NaOH,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通过 B 装置带出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点睛】6某同学进行下图两个实验。( l )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

17、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 ._; .Mg(OH)2 和 BaSO4; Mg(OH) 2 和 MgCO3.(实验方案)实验操作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实验现象与结论 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 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若 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 成立。 若沉淀完全溶解,_,猜想 成立。(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 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34、 MgCO 和 BaSO ,原因是 _ 。【答案】( l) Ba( OH) 2+N

18、a2333)CO =2NaOH+BaCO( 2)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氢氧化镁; Mg(OH) 222 且有气体产生【拓展与思考】+2HCl=MgCl +2H O; 沉淀部分溶解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镁不共存。【解析】【分析】【详解】(l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 Ba(OH)2+Na2 CO3=2NaOH+BaCO3( 2)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3)氢氧化镁; Mg(OH) 2+2HCl=MgCl2+2H2O;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体产生【拓展与思考】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镁不共存。;( 2)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镁能与硫

19、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3)硫酸钡和氢氧化镁能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钠和硫酸镁能生成碳酸镁白色沉淀;甲试管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乙试管的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镁,所以硫酸镁一定存在,所以沉淀可能是由氢氧化镁。 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则沉淀只有氢氧化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OH) 2+2HCl=MgCl2+2H2 O; 硫酸钡不溶于酸。若沉淀部分溶解且无气体产生,猜想 成立。 若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气体产生,猜想 成立。因为碳酸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 成立,产生

20、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碳酸钠溶液过量;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 Mg(OH)2、 MgCO3 和 BaSO4,原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镁不共存。7 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实验一中振荡3 个矿泉本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B 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对比 A 瓶与 _(填 “B”或“ 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 能与 NaOH 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 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_ 结论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

2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 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溶剂的质量。(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_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反应前注射器中体体积气反应后注射器中体体积气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0mL20mL12 mL_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_(填 “偏小、 偏

22、大 ”或 “无影响 ”)。【答案】 Ca(OH)2 +CO2=CaCO3 +H2OC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CO2+H2 O=H2CO3温度2Cu+O 22CuO可使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16%偏小【解析】【分析】【详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 O。实验一中振荡3 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BCACCO2NaOH 发生反应。(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故实验二观察到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

23、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3)实验三对溶液加热,故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装置一可使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0mL-12mL100%16% 。30mL+20mL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冷却以后,注射器推进的少了,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偏小 。8 已知浓硫酸与焦

24、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以下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提出猜想)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H2O、SO2 和 CO2。(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得知:CO 222可使品红溶、 SO 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液的红色褪去,而 CO22可与酸性的42不能;不能; SOKMnO 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 无水 CuSO4 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蓝色胆矾。(实验探究)用以下AD 四个装置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本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如下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_装置(填序号)。(2)为了验证三种产物,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整套实

25、验装置的正确组装顺序是(按导管口连接的先后顺序):发生装置导管口_(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装置D 中的无水CuSO4 变为蓝色,由此得出产物中有_的结论;同时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装置C中品红溶液 ( I)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品红溶液( )不褪色;装置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中品红溶液 ( I)褪色,说明产物中有_,酸性 KMnO4 溶液的作用是_,品红溶液 ( )不褪色,说明_;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能确认反应产物中有CO2 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结论)本实验提出的猜想_ (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交流讨论)

2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针对本实验进行讨论,其中张辉同学提出了“反应产物中可能还有一氧化碳”这样的一个观点。你是否支持张辉同学的观点?_ (填“支持 ”或 “不支持 ”),请你说出两点理由: _ ; _。【答案】 a f g-d-e c 水二氧化硫除去 SO22SO 已除尽CO2+Ca(OH)2=CaCO3 +H2 O装置C 中品红溶液( )不褪色,装置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成立C+2H SO(浓)242SO 2+CO 2+2H O2支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碳的氧化物有CO 和 CO2【解析】【分析】【详解】(1)反应物是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故发生装置选 ;(2)验证三

27、种产物,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要验证水蒸气,然后验证二氧化硫,最后检验二氧化碳,这样做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故a f g-d-e c(3)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水,品红溶液(I)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酸性 KMnO4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SO2,品红溶液( )不褪色,说明SO2 已除尽;装置 B 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 +H2 O;( 4)能确认反应产物中有 CO2 的实验现象是装置 C 中品红溶液 ()不褪色,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 本实验提出的猜想成立。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28、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 SO(浓)2SO+CO+2H O 。24222交流讨论 支持张辉同学的观点 , 理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碳的氧化物有 CO和 CO2。9 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 “白色粉末 ”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查阅资料)这种 “白色粉末 ”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4CO ),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实验 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_(选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_(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

29、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猜想一: Na2 CO3;猜想二:NaOHNa2CO3和NaOH;猜想三:(实验 2)小明取溶液M ,滴加 CaCl2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 _(实验 3)小刚取溶液M ,滴加稀 HCl,观察到 _,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 与稀 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 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 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 中滴加 CaCl2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

30、上层溶液,加入_,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 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_ (反思拓展)( 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2)检验 A、 B 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答案】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CO2+H2O无色酚酞试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1】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

31、B 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2)【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 CaCl2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 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233,Na CO 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他的理由是: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3)【实验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 HCl,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 与稀 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2HCl 2NaCl+C

32、O +H2O( 4)【实验 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 M 中是否含有 NaOH,他们向溶质 M 中滴加 CaCl2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 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 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10 氢化钙( 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登山运动员常用其作能源提供剂。(查阅资料)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钙和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化钙的制备)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

33、示(图中固定装置省略)。(1)装置 A 中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 2)装置 B 的作用是 _ 。( 3)装置 D 的作用是 _ 。( 4)装置 C 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_ 。(样品成分的猜想)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的成分有下列两种猜想:猜想一:全部是氢化钙; 猜想二: _。(设计实验)现有 2.1g 氢化钙样品,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_(要求操作、数据和结论)。【答案】Zn+2HCl=ZnCl+H2吸收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与钙反应Ca+H 2CaH 2氢化钙和钙取2.1 g样品与足量水反应,收集反应生成的氢气,若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0.2 g,则猜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