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94301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探究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详细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Na2CO3 和 NaHCO3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_气体。某学习小组对它们的鉴别方法产生了探究兴趣。(提出问题)如何鉴别Na2CO3 和 NaHCO3呢?(查阅资料)(1) NaHCO3 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两种氧化物。(2) Ca( HCO3)2 可溶于水。(3)通常状况下, NaHCO3是一种白色晶体,溶解度小于23的溶解度,饱和的Na CONa CO 溶液中通入 CO 气体,可生成 NaHCO 。2323(作出猜想)猜想一:可用酚酞溶液鉴别Na2 33CO 和 NaHCO 溶液。猜想二: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CO3 和 Na

2、HCO3 固体。猜想三: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 和 NaHCO3 溶液。猜想四:可用CO2 气体鉴别Na2CO3 和 NaHCO3 溶液。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理由是_。(实验探究)请你与小组同学一起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少量的 Na2 33加热 Na2 3CO 和 NaHCOCO 时,澄清石灰实验 1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水无变化;加热 NaHCO3_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别取少量 Na2 33两支试管中均产生了白色猜想三实验 2CO 和 NaHCO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沉淀不正确实验 3往盛有饱和 Na2CO3 和 NaHCO3

3、 溶液的观察到 _猜想四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足量的CO2 气体正确(问题讨论)同学们对实验2 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Na CO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本质原因是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石灰23水与 NaHCO3 溶液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老师指出其反应原理较复杂,有待于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探究。(拓展应用)除去固体 Na2 CO3中混有的少量 NaHCO3,可用的方法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二氧化碳Na2CO3 和 NaHCO3 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猜想二正确或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CO3、 NaHCO3 固体盛有 Na2CO

4、3 溶液的试管中有白色晶体析出(或盛有 Na2 C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浑浊;或盛有Na2 CO3 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固体)2+2结合生成 CaCO3 复分解反应 2NaHCO3Na2CO3+H2O+CO2Ca 和 CO3【解析】【详解】Na2CO3 和 NaHCO3 与稀盐酸反应生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作出猜想: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理由是:Na2CO3 和 NaHCO3 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探究:实验 1,分别取少量的Na2CO3 和 NaHCO3 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加热 Na233CO 时,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加热NaHCO 时,澄清石

5、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说明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 33CO 、 NaHCO 固体,猜想二正确;通常状况下, NaHCO3是一种白色晶体,溶解度小于2323溶液Na CO 的溶解度,饱和的 Na CO中通入 CO233,观察到盛有23溶液的试管中有白色晶体气体,可生成 NaHCO 。实验Na CO析出或盛有Na2323CO 溶液的试管中出现浑浊或盛有Na CO 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固体,猜想四正确;问题讨论:Na2CO3 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本质原因是:2+和 CO 2结合生成 CaCOCa3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拓展应用:除去固体 Na2

6、CO3 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用的方法是加热,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 O+CO2。2 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金属锈蚀进行探究(实验一)取5 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实验图示生锈时较长时间不生3min1min8min5min间锈(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_(填 “慢”或 “快 ”);在 _(填 “酸性”、 “碱性 ”或 “中性 ”)环境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图 1 所示装置 (夹持仪器已省略 )进行实验 (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7、)(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2)请指出图 1 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 (3)加热前,先通入CO 一段时间,目的是 _(4)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_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_参加了铁生锈反应(实验记录)铁锈样品的质量 /g装置 B 的质量 /g装置 C 的质量 /g反应前23.2232.4198.2反应后/239.6211.4(5)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可确定铁锈的成分,用Fe O ?nH O 表示,则 n=_ ;若缺少 Dxy2装置, x:y 的值 _( 填 “偏大 ”、 “偏小 ”或“无影响 ”

8、)(6)欲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用图2 所示装置,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如下:O2水 CO O 和 CO CO 和水 O和水 O 、 CO 和水2222222至少需要选用 _(填数字序号 ),才能达到探究镁带锈蚀的条件(7)请写出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镁Mg(OH) (CO )的化学方程式 _323 2【答案】快酸性没有进行尾气处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氢 水 4偏小6Mg+3O2+4CO2+2H2O=2Mg3( OH) 2( CO3) 2【解析】【详解】(1)对比实验1 和实验 4,实验 3 和实验 5 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快;对比实验1、2、 3 可知,铁

9、钉在酸性环境中锈蚀较快;(2)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该装置中没有将其处理; ( 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或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先通入 CO 一段时间,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4)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这说明了反应后有水生成,说明铁锈中含有氢元素,也就是铁锈蚀的过程中有水参与;( 5)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高温FexOy?nH2O+yCOxFe+yCO2 +nH2O,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为:=7.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设参加反应的CO 的质量为w,则高温FexOy?nH2O+y

10、COxFe+yCO2 +nH2O28y44yw13.2g28y =w44y13.2gw=8.4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铁的质量为:23.2g+8.4g 13.2g 7.2g=11.2g;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所以23.2gFexOy?nH2O 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含有 “H2O”部分质量为7.2g;则余下的氧元素质量为: 23.2g 11.2g 7.2g=4.8g则: x: y: n= 11.2g4.8g7.2gx y2的化学式为2 32O。:=2:3: 4,则 Fe O ?nH OFe O ?4H561618D 装置中的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 ,防止了空气中二氧

11、化碳与水被装置C 吸收而2造成质量偏大,若没有装置D,则装置 C 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质量偏大,由此计算出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导致氧元素的质量偏大,x:y 的值偏小;( 6)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应该选择这样几组实验:O 222和和 CO ; CO水; O 2和水; O227)由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CO 和水四组实验进行对比;(式碳酸镁 Mg 3( OH) 2( CO3) 2 可以推测,是镁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碱式碳酸镁 6Mg+3O2+4CO2+2H2O=2Mg 3( OH) 2( CO3)2 。3 某纯碱厂生产的某批次碳酸钠产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12、杂质。定性检验(1)要确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氯化钠,你的方法是_。定量测定 :(2)若利用沉淀法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确定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 。(3)假设你取样的质量为m1,根据你确定的反应原理,你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沉淀(填化学式)_ 的质量 (假设你测得的沉淀的质量为m2)。(4)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数据m1、m2,把方案填在下表中。适用的仪器名称实验步骤_(5)数据处理:请用含 m1、m2 的式子表示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分析讨论 :(6)要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通过化学方法将不易测定的物质转化为易测量的物质。除沉淀法外,还可依据反应(用化学方

13、程式表示)_ 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答案】取药品,溶解于水,加入足量的硝酸钙溶液,Ca(NO)2+ Na CO = CaCO+32332NaNO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滴入稀硝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NaCl+AgNO3=AgCl+ NaNO3,则样品中混入了氯化钠。Na2 3233CO +BaCl =BaCO +2NaClBaCO(或 CaCO)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 )、漏斗、托盘天平(或电子秤 )、 (洗3瓶、干燥仪器 )称量样品的质量溶解;加试剂(需指明试剂过量或足量);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100%2322Na CO + 2HCl

14、= 2NaCl + HO + CO ,2NaOH + CO2= Na2CO3 + H2O【解析】(1)取药品,溶解于水,加入足量的硝酸钙溶液,Ca(NO3 ) 2 + Na2CO3 = CaCO3 + 2NaNO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滴入稀硝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NaCl+33(2)AgNO=AgCl+ NaNO ,则样品中混入了氯化钠。若利用沉淀法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将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钡或碳酸钙沉淀。(3)称量出沉淀碳酸钙(CaCO)或碳酸3钡( BaCO3)质量,然后由沉淀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4)先称量样品的质量、溶解、滴加

15、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干燥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所以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滴管、铁架台(带铁圈 )、漏斗、洗瓶、干燥器。(5)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 BaCl2 + Na 2CO3 = BaCO3+ 2NaCl106197xm2=,解得 x=,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100%。 (6)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最后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测定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测定混合物中碳酸盐的质量,往往是将

16、碳酸盐转化为沉淀或气体,然后根据沉淀或气体的质量进行有关的计算。4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 :BaCl2 溶液呈中性),再取(1)小柯认为 “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3)进一步探究 :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面出“生成 CO2 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 ”的大致图像 _。【答案】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部分

17、变质【解析】【分析】【详解】( 1)甲实验是不正确的,因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都可以使酚酞变红;( 2)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故该溶液是部分变质;( 2)由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故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初始时没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当将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当碳酸钠反应完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故大致图像为5 乙炔( 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

18、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猜想一: CaO;猜想二: _;猜想三: Ca(OH)2 。他的依据是 _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_ 。(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_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_ ,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

19、、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选填图中装置序号)。_【答案】 CaCO3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CaO能与水反应气泡放出2通入 COCa(OH) +CO =CaCO +H O C、 F2232【解析】【分析】【详解】做出猜想:因为 CaC和 H2O 中含有 Ca、 C、 H、 O,能形成常温下的固体有:CaO、 Ca(OH)2 和 CaCO3,2所以猜想二为:CaCO3;小明的依据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交流反思:因为反应物中有水,而氧化钙和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猜想一不成立。进行实验:(一)因为题中得出猜想二不成立的结论,也就是白色固体白色碳酸钙,所以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

20、管中,滴加稀盐酸,实验现象是:没有气泡放出。(二)因为题中结论是猜想三成立,也就是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钙,所以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二氧化碳,应该有白色沉淀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 O。拓展应用:本题中 C2H2 气体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制取,应选择固液不需要加热型制取气体的装置,因为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所以应该选用能控制滴加液体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装置C 中的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加液体速率,符合题目要求,故发生装置选择C;由于 C2H2 气体的

21、密度比空气略小且不能和水反应、不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择 F。6 某兴趣小组发现了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为探究其成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这包碱石灰样品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CaO 和 NaOH 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熟石灰微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同学们分析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OH)2、 CaCO3 和 _。(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BaCl2 溶液显中性。CaO、NaOH、 Ca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取部分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无明显放热现

22、象和 _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从步骤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产生白色沉淀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 溶液/将步骤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思考与分析)小杰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可以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 ;实验探究步骤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_。【答案】碳酸钠氢氧化钠Ca( OH) 2+Na2CO3=CaCO3 +2NaOH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氯化钠、氯化钡和氢氧化钠【解析】【详解】提出猜想 根据物质的组成及性质可知,碱石灰样品的

23、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 NaOH、 Ca( OH) 2、CaCO3 和碳酸钠;实验探究 因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 和氢氧化钠;思考与分析 小杰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的结论不准确,因为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二者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不准确;反应的方程式为:Ca( OH)2+Na2CO3 =CaCO3 +2NaOH;解释与结论 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可以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实验探究步骤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

24、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猜想与假设)猜想: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碳酸钙猜想:氢氧化钙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_(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 _生成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钙(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溶液成红色原溶液一定有 _液(反思拓展)(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_【答案】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大量气泡产生氢氧化钙CO 2 +Ca OH2 =CaCO 3+H 2O反应物是

25、否有剩余或反应物是否反应完全【解析】【分析】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猜想与假设 猜想:氢氧化钙变质后,生成碳酸钙,部分变质就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实验探究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产生的现象为:有大量气泡产生;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碱性物质,所以根据混合物的组成,可以判断含有氢氧化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钙(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溶液成红色原溶液一定有氢氧化钙液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26、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 +Ca OH 2 =CaCO 3+H 2O 。( 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或反应物是否反应完全等。8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 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称量黑色粉末质量 /gm1m22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能被吸引3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无明显现象4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

27、CuSO4 溶液有红色物质生产无明显现象 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 O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 CuSO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344物为 Fe3O4。他又发现m2 恰好为 _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 和 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 _(填写化学性质)。【答案】( 1)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2) Fe+2HCl=FeCl2+H2 4.64(3)还原性和可燃性 (写出还原性即可 )【解析】(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故在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

28、施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2)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组的黑色粉末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故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 2,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3 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4+HFe OCuSO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 恰好为 4.64g 根据三分子的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两分子的四氧化三铁和氧气计算即可;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 Fe2O3 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 的还原性。9 为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活动。(实验探究 )(表达交流 ) 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石建由此判断A 中的

29、酸碱能发生化学反应。秦思根据B 中现象得出结论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同学用同样的思路进行实验C,据现象,得出结论。(反思与改进)经过观察与思考,崇湜对C 实验及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转变探究思路,通过实验D 得出正确结论。崇湜在实验D 中使用的试剂是_。小组同学继续探究A、 B、 D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实验与分析)小组同学将A 与B 反应后的滤液混合,根据现象,裘臻认为可正确判断_(填字母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经过讨论,小组同学继续向的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确定D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E 中倒入D 反应后(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发现,探究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思路不同

30、:A、B 的探究思路是 _; D 的探究思路是 _。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A、 B、 D 三个实验可归纳出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_ 。通过比较,我们既能认识到酸、碱两类物质的_,又能认识此两类物质的_。【答案】 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Ba(OH) 2+H 2SO4=BaSO4 +2H 2O; 无色酚酞溶液;A 、 B; CaCl 2(或氯化钙); 有其他物质生成;(至少一种)反应物被耗尽;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共同的性质 特殊的性质【解析】 【表达交流】根据氢氧化铁显红褐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溶液显黄色解答;根据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

31、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解答;【反思与改进】根据无使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解答;【实验与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答;【 归纳与总结】根据实验分析解答。【表达交流】氢氧化铁显红褐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溶液显黄色,故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 +H SO =BaSO + 2HO;【 反思与改进】无使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崇湜在2244实验 D 中使用的试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实验与分析】小组同学将A 与 B 反应后的滤液混合,显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 A 中

32、稀硫酸过量, B 中氢氧化钡溶液过量,可正确判断 A、 B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小组同学继续向 E 中倒入 D 反应后的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说明氢氧化铁沉淀没有消失,进一步说明 D 中不含盐酸,故确定 D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发现,探究物质能(或氯化钙)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思路不同:A、B 的探究思路是有其他物质生成;D 的探究思路是反应物被耗尽。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A、 B、D 三个实验可归纳出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通过比较,我们既能认识到酸、碱两类物质的共同的性质,又能认识此两类物质的特殊的性质。10 实验室

3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 BaCl2 、Na2SO4、 NaOH 和 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前,小组同学对五种物质从酸、碱、盐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类,其中CaCO、 BaCl 、NaSO、 NaCl 属于 _。3224(查阅资料) BaSO4 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实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充分原粉末中一定含有 CaCO3溶解有白色沉淀b.将步骤 a 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原粉末中一定含有 _溶液变红酚酞溶液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步骤a 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他补充了如下实验,取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 _。从而得出结论:步骤a 中得到的白色沉淀全部是CaCO。丙同学取甲同学步骤b 中已变红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发现有白色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