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94360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题12、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时1 课授课 时间教学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口头表达目标能力和识图能力。教材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分析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课型教 学过 程新课:经济重心南移解释何为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引 导学生回忆这一过程可分为几个时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可分为三个时期: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

2、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引导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史实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言)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后概括如下:北方战乱、南方较为安定;南来的北方避难人口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治重心的南移(东吴、南朝、南宋等),且南方政府较为重视农田开垦和兴修水利;南方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南方人口大大超过了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南方出现了一批经济中心。农业和手工业宋代农业学生看书,列举两宋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略)宋代手工业通过比较中外矿冶业的发展情况

3、,了解中国两宋时期在此方面的先进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展示自己课下收集到的有关两宋时期的瓷器的图片资料,并做简单介绍。学生应知道官、哥、定、汝、钧五大名窑。理解中国为何被称为“瓷之国”。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1名校名 推荐教学过程城镇的兴起应让学生理解城镇的兴起是商业发展的结果,它是由贸易集市发展而来的。纸币的出现学生 阅读“每课一得”,了解纸币产生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讨论纸币产生的原因, 以及产生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可参考课本所提供的吴泳 鹤林集中的材料)比较古今纸币的异同。海外贸易兴盛提问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政府支持;自身经济繁荣;造船技术发达;航海技术先进等。板书经济重 心的南移作设计表现业完成练习册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布置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