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94481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2021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2021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2021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2021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南昌备战高考化学二轮镁及其化合物专项培优一、镁及其化合物1A、 B、 C、 D、 E、 X 都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无机物根据上框图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 A 可作漂白剂,X 是含有某种阳离子(此阳离子具有净水作用)的溶液,且M(A)=M(D) ,则 A 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C 转化成 D 的离子方程式为_(2) A 的某种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X 是非极性分子的化合物,则A 与 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C 转化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_(3) A 是单质, X 是 Na2CO3 溶液, E 可用消毒剂,则A 与 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_,(4) A 是单质, X 是单质(它的同素异形体是原子晶体),则E 与Si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5) A 是化合物, X 是 O2, C转化成 D 还需要催化剂, E 具有两性,则 A 与 H2 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6) A 是化合物( Mr(A)=100 ), X 是 O2,B 转化成 C 还需要催化剂, E 是中强碱,则 A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2Na222223+232O + 2H O =4NaOH + O 3AlO+ Al+ 6H O = 4Al(OH) 2Na + 2H O =+2232232222Na + 2OH +H Na CO + CO

3、 + H O = 2NaHCOCl + H O =H +Cl + HClSiO +4HF=SiF + 2H OAl S + 6H O = 2Al(OH) + 3H S Mg N + 6H O = 3Mg(OH)2+ 2NH 2232323223【解析】【分析】A 和水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 和 X 反应生成 C, C 再与 X 反应生成 D,可推测可能是连续两次氧化,或者与量有关的反应。【详解】(1)A 可以做漂白剂,在短周期中有Na2O2 、 NaClO,SO2 等,但是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有 Na3 。则整个过程为2O2 ,X 含有的某种阳离子具有净水作用,在短周期中为Al2 223

4、 的盐的反应,生成NaAlO22和 Al3Na O 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 O , NaOH 与含有 Al, AlO反应生成 Al(OH)3。氢氧化铝和过氧化钠的相对式量相同。则Na2O2 与水的方程式为2 2222与 Al3 转化为Al(OH)3的反应为双水解的反应,离子方2Na O2H O =4NaOH + O ; AlO程式为 3AlO2+ Al323+ 6H O = 4Al(OH) ;(2)Na K 合金常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A 属于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物质,A 为 Na, B 为NaOH,E 为 H 。 B 为非极性气体,但是可以与NaOH 反应, X 为 CO ,少量的 CO 生成

5、2222323Na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CO,CO 过量生成 NaHCO,则2Na + 2H O = 2Na +2OHH2; Na2CO3 转化为NaHCO3 的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CO2 + H2O = 2NaHCO3;(3)A 是单质,E 可用作消毒剂,在短周期中有NaClO。则A 为Cl2, B 为HCl, HCl 与Na2CO3生成CO2, CO2 与 Na2CO3 反应生成NaHCO3。则Cl2 与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 H2O =H+Cl + HCl;(4) X 是单质(它的同素异形体是原子晶体),X 可以是C 或者Si,但是高中阶段没有学过一种物质可

6、以与Si 连续反应两次,所以X 是C, C 与O2 反应生成CO2, CO2 与 C 反应生成CO。 B 为 O2,一种单质与H2O 反应得到 O2,则 A 为 F2, E 为 HF,其与 SiO2 反应的方程式为 SiO2 + 4HF=SiF + 2H2O;(5)E 具有两性, E 可能为 Al(OH)3 或者 Al2O3。 X 是 O2, C 转化成氧化,需要用到催化剂,在短周期中可能是SO2 与 O2,或者是D 还需要催化剂,连续两次NH3 与 O2,但是 C 若为NH3,无法得知物质B。 C 为SO2,B 为H2S, A 与水反应生成H2S 和Al(OH)3,为Al2S3 的水解反应,

7、方程式为Al2S3 + 6H2O = 2Al(OH)3+ 3H2S;(6)短周期中的中强碱,为Mg(OH) 2, B 转化为Mg(OH)2 和 NH3, A 为 Mg 3N2,化学方程式为C 需要催化剂,则B 为 NH3 ,A 为水反应得到Mg3N2 + 6H2 O = 3Mg(OH)2+ 2 NH3。2X、Y、 Z、 W 是常见的几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元素相关信息X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 个电子Y食盐中添加少量Y 的一种化合物预防Y 元素缺乏ZZ 与钾的一种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WW 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24,中子数为12(1)元素 X 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

8、水中含X 元素的主要化合物是_。工业上制取X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设计实验证明某水溶液中存在Y 单质 _。( 3) Z 的元素符号为 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4) W 与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反应的产物化学式为_。【答案】NaCl2NaCl 2H22+ 2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OCl+H +2NaOH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有I2Na3 2Mg N【解析】【分析】X、 Y、 Z、 W 是常见的几种元素,X 的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 个电子,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7,X 为 Cl;食盐中添加少量Y的一种化合物预防 Y 元素缺乏, Y为 I; Z 与钾的一种合金

9、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Z 为 Na; W 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24,中子数为12, W 的质子数为12, W为 Mg ,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 为Cl、 Y 为I、 Z 为Na、 W为Mg 。(1)元素X 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X 元素的主要化合物是NaCl,工业上制取X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 2)设计实验证明某水溶液中存在 Y 单质的方法为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有 I2;(3) Z 的元素符号为Na,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为氮气,则W 与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反应的产

10、物化学式为Mg3N2。3 A、 B、 C、 D 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 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 :(1)若 A 是一种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C 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2)若 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写出D 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若 A 是化合物, C 是红棕色气体,则 A 的化学式为 _; C 转化为 D 的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_。(4)若 A 为黑色固体单质,C 是空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C 还可以转化为A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答案】 1:22H2442231:222MgO+CSO (浓

11、)+CuCuSO +SO +2H O NHCO+2Mg【解析】【分析】(1)若 A 为活泼金属元素的单质, C 是淡黄色固体,应为Na2O2,再结合物质构成作答;(2)常温下 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即说明A 是 S,则 B 是 SO23, C 是 SO , D 是硫酸;(3)若 C是红棕色气体,应为NO2,则 D 为 HNO3,B 为 NO, A 为 NH3;(4)若 A 为黑色固体单质,C 是空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则为CO2,C 还可以转化为 A,则推知 A 为 C, B 为 CO, D 为 H2CO3,据此分析作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 C 为 Na2O2,因 1 mol N

12、a2O2 中含 2 mol Na +和 1 mol 过氧根离子,则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 2,故答案为 1 :2;( 2) D 是硫酸, D 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SO (浓 )+CuCuSO +SO +2H O,24422故答案为 2H24422SO (浓 )+CuCuSO +SO +2H O;(3) C 为 NO2D为HNO3,C转化为D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O2,其质量比等于对应的NO2 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故答案为 NH3; 1:2;(4) A 为 C, C 为 CO2,C 可以与镁粉反应转化为A,其化学方

13、程式为:CO2+2Mg2MgO+C,故答案为 CO2+2Mg2MgO+C。4 某固体试样 A 是由一定量的 Al 、 Mg均匀组成的混合物,为验证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m g试样A,全部溶于0.5L 2molL 稀硫酸溶液中,放出11.2 L气体 ( 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同时生成溶液B;另取m g 试样A,加入2molL 的NaOH溶液,当加到100mL时,气体不再生成;往溶液B 中加入2mol/L NaOH,至沉淀不再发生变化。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 溶液 B中是否含有 H _ ( 填“是”或“否” ) ;(2) 写出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 下列能表示过程产

14、生的沉淀质量W与加入 NaOH溶液体积 V 的关系是 _;(4)m g试样A 中含Mg的质量为_g;(5) 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但与Mg能剧烈反应生成SO2,如果忽略钝化的反应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浓硫酸与固体试样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来确定混合物A 中镁的质量分数。郭同学认为林同学的方案可行,但考虑到如果反应结束后硫酸未保持“浓”的状态,测定结果会 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其依据是_ 。【答案】是 2Al+2OH-+2H2 O=2AlO2-+3H2 D 4.8 偏大 浓硫酸变稀后会与铝反应,使生成的气体偏多,镁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大【解析】【分析】镁和铝

15、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铝只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镁不溶于强碱,结合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分析解答。【详解】10.5L 2molL稀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5L2mol/L 1.0mol,最终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是11. 2L 22. 4L/ mol 0. 5mol ,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硫酸过量,所以溶液B 中含有 H+;(2)另取 m g 试样 A,加入 2mol L 的 NaOH 溶液,当加到100mL 时,气体不再生成,该过程中只有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 3H2+2 O 2AlO2+

16、=;(3)由于溶液中B 中含有硫酸、硫酸镁和硫酸铝,因此往溶液B 中加入 2mol/ L NaOH,至沉淀不再发生变化时首先发生中和反应,然后氢氧根沉淀镁离子和铝离子,最后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则能表示过程产生的沉淀质量W 与加入 NaOH 溶液体积 V 的关系是图像 D,答案选 D;(4)与铝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2mol / L 0. 1L 0. 2mol ,根据方程式可知2Al+2OH- +2H2O=2AlO2- +3H2生成氢气是 0. 3mol,由于相同质量的铝与稀硫酸反应也产生0. 3mol 氢气,则镁生成的氢气是0. 5mol 0. 3mol 0 . 2mol ,所以根据方程

17、式Mg +2H+Mg2+H28g;可知镁的质量是 0. 2mol 24g/ mol 4.( 5)由于浓硫酸变稀后会与铝反应,使生成的气体偏多,从而导致镁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大。5A 为常见金属,D、 E 为常见非金属单质,D 为黑色固体,E 是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 F 是同种非金属化合物气体,A 与氧气转化为C 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白光,AF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A 与F 的化学式:A_F_(2)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B 物质不属于同一类,其他与B 均属于同一类,这一物质是_A P2O5 BNO C Na2O D SiO2(3) D高温情况下与水蒸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8、E 和F 时,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g/mol( 4)写出反应 的方程式: _【答案】 (1)Mg CO(2)C(3)15(4) 2Mg+CO22MgO+C【解析】【分析】A 为常见金属 ,A 与氧气转化为C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白光 , 则 A 为镁 ,E 为常见非金属单质,E 是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则 E 为氢气 ,D 常见非金属单质 , 且 D 为黑色固体 , 则 D为碳,B 、 F 是气体 , 结合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以知道,B 为二氧化碳 ,C 为氧化镁 ,F 为一氧化碳 , 据此答题。【详解】A 为常见金属 ,A 与氧气转化为C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白光 , 则 A 为镁 ,

19、E 为常见非金属单质,E 是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则 E 为氢气 ,D 常见非金属单质 , 且 D 为黑色固体 , 则 D为碳,B 、 F 是气体 , 结合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以知道,B 为二氧化碳 ,C 为氧化镁 ,F 为一氧化碳 ,(1)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A 为 Mg,F 为 C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Mg,CO;(2) B 为二氧化碳 ,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NO、 P2O5、 SiO2 也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与 CO2同一类; Na2O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 与 CO2 既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所以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同类;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C;

20、(3)C高温情况下与水蒸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 时 ,CO 和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所以所得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28 1+21)/2=15g/mo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5 ;(4)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本题正确答案是: 2Mg+CO22MgO+C;,相对分子质量为2Mg+CO15;2MgO+C;因此,6 已知一定条件下,单质X、 Y、 Z 与化合物甲、乙之间存在如下变化关系:(1)若 X 是合物乙是O2, Y 是 S, Z 是_。H2,化合物甲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化合物甲是_,化(2)若 X 是 Mg ,Y 是 C, Z 是 O2,化合物甲是一种不

21、可燃气体,则化合物甲是化合物乙是 _ 。_ ,【答案】H222SHOCOMgO【解析】【分析】根据已知的X、 Y、 Z 以及化合物甲的性质,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详解】(1)若X 是O2, Y 是S, Z 是H2,化合物甲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则硫在氢气反应生成H2 S,H2S 与氧气的反应生成H2O 和 S,则化合物甲为H2S,化合物乙为H2O,故答案为H2S;H2O;(2)若 X 是 Mg ,Y 是 C, Z 是 O2,化合物甲是一种不可燃气体,则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Mg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MgO 和 C,则化合物甲为CO2 ,化合物乙为MgO,故答案为CO2; MgO。7 为探究

22、某抗酸药X 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查阅资料:抗酸药 X 的组成通式可表示为:Mgm Aln(OH)p(CO3)q( m、n、 p、 q 为 0 的整数)。 Al(OH) 3 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与酸、碱均可反应生成盐和水。Al3+在 pH=5.0 时沉淀为Al(OH)3,在 pH12 溶解为 AlO2。 Mg 2+在 pH=8.8 时开始沉淀, pH=11.4 时沉淀完全。实验过程: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向 X 的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 A,得到无色溶液II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 至 56,过滤生成白色沉淀 BIII向沉淀 B 中加过量 NaOH 溶液沉淀全部溶解IV向 II 得

23、到的滤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12生成白色沉淀 C(1) 中气体A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 的化学式是 _。(2) II 中生成 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 III 中 B 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4)沉淀 C 的化学式是 _。( 5)若上述 n(A) n(B) n(C)=1 2 3,则 X 的化学式是 _ 。【答案】 CO23+3 23+22Al +3NH432H O=Al (OH) +3NHAl (OH) +OH=AlO+2H OMg(OH)Mg3Al2 (OH)10CO3【解析】【分析】利用信息、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回答问题。【详解】(1)抗酸药 X

24、 的通式中有32 、实验 I 中加入稀盐酸,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CO只能是 CO2。(2)实验 I 的溶液中溶质有MgCl、 AlCl 、 HCl。据资料 可知,用氨水调节pH 至2356, Mg2+不沉淀、 Al3+完全沉淀。则实验 II 中生成 B 的离子方程式Al3+32+3NHH O Al(OH)3 +3NH4+ 。33 AlO2+2H2O。(3)实验 III 中 Al (OH)溶解于 NaOH 溶液,离子方程式是 Al(OH) +OH(4)实验 II 的滤液中溶有MgCl2、 NH4Cl。 滴加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12时, Mg 2+完全沉淀,则 C 为 Mg

25、(OH)2。(5)n(A) n(B) n(C)=1 23,即 CO32 、 Al3+、 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3。设 CO32 、 Al3+、 Mg 2+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 2mol 、3mol ,据电荷守恒 OH-为 10mol 。该抗酸药X的化学式为Mg 3Al2(OH)10CO3。【点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信息。任何化合物或电解质溶液都符合电荷守恒规则,这是解题的隐含条件。8 镁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 _,还生成少量的 _(填化学式)。(2) CH MgCl

2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为_, CH MgCl 水解时除33生成甲烷外,还生成一种碱和一种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 Mg(OH) 2 是常用的阻燃材料。以白云石(CaCO3、 MgCO3,不考虑杂质)为原料制备Mg(OH)2 和 CaCO3 工艺流程如下:溶解度: Ca(OH)2 _ (填 “ 或”“ 8.7 g15 g【解析】试题分析 :( 1)镁既能在氧气中燃烧又能在氮气中燃烧,氧气的氧化性比氮气强,所以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 MgO,还生成少量的 Mg3N2。(2) CH3 MgCl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为+2, CH3 Mg

27、Cl 水解时除生成甲烷外,还生成一种碱和一种盐,则该碱一定是氢氧化镁,该盐一定是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 MgCl+2H2O=2CH4 +MgCl2 +Mg(OH)2。(3)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镁难溶于水,所以溶解度:Ca(OH)2 Mg(OH)2。“煅烧 ”时称取 27.6 g 白云石,高温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的CO2 为 6.72 L(标准状况下 ),则 C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 。由碳元素守恒可得,n(CaCO )+n(MgCO )=0.3mol , 100g/moln(CaCO )+84 g/moln(MgCO )=27.6g,解之得3333n(CaCO )

28、 =0.15mol , n(MgCO)=0.15mol ,若工艺中不考虑Ca、 Mg 损失,则 Mg( OH)2的质33量为 58g/mol0.15mol=8.7 g、 CaCO3的质量为 100g/mol0.15mol=15 g 。点睛 :混合物的计算通常可以用守恒法快速列方程组求解。常见的守恒关系有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原子或离子)守恒等等。利用守恒关系可以把题中的相关数据转化为方程式,联立成方程组,即可解题。9 ( 1)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 _。(2)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

29、比为_。(3)分别将 0.2mol 的钠、镁、铝分别投入100ml 1mol L 1 的盐酸溶液中,三者产生的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 _。【答案】 1:2:3 1/23:1/12:1/9 =36: 69:922:1:1【解析】 (1)金属完全反应,令金属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a 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 =0.5mol , Mg 生成氢气为=1mol , Al 生成氢气为=1.5mol ,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氢气体积之比 =0.5mol : 1mol: 1.5mol=1 2 3;Na、 Mg、 Al 生成(2)金属完全反应,令质量为1g,则:2Na

30、H24621g= gMg H 22421g= g2Al 3H25461g= g故 Na、 Mg 、Al 生成氢气的质量之比 = g g g =36 69 92;(3)100mL 1mol/L 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0.1L 1mol/L=0.1mol,若将 0.2mol 金属钠、镁、铝分别投入到 100mL 1mol/L 的盐酸中,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盐酸不足,完全反应,但金属钠能与水反应继续生成氢气,所以镁、铝反应生成氢气一样多,生成的氢气为mol ,而钠反应生成氢气最多,其生成氢气为=0.1mol ,三者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0.1mol : 0.05mol:0.05mol=2:1:1 。10

31、镁合金是重要的民用和航空材料,镁作为一种强还原剂,还用于钛、镀和铀的生产,氯酸镁 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 1)氧化镁的电子式为 _。( 2)写出镁与 TiCl4 在高温条件下制取钛的化学方程式_。( 3)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用到的主要化学药品有_。( 4)某研究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卣块制备少量Mg(ClO3)26H2O,其流程如下:已知: I 卤块主要成分为 Mg Cl26H2O,含有 MgSO4、FeCl2 等杂质。 可选用的试剂: H2 O2, 稀硫酸、 KMnO4 溶液、 MgCl2 溶液、 MgO。 加入 BaCl2 溶液的目的是_。 步骤 X 中需将 Fe2 转化为 Fe3 ,所选的试剂为_。 Mg(ClO 3)2 加入到含有 KSCN的 FeSO4 酸性溶液中立即出现红色,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答案】( 1)( 2分)(2) 2Mg+TiCl4Ti+2MgCl2(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