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96407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钠及其化合物1 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I的转化关系如框图所示,其中A为化合物,B为常见金属单质, H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Y 不使品红溶液褪色。( 部分反应条件、溶剂及产物已略去)(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2)0 10 molH的溶液,要使其转化成含0.10mol F的溶液,则:现有含 .若只能加入 0. 050mol 的某物质,该物质可能是_ ( 填化学式,写种 ) 。若只能加入0. 10 mol 的某物质,该物质可能是_ ( 填化学式,写种 ) 。11【答案】 2Na2O2+ 4OH-+ 2H2OCO2

2、AlOH 3-2H2O 4Na+O2AlO2+HCO3 Na2O+=( ) +或 Na2O2 NaOH 或 Na【解析】【分析】由 H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含有钠元素,且能与F 在加热与过量的y 之间相互转化,则H为 NaHCO3, F 为 Na2 CO3,气体 Y 为 CO2,溶液 D 为 NaOH,化合物A 能与液体x 反应生成NaOH 和气体 C,那么 A 为 Na2 O2,液体 x 为 H2O;因为 B 为金属单质,固体 E 为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 B 为 Al, E 为 Al2O3 , G 为 NaAlO2 ,向 NaAlO2 通入二氧化碳产生 Al( OH) 3 和 N

3、aHCO3,所以 I 为 Al( OH) 3,据此回答。【详解】( 1) 反应是 Na2O2与 H2O 反应,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O2+ 2H2O=4Na+ 4OH-O222-2H2+ ;反应是向NaAlO通入二氧化碳,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O+CO233- ;=Al( OH) + HCO( 2) 由分析可知Na22 2O 或 Na O , NaOH 或 Na。【点睛】本题关键点在于 H,H 含有钠元素,并且在加热和通气体 y 的条件下与 F 相互转化,而钠的化合物能满足的只有碳酸氢钠。2 如图中的每一方框内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 C、 D、 E、 F 在通常情况下均

4、为气体,且A 与 C 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B 为常见液体 ,F 为红棕色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X 是 _; F 是 _。 (写化学式 )(2)写出 G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G 与 Cu 的反应中, G 表现 _性质。(4)写出 X A 的离子方程式 : _。(5)以 C、 B、 D 为原料可生产G,若使 amolC 的中心原子完全转化到_。G 中,理论上至少需要D_mol 。【答案】 NH4HCO3 NO2酸性和氧化性+-H +HCO3=H2O+CO2 2a【解析】【分析】X 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

5、A, A 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 A 为 CO2、 D 为 O2, X 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气体C 为 NH3, A 与C 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且 B 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 为 NH HCO 、B 为 H O, C(NH )与4323D(O )反应生成 E 为 NO,E 与氧气反应生成F 为 NO , F 与水反应得到G 能与 Cu 反应生成22NO、 NO2,则 G 为 HNO3,据此解答。【详解】X 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 A 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 A 为 CO2、 D 为 O2, X 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气体C 为 NH

6、3, A 与C 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且 B 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 为 NH HCO 、B 为 H O, C(NH )与4323D(O2)反应生成 E 为 NO,E 与氧气反应生成F 为 NO2, F 与水反应得到G 能与 Cu 反应生成NO、 NO2,则 G 为 H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 X 是 NH HCO ; F 是 NO ;432(2)稀 HNO3 与 Cu 反应产生Cu(NO3)2、 NO、 H2O,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3)Cu 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与氮的氧化物,反应中降低,故硝酸表现酸性、氧

7、化性;N 元素的化合价部分为不变化,部分(4)NH4HCO3 与HCl 溶液反应生成NH4Cl、 H2O、 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HCO3-=H2O+CO2;(5)以 NH3、 H2O、 O2 为原料可生产HNO3,使 amolNH3 完全转化为HNO3,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理论上至少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a 53=n(O2)=2amol 。4【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注意根据 X 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及 A 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进行推断,在反应过程中要注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解答。3 A、 B、C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

8、产物略去)。( 1)若 A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单质则C与 H2O反应的生成物为 _(填化学式)。( 2) Na2O2 也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Na2O2 与 CO2 反应生成 O2 和 _(填化学式)。( 3)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 N2 与 H2 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H2SO4Na2CO3 N2 + 3H22NH3【解析】(1)若 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 是 S 单质,属于 B 是二氧化硫, C 是三氧化硫,则 BC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 233224;( 2) C 是淡黄+O2SO,SO与 HO 反应的生成物为 H SO色固体 Na2O2 ,则 A 为 Na、B 为 Na2O

9、、 C 为 Na2O2,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 Na2CO3,过氧化钠能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 2CO2=2 Na2CO3+O2 ,故答案: Na2CO3;( 3)在催化剂作用下N2 与 H2 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N+ 3H2NH 。2234 己知: A 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E、 X 为空气中常见气体,A、 B、 C、D 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己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l )这种金属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2) X 的电子式_;(3) B 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常温常压下,7.8g A与足量的水

10、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4)C也可转化为 B,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B与 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5)将一定量的气体 X 通入 2L B 的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边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振荡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 的挥发)。请回答: a 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 a-b 之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Na+(极性)共价键、离子键2NaO(s)+2H O(l)=4NaOH(aq)+O (g)H=-20akJ/molCa(OH) + NaCO=CaCO+2NaOH或22222233-2-+H2O Na

11、2CO3, NaCl2-+-Ba(OH)2+Na2CO3=BaCO3+2NaOH OH+HCO3=CO3CO3+H=HCO3【解析】试题分析:(1)淡黄色固体化合物是过氧化钠固体,所以A 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则E 是氧气, B 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X 是二氧化碳, C 是碳酸钠, D 是碳酸氢钠。则A 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钠离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Na+;(2) X 是二氧化碳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3) B 是NaO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7.8g 的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 ,所以1mol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放出10akJ 的热量,则

1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2 O2(s)+2H2O(l)=4NaOH(aq)+ O 2(g) H=-20akJ/mol;(4) 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a(OH)2233+Na CO =CaCO +2NaOH;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32-2OH +HCO =CO+ H O;(5)由图可知,HCl 与碳酸钠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相同的,而图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前消耗的HCl 与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

13、 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 ,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中氢氧化钠过量,所以 a 点代表 HCl 与氢氧化钠反应,溶质是Na2CO3、 NaCl, ab 之间是碳酸钠与 HCl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的过程,离子方程式为CO 2-+-。3+ H = HCO3考点:考查物质推断,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图像的分析5 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 B、 C、D、 E、F、 G、 X 均为常见的化合物;A、 B、 C、 D、E、 X 等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B 和 X 的摩尔质量相同,E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

14、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 X 和 G 的化学式: X _ , G 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D丙: _ 。C G:_ 。( 3)写出 B 与 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若消耗 0.5mol B 转移电子 _mol 。【答案】 Na2S SO3 2Na2SO3+O2=2Na2SO4 SO3 +2NaOH=Na2 SO4 +H2O 2Na2O2+2H2O=4Na+4OH-+O2 0.5【解析】单质甲、乙均能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氧气连续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为氧气,氧化物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则B 是过氧化钠;C 是氢氧化钠, A 是氧化钠,甲为钠;

15、又因为B 和 X 的摩尔质量相同,则X 为硫化钠,那么乙为硫, F 为二氧化硫, G是三氧化硫;从而进一步推断出D为亚硫酸钠、 E 是硫酸钠,而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亚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符合题意;( 1) X 为硫化钠,化学式 Na2S; G为三氧化硫,化学式 SO3;正确答案: Na 2S、 SO3。( 2) D 为亚硫酸钠,丙为氧气,亚硫酸钠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钠,化学方程式:2Na2SO3+O 2=2Na 2SO4; C为氢氧化钠,G为三氧化硫,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SO3+2NaOH=Na2SO4+H 2O;正确答案: 2Na2SO3+O2=2Na2S

16、O4;SO3+2NaOH=Na 2SO4+H2O。(3) B 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 2O=4Na +4OH -+O 22 mol,消耗Na 2O22 mol,现消耗0.5mol;该反应转移电子Na2O2 转移电子 0.5mol ;正确答案: 2Na2 O2+2H 2O=4Na+4OH -+O 2; 0.5。点睛:单质在氧气中发生连续氧化的有:NaNa 2O Na 2O2 、 S SO2 SO3、N2 NO NO 2 、C CO CO 2 等,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做这种类型的推断题有很大帮助。6分 A、 B、 C 是由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

17、种常见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1 所示的关系,完成下列空白:(1)向酚酞试液中加入化合物A 的粉末,现象为。(2) 单质甲与化合物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05 g 单质甲 钾合金溶于200 mL水生成 0.075 mol 氢气,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3)向 20 mL 某浓度的化合物溶液 M 的组成也不同。若向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如图C 的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后得溶液 M,因 CO2 通入量的不同, M 中逐滴加入 0.1 mol/L 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 V(CO2)与加入2 图示两种情况。由 A 确定滴加前60 mL 的盐酸时,发生反

18、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B表明,原溶液通入CO2气体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由 A、 B 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 的体积比为 _。【答案】 (1)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2) 2Na 2H2O=2Na 2OH-H2; NaK2;(3) OH- H =H2O、 H CO =HCO ; Na 2CO3、 NaHCO3; 3 10。【解析】【分析】【详解】A、 B、 C 是由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常见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甲与B 反应是置换反应,甲与乙是化合反应,丙与乙也是化合反应,单质甲、含有甲元素的化合物 A 均与化合物B 反应得到不同的单质,且两种单质反应又

19、得到化合物B,应是 N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推知甲是Na 单质,乙为氧气,B 是 H2 O,丙为氢气, C 是 NaOH,A是 Na2O2。(1)向酚酞试液中加入化合物 Na2O2 的粉末,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氢氧化钠是溶液薄荷味红色,但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则现象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2)单质甲与化合物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 Na、 K 总物质的量为0.075mol 2=0.15mol,设 Na、 K 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则: x+y 0.

20、15, 23x+39y 5.05,解得 x=0.05、 y=0.1,故合金的化学式为 NaK2,故答案为 2Na+2H2O 2Na+2OH-+H2; NaK2;(3)曲线 A、B,开始没有气体,加入一定体积盐酸后生成气体,生成气体的反应为:HCO3-+H+=H2O+CO2,若 A 中只有 Na2CO3,开始发生 CO32-+H+=HCO3-,前后两过程消耗HCl 的体积相等,实际开始阶段消耗盐酸体积大于产生二氧化碳消耗的盐酸体积,故A 曲线表明 M中的溶质为 NaOH、 Na2CO3, B 曲线中,前后消耗盐酸的体积之比为1: 2,则曲线 B 表明M 中溶质为 Na2CO3、 NaHCO3,且

21、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由 A 确定滴加前 60mL 的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OH +H =H O、 H +CO3-,故答案为 OH-+2+32-3-;=HCO+H =H O、 H +CO=HCO 由 A 图表明,加入60mL 盐酸时开始产生二氧化碳,到75mL 时二氧化碳的体积达最大,所以加入盐酸体积60mL 75mL 时,是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根据反应的关系式可知2n(Na2CO )=n(HCl),而反应中 n(HCl)2n(Na CO ),所以原溶液的溶质为Na CO、32323NaOH,故答案为 Na CO 、 NaOH;23 曲线 A 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

22、酸体积为(75-60)mL=15mL,曲线 B 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体积为 (75-25)mL=50mL ,由 HCO-+CO2 的体积之比3+H =H2O+CO2可知,则两次实验通入的=15mL: 50mL=3: 10,故答案为3: 10。7 在化学中金属或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如钾一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钠一黄色,钙一砖红色,钡一黄绿色,铜一绿色。A、 B 均为初中常见化合物,其溶液混合后进行下列图示实验,写出A F 的化学式。A_,B_,C_,D_,E_,F_。【答案】 A CaC12; BNa2CO3; CCaCO3;D NaCl;

23、E.CO2; F.AgCl 。【解析】试题分析:化合物A 的阳离子焰色反应呈砖红色,说明含有Ca 元素,化合物B 的阳离子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Na 元素。 A 和 B 混合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 和溶液 D,向白色沉淀 C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E,该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2-CO32-, B 是 Na2CO3;向 D 的溶液中,C 沉淀是 CaCO3沉淀, E 是 CO2, 因此说明 B 的阴离子是 CO3加入 AgNO3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F,则 F 是 AgCl,说明 D 溶液含有 Cl - , D 物质是NaCl; Cl - 是 A 溶液产生的, A 是 C

24、aCl2 溶液;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的知识。8A、 B、 C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 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 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C 的名称为,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将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 D 的化学式为(3)若 C是红棕色气体,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图是实验室制取A 气体的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实验室制取A 的化学方程式【答案】( 1) 2SO2 23+O2SO ;( 2)过氧化钠; 2Na2O2+

25、2 CO2=2 Na 2CO3+O2;Na2 CO3;(3) Ca( OH) 2+2NH4232ClCaCl +2NH +2H O【解析】(1) 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与氧气连续反应,则A 为 S,则 B 为 SO2,C为SO3,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2SO3;(2) 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A 为 Na, B 为 Na2 O, C 为 Na2O2 ,C 的名称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2Na2O2+2 CO2=2 Na 2CO3 +O2, 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经过系列变化,最后将变成物质D,D 为 Na2 3CO ;(3) C 是红棕色气体

26、, 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 为 NH3 , B 为NO, C 为 NO2,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准备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a( OH)2 +2NH4ClCaCl2+2NH3 +2H2O;9已知 A、 B、 D、E、 F、 G、X、Y、 Z 满足下列转化关系。其中 A、 B、 E 为固体化合物,D、 G 为固体单质, F、 X、Z 为可燃性气体, F 和 X 的燃烧火焰分别为蓝色和淡蓝色。( 1)写出 E 的名称: _ ;(2) B 的电子式为;(3) E 生成 Z 的反应中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4) A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27、)碳化钙 (2)(3)降低反应速率 ( 4) SiO2 2CSi2CO【解析】试题分析:化合物 A 与单质 D 反应得到单质G 与气体 F,单质 G 与 NaOH 溶液反应得到气体 X, X、 F 为可燃性气体, F 和 X 的燃烧火焰分别为蓝色和淡蓝色,则X 为 H2, F 为 CO,A 为 SiO , G 为碳,由转化关系可知,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Na SiO , Y 为223CO ,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为H SiO ,硅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可溶性气体Z 由223化合物 E 与食盐水得到,联系乙炔放热制备,则E 是碳化钙,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氢氧化钙吸收C

28、O2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2CO ,因此 B是 CaO。(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 是 CaC2,名称为碳化钙。(2)氧化钙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3)碳化钙与水反应过于剧烈,因此 E生成 Z 的反应中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降低反应速率;(4) A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2CSi2CO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名师点晴】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

29、口 ”, “突破口 ”就是抓 “特 ”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0 已知 A、 B、 C、 D、 E、 F、 G 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 是淡黄色固体,B 是无色液体, G 为红褐色沉淀。常温下甲、乙、丙为气态非金属单质,丙呈黄绿色;丁、戊为常见金属单质,其中戊是当前用量最大的金属。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部分产物已经略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E。(2)写出丁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在实验室中,欲检验F 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先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再加入几滴氯水

30、,观察到溶液变为色,证明原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为。(4) F 转化为 G 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 1) Na2O2、 HCl ( 2)第三周期、 A 族( 3) KSCN、红、 Fe2+( 4) 4Fe(OH)2 + O2 +2H2 O = 4Fe(OH)3( 5) 2Al+2OH-+2H2O=2AlO2 -+3H2【解析】【分析】A 是淡黄色固体,B 是无色液体,二者反应生成C 与单质甲,且甲为气态非金属单质,则A是 Na2 2222O, B 是 H O,甲是 O ,C 是 NaOH丙为气态非金属单质,呈黄绿色,则丙是Cl ;金属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D 与

31、乙,且乙为气态非金属单质,则丁为Al, D 是 NaAlO2,乙为 H2,甲与乙反应生成水乙与丙反应生成E为HCl,戊是当前用量最大的金属,金属戊与盐酸反应生成F, F 与氢氧化钠、氧气反应得到G 为红褐色沉淀,则戊为Fe, F 为FeCl2,G 为 Fe( OH) 3, D 与 E 反应得到白色沉淀为Al( OH)3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为 AlCl3,据此来分析本题即可。【详解】( 1)根据分析, A 为 Na 2O 2 , B 为 HCl ;( 2)丁元素是铝,铝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 族;(3)欲检验 Fe2+ ,应向溶液中先加入 KSCN ,若不变色再加入氯水,此时变红即可证明溶液中有 Fe2+ ;(4) Fe(OH)2 在空气中不稳定,极易被氧化4Fe(OH)2 +O 2 +2H 2 O=4Fe(OH) 3 ;(5)反应即铝与碱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 2O=2AlO 2- +3H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