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96491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高考化学专题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一、镁及其化合物1 镁铝合金在交通、航空、电子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试对镁铝合金废料进行回收利用,实验中可将铝转化为硫酸铝晶体,并对硫酸铝晶体进行热重分析。镁铝合金废料转化为硫酸铝晶体实验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镁铝合金中加入 NaOH 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固体 B 的化学式 。(2)操作 包含的实验步骤有:蒸发浓缩、洗涤、干燥。(3)操作 中常用无水乙醇对晶体进行洗涤,选用无水乙醇的原因是。(4)若初始时称取的镁铝合金废料的质量为9.00 g,得到固体 A 的质量为4.95 g,硫酸铝晶体的质

2、量为49.95 g(假设每一步的转化率均为100%,合金废料中不含溶于碱的杂质)。计算得硫酸铝晶体的化学式为。(5)取上述硫酸铝晶体进行热重分析,其热分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323K-523K, 553K-687K,1043K以上不再失重,其热分解的TG 曲线见下图 ,已知:。根据图示数据计算确定每步分解的产物,写出第一阶段分解产物的化学式,第三阶段反应化学方程式。【答案】( 1)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Al(OH)3(3)冷却结晶 (4)过滤减少晶体的溶解( 5)洗去晶体表面杂质( 6)有利于晶体的干燥( 7) Al2(SO4)318H2O( 8)Al2

3、 (SO4)33H2O (9) Al2(SO4)3Al2O3+3SO【解析】【分析】向镁铝合金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镁不反应,固体A 为 Mg,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AlO2+CO2+2H2O=Al(OH)3 +NaHCO3,再通过过量进行分离,固体 B 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铝溶液,再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铝晶体( 1) Al 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镁不反应;( 2)从溶液中获得晶体,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4、3)用乙醇洗涤,可以减少晶体的溶解,有利于晶体的干燥;(4) Al 的质量为9g-4.95g=4.05g,设硫酸铝晶体化学式为:Al2( SO4) 3nH 2O,根据 Al 元素守恒计算硫酸铝晶体的物质的量,再计算硫酸铝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而计算n 的值,确定化学式;( 5)根据( 4)中计算可知,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低温加热,首先失去结晶水,高温下,最终硫酸铝分解,根据失重 %计算判断各阶段分解产物,再书写化学方程式;【详解】(1)在镁铝合金中加入NaOH 溶液, Al 可以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而Mg 不能反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Al+2NaOH+2H2 O=2NaAlO2+3

5、H2;所以固体 A 是 Mg;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 气体,由于酸性 H2 CO3Al(OH)3,会发生反应: NaAlO2+CO2+2H2O=Al(OH) +NaHCO;所以固体 B 是 Al(OH) ;333(2)用硫酸溶解该固体,发生反应:2Al(OH)3+3H2SO4=Al2(SO4)3+6H2O;得到的溶液C 是Al2 (SO4)3 溶液;由于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干燥;( 3)操作 中常用无水乙醇对晶体进行洗涤,来洗去表面的杂质离子,选用无水乙醇的原因是减少晶体的溶解;洗去晶体表面杂质;有利于晶体的干燥;( 4

6、)若初始时称取的镁铝合金废料的质量为9.00 g,得到固体 A 的质量为 4.95 g,金属发生反应,而镁不反应,减少的质量为金属铝的质量,则m(Al)= 9.00g4.95 g=4.05g, n(Al)=4.05g=0.15mol ,硫酸铝晶体的质量为49.95 g,硫酸铝晶体中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27g / mol42-)=33+324 3的质量是24 30.15moln(SOn(Al)= 0.15mol=0.225mol, Al (SO )m(Al (SO ) )= ()222 342g/mol=25.65g,则含有的结晶水的物质的量是(49.95g25.65g)n(H O)=1.

7、35mol ,218g / mol则 n(Al 24 320.15mol(SO ): n(H O)= (): 1.35mol=1 : 18,所以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是:2Al2 (SO4)318H2O。( 5)在第一个阶段,减少的水的质量是:m(H2 O)= 40.54% 49.95g=20.25g,失去的结晶水20.25g的物质的量是:n(H2O)=1.125mol ,则在晶体中n(Al2 (SO4)3):18g / moln(H2O)= 0.15mol :( 1.35mol 1.125mol ) =1: 3,所以此时得到的晶体的化学式是2Al2 (SO4)33H2O;( 49.95 g48

8、.65%)在第二个阶段,失去结晶水的物质的量是n(H2O)=1.35mol ,结晶水18g / mol完全失去,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l2(SO4)3,则在第三个阶段加热发生分解反应,是硫酸铝的分解,方程式是:Al2 (SO4)3Al2O3+3SO3。2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物质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A、 B、 C、 D、 E,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E 可能与 A、B 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A 与物质B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 C 是离子化合物, D 是一种强碱,写出C 的电子式: _(2)若 E 是有臭鸡蛋气味, D 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 既能溶于

9、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_用等式表示 E 与 NaOH 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_(3)若 C 是一种气体, D 是一种强酸,且 E 与 A 相同,则 C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4)若 A 是一种单质,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那么化合物D 是 _ 。【答案】H+H2O+AlO2-Al(OH)3Al3+3OH-c(Na+)+c(H+)=2c(S2- )+c(HS-)+c(OH-)Mg(OH)2【解析】【分析】(1)CDNaOHCNa2O2(NaH)为 O2 或 H2 ;(2)D 是既能

10、溶于强酸、又有溶于强碱的化合物,应为Al(OH)3, E 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E可能与A、 B 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结合转化关系分析可知C 应为H2S;(3)若 C 是一种气体,D 是一种强酸, C 应为 NO2,则 D 为 HNO3 ,E 为 NO,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4)若 A 是一种单质,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气体 E 为 NH3, A 为 Mg , B 为氮气,生成的C 为 Mg2N3。那么化合物 D 是【详解】(1)若 C 是离子化合物, D 是一种强碱,可能为 NaOH,则 C 可为 Na2O2,生成气体为 O2或H ,

11、Na O 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222(2)D 是既能溶于强酸、又有溶于强碱的化合物,应为Al(OH)3, E 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E可能与 A、 B 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结合转化关系分析可知C 应为 H2S;D 为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的电离方程式为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 +H2O+AlO2-Al(OH)3Al3+3OH-;E 为 H2S,与 NaOH 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为硫化钠溶液,硫离子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存在电荷守恒为: c(Na+)+c(H+)=2c(S2-)+c(HS-)+c(OH-):(3)若C 是一种气体,D 是一种强酸,应C 为NO2,

12、则D 为HNO3, E 为NO;NO2 与水反应生成HNO3 和NO,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4)若 A 是一种单质,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气体 E 为 NH3, A 为 Mg , B 为氮气,生成的C 为 Mg2N3, Mg2N3 溶于水发生双水解,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镁,故D 为 Mg(OH)2。3 用 C、 Mg和 Al 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气体 X 为 _,固体 Z 为_ 。( 2)滤液 Y 中除 H+外,还含有的阳离子为 _

13、与 _;其中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滤液 N 中除 Na2SO4 和 NaOH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_( 填化学式 ) ;生成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4)生成固体 M的离子方程式为: _ 。【答案】 H2C Al3+2+Mg + H 2SO4= MgSO4 + H 2 NaAl(OH) 4 Al3+ 4OH=Mg2+Al(OH) 4 Mg + 2OH = Mg(OH) 2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镁、铝相关知识。C 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故固体Z 为 C, Mg、Al 为活泼金属,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H2,并生成相应的盐,故气体X 为 H2,滤液 Y 中溶质为

14、H2SO4、MgSO4、 Al2(SO4 )3;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后,生成可溶性的NaAl(OH) 4和 Na2SO4以及难溶物 Mg(OH) 2,由此分析作答。【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气体X 为 H2;固体 Z 为 C;( 2)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 Y 中还含有的阳离子为 Mg 2+、 Al3+;其中镁和稀硫酸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Mg + H2SO4= MgSO4 + H2;(3)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N 中还含有的溶质为NaAl(OH) 4;生成 NaAl(OH) 4的离子方程式为: Al 3+ 4OH-= Al(OH) 4 -;(4)固体M为Mg(OH) 22的离子方程式为:

15、2+-2,生成 Mg(OH)Mg + 2OH = Mg(OH) 4 如图中A H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常温下A 能使铁或铝钝化,B 是固体非金属单质,C 为水,D 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F 是金属单质,G 可以用作耐火材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_, H_;(2)写出 A 溶液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试写出 E 与 F 的反应方程式: _ 。【答案】 CO2 SO3 C+2H2SO4(浓 )2SO2 +CO2 +2HO 2Mg+CO22MgO+C【解析】【分析】常温下 A 能使铁或铝钝化, A 可能为浓硝酸或浓硫酸,B 是固体非金属

16、单质,C 为水, D 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A 为浓硫酸,B 为碳, D 为 SO2,E为CO2 SO2被,氧气氧化产生 SO3,所以 H 为 SO3, SO3 与 H2O 反应产生 H2SO4,F 是金属单质,能够在CO2发生燃烧反应,则 F 是 Mg, Mg 在 CO2 中燃烧产生 C、MgO,G 可以用作耐火材料,则G为 MgO,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为浓 H2SO4, B 为 C,C 为 H2O, D 为 SO2, E 为 CO2 ,F 是 Mg , G 为MgO, H 为 SO3。(1)E 为 CO2 ,H 为 SO3;(2)C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

17、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 、 SO 、 H 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C+2H SO (浓 )2SO +CO +2HO; Mg 在 CO 中在点燃时反应产生MgO 和 C,反应方24222程式为: 2Mg+CO22MgO+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常温下 A 能使铁或铝钝化, D 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是本题的突破口,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注意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5 把 NaOH、 MgCl2、 AlCl3 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g 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1mol?L 1 HCl 溶液,加入HCl 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

18、系如图所示,试回答:(1)写出混合物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写出 AB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B 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 3)求原混合物中 AlCl3 的物质的量 _, NaOH 的质量 _。( 4)求 Q 点加入的 HCl 溶液体积 _ 。【答案】 Mg2+2OH=Mg( OH) 2, Al3+4OH=AlO2+2H2O;H2O+AlO2+H+=Al( OH) 3Mg( OH) 2、 Al( OH) 30.025.2013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与Al( OH) 3、 Mg (OH) 2 沉淀有关的图像分析和计算。(1)开始加入10mLHCl 溶液,沉淀的质量既不增

19、加也不减少,说明此时加入的10mL 盐酸与 NaOH 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发生的反应有: MgCl2+2NaOH=Mg( OH) 2 +2NaCl、 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 1.16g 白色沉淀为 Mg( OH) 2;原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 OH) 2 , Al3+4OH-=AlO2-+2H2O。(2) 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 B 点沉淀物的化学式为AlO +H +H O=Al( OH)Mg( OH) 2 和 Al( OH) 3。(3) AB 段消耗 n( HCl) =1mol/L(

20、0.03L-0.01L) =0.02mol ,根据 Al 守恒和离子反应2-AlO+H+H2O=Al(OH)3, n( AlCl3) =n(AlO2-) =nAl( OH) 3 =0.02mol 。根据反应 Al3+4OH-=AlO2-+2H2O,与 AlCl3 反应的 NaOH 物质的量为1.16g2+-22= 58g / mol=0.02mol ,根据反应 Mg0.08mol ;( MgCl ) =nMg ( OH)+2OH=Mg( OH) 2,与 MgCl2 反应的 NaOH 物质的量为0.04mol ;与 HCl反应的 NaOH 物质的量为 1mol/L0.01L=0.01mol ;原

21、混合物中NaOH 物质的量为0.08mol+0.04mol+0.01mol=0.13mol , NaOH 的质量为 0.13mol40g/mol=5.2g 。( 3) BQ 段发生的反应为 Mg( OH) 2+2HCl=MgCl2+2H2O、Al( OH) 3+3HCl=AlCl3+3H2O,溶解 Mg( OH) 2 消耗的 HCl 物质的量为 0.02mol2=0.04mol ;溶解 Al( OH) 3 消耗的 HCl 物质的量为 0.02mol 3=0.06mol ,则 BQ 段消耗HCl 物质的量为 0.04mol+0.06mol=0.1mol ,消耗盐酸的体积为0.1mol=0.1L=

22、100mL,则 Q 点加入盐酸的体积为30mL+100mL=130mL。1mol / L点睛:第( 3)问也可以用终态法解。 Q 点时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MgCl和 AlCl , Q 点加入的 HCl 相当于在原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mol/LHCl 将 NaOH 恰230.13mol好中和,则 n (HCl) =n( NaOH) =0.13mol ,盐酸溶液的体积为=0.13L=130mL。1mol / L6 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 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11 mol L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写出 OA 段的离

23、子反应方程式_写出 BC 段的化学方程式_合金中镁的质量_g。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molL-1。【答案】 H+-2322+ OH = H OAl(OH) + NaOH= NaAlO +2H O 0.12 0.5【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 溶液 1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盐酸溶解Mg、 Al 后盐酸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Cl+NaOH=NaCl+H2O,则 OA 段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H+-2+OH =H O;继续滴加 NaOH 溶液,到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 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 2 和Al(OH)3,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再继续滴加NaOH 溶液,

24、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则BC 段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22+ NaOH= NaAlO +2H O;由图可知,从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产生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 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 和 Al(OH)3,该阶段消耗氢氧化钠40mL,由氢氧根守恒可知3nAl(OH)3+2nMg(OH) 2=n( NaOH) =(0.06L-0.02L) 1mol/L=0.04mol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50mL 60mL 溶解氢氧化铝,该阶段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 O,所以nAl(OH)3 =( 0.06-0.05 ) L

25、1mol/L=0.01mol, 3 0.01mol+2nMg(OH)=0.04mol, 解得 nMg(OH) 2=0.005mol ,由原子守恒 n( Mg) =nMg(OH) 2=0.005mol , m( Al)-1-1=0.01mol 27g?mol=0.27g, m( Mg) =0.005mol 24g?mol=0.12g,故答案为:合金中镁的质量为 0.12g;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 50mL 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 2 和 Al(OH)3,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钠原子守恒,此时溶液中 n( NaCl)=n( NaOH) =0.05L 1mol/L=0.05mol,根据氯原子

26、守恒 n (HCl) =0.05mol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0.1=0.5mol/L ,故答案为:该盐酸的浓度为 0.5mol/L 。7 将一定质量的Al 、 Mg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L ;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6.72L (1)当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总物质的质量为_mol;(2)求混合物中Al 质量为_gMg的质量为 _g【答案】0.8 mol2.4g5.4g【解析】(1)反应中生成的气体都是氢气,当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电子守恒

27、可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2=0.8mol;(2)Al、 Mg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但只有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又由于等质量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同,都为6.72 L,则镁产生的氢气为: 8.96 L-6.72 L=2.24 L,设Mg 的质量为 x, Al的质量为 y,Mg+2HCl=MgCl2+H224g22.4Lx2.24 L则: x=2.4 g,2Al+6HCl 2AlCl +3H2 或 2Al+2NaOH+2H O 2NaAlO +3H232254g67.2 L54g67.2 Ly6.72 Ly6.72 L则 y=5.4g ,答:混合物中

28、Mg 的质量为 2.4g,铝的质量为5.4g。点睛:混合物成分分析的综合计算,本题解题关键是熟悉Mg 与Al的性质相似与差异,Al、Mg均能与盐酸反应,而Al与 NaOH溶液反应,而 Mg不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由此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化学方程式逐一计算,还可以根据两次生成的气体差就是 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进行计算。8 某无色稀溶液X 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阴离子CO 、 SiO 、 AlO 、 Cl 阳离子Al332、 Fe、 Mg、 NH、 Na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 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 (n) 与加入试剂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1)若 Y是盐酸,

29、则 oa 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 指来源于 X 溶液的,下同 ) 是_, 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是 _, bc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若 Y是 NaOH溶液,则 X 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 ab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答案】2-、AlO2Al(OH)3 3H2OAl32SiO3CO33 3H =Al、 Mg、 NH4 、 ClNH4OH =NH3H2O【解析】:3分析(1) 无色溶液中不会含有Fe,加入盐酸后能形成的沉淀有323Al(OH)、H SiO ,前者能溶于过量盐酸中而后者不能,由图象知溶液中肯定含有AlO2-、 SiO32-。oa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2-2 ,bc

30、 段则是Al(OH)3 溶解 。AlO2 、 SiO3, ab 段为 CO3(2) 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 时,生成的沉淀为Mg(OH)2、 Al(OH)3,ab段是 NH4 与 OH 之间发生反应 ,因 Al3、 Mg2 不能与 CO3232-、 AlO 共存,故此时溶液中阴离子只有。、SiOCl详解 :(1)某无色稀溶液X 中 , 无色溶液中不会含有Fe3 ,加入盐酸后能形成的沉淀有323,所以由图象知溶液中含有2-Al(OH)、 H SiO ,前者能溶于过量盐酸中而后者不能AlO32-;则 oa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2-32-; ab 段发生的反应沉淀的量不变, 所以 ab、SiOAlO、

31、 SiO段为盐酸与 CO32 反应 , bc 段沉淀减少 , 则是 Al(OH)3 溶解于盐酸 ,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 3H=Al3 3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SiO32-、 AlO32 3 Al32; CO; Al(OH) 3H3HO;(2) 若 Y 是氢氧化钠 ,向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先生成沉淀 , 溶液中可能含Al3 、Mg 2 或两者中的一种 ,因为弱碱阳离子和弱酸根会双水解而不能共存, 即溶液中不含 CO322-3、 SiO、AlO ,因为溶液一定要保持电中性,故溶液中一定含 Cl ;当 ab 段时 , 沉淀的量不变化 ,是氢氧化钠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气体;当 bc 段: NH4OH NH3H2O,即溶液中含 NH4时沉淀的质量减少但没有完全溶解, 即部分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 部分沉淀不反应 ,说明溶液中有 Al3、 Mg2,即bc 段的反应为-: Al(OH)3 OH AlO2 +2H2O。即 X 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l3 、 Mg2 、 NH4 、 Cl ;因为溶液中有Al3 、 Mg 2 ,故 oa 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是Al3 、 Mg 2 , ab 段是氢氧化钠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气体,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32OH NH H 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l3、 Mg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