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697194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备战高考化学二轮化学能与电能专项培优及答案解析一、化学能与电能1 硝酸是氧化性酸,其本质是NO3 有氧化性,某课外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有关NO3 氧化性的探究(实验均在通风橱中完成)。实验装置编号溶液 X实验 -16 mol L稀硝酸实验 -115 mol L浓硝酸实验现象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体,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电流计指针先向右偏转,很快又偏向左边,铝片和铜片表面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1)实验 中,铝片作 _(填 “正 ”或 “负 ”)极。液面上方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_ 。(2)实验 中电流计指针先偏向右边后偏向左边的原因是_。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

2、1稀硝酸反应有 H2+H21 mol L和 NH4 生成, NH4生成的原理是产生的过程中 NO3 被还原。(3)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 :溶液 X 为-1稀硝酸溶液,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1 mol L转。 反应后的溶液中含NH4+ 。实验室检验NH4+的方法是 _。 生成 NH4+的电极反应式是 _。(4)进一步探究碱性条件下NO3的氧化性,进行实验: 观察到 A 中有 NH3 生成, B 中无明显现象。 A、 B 产生不同现象的解释是 _。A 中生成 NH 的离子方程式是 _。3(5)将铝粉加入到 NaNO3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结合实验和 说明理由 _。【答案】负2NO+O2=2NO2 Al

3、 开始作电池的负极,Al 在浓硝酸中迅速生成致密氧化膜后, Cu 作负极 取少量待检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中含NH4+NO3-8e- 10 H+ NH4+ 3H2OAl 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 H2 的过程中可将 NO3-还原为 NH3,而 Mg 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8Al 3NO3-5OH- 2H2O 3NH3 8AlO2-因为铝与中性的硝酸钠溶液无生成H2 的过程, NO3 无法被还原【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 中,由于 Al 的金属活动性比 Cu 强,因此 Al 做负极。铜片表面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NO,在液

4、体上方 NO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方程式为222NO+O =2NO ;(2)实验 中, Al 的金属活动性比 Cu 强, Al 开始作电池的负极,电流计指针先偏向右边;由于 Al 在浓硝酸中迅速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了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因此,Cu作负极,电流计指针偏向左边;(3) 实验室检验NH4+有两种常用方法:方法一,取少量待检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中含NH4+;方法二,取少量待检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若有白烟生成,证明溶液中含NH4+; NH 4+的生成

5、是NO3 被还原的结果,其电极反应式为NO3- 8e- 10 H+ NH4 + 3H2O(4) 观察到 A 中有 NH3 生成,是由于Al 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 H2,并且与此同时, H2可将 NO3-还原为 NH3 ; B 中无现象是由于Mg 与 NaOH 溶液不反应; A 中生成 NH3 的离子方程式为 8Al3NO3- 5OH-2H2O 3NH3 8AlO2-;(5)铝与中性的硝酸钠溶液不能生成H2, NO3无法被还原,因此将铝粉加入到NaNO3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2 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电解食盐水,并对电解产物进行探究。实验装置电解质溶液5mol / L NaCl溶液实验现象a

6、极附近b 极附近开始时,产生白色浑浊并逐渐增加,当沉产生入 U 形管底部时部分沉淀变为橙黄色;随无色后 a 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也变为橙黄色气泡资料显示:氯化亚铜( 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氢氧化亚铜(CuOH)为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易脱水分解为红色的Cu 2O ; Cu 水溶液中不稳定,酸性条件下易歧化为Cu2 和 Cu;氢氧化铜可以溶于浓NaOH 得到蓝色溶液(1)极产生的气体是H 2 , b 极附近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经检验, b或“不变”);铜丝 a 应与电源的 _( 填“正”或“负”极相连。(2)a 极附近生成的白色浑浊是CuCl,则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同学

7、们分析(3)22O 的原因是 _( 用方程式表示)橙黄色沉淀中含有 CuO ,则 CuCl 转化为 Cu;结合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规律,解释“a 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变为橙黄色原因是_。1(4)同学们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沉淀中含有Cu :将橙黄色沉淀滤出洗涤后,滴加0.2mol / L H 2 SO4 至过量,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5)Cu 做阳极先被氧化为1。为此,他们用 CuCu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提出猜想:电解时,电极电解 5mol / L NaOH 溶液,实验时观察到阳极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附近溶液变蓝,未见预期的黄色沉淀。根据现象能否得出“该猜想不成立”的结论,并说明理由:_。【答案】增大正

8、CueCl CuClCuClOHCuOHCl 、2CuOH Cu 2OH 2 O通电时,在阴极产生的 OH向阳极定向移动沉淀溶解,溶液变蓝,且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不能,阳极产生的大量O2 可能将 CuOH 氧化【解析】【分析】( 1) 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判断;( 2) 结合 a 极附近生成的白色浑浊是CuCl 写出电极反应式;( 3) 根据电极反应式结合溶度积常数判断;( 4) 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铜单质、铜离子和水;( 5) 用 Cu 电极电解5mol/ LNaOH 溶液,实验时观察到阳极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为氧气,氧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CuOH。【详解】(1

9、)用铜做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b 极产生的气体是H 2 ,则 b 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O 2eH 22OH,因为 b 极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附近溶液 pH 增大; a 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答案为:增大;正;(1)a 极附近生成的白色浑浊是CuCl,(2)依据可知 a 极为阳极,铜做阳极为活性电极,则其电极反应式为: Cue ClCuCl ,故答案为: Cu eClCuCl ;(3)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ue ClCuCl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eH 2 ,开始时生成 CuCl 白色生成,随着反应进行

10、,溶液pH 逐渐增大,因K ap (CuOH)K ap (CuCl) ,则可生成 CuOH 橙黄色沉淀, CuOH 不稳定分解生成Cu 2O 和水。橙黄色沉淀中含有Cu2 O ,则 CuCl 转化为 Cu2 O 的原因是,随着电解的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使CuCl 转化为 CuOH,方程式:CuClOHCuOHCl,CuOH 不稳定分解生成Cu 2O 和水,方程式:2CuOHCu 2OH 2 O ,故答案为:CuClOHCuOHCl、 2CuOHCu2 OH 2O ;通电时,在阴极产生的OH向阳极定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则CuCl 转化为CuOH,而CuOH 不稳定分解生成Cu2 O

11、和水,所以看到现象为“a 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变为橙黄色,故答案为:通电时,在阴极产生的OH向阳极定向移动;(4)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铜单质、铜离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 2 OH 2SO4CuCuSO 4H 2O ,铜为红色固体,硫酸铜为蓝色溶液,所以现象为:沉淀溶解,溶液变蓝,且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故答案为:沉淀溶解,溶液变蓝,且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 5)用 Cu 电极电解 5mol / LNaOH 溶液,实验时观察到阳极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为氧气,氧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CuOH,所以不能依据该现象得出“该猜想不成立”的结论,故答案为:不能,阳极产生的大量O2 可能将 CuOH

12、氧化。3 氯化亚砜又称亚硫酰氯,其分子式为SOCl2,常温常压下为淡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国内的氯化亚砜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Cl2、 SO2 和SCl2 制备 SOCl2 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SOCl2 沸点为 78.8, SCl2 的沸点为 50,且两种液体可互溶。 SOCl2 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产生白雾,并有气体产生。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 SOCl2 的反应方程式为 _( 2)写出丙中发生的离子反应 _(3)仪器 e 的名称是 _,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仪器可以重复使用)。(4)仪器 f 的作用是_(5)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分离

13、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6)工业上常用ZnCl22H2O 与 SOCl2共热制取 ZnCl2。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ZnCl2 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的总反应离子反应式为 _。甲同学认为SOClFeCl36H2O 制取无水2 还可用作FeCl 的脱水剂,但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可能的原因是_3【答案】 SO+Cl +SCl2SOCl-+2+球形冷凝管22MnO +10Cl+16H=2Mn +5Cl +8H O222422cdcdb 吸收 SO、 Cl ,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分馏(或蒸馏)+2H +2Cl22H2+Cl 2SOCl2 可能会与 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丙装置

14、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备氯气,因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所以先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乙装置除去氯化氢,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乙装置除去水蒸气,干燥的氯气、二氧化硫和SCl 2 在三颈烧瓶中,在活性炭作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 SOCl2,二氯化硫( SCl2)的沸点低,甲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起冷凝回流 SCl2 的作用,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有毒的氯气与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环境,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中使氯化亚砜水解。【详解】(1)实验室用干燥的氯气、二氧化硫和SCl2 在三颈烧瓶中,在活性炭作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 SO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Cl +SCl22SOC

15、l ,故答案为222SO+Cl+SCl22SOCl ;222(2)装置丙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产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Cl-+2+-+10Cl-+2+8H2O;2MnO4+16H=2Mn +5Cl 2+8H2O,故答案为2MnO4+16H =2Mn +5Cl 2( 3)仪器 e 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因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实验时应先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制得干燥的氯气,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丙(制氯气)乙(除氯化氢)乙(除水蒸气)甲(制 SOCl2),则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acdcdb,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 cdcdb;(4)仪器 f中盛有碱石灰,碱石灰的作用

16、是吸收逸出的有毒的Cl 2 和 SO2 污染环境,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而使 SOCl2 水解,故答案为吸收 SO2、 Cl 2,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 5)已知氯化亚砜沸点为 77, SCl 2 的沸点为 50,实验结束后,采用分馏(或蒸馏)的方法即可将之分离,故答案为分馏(或蒸馏);( 6)用惰性电极电解 ZnCl 2 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能力强于氢氧根离子,阴极上氢离子放电能力强于锌离子,电解的总方程式为2H+2Cl H2+Cl 2;FeCl 3 具有氧化性,SOCl2 具有还原性,SOCl2 用作FeCl 36H2O制取无水FeCl 3 的脱水剂时,SOCl

17、2 可能会与FeCl 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FeCl 3 变质,故答案为2H+2Cl H2+Cl 2;SOCl2 可能会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点睛】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明确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原则是解答关键。4 某同学设计了甲烷燃料电池并探究某些工业电解原理 (如图所示 ),其中乙装置为探究氯碱工业原理 (X 为阳离子交换膜, C 为石墨电极 ),丙装置为探究粗铜精炼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 a 口通入的气体为 _。(2)B 电极的电极材料是

18、_。(3)写出甲中通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 。(4)写出乙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答案】氧气粗铜 CH-8e-2+ 7H2OCl2 H2 2OH4+ 10OH = CO32Cl 2H2O【解析】【分析】乙装置为探究氯碱工业原理,说明铁电极为阴极,则b 为电源的负极,即通入甲烷,a 为电源的正极,通入氧气。丙为电解精炼铜,则A 为精铜, B 为粗铜。【详解】乙装置为探究氯碱工业原理,说明铁电极为阴极,则b 为电源的负极,即通入甲烷,a 为电源的正极,通入氧气。丙为电解精炼铜,则A 为精铜, B 为粗铜。(1)根据分析 a 极通入的为氧气;(2)B 连接电源的正极,是电解池的阳极,应

19、为粗铜;(3)根据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分析,甲烷失去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为CH4 -8e- +-22310OH = CO+ 7H O;(4)乙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电解反应方程式为 2H2O。2ClCl2 H2 2OH【点睛】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若阳极为活性电极,即是除了铂金以外的其它金属时,金属放电,不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阴极为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掌握燃料电池的电极的书写。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5 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是电化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1)如上图1 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装置,若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NO3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 则 N

20、O3 移向 _ 装置(填写“甲或乙”)。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 2 溶液换为NH4Cl 溶液,发现生成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则石墨上电极反应式 _ 。(2)如上图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 型,则甲装置是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乙装置中石墨(2)为极,乙装置中与铁线相连的石墨(1)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3)在图 2 乙装置中改为加入 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若某一电极质量增重1.28 g,则另一电极生成 _mL(标况下)气体。【答案】( 1)甲; 2H+2e- H2;(2)原电池;阳; Cu2+ +2e=Cu(3) 224【解析】试题分析:(1)装置 1

21、中铁是负极、石墨是正极,阴离子在原电池中移向负极,-移向NO3甲装置;若将CuCl溶液换为 NHCl 溶液,发现生成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则石墨上电极反24+-n 型,应式 2H +2e H;( 2)图 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2则甲装置中两个电极不同,构成原电池;,乙装置是电解池,石墨(2)与正极相连,石墨(2)为阳极,乙装置中与铁线相连的石墨(1)是阴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Cu2+2e=Cu;( 3)某一电极生成 1.28 g 铜,转移电子1.28 g0.04mol ,则另一电极生264 g / mol成氧气,根据转移电子相同,生成氧气0.01mol ,标况下的体

22、积为224mL。考点: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6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下图为制备粗高铁酸钾的工业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铁做净水剂的原因是(结合化学用语表达 )。(2)吸收剂 X 的化学式为,氧化剂 Y 的化学式为。(3)碱性条件下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4)过程 将混合溶液搅拌半小时,静置,抽滤获得粗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NaFeO424。=K FeO 2NaOH,请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反应能发生的原因2442 10H23 8OH 3O2 。在提纯(5)K FeO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4FeOO=4Fe(OH)K FeO 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

23、,则洗涤剂最好选用(填序号 )。24A H OB稀 KOH溶液C NH Cl 溶液D Fe(NO )溶液243 3除了这种洗涤剂外,一般工业生产还要加入异丙醇作为洗涤剂,你认为选择异丙醇的原因是。(6)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充电电池,具有电压稳定、放电时间长等优点。以高铁酸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为原料,硫酸钾为电解质,用惰性电极设计成能在高温下使用的电池,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答案】3+;水解产生的 Fe(OH)胶体能够吸附杂质;(1)Fe +3H2OFe(OH)3+3H3(2)FeCl2; NaClO(3)2Fe3 3ClO 10OH =2FeO42 3Cl 5H2O(4)K2 FeO4

24、 溶解度小于NaFeO4,析出晶体,促进反应进行(5)B;高铁酸钾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异丙醇洗涤有利于提高产品回收率(6)FeO42- + 3e- + 4SO3 = Fe3+ + 4SO42-【解析】试题分析: (1)氯化铁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杂质可做净水剂,故答案为: Fe3+23+;水解产生的 Fe(OH)3胶体能够吸附杂质;+3H OFe(OH) +3H(2)根据流程图,吸收剂X 吸收氯气后能够生成氯化铁,因此X 为氯化亚铁,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氧化剂Y,因此氧化剂Y 为次氯酸钠,故答案为:FeCl2; NaClO;(3)碱性条件下,氯化铁与次

25、氯酸钠反应生成高铁酸钠,因此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ClO 10OH =2FeO42 3Cl 5H2O,故答案为: 2Fe3 3ClO 10OH =2FeO42 3Cl 5H2O;(4)由于 K2FeO4 溶解度小于NaFeO4,析出晶体,促进2KOH NaFeO4=K2FeO4 2NaOH 反应进行,故答案为:K2FeO4 溶解度小于NaFeO4,析出晶体,促进反应进行;(5)由于 4FeO42 10H2O=4Fe(OH)3 8OH 3O2 。在提纯K2FeO4 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洗涤剂最好选用碱性溶液,故选B;除了氢氧化钠外,一般工业生产还要加入异丙醇作为洗涤剂,

26、是因为高铁酸钾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异丙醇洗涤有利于提高产品回收率,故答案为:B;高铁酸钾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异丙醇洗涤有利于提高产品回收率;(6)高铁酸钾具有氧化性,在设计的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因此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FeO42-+ 3e-33+ 4SO42-,故+ 4SO = Fe答案为: FeO42-33+42-。+ 3e + 4SO = Fe+ 4SO考点: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的相关知识。7纳米级 Fe粉是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磁性、高效催化性。某

27、化学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纳米级铁粉。其实验设计如图(加热、支持装置省略)( 1) a 的名称是 _;浓硫酸的作用是 _ 。(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再对C 装置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反应一段时间后D 中变蓝, E 中溶液变浑浊,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反应中若观察到B 装置中气泡产生过快,则应进行的操作是_。( 4)反应一段时间后, B 中产生气泡太慢,再滴加硫酸反应速率略有加快但不明显;若向硫酸中加少量硫酸铜再滴入与Zn 反应,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 。( 5)检验碳酸亚铁中含有铁元素的实验方法是_。【答案】( 1)蒸馏烧瓶( 1 分)吸收氢气中的水

28、蒸气(或干燥氢气)(2分)(2)排除体系内的空气,防止干挠实验,防止爆炸(2 分) FeCO3222+HFe+CO +H O( 2分)(3)调节 A 中分液漏斗活塞,减慢硫酸滴加速度(2 分,不全对扣1 分)(4)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铜与锌形成原电池(锌为负极),加快了反应速率(2 分)(5)取少量 FeCO3加适量盐酸完全溶解,再加入少量33K Fe(CN)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碳酸亚铁中含有铁元素。(溶解后加入氧化剂,检验Fe3+也可) ( 2 分)【解析】【分析】【详解】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纳米级铁粉,根据装置分析可知,A 为 H2 的制取装置, B 为干燥装置, C

29、为 H23D 中无色硫酸铜可用于检验水还原 FeCO 制取纳米级铁粉。的存在, E 中澄清石灰水则用于检验CO2。( 1)仪器 a 是圆底烧瓶; B 为干燥装置,所以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水蒸气。( 2)因 H2 是爆炸气体,所以在操作时必须先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必须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再对 C 装置加热,防止装置中的空气干挠实验,造成爆炸的危险。反应一段时间后 D 中变蓝,说明有水生成, E 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有 CO2 生成。则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O3+H2Fe+CO2+H2O。(3)反应中若观察到B 装置中气泡产生过快,则说明A 处产生 H2 的速率过快,可调节

30、A中分液漏斗活塞,减慢硫酸滴加速度。( 4)加少量硫酸铜再滴入与 Zn 反应,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铜与锌形成原电池(锌为负极),加快了反应速率。(5)检验碳酸亚铁中含有铁元素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FeCO3 加适量盐酸完全溶解,再加入少量 K3Fe(CN)3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碳酸亚铁中含有铁元素。81、右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电极a 为 Al、电极 b 为 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当电极 a 为 Fe、电极 b 为 Cu、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时,该装置(填“能 ”或 “不能 ”)形成原电池,若不能,请说明

31、理由,_;若能,请指出负极是该电极反应式是_。(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 O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 为正极,电极b 为负极, CH4 为燃料,采用酸性溶液为电解液;则 CH4 应通入极 (填 a 或 b,下同 ),电子从极流出。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为: _2、已知锌与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某学生为了探究其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 (即 0 1、 l 2、 2 3、3 4、 4 5 min)为 原因是 。另一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由于反应太快,测量氢气的体积时不好控制,他就

32、事先在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A蒸馏水B CuCl2 溶液 C NaCl 溶液你认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填相应字母 );做法中不可行的是_,理由是:_ 。9 (一)下图是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简易装置。其中的铜质燃烧匙可以在试管 M 中上下移动,实验时 , 先将细铜丝一端被弯成螺旋状,先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后再迅速伸入球型干燥管中。(1)铜质燃烧匙的作用有,。( 2 ) 实 验 过 程 中 , 在 试 管M中 可 观 察 到 的 现 象是,。(二)原电池与电解池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装置,a 为 CuCl2溶液, X 为 Fe棒, Y 为碳棒,回答以下问题:(

33、1)若断开k1,闭合 k2,则装置为 _; X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 _极移动 ( 填 X 或 Y) ;(2)若线路中通过3.01 10 22 的电子,则 Y 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为。【答案】(一)(1)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与锌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2) 铜匙和锌粒表面都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变小或消失(二) (1) 原电池Fe 2e Fe2+ Y (2)1.6g【解析】试题分析:(一)( 1)铜质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因此作用之一是的作用有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次铜与锌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2)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其次铜锌构成原电池,铜是正极,其在表明氢离子放电,所以实验过程中,在试管 M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铜匙和锌粒表面都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变小或消失。(二)( 1)若断开k1,闭合 k2,则装置为原电池,铁是活泼的金属,铁是负极,则X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2+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向Y 极移动;(2)若线路中通过3.01 10 22 的电子,即 0.05mol电子, Y 极是铜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Cu2 2e Cu,所以 Y 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为0.05mol64g / mol1.6 g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