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697366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镁及其化合物1已知 A 为单质, B、C、D、 E 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1)若 A 为非金属单质,B 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其与水反应可生成气体C,D 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可变成红棕色,C 与 HCl 气体反应生成E 时产生大量白烟,则B的化学式为,由 C 转化为 D 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2)若 A 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 A 与盐酸反应的产物,C 可通过单质间的化合反应制得,加热蒸干并灼烧C 的溶液可得到红棕色的D,将 C 滴入沸水中可得E 的胶体,则由 B 转化为 C 的

2、离子方程式为,加热蒸干并灼烧C 的溶液可得D 的原因是。【答案】(1) Mg3N2 4NH3+ 5O24NO +6H2 O( 2) 2Fe2+Cl2= 2Fe3+2Cl-FeCl3 水解吸热,且水解产物HCl 易挥发,从而彻底水解生成Fe(OH)3,灼烧时分解生成23Fe O 。【解析】试题分析:(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有氧化镁和氮化镁,因B 可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C,所以 A 为 N2, B 为 Mg 3N2, C 为 NH3, D 在空气中由无色变红棕色,故D 为 NO,NH3 与 HCl 气体反应生成 NH4Cl 时产生大量白烟,所以E为 NH4Cl。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元素化

3、合价变化,可判断出氧化还原反应有。(2)由 C可通过单质间的化合反应制得,加热蒸干并灼烧C 的溶液可得到红棕色的D,且B 为 A 与盐酸反应的产物,可判断A 为 Fe, B 为 FeCl , C 为 FeCl , D 为 Fe O , E 为2323Fe(OH)3。考点:元素化合物2 有ABC三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也能在空气中剧、 、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 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黑色固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A _; B _; C _。(2)写出化学方程式:C 与水蒸气反应_ ;A 与水反应 _ 。高温【答案】 Na M

4、g Fe 3Fe4H23 4222O(g)Fe O 4H 2Na 2HO=2NaOH H 【解析】【分析】有 A、 B、C 三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则A 为钠; B 也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则B 为镁; C 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 和一种黑色固体,则 C 为铁,据此分析。【详解】有 A、 B、C 三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则A 为钠; B 也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则B 为镁; C 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 和一种黑色固体,则 C 为铁。(1)A、 B、C 的化学式分别为Na 、 Mg 、 Fe。

5、(2)化学方程式为高温C 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4H2 O(g)Fe3O4 4H2;A 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2。O=2NaOH H3X、Y、 Z、 W 是常见的几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元素相关信息X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 个电子Y食盐中添加少量Y 的一种化合物预防Y 元素缺乏ZZ 与钾的一种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WW 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24,中子数为12(1)元素 X 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X 元素的主要化合物是_。工业上制取X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设计实验证明某水溶液中存在Y 单质 _。( 3) Z 的元素符号为 _,其原子结

6、构示意图为 _。4W_【答案】NaCl2NaCl+2H2OCl2+H2+2NaOH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有I2Na3 2Mg N【解析】【分析】X、 Y、 Z、 W 是常见的几种元素,X 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比次外层少1 个电子,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 7,X 为 Cl;食盐中添加少量Y的一种化合物预防 Y 元素缺乏, Y为 I; Z 与钾的一种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Z 为 Na; W 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24,中子数为 12, W 的质子数为12, W 为 Mg ,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 X 为 Cl、 Y 为 I、 Z 为

7、Na、 W 为 Mg 。(1)元素 X 在海水中含量非常高,海水中含X 元素的主要化合物是NaCl,工业上制取 X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22OCl +H +2NaOH。( 2)设计实验证明某水溶液中存在 Y 单质的方法为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有 I2;(3) Z 的元素符号为Na,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为氮气,则W 与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反应的产物化学式为Mg3N2。4 镁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2 00%,位居第八位,镁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化镁 (Mg 3

8、N2)是由氮和镁所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在室温下纯净的氮化镁为黄绿色的粉末,能与水反应,常用作触媒,实验室欲用如图1 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备少量氮化镁。A 中盛装的是浓氨水,B 中可盛装 _,二者混合可制取氨气。按照气流的方向从左至右连接装置:a 接 _、_接 _、 _接 _。已知氨气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如果没有装有无水氯化钙的装置,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碳酸镁可用作耐火材料、锅炉和管道的保温材料,以及食品、药品、化妆品、橡胶、墨水等的添加剂。合成碳酸镁晶须的步骤如下:1 MgSO4溶液。步骤 1:配制 0 5 mol L溶液和

9、 0 5 mol L1 NH4HCO3步骤 2:用量筒量取500 mL NH43HCO 溶液于 1 000 mL 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 50 。步骤 3:将 250 mL MgSO4 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 溶液中, 1 min 内滴加完毕,然后用氨水调节溶液 pH 到 9 5。步骤 4:放置 1 h 后,过滤,洗涤。步骤 5:在 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 h,得到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 15)。 1MgSO4 溶液 500 mL,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配制 0 5 mol L量筒、胶头滴管、 _。步骤 3 中加氨水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0、为_。测定合成的 MgCO3nH2O 中的 n 值。称量 1 000 g 碳酸镁晶须,放入图2 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 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 h,后期将温度升到30 ,最后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生成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 次。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 。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 ,主要目的是 _。若实验测得 1 000 g 碳酸镁晶须产生CO2 的平均物质的量为a mol ,则 n 为_(用含 a的表达式表示 )。称取 100 g 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得到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则合成的晶须中n_。【答案】生石灰或

11、氢氧化钠d ecb f2NH3+3CuON2+3H2O+3Cu322O3Mg(OH)2+2NH32+3-3 2MgN +6H500 mL 容量瓶 Mg +HCO3-HCO +NH H O+(n-2324+暂时储存22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装1)H OMgCO nH O +NHCO,有利于 CO 被 NaOH置中压强相对稳定升高温度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使溶解在水中的CO2 逸出,便于吸收完1-84a全118a【解析】【详解】(1) 浓氨水和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混合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故答案为 根据实验目的及题给装置可知,按照气流的方向从左向右连接装置的顺序为:a 接 d, e接 c, b 接

12、 f,故答案为 氨气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则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N2+3H2O+3Cu,故答案为d; e;c; b; f; 氮化镁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Mg3N2 +6H2O=3Mg(OH)2+2NH3,故答案为 Mg 3N2+6H2O=3Mg(OH)2 +2NH3;-14500 mL 容(2) 配制 0.5 mol LMgSO溶液 500 mL,除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为量瓶,故答案为 500 mL 容量瓶 ; 步骤 3 中加氨水后反应生成碳酸镁结晶水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CO3+N

13、H3H2O+(n-1)H2O=MgCO3nH2O +NH4+,故答案为Mg2+HCO3+NH3H2O+(n-1)H2O=MgCO3nH2 O +NH4+; 题图 2 装置中气球可以暂时储存CO2,有利于 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装置中压强相对稳定,故答案为暂时储存CO2,有利于2CO 被 NaOH 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装置中压强相对稳定 ; 题述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 ,是为了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便于其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从而减小测定产生的误差,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使溶解在水中的 CO2 逸出,便于吸收完全; 若实验测得 1.000 g 碳酸镁晶须产生的C

14、O 的平均物质的量为a mol ,依据碳元素守恒可2知,晶须中碳酸镁的物质的量为a mol ,根据 MgCO3nH2O 中碳酸镁和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之1.000g84ag1.000?g 84ag,得到 n= 1 84a 184a ,故比为 1 n,得到 1 n=amol 118g18?g?mol 118a18a答案为 184a ;18a 由题图 3 知 400 时剩余质量为82.3 g,这是该晶须失去结晶水后的质量,则有18n18n100 =100-82.3 ,解得 n=1,故答案为1。18n84 18n84【点睛】本题以氮化镁和碳酸镁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对实验装置的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方

15、案的设计等,解答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与各装置作用,掌握常用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注意对题目信息的应用。5 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 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 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称取 5.4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为使其反应完全,则 NaOH溶液的体积V 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

16、(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 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问题讨论(3)同学们拟选用图一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 接( _)( _)接( _)()接()(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分液漏斗可旋转的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中。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_。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有几个选几个)。A等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C上下移动量筒G

17、,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4)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导管a 的作用是 _。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 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 V 的式子表达)mL。(用含 V21【答案】 2Al+2NaOH+2H22297mL 偏高 E D G 镁、铝与稀硫酸反O=2NaAlO +3H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

18、瓶中气体压强变大ACD 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V1-V2【解析】方案一: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含镁为 3%时,金属铝的含量最高, 5.4g 合金中铝的质量为5.4g (1-3%)=5.42Al+2NaOH + 2H则:2O= 2NaAlO2 + 3H2,97% g54g2mol5.4g 97%

19、 gV -3 L102.0mol/L得 54g:(5.4g 97% g)=2mol:(V -310L 2.0mol/L),解得 V=97, NaOH 溶液的体积 ?97mL;镁上会附着偏铝酸钠等物质,若未洗涤固体,会导致测定镁的质量偏大,镁的质量分数偏高;故答案为 97mL;偏高 ;方案二 : . .合金与稀硫酸反应 ,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氢气的体积 ,其中盛水的试剂瓶导管一定要短进长出 ,利用增大压强原理将水排出 ,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氢气的体积 ,量筒内导管应伸入量筒底部 ,故连接顺序为: (A)接 (E)、(D)接 (G);故答案为 E、 D、G;.镁、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

20、瓶中气体压强变大,导致硫酸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故答案为镁 、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反应放热导致氢气的温度偏高,故应冷却后再进行读取氢气的体积,读取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氢气的体积;故答案选 ACD; . .装置中导管 a 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故答案为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

21、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滴定管的 0 刻度在上方,两次读取的体积数值之差为测定的氢气的体积,收集氢气后滴定管内液面上升,读数减小,所以测定氢气的体积为V1-V 2,故答案为V1-V 2。6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Mg 3N2 进行定性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制备) (装置如图所示)(1) A 装置用于制备NH3,试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_(2)仪器 b 为多孔球泡,其作用是_;浓溴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 E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粗式为_(4)整套装置存在着明显缺陷,你的改进措施是_(定性分析)步骤一:取少量氮化镁

22、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试管口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步骤二,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沉淀全部溶解且冒气泡。该步骤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促进氨水的分解;同时使溶液中c(OH-)增大,使NH3+H2ONH3H2O 的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增大氨气与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3Br2+8NH3=6NH4Br+N2 或3Br2+2NH3=6HBr+N23Mg+N 2=Mg3N2 在E 装置后添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操管 Mg 3N2+6H2O=3Mg(OH)2+2NH3Mg+2HCl=MgCl

23、2+H2 【解析】【制备】(1)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促进氨水的分解;同时使溶液中c(OH-)增大,使NH3+H2ONH3H2O 的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则利用NaOH 固体中滴加浓氨水可制备NH3;(2)多孔球泡,可增大氨气与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 Br2 能氧化浓氨水通入浓溴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r2+8NH3=6NH4Br+N2 或NH3 生成N2,则3Br2+2NH3=6HBr+N2;(3)Mg在N2 中燃烧生成Mg 3N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为3Mg+N 2=Mg3N2;(4)因 Mg 3N2 易水解,则需要在E 装置后添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操管,防止空气中

24、的水蒸气进入 E 中;【定性分析】步骤一,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根据原子守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 2 +2NH3;步骤二,弃去上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反应的方程式:Mg+2HCl MgCl2+H2。7镁、铝、锌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金属,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镁、铝、锌都是银白色的金属 锌( Zn)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H2 Zn ( OH) 2 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及NH3?H2O Zn 2+易形成配合物如 Zn( NH3)4 2+,该配合物遇强酸分解生成Zn2+、 NH4+(1)

25、( 1)甲同学取镁铝合金进行定量分析,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获得如下数据(所有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忽略滴入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的影响)编号粉末质量量气管第量气管第一次读数二次读数2.0 g10.0 mL346.2 mL2.0 g10.0 mL335.0 mL2.0 g10.0 mL345.8 mL( 2)乙同学取镁铝锌合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可用试剂:样品、 pH 试纸、稀硫酸、 NaOH 溶液、氨水) 试剂 是;沉淀 B 是 过程 是:在滤液中逐滴加入,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过滤 沉淀 C 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 NaOH 溶液; Al(OH) 3; 稀硫酸;

26、稀氨水; Zn ( OH) 2+4NH3=Zn(NH3) 42+2OH;2+或 Zn( OH) 2+4NH3?H2O=Zn( NH3) 4+2OH +4H2O【解析】【分析】【详解】(2) Wg 镁铝锌合金加入稀硫酸溶解生成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硫酸锌溶液,加入试剂M为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A 为 Mg ( OH) 2,滤液为Na2ZnO2, NaAlO2 溶液,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硫酸铝溶液、硫酸锌溶液,再加入足量氨水溶液得到沉淀B 为 Al( OH) 3,滤液为 Zn2+易形成配合物如 Zn( NH3) 42+,该络合物遇强酸分解生成Zn2+、NH4+,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C 为氢氧化

27、锌沉淀; 上述分析可知,试剂I 为氢氧化钠溶液,沉淀B 为 Al( OH) 3; 操作 是:在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氨水溶液沉淀铝离子,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Zn ( OH) 2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及NH3?H2O,沉淀 C 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 OH) 2+4NH3=Zn (NH3) 42+2OH;或Zn( OH)+4NH ?H O=Zn( NH )2+2OH+4H O;232342【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组成的实验设计,反应过程分析判断,物质提纯的理解应用,主要是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和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

28、度中等8 镁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1) 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_,还生成少量的 _( 填化学式 ) 。(2) 物质的量为 0.10mol 的镁条在只含有 CO2和 O2 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 ( 产物不含碳酸镁) ,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_A 3.2gB 4.0gC 4.2gD 4.6g(3) 镁作为一种强还原剂,还用于钛和铀的生产,写出镁与TiCl 4 在高温条件下制取钛的化学方程式 _。(4)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Mg2Cu 是一种储氢合金。 350时, MgCu 与 H 反应,生成 MgCu和仅含一

29、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其中氢的222质量分数为0.077) , MgCu 与 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23_,该化合物水解时生(5)CH MgCl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成甲烷、氯化镁和氢氧化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Mg3N2 D TiCl 4 +2Mg高温【答案】 MgO2MgCl 2 +Ti2Mg 2Cu+3H 2350MgCu 2 +3MgH 2 2 价2CH3 MgCl2H2O=Mg(OH)2 2CH4MgCl2【解析】【分析】(1) 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和氧气反应还和氮气反应;(2) 金属 Mg 在只含有 CO2 和 O2 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固体的

30、质量包括未反应镁的质量、生成的碳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采用极限讨论法,若镁全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固体量最大,假设镁没有反应,则固体量最少,计算出固体的范围,然后对各选项进行判断;(3)镁与 TiCl4 在高温条件生成钛和氯化镁;x(4) 令金属氢化物为RHx,金属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0.077,即 923x=77a, X 为a+x金属的化合价,讨论可得x=2, a=24,故该金属氢化物为MgH2;(5) 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判断镁的化合价,根据元素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详解】(1) 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化学式为 MgO),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单质

31、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氧化镁,还生成少量的氮化镁,化学式为Mg3N2;(2) 镁条在只含有 CO2 和 O2 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未反应镁的质量、生成的碳的质量及生成的 MgO 的质量,若气体中无氧气,镁完全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最大;高温2Mg+CO 22MgO+C2210.10mol 0.10mol 0.05mol则 0.1mol 镁完全反应最多可生成固体的质量为:0.10mol 40g/mol+0.05mol 12g/mol=4;.6g若金属镁没有反应,则固体的质量最少,固体质量最小为:0.10mol 24g/mol=2.4g;由于含

32、有二氧化碳和氧气,且镁条也参加了反应,则反应后固体质量m 的范围应为: 2.4gm 4.6g,故答案为 D;(3)镁与 TiCl 在高温条件生成钛和氯化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4高温TiCl 4 +2Mg2MgCl 2 +Ti ;(4) 令金属氢化物为RHx,金属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则x=0.077,即 923x=77a, X 为a+x金属的化合价,讨论可得x=2, a=24,故该金属氢化物为MgH2,故反应方程式为3502Mg 2Cu+3H 2MgCu 2 +3MgH 2 ;(5) 根据CH MgCl 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可知镁的化合价为+2 价, CH MgCl 水解时生33成

33、甲烷、氯化镁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MgCl+2H O=Mg(OH)+MgCl +2CH 。322249 .某化合物M(仅含三种短周期元素)是一种储氢材料。为探究M 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化合物A 仅含两种元素;气体B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请回答:( 1)化合物 M 的组成元素是 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 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镁带在足量气体B 中燃烧可生成化合物 M 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II无机盐 X 仅由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38,原子个数比为1 14。将 23.8gX 与水共热,生成

34、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单质A 和某强酸的酸式盐溶液B, B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溶液B 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产生 46.6g白色沉淀。请推测并回答:(4)单质 A 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等。A 中组成元素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_ 。( 5) X 的化学式 _。( 6)实验室可通过低温电解 B 溶液制备 X。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7) X 氧化能力强,对环境友好,可用于脱硝、脱硫。在碱性条件下,X 氧化NO 的离子方程式_ 。( 8) X 溶液与铜反应时先慢后快。某同学认为除反应放热这一因素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反应生成的 Cu2+对后续反应起催化作用,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少量铜粉置于试管中,先加入少量CuSO4 溶液,再加入 X溶液,振荡,观察现象。若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