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697875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钠及其化合物1 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 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 _(填化学式 );(2)反应 中的 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反应 中,若 B 与 F 物质的量之比为 43, G, H 分别是 _, _(填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_.(4)反应 产物中 K 的化学式为 _; 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Al Na2 O22H2O +Na2 O2

2、=4NaOH+O2、 2Al+ 2NaOH+2H2O=2NaAlO2+3H2CO2CO 1:1 Na2CO322AlO 2 +CO2+3H2 O=2Al(OH)3+CO 3【解析】【分析】题干信息,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 (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 C,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为H2O 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2O2 E F为O2和H2的, 、反应生成水, A 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2 和 H2,则该固体金属为Al,固体 D 为 Na2O2,能与水和 CO2 反应,则 G 为 CO2;说明 K 为 Na2CO3 ,F 为 O2; 题给信息黑色

3、单质 B 与氧气 (F)反应得到 G(CO2),说明 B 为 C(碳 ), C和 O2 反应可生成 CO2 和 CO,则 H 为 CO;依据 F(O2)与 E 反应生成 C(水 )可知 E 为氢气,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推断可知 A 为 Al, B 为 C,C 为 H2O, D 为 Na2O2, E 为 H2,F 为 O2, G 为 CO2 , H 为 CO, K 为 Na2CO3;(1) 依据推断可知, 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Al、 Na2O2 ;(2) 反应中的C、 D 均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A 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222222;O+2Na O

4、 =4NaOH+O、 2Al+2NaOH+2H O=2NaAlO +3H(3) 依据反应 C+O2=CO2: n(C): n(O2)=1:1 ,发生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反应2C+O2=2CO; n(C): n(O2)=2: 1,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反应中,若B(C)与F(O2)物质的量之比为4: 3, 1: 1 n(C): n(O2)=4:3 2: 1;判断 G、 H 分别是: CO2、CO;设CO2 的物质的量为amol 、 CO的物质的量为bmol ,则 a+b=4、2a+b=6,解得: a=2、 b=2,故CO2 和 CO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 :2mol=1:1 ;(4) 反

5、应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F 为氧气,产物中K 为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 ;分析判断 G 为 CO2,溶液乙是碳酸钠溶液, G+溶液甲 =溶液乙 + 沉淀 L,所以甲溶液中的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O2- +CO2+3H2O=2Al(OH)3 +CO32-。【点睛】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

6、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本题可从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和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展开思维的空间,寻找目标答案。2A、 B、 C、 D 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若 A 是黄色固体,B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画出 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 写出 D 的浓溶液所具有的特殊性质_( 两种即可 )。(2)若此反应流程能解释农谚“雷雨发庄稼 ”的化学原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A 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b.B、 C 均为酸性氧化物c.流程中的反应均属氧化还原反应d

7、.可用 D 与金属反应制取氢气(3)若 A、 B、 C、 D 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A 在加热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C,则 CD的化学方程式是_。(4)若 A 是化合物,且此流程表示工业制硝酸的物质转化关系,则AB的反应方程式为_。【答案】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任填两个)ac2Na2 O2+2H2O=4NaOH+O24NH3+5O24NO+6H2O【解析】【详解】(1)若 A 是黄色固体,B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B 为 SO2,则判断A 为 S, D 为硫酸, C 为SO3。A 为硫元素原子,硫元素为16 号元素,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16,原子核外有 3 个

8、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 是硫酸,浓硫酸具有的特殊性质为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2)若此反应流程能解释农谚 “雷雨发庄稼 ”的化学原理,则 A 为 N2, D 为 HNO3 , B 为 NO, C 为 NO2 ,则a A 是 N2,分子内含 NN键,该化学键的键能较大,断裂需要很高的能量,因此化学性质较为稳定, a 正确;b B、 C 分别是NO、 NO2,二者都是不成盐氧化物,b 错误;c流程中的反应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所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 正确;d D 是 HNO3,硝酸与金属反应通常不生成氢气,故合理选项是 ac;d 错误;(3)若A、 B、 C、

9、 D 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A 在加热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C, A 为Na, D 为NaOH,B 为Na2O, C 为Na2O2,则CD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 O2+2H2O=4NaOH+O2;(4)A 是化合物,且此流程表示工业制硝酸的物质转化关系,则A 为NH3, E 为O2, B 为NO, C 为NO2, D 为硝酸,AB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3 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味的气体, C 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A、 B、D 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刺

10、激性气M 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1)物质 G 的化学式: _ 。( 2)物质 B 的名称 :_ 。( 3)写出 AD的化学方程式: _ ;FG的化学方程式:_ ;GE的离子方程式:_ 。【答案】 HNO3氮气22 2232223+2CO + 2Na O= 2Na CO + O3NO +H O=2HNO +NO 3Cu + 8H +3 2+22NO= 3Cu + 2NO + 4HO【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以知道,无色无味气体A 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得到气体D,则 A为 CO2, D 为 O2, C 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 C 为 NH3,故 B 为 N2, E 为NO

11、, F 为 NO2, M 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应为 H2O,由转化关系可以知道 G 为 HNO3,据此答题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物质 G 的化学式为 : HNO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HNO3 ;: 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2)物质 B 为 N2 ,其名称为 :氮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氮气 ;(3) A 为 CO2, D 为 O2, CO2 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CO2 +2Na2 O2 = 2Na2CO3 + 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CO2 + 2Na2O2 = 2Na2CO3

12、+ O2;F 为 NO , NO 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 +H O=2HNO +NO,2222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3NO2 23+H O=2HNO +NO;3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 2+G 为 HNO ,稀硝酸可与铜反应生成3Cu + 8H + 2NO= 3Cu +2NO + 4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 N、Na 元素化合物知识, C 和应是推断突破口 ,解题时要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M 的性质及A 能与过氧化钠反。4A、 B、 C、 D、 E、 X 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13、) 。(1)若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X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写出C 和 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2)若 A 为电石( CaC2),X 为深红棕色液体非金属单质,写出D + X 反E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3)若 A 为淡黄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A 与 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 若 X 为非金属单质,通常为黑色粉末,写出D 的结构式为 _。 若 X 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则鉴别等浓度的D、 E 两种溶液,可选择的试剂为_。a盐酸b BaCl 溶液c NaOH 溶液d Ca( OH)溶液22(4)若 A 为氧化物, X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 ,在溶液 D 中滴加 KS

14、CN溶液会变红色 。A 与H O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2指明 X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 。【答案】 OH- +HSO3- =SO32- + H2OBrCH=CHBr + Br2 Br2CHCHBr22Na2 O2 + 2H2 O = 4Na+ +4OH- +O2 O=C=Oab3NO2 + H2O = 2HNO3 + NO第四周期第 族【解析】【详解】(1)若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应为Na, X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应为SO2,-则 B 为 H2, C 为 NaOH, D 为 Na2SO3, E 为 NaHSO3, C 和 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HSO32-

15、+H2O,故答案为-2-+H2O;=SO3OH+HSO3 =SO3(2)若 A 为电石 (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X 为深红棕色液体非金属单质,X 为溴,根据流程图 , B 为氢氧化钙, C 为乙炔, D 为 1, 2-二溴乙烯, E 为 1 ,1, 2, 2-四溴乙烷,则 D + X 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H=CHBr + Br2 Br2CHCHBr2,故答案为 BrCH=CHBr+ Br2 Br2CHCHBr2;(3)若 A 为淡黄色粉末,应为Na2O2, X 为非金属单质,通常为黑色粉末,则X 为 C,根据转化关系可知 B 为氢氧化钠、 C 为氧气, D 为二氧化碳

16、, E 为一氧化碳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 22+O + 2H O = 4Na +-22 22+-24OH +O ,故答案为 2Na O + 2H O = 4Na + 4OH +O ;D 为二氧化碳,则 D 的结构式为 O=C=O,故答案为 O=C=O;若 X 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应为CO223,E 为,则 C 为 NaOH, D 为 Na CONaHCO ,鉴别等浓度的 D、 E 两种溶液,可用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故答案为ab;3(4)若 A 为氧化物, X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在溶液D 中滴加 KSCN溶液会变红色,说明涉及铁离子,则 X 是 F

17、e,由转化关系可知C 具有强氧化性,则A 为 NO2, B 为 NO, C 为HNO3,N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 +H2O=2HNO3 +NO,故答案为 3NO2+H2O=2HNO3 +NO;X 为 Fe,铁是 26 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族。5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按照“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的类别进行研究。以下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18 号某种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所指的转化都是一步完成)。(1) A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2)若 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每生成1mol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

18、电子数为_。(3)200时, 11.6gCO2 和 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B 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4)写出一种“ CD”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5)某同学将一小块A 单质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C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 ( 1) 2Na+2HO=2Na+OH +H2( 2) 2NA 或 26.02 10 23(写“ 2mol”不得分)- +( 3) 23.2 ;( 4) OH+H=H2O;( 5) A【解析】试题分析:金属单质可

19、以形成氧化物,也可以直接生成氢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可以形成碱、金属氢氧化物一步形成盐,A 为活泼金属,前18 号元素中只有Na 符合。+(1) A 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O=2Na+OH +H2;故答案为:+2Na+2HO=2Na+OH +H2;(2)若 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Na2CO3+O2,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1mol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答案为: 2NA;(3)200时水为气态,向足量的固体Na2O2 中通入 11.6gCO2 和 H2O,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

20、=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固体只增加了 3.6g ,是因为生成 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m( O2) =11.6g-3.6g=8g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n(O2)8 g= 32 g / mol =0.25mol ,根据方程式 2Na2O2+2CO=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可知: n(混合气体) =2n( O2)=20.25mol=0.5mol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1.6g0.5mol=23.2g/mol ,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3.2 ,故答案为:23.2 ;(4)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1、为:NaOH+HCl=NaCl+HO,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故答案2-+2为: OH+H=H O;( 5) Na 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 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 NaOH, 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 CO2生成 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 Na2CO3。 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氧化钠,故 A 正确;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氧化钠,故 B 错误; C、是氢氧化钠潮解,吸收水蒸气形成氢氧化钠溶液,故 C 错误; D、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发生了化学反应,故 D错误;故选 A。【考点定位】考查钠及钠的重要

22、化合物的性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的分析判断,主要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和转化关系。熟练掌握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本题考查钠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金属单质可以形成氧化物,也可以直接生成氢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可以形成碱、金属氢氧化物一步形成盐,解题关键在金属单质可以直接形成碱的推断。 A 为活泼金属 K、Ca、 Na、 Mg 等;各步反应都需要一步形成。6 有 A、 B、 C、D 四种电解质,它们均由多种元素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相同浓度溶液的 pH 值是 ABCD,且只有 A 的 pH 小于 7,四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皆显黄色,A与 B、 C、 D 都能反应,但仅与 B

23、、 C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向A 溶液中加入 Ba(NO3) 2 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试推断A、 B、C、 D 的化学式并写出B 和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A:_B: _C: _D: _(2) B 和 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NaHSO4 NaHCO3 Na2CO3 NaOH HCO3OH H2O CO32【解析】【分析】有 A、 B、C、 D 四种电解质,四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皆显黄色,说明均含有Na+;向 A 溶液中加入 Ba(NO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2-,结合 A 的3)2SO4pH 小于 7,可知 A 为 NaHSO4; A

24、与 B、 C、 D 都能反应,但仅与B、 C 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生成的气体为CO2 气体,再结合相同浓度溶液的pH 值是 ABCD,且只有 A的 pH 小于 7,说明 B 和 C 均为强碱的弱酸盐,则B 为 NaHCO323、 C 为 Na CO 、 D 为NaOH,据此分析解题。【详解】有 A、 B、C、 D 四种电解质,四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皆显黄色,说明均含有Na+;向 A 溶液中加入 Ba(NO32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42-,结合 A的)SOpH 小于 7,可知 A 为 NaHSO ; A 与 B、 C、 D 都能反应,但仅与 B、 C 反应产生无色无

25、味的4气体,说明生成的气体为CO2 气体,再结合相同浓度溶液的pH 值是 ABCD,且只有 A的 pH 小于 7,说明 B 和 C 均为强碱的弱酸盐,则B 为 NaHCO3、 C 为 Na2CO3、 D 为NaOH;(1)据分析可知: A 为 NaHSO4, B 为 NaHCO3,C 为 Na2CO3, D 为 NaOH;(2)B 为 NaHCO , D 为 NaOH,两者混合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3OH H2。2OCO37已知化合物A、 B、C、D、 E、 F、G 和单质甲、乙所含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A 的浓溶液与甲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甲是常见的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常见

26、的气体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 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C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E 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 G 的化学式为:(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每生成 1mol 乙气体,反应中转移mol 电子【答案】( 1) Na2CO3;( 2) C+2H2SO4(浓)CO2 +2SO +2H2O;2SO2+O2+2H2O=4H+2SO42;(3) 2Na2 22+ 2O +2H O=4Na +4OH+O ; 2【解析】甲是常见的黑色固体单质,可为生产生活提供热能,可知甲是C,B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主

27、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SO2 气体,因此 A 为浓硫酸溶液,常温下,C 是一种无色液体是水, D 为 CO2,二氧化硫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故乙为O2,水、二氧化碳均与 E 反应生成氧气,说明 E 为 Na2O2,则 F 为 NaOH, G 为 Na2 CO3,(1)上述分析可知 G 为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故答案为 Na2CO3;(2) 反应是碳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 +2SO +2H2O, 反应二氧化硫和氧气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SO2+O2+2H2O=4H+2SO42,(3)

28、 反应是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乙为氧气电子转移2mol ,为: 2Na2O2+2H2O=4Na +4OH+O2,反应中生成 1mol【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物质的颜色、气味、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及相互转化来推断各物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S 及其化合物及Na 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8 有 A、 B、 C、D、 E 5种化合物,其中A、 B、 C、 D 是铝元素的化合物,F 是一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103,且有下列反应: A+NaOH D+H 2O B A+H2O C+NaOH (适量) B+NaC

29、l E+H 2O NaOH+F C+D+H2OB( 1) A、 B、C、 D、 E 化学式分别是: A_、 B_、 C_、 D_、E_( 2)写出 的离子方程式: _ 【答案】 Al2O3 Al(OH)3 AlCl3 NaAlO2 Na2O2 2Na2O2+2H2O4Na+4OH+O2【解析】(1) F 是一种气体,标准状况下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1.103,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103 29=32, F 应为 O ,则 E 为 NaO , A、 B、 C、D 是含铝元素的化合物,由反应 可222知 A 为 Al2O3,B为Al(OH3C为AlCl3,D为NaAlO22的离子方程式) ,则,( )反

30、应+为: 2Na2O2+2H2O 4Na +4OH+O2,9A、 B、 C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 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 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C 的名称为,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将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 D 的化学式为(3)若 C是红棕色气体,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图是实验室制取A 气体的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实验室制取A 的化学方程式【答案】( 1) 2SO2 23+O2SO ;( 2)过氧化钠; 2

31、Na2O2+2 CO2=2 Na 2CO3+O2;Na2 CO3;(3) Ca( OH) 2+2NH4ClCaCl2+2NH3 +2H2O【解析】(1) 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与氧气连续反应,则A 为 S,则 B 为 SO23,C 为 SO ,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 +O2SO ;223(2) 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A 为 Na, B 为 Na2 O, C 为 Na2O2,C 的名称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2Na2O2+2 CO2=2 Na 2CO3 +O2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经过系列变化,最后将变成物质D,D 为 Na2CO3;(3) C 是红

32、棕色气体, 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 为 NH3 , B 为NO, C 为 NO2,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准备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a( OH)2 +2NH4ClCaCl2+2NH3 +2H2O;10 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 A、 B、C、 D、 E、 F、G、 H 均为常见的化合物; B 和乙为淡黄色固体, E 的式量比 D 的式量大 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产物中水已忽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丙 _、 B_、 D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H2O _D + 丙 _F+ 丙 _【答案】( 1)

33、 O2Na 2O2NaOH ;( 2) 2Na2O2+2H2O=4NaOH+O2 2Na2SO3+O2=2Na2SO4催化剂2SO2+O2加热2SO3【解析】试题分析: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2 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是O2氧化物 B 与水反应能放出 O2,则 B 是 Na2O2,那么 C 是 NaOH, A 是 Na2 O,甲是 Na又因 B 和 H 的摩尔质量相同,则H 是 Na2S,那么乙是 S, F 是 SO2, G 是 SO3进一步推出D 是 Na2SO3, E 是 Na2SO4,而 Na2SO4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Na2SO3

3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16,符合题意,(1)由以上分析可知丙为O2、 B 为 Na2 O2、 C 为 NaOH; (2)Na2O2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Na2SO3 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SO 与 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 +O催化剂加热 2SO 。22223【考点定位】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名师点晴】无机推断是高频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这类题侧重于物质转化关系的综合应用、物质性质的应用、反应现象的判断和特征应用,主要是考查物质转化的特征反应和条件判断,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征、反应条件是解题关键,本题可从“B和乙为淡黄色固体,E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