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699388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 超强 ) 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及解析 (1)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1 2022 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 与弯曲滑道 BC 平滑衔接,滑道 BC 高 h=10 m , C 是半径=20 m 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R度 a=4.5 m/s 2,到达 B 点时速度 vB=30 m/s 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 2(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2)求运动员在AB 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 大小;(3)若不计 BC 段的阻力,画

2、出运动员经过C 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N 的大小【答案】( 1) 100m ( 2) 1800 N s ( 3) 3 900 N【解析】(1)已知 AB 段的初末速度,则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解斜面的长度,即v2v022aL可解得 : Lv2v02100m2 a( 2)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该变量所以ImvB01800N s(3)小球在最低点的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 vC2R从 B 运动到 C 由动能定理可知:mgh1 mv21 mv2CB22解得 ; N 3900N故本题答案是:(1) L100m (2) I1800N s ( 3) N 3900N点

3、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会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最低点的速度,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最低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2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 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了5s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减速下降至地面,若运动员落地速度为 5m/s ,取 g10m / s2 ,求运动员匀减速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答案】 a 12.5?m/s2; t3.6s【解析】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h1 gt 2 11052 m 125m22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v1gt105m / s50m / s匀减速下降过程有:v12v222a(Hh)将 v2=5

4、m/s 、H=224 m 代入上式,求得: a=12.5m/s 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v1v2505 s 3.6?sa12.53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准确地确定它的量值,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科研上、生产上以及军事上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1)如图所示是一种较精确测重力加速度g 值的方法:将下端装有弹射装置的真空玻璃直管竖直放置,玻璃管足够长,小球竖直向上被弹出,在O 点与弹簧分离,然后返回。在O点正上方选取一点P,利用仪器精确测得OP 间的距离为H,从 O 点出发至返回O 点的时间间隔为T1,小球两次经过P 点的时间间隔为T2。( i )求重力加速度 g;( ii )若 O

5、 点距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 L0,求玻璃管最小长度。( 2)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g 时,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摆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而是在一个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这时如果测出摆球做这种运动的周期,仍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问这样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相比,哪个大?试定量比较。(3)精确的实验发现,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的大小是不同的,下表列出了一些地点的重力加速度。请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重力加速度为什么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8H2T1H ;( 2)求出的重力加速度比实际值大;(3)【答案】( 1) g22 , L0T1T2T12T22解析见详解。【解析】【详解

6、】2(1)( i)小球从 O 点上升到最大高度过程中: h11 gT1222小球从 P 点上升的最大高度:h21 gT222依据题意: h1h2H联立解得: g8HT12T22(ii )真空管至少的长度: LL0h1故 L L0T12HT12T22(2)以 l 表示摆长, 表示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m 表示摆球的质量,F 表示摆线对摆球的拉力, T 表示摆球作题图所示运动的周期,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则有 FsinmLsin( 2)2 , Fcos mgTLcos,而单摆的周期公式为2L,即使在单摆实验由以上式子得: T 2gTg中,摆角很小, 5,但 cos l,这表示对于同样的摆长L,摆球在水

7、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周期 T 小于单摆运动的周期T,所以把较小的周期通过求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将大于 g 的实际值。(3)地球是自转,地球表面的所有物体都随着地球共同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为重力,在赤道附近,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最大 ,赤道上的自转半径为地球半径R,所以重力最小,重力加速度就最小。随着纬度升高 ,自转半径减小,自转的向心力减小,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G 增大;如图所示:故重力加速度随着维度的增加而增大。4 甲、乙两车在某高速公路上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若t=0 时刻两车相距 50m ,求:(1)若 t=0

8、时,甲车在乙车前方,两车相遇的时间;(2)若 t=0 时,乙车在甲车前方,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答案】 (1) 6.9s(2) 40m【解析】( 1)由图得,乙的加速度为:相遇时,对甲:x 甲 =v 甲 t对乙:由题意有: x 乙=x 甲 +50联立解得: t=2(+1) s6.9s(2)分析知,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短,即为:t =2s对甲: x 甲 =v甲 t =10 2m=20m对乙: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为:答:( 1)若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方,两车相遇的时间是6.9s;(2)若 t=0 时,乙车在甲车前方,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是40m。点睛:在追及问题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9、有最值,解此类题要根据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位移之间的关系求解即可。5 如图所示,物体A 的质量 mA 1kg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 ,质量为mB 0.5kg ,长为 L1m 某时刻 A 以 v0 4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 的上表面,在 A 滑上 B 的同时,给 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忽略物体 A 的大小,已知 A 与 B之间的动摩擦因素0.2 ,取重力加速度 g 10m/s2 求:( 1)若 F 5N ,物体 A 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2)如果要使 A 不至于从 B 上滑落,拉力 F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答案】( 1) 0.5m( 2)1NF3N【解析

10、】( 1)物体 A 滑上木板B 以后,作匀减速运动,有mg=maA2得 aA=g=2m/s木板 B 作加速运动,有F+mg=Ma ,B代入数据解得:aB=14m/s 2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0-aAt=a Bt,代入数据解得:t=0.25sA 01A 21115A 滑行距离: S =v t-2a t =4 0.25- 2m,2161612117B 滑行距离: SB=aBt =2 14 m=m21616最大距离: s=S15-7A-SB=0.5m1616( 2)物体 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 B 的右端时, 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v1,则:v02v12v122aAL2aB又:v0 v1 v

11、1aAaB代入数据可得:aB=6( m/s2)由 F=m2aB-m1g=1N若 F 1N,则 A 滑到 B 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 的速度,于是将从B 上滑落,所以F 必须大于等于 1N 当 F 较大时,在 A 到达 B 的右端之前,就与 B 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 A 必须相对 B 静止,才不会从 B 的左端滑落即有: F=( m+m) a, mg=m a11所以: F=3N若 F 大于 3N, A 就会相对 B 向左滑下综上:力F 应满足的条件是:1NF3N点睛:牛顿定律和运动公式结合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类问题的基础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难点在于分析临界状态,挖掘隐含的临

12、界条件6 杭黄高铁是连接杭州市和黄山市的高速铁路。2018 年 12 月 25 日,正式开通运营,运行时的最大时速为 250 公里。杭黄高速列车在一次联调联试运行中由A 站开往 B 站, A、 B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 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匀加速到270km/h,用了 150s 时间,在匀速运动了 10 分钟后,列车匀减速运动,经过200 秒后刚好停在 B 车站. 求 :(1求此高速列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2)求 A、 B 两站间的距离;【答案】 (1) 0.5m/s 2, -0.375m/s 2;( 2) 58125m 【解析】【分析】分别确定高速列车启动、减速运动过

13、程的初速度、末速度和时间,由加速度定义式a求出加速度。【详解】(1)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v 有:tvt高速列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为a1v270m0.5mt3.6150s2s2高速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为a2v0270m20.375 m2 ;t3.6200ss(2) 加速过程的位移为x11 a1t125626m2匀速过程的位移为x2vt245000 m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30v27500m2a2总位移为x x1 x2 x358125 m7 如图所示为一风洞实验装置示意图,一质量为1kg 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为 370.现小球在 F=20N 的竖直向上的风力作用下,从A 点静止出发向

14、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0.5 .( sin37 o0.6 , cos37o0.8 , g=10m/s2 ),求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1 大小?(2)若F 作用3s 后小球到达B 点 ,此时使风力大小不变,方向立即改为水平向左.则从改变风力 F 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回到B 点?【答案】(1) 2m/s 2;( 2) 0 54s【解析】( 1)在风力 F 作用时有:( F-mg) sin37 -( F-mg) cos37 =ma1a1=2 m/s 2 方向沿杆向上( 2) 3s 时小球速度 : v=a1t 1=6m/s风力方向改为水平向左后,小球加速度为a2,沿杆方向: -

15、mgsin37 -F cos37 -N=ma2N+mg cos37 =F sin37解得: a2 =-24 m/s 2经过时间 t 2 到达最高点, t2=v=0.25sa2此处距 B 点的位移为: s= 0v t2 =0.75m2小球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323,有: mgsin37 +Fcos37 -N=ma解得: a3 =18m/s212下滑到 B 点的时间为 t3 , 则 x=a3t 32解得: t33 s6所以 t=t 2+t3=0.54s8 甲、乙两辆车在相邻的两条平行直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 16m/s ,乙车的速度为 v2l2m/s ,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 6

16、m 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 2m/s 2 的加速度刹车,7s 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a2 lm/s 2求:( 1)在哪些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2)两车有几次相遇?在哪些时刻两车相遇?【答案】 (1) 4s 和 8s( 2) 3 次, 2s、6s、10s【解析】(1)设刹车后经过t 时间两车速度相等,则有: v1-a1t=v 2-a2t解得 : t=4s6s 后甲车匀速 ,则速度 :v= v1-a1t1=4m/s两车速度再次相等时,则有 : v=v2-a2 t 解得 : t =8s(2)在甲减速时 ,设经时间 t 相遇 ,甲和乙的位移分别为12x1、

17、x2,则有 :x1 =v1t- a1t21a2t 2x2=v2t-2又有 : x12-x =L解得 : t1=2s 或 t 2=6s甲车减速时间恰好为6s,即在甲车减速阶段 ,相遇两次 ,第一次 t1 =2s,第二次 t 2=6s第二次相遇时甲车的速度为: v111 2=v -a t =4m/s乙车的速度为 : v22 2 2=v -a t =6m/s设再经 t甲追上乙 ,则有: v121 22t=v t- a (t)2代入数据解得 : t=4s此时乙仍在做减速运动,此解成立 ,所以甲、乙两车第3 次相遇 ,相遇时刻为: t3=t2+ t=10s点睛:本题中涉及运动情境较为复杂,为比较麻烦的追

18、及相遇问题,要结合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并联系实际运动情境加以解决,难度较大9 第 21 届世界杯足球赛于 2018 年在俄罗斯境内举行,也是世界杯首次在东欧国家举行在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某足球场长90 m 、宽 60 m,如图所示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12 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试求:(1)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2)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他的启动过程可以视为初速度为0 ,加速度为

19、2 m/s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8 m/s. 该前锋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3)若该前锋队员追上足球后,又将足球以10m/s 的速度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仍视为加速度大小为2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与此同时,由于体力的原因,该前锋队员以6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向前追赶足球,通过计算判断该前锋队员能否在足球出底线前追上。【答案】 (1) 36 m(2) 6.5 s( 3)前锋队员不能在底线前追上足球【解析】【详解】(1)已知足球的初速度为v1 12 m/s ,加速度大小为a12 m/s 2 ,足球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运动位移为.(2)已知前锋队员的加速

20、度为a 22 m/s 2,最大速度为v28 m/s ,前锋队员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之后前锋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其位移为x3v2(t1 t 2) 8 2 m 16 m.由于 x2 x3x1,故足球停止运动时,前锋队员还没有追上足球,然后前锋队员继续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追赶足球,由匀速运动公式得x1 (x2 x3 ) v2t3,代入数据解得 t 30.5 s.前锋队员追上足球所用的时间t t1 t3 6.5 s.(3)此时足球距底线的距离为:x4=45-x1=9m,速度为 v3 =10m s足球运动到停止的位移为:所以,足球运动到底线时没停由公式,足球运动

21、到底线的时间为:t 4=1 s前锋队员在这段时间内匀速运动的位移:x3=vt 4=6m9m所以前锋队员不能在底线前追上足球.【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足球和运动员的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由于是多过程问题,解答时需细心10 “ 10 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 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 10 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

22、m / s2 ,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4 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加速度的大小为8m / s2 受试者在加速和减速阶段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问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答案】 6.25s【解析】【分析】【详解】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有t1vm1sa1s11 vmt12m2减速阶段有t3vm0.5sa2s31vmt3 1m2匀速阶段有l(s1s3 )t2vm1.75s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有vmt41sa1s41vmt 4 2m2匀速阶段有ls42st5vm故受试者 10 米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 2t 3t4t56.25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