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评课稿.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700418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体与绝缘体”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导体与绝缘体”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导体与绝缘体”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体与绝缘体”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体与绝缘体”评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导体与绝缘体 ”评课稿课题: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时导体与绝缘体执教时间: 2010 年 3 月 19 日上午第二节执教:项青华主评:徐洁学校综合组是个大舞台, 这个舞台很精彩, 唱啥戏的都有, 在这里能听到许多不同类型的课, 能欣赏到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 综合组老师多才多艺, 许多不同类型的课里学到不同的教学技巧, 这些不同类型的课教学中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一点我的体会特别深, 就像我许多年前进入科学研修班一样, 对我的数学教学同样帮助巨大。很感谢项老师为我们综合组这学期开设的第一堂研讨课, 为此一周前他已经开始准备这堂公开课, 虽说是一堂简单的互听互评课, 却准

2、备的很充分, 一丝不苟,从材料的准备到课件的制作,从教学的预设到实验操作的细节设计,专业、严谨的态度与我们综合组里许多中年老师一样, 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 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很有效,参与面广,很积极,数据整理真实有效,汇报自己的发现很有条理比较有深度,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这堂课上的很成功, 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堂典型的科学操作课,课的导入部分,从导线的认识开始,导线选的很好,外面是绝缘体, 里面的铜芯是导体, 很自然地引出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 然后通过一块橡皮作为研究对象开始, 结合电路检测器, 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来演示检测的过程,这里提一点, 个人以为老师在引入部分过多地依赖课

3、件媒体的作用, 比如:导线的出示, 电路检测器对橡皮的检测。 如果能结合实物的演示应该更加的直观与合理。效果可能会更好。项老师本课教学的重点在学生的探究活动, 包括对学生的实验前指导, 以及对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实验发现的汇报,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汇报时面对的是科学记录表, 而不是三年级时面对着实物来汇报。 这个班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的突出, 可以看出平时老师在实验探究指导中, 学生已经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以往的经验, 很多的亮点往往在学生的汇报中出现的,比如这堂课中学生在实验结果汇报时, 有二组学生在描述实验过程中提到的预测失败的物体, 第一组是钢笔盖, 第二组是

4、铝条, 这两者之所以让很多学生1最新 料推荐预测时坚持认为它们不能导电, 就是因为它们有一个相同的特点: 表面没有金属光泽,或者是表面看上去不像金属。 如果老师这时能让学生解释预测失败的原因,追问一下为什么?那么对后面的引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学生活动过程中, 项老师要求学生检测老师准备的一些材料, 同时还检测学生自己带来的材料的导电性, 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许多学生都选择一些很有特色的材料来做实验, 对老师的教学有实质的帮助, 更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检测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在实验指导时在强调一些细节, (其实项老师已经做得不错) 那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帮助更大。 比如:强调材料从盒子里拿出来,待检测完毕,再放到盒子盖里。养成严谨、有序的操作习惯。再比如学生对老师提供的材料有些还不是很熟悉, 老师也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 特别是铝条与铁条很难区分。活动最后部分是引导学生认识导体与绝缘体两个概念, 老师能通过课件展示具体概念教学,并结合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注意关心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的科学。再次感谢项老师为我们综合组上的这堂精彩的科学课, 同时感谢参与活动的每一位老师,谢谢你们的精彩点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