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8700439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2021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2021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2021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2021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年简单机械专题练习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 下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BCD【答案】 D【解析】【详解】在 A 的斜面中,存在 F 11G;在 B 的滑轮组中, n=3,故F2G;在 C4m=G2m,故 F=23的定滑轮中,不省力,故F3=G;在 D 的杠杆中,存在44G;可见所需动F4l=Gl,故 F =4力最小的是D 2 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

2、例越【答案】D【解析】【详解】A 、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 A 错误; B 、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B 错误; 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往往偏低,故C 错误; D 、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 正确;故选D【点睛】总功有用功 +额外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由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只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有关,与做功多少、功率大小无关3 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时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做功越快,机

3、械效率越高D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答案】 A【解析】【分析】(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2)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即效率越高,有用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3)功率和效率是无必然联系的;( 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详解】A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故A 正确;B机械效率是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故做功多,而不知道是额外功还是有用功,所以无法判断机械效率,故 B 错误;C由于功率和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功越快,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 错误;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D 错误故选A 4 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

4、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1, 机械效率为122;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 机械效率为,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 W= W = BW= W 12121212C W D W W 1121212【答案】 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W有100% 即可比较出二者机W总械效率的大小【详解】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

5、;W有根据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W总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 W1 W2,1 2 【点睛】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生明确哪些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5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 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如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 和物体上升的高度 h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A

6、0s1s 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10NB 1s 2s 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C 2s 3s 内,拉力 F 的功率是100WD 2s 3s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3%【答案】 C【解析】【详解】(1)由图乙可知 ,在 01s 内,拉力 F 30N.取动滑轮和重物为研究对象,受到向下的重力 G和 G 动,向上的支持力 F 支 ,及三根绳子向上的拉力 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重物的支持力 F 支 G-F G-3F拉 +G 动 100N-330N+G 动 G 动+10N10N,故 A 正确;( 2)由图丙可知, 1s2s 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故B 正确;( 3)由图可知在23s 内 ,

7、重物做匀速运动 ,v3 2.50m/s,拉力3F 40N ,因为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 3,所以拉力 F 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v3 3v3 32.50m/s 7.5m/s,拉力做功功率(总功率) :P 总 F3v3 40N7.5m/s 300W ,故 C 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0% 100%100%83.33% ,故 D 正确。故选C.【点睛】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3,则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3h( 1)已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 和拉力 F 拉 ,物体静止,设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其关系为F拉 ( F+G动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

8、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 减去整个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 2)由 F-t 图象得出在1 2s 内的拉力 F,由 h-t 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F 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利用W Fs 求此时拉力做功( 3)由 F-t图象得出在 2 3s 内的拉力 F,由 v-t 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 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利用 P Fv 求拉力做功功率,知道拉力F 和物重 G 大小,以及 S 与 h 的关系,利用效率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6 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滑轮组成甲、乙两装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装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1;用乙装置所做的总功为W2 ,机械效率

9、为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 W1= W , =BW1= W , 212212C W1D W1 W , 212212【答案】 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W有用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 =即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W总的大小【详解】( 1)因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 2)当有用功一定时,甲中所做的总功为对一袋沙所做的功,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就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10、( 3)又因为乙是动滑轮 ,乙中所做的总功还要加上对动滑轮所做的功,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 ,则总功越多 ,机械效率越低。即W 1 小于 W 2, 1大于 2 .故选 C.7 如图所示,一均匀木板AB, B 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形木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现有水平拉力F 拉木块 C,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 B 向 A 缓慢运动过程中,拉力F 将A变小B不变C逐渐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A【解析】【详解】以杆为研究对象,杆受重力G 和 C 对它的支持力F 支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支 ?l 支=G?l G,水平力F 由 B 向 A 缓慢匀速推动木块,F

11、 支的力臂在增大,重力G 及其力臂l G 均不变,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支持力在逐渐减小;由于支持力逐渐减小,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杆对物体C 的压力也逐渐减小,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 C 和木板间、 C 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拉力 F 也逐渐减小8 如图,用滑轮组将 600N 的重物在 10s 内匀速提升了 2m ,动滑轮重为 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是70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7%C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是400JD提升的重物变成40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

12、率将变大【答案】 B【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1 ( G+G 轮 ) = 1 (600N+100N ) =350N,2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 2m=4m,总功:W 总=Fs=350N4m=1400J,拉力的功率:P= W总 = 1400J =140W;t10s故 A 错;B有用功:W 有用 =Gh=600N2m=12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1200J=85.7%,W总1400J故 B 正确;C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W 额=W 总 W 有用 =1400J1200J=200J,故 C 错;D当提升重物的重力减小为400N,做的有用功就

13、变小,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变小,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故D 错;9 如图甲所示,长1.6m 、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 与作用点到O 点距离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A 5NB 10NC 20ND 40N【答案】 B【解析】【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详解】使金属杆转动的力是金属杆的重力,金属杆重心在中心上,所以阻力臂为:L 1=0.8m ,取当拉力F=20N ,由图象可知此时阻力臂:L 2=0.4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 1=FL 2所以G0.8m=2

14、0N 0.4m解得:G=10N10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 =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 P1 和 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 和 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F1 F2 1 2 P1 P2BF1 F2 1=2 P1=P2C F1 F2 1 2 P1 P2D F1 F2 1 2 P1 P2【答案】 B【解析】【详解】甲滑轮组 n 是 2,乙滑轮组n 是 3,乙更省力由于两个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它们的机械效率也相同在相同时间内做的总功相同,它们的功

15、率也相同故确B 正11 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 800N 拉力 F 为 5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的重物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m ,人对绳的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mB动滑轮的重力为 200NC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3.3%【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滑轮组中由2 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即n=2,物体匀速竖直提升3m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23m=6m,故A 错误此过程中,所做有用功为:W 有 =Gh=800N3m=2400J,故 C 错误所做总功为: W 总 =Fs=500N6m=3000J;

16、额外功为: W 额 =W 总-W 有 =3000J-2400J=600J,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即W 额=G 动 h,动滑轮的重力G 动=W 额 /h=600J/3m=200N ,故 B 正确为答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 D 错误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12 小勇体重 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 内使物体 A 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重为 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答案

17、】 D【解析】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支持力不做功,故A 错;小勇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 有 =Gh =800N5m=4000J ,故 B 错;小勇做的总功为 W总 =Fs=500N10m=5000J,拉力的功率为 P=W 总/t=5000J/10s=500W ,故 C 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W 有 /W 总=4000J/5000J=80% ,故 D 正确;应选 D13 如图甲所示,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它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起吊物料的如果这个滑轮组把310s 内匀速提升l0m,绳索自由端610N 的重物在3的拉力 F=2.11

18、0N,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做的功是 2.1 4310JB拉力 F 的功率是 2.1 10WC该滑轮组的动滑轮共重300N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答案】 C【解析】由图乙知道,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3,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3h=310m=30m,所以拉力做的功是:W 总 =Fs=2.1 103 N 30m=6.3 104J,故 A 错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P=W 总 /t=6.3 104 N/10s=6.3 103 W,故 B 错误;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由F= ( G+G 动 ) /n 可知,动滑轮的总重是:G 动 =nF-G=32.1 103 N

19、-6103 N=300N,故 C 正确;拉力做的有用功是:W 有=Gh =6103N 10m=6104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有 =W /W总 100%=6104J/6.3 104J 100% 95.2%,故 D 错误,故选C14 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答案】 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动力F 1 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物体的重力G 始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渐

20、增大,在L2 L 1 之前杠杆是省力杠杆,在L 2 L 1之后,杠杆变为费力杠杆“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15 在探究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在力力计绕 B 点从 a 位置转动到 b 位置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一直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 C【解析】【详解】将测力计绕B 点从 a 位置转动到b 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 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F l1 12 2可知,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点睛】重点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理

21、解当力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是最长的,倾斜后力臂会变短,正是由于杠杆保持平衡,所以力臂减小的同时,拉力要增大16 在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所用动力最小的是(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 )ABCD【答案】 D【解析】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状况下:A. 图示是一个定滑轮拉力F1 G;B. 根据勾股定理知h3m,图中为斜面 ,F25m G3m,得到 F2 0.6G;C.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3 L 2 GL G, 拉力 F3 GG0.4G;D. 由图示可知 ,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 n 3,拉力 F4 G;因此最小拉力是 F4;故选: D。点睛:

22、由图示滑轮组,确定滑轮组的种类,根据滑轮组公式求出拉力F1、 F4;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面的高,根据斜面公式求出拉力F2 的大小;由图示杠杆求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然后由杠杆平衡条件求出拉力F3;最后比较各力大小,确定哪个拉力最小。17 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B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答案】 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作用在乙上绳子的股数是3,更省力些;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

23、,只克服动滑轮重做额外功,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则提升相同高度时,甲乙所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均相同,故机械效率一样大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18 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 的物体2s 内匀速上升0.1m ,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s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答案】 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求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求功率;已知物体的重力和上升高度,利用求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

24、总功之比。解答: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 ,故 A 正确;物体2s 内匀速上升0.1m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故 B 正确; n=3,拉力端端移动距离,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为:,故 C 错误;拉力做的有用功为:;滑轮组机械效率为:。故 D 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根据题图确定n 的大小(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选用公式计算是关键。19 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 400N 的拉力,将重600N 的建材在10s 内匀速提高3m。不计绳重及摩

25、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滑轮的机械效率C滑轮自身的重力为=75%100N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 1200J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答案】A【解析】【详解】AB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W 有用 =Gh=600N3m=1800J,因为是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高距离的2 倍,即6m,则拉力做的总功为:W 总=Fs=400N6m=2400J,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W有用 100%= 1800J 100%=75% ,W总2400J故 A 正确, B 错误;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为:1F( GG动),2那么动滑轮的重为:G 动 =2F-G=2400N-600N=200N,故 C

26、 错误;D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2 3m=6m,故 D 错误;故选 A。20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 , A、 B、 C、 D、E、 F 为质量不计的挂钩,己知AB BO OC CD, 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 处挂两个钩码, D 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A在B、D 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B在B 处加挂1 个钩码,D 处加挂2 个钩码C B 处挂两个钩码不变,

27、把D 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 处D把 B 处两个钩码挂在A 处,把 D 处的一个钩码挂在C 处【答案】 C【解析】【分析】( 1)符合杠杆平衡条件 F1l 1=F2l 2,杠杆平衡,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端下沉(2)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把钩码挂在E 处、 F 处杠杆水平平衡时,力臂均和钩码挂在D 处的力臂相等【详解】设 AB=BO=OC=CD=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A在 B、 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3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 2G2L,因 3GL2G2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A 错误;B在B 处加挂1 个钩码、D处加挂2 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

28、臂的积为3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3G2L,因3GL3G2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B 错误;C把D 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 处或F 处,杠杆右侧的力臂不变,仍为OD长,杠杆左右两侧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所以木板会平衡,故C 正确D把B 处两个钩码挂在A 处,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C处,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GL,因 2G2LG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D 错误;故选 C21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G 物 的关系,改变G 物 ,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与 G 物 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随 G

29、 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达到100%B当 G 物 =12N 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C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4ND G 物 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答案】 B【解析】【分析】( 1)使用机械时,人们为完成某一任务所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对完成任务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不计绳重和摩擦,结合图中信息,根据W有用W有GhGG 物 =12N 时弹W总W有 W额求得动滑轮的重力,再计算Gh G动h G G动簧测力计读数;( 3) G 物 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

30、功相同;克服动滑轮做的额外功相同,由此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详解】A 、使用滑轮组时,克服物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动滑轮重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即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随 G 物的增大而增大,但最终不能达到和超过100%,故 A 错误;BC 、由图可知, G=12N ,此时 =80%,不计绳重和摩擦,W有用W有GhG,W总W有W额Gh G动 h G G动12N80% ,即:12N G动解得动滑轮的重力:G 动=3N ,故 C 错误;G 物 =12N 时,弹簧测力计读数:F1 ( G物 G动)1 (12N3N ) 5N ,故 B 正确;33D、 G 物 不变,

31、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忽略绳重及摩擦时,额外功:W额G轮 h ,即额外功 W 额 相同,总功相同,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故D 错误。故选: B。22 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 F1 和 F2 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B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C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D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答案】 D【解析】【详解】A有用功相同,总功不同,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也不同,故 A 错误B搬运时间不知道,无法比较功率的大小,故B 错误

32、C但额外功不同,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所以总功不同,故C 错误,D两只搬运方式所做的有用功根据公式W=Gh 可知是相同的,故D 正确23 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详解】开始时两球平衡,即力矩相等;当运动时,两球速度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同,大球的力矩减少的快,则大球力矩会小于小球力矩,杠杆向小球那端下沉24 用 F1 的拉力直接将重为G 的物体 A 匀速提升 h(如图甲);换用斜面把物体A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

33、度,拉力为 F2,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L(如图乙),利用斜面工作过程中F1A有用功为F2hB额外功为F2L F1h C总功为( F1+F2) LD机械效率为F2【答案】 B【解析】A. 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即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则WGh F h ,故 A 错误; BC.B.有1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F2L,额外功 W 额W 总 - W 有F2L - F1 h ,故 B 正确, C 错误; D.W有Fh?机械效率 1,故 D 错误故选 B.W总F2L25 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 G1 和 G2 的两个物体,不计摩擦与绳重,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G =G,则F F ,甲的机械效率高B若 G =G ,则F F,乙的机械效率高12121212C若 GG ,则 F F ,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